我的中國心讀後感

我的中國心表達了熾熱的愛國情懷。大家怎么寫感受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我的中國心讀後感,一起來看看。

我的中國心讀後感篇1

上個星期,老師教了我們一篇詩歌叫《我的中國心》這詩歌是黃霑先生寫的,主要寫了作者黃霑雖在異國他鄉,從未回過祖國,但心中卻滿是度祖國的愛,“身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啊!

在課文中,我最喜歡這兩段: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胸中重千斤。不論何時,不論何地,心中一樣親。流在心裡的血,澎湃著中華的聲音,就算生在他鄉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

這段話,表達出了作者隨身在他鄉,但是,祖國在作者的心目中卻是那樣的舉足輕重!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顆中國心,在祖國受難的時候,我們的中國心會感到悲憤;在祖國敗落的時候,我們的中國心會感到傷心;在祖國輝煌的時候,我們的中國心會感到高興!作者和我們一樣都有中國心,他雖遠離祖國,但他也無時無刻不在想著祖國,他流的,是中國人的血,和我們一樣的黃皮膚,黑頭髮!從這點,我感受到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及他對祖國母親的懷念。

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都有中國心,我們都感到驕傲,我們都要像黃霑先生一樣不論在何時,不論在何地,都會想著自己的祖國,熱愛自己的祖國!

我的中國心讀後感篇2

那時,帶著海外華僑身份的錢學森,離開了讓他無法離別的中國,留學了美國。天之驕子,用在他身上一點也不過分。科學是一個變幻莫測的東西,許多困難的東西在他的眼裡都是那么簡單。但是,擁有那么高的學位、地位,拿著那么多的金錢、榮譽真的那么好嗎?

——這是我看完這篇文章後的第一個感想。

作為一代傑出的科學家,在美國他是人人皆知,舉國聞名。金錢、地位、榮譽更是數都數不清。一切都變了,他的穿著、他的神態,但是他的中國心,永遠不會變。

“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祖國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在他的眼裡,金錢不算什麼,地位不算什麼,更不用說榮譽了。一顆中國心,早已勝過任何事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其他國家看來沒什麼了不起,但在錢學森的心中,震撼如潮水般襲來,他當時只有一個想法:我要回到中國去!

每個國家都有自私的一面,更不用說美國了。讓自己領土的一名科學家去為別的國家分享成果,根本不可能。更何況錢學森是一個中國人了,一定不能讓他回到自己的國家去!美國人機關算盡地用各種手段讓錢學森回不了中國:威脅、誘惑、甚至限制人身自由。每一個中國人都是一朵寒冬臘月才綻放的梅花,堅強的品質讓錢學森充滿信心,他不斷地提出要求:我要回到中國去!

堅強的毅力使錢學森熬過了那些備受煎熬的夜晚。在美國的眼裡,每一個夜晚都是對錢學森痛苦的折磨。可在錢學森的眼裡,每一個夜晚確實對他堅韌的鍛鍊。可儘管這樣,對於看守人員每隔十分鐘就開一次燈的懲罰,精神疲勞的程度可想而知。半個多月的時間,他的體重就下降了十幾公斤。

人和人都有區別。有人懷著一顆善良的心去面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有的人卻用一顆狠毒蛇蠍的心去折磨那些可憐的人。一些美國朋友對扣留錢學森這件事情十分不滿,他們一起募捐,所有的錢終於把錢學森保釋了出來。此時的錢學森,早已筋疲力竭,但他的中國心依然沒有變,他的願望一直沒有變——我要回到中國去!

若你做一件事情堅持不懈的話,幸運之神就會降臨在你的面前。錢學森艱苦鬥爭了五年,支持他的人越來越多,中國的周恩來親自慰問他。1955年,美國政府不得不不讓錢學森回國。這個令他期待已久的訊息,終於實現了。

“祖國,我終於回來了。”他站在了自己的國家,他的努力沒有白費。回到祖國的第二天,他站在天安門前,萬分激動地說“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國,現在我終於回來了”……

我的中國心讀後感篇3

恰巧,最近媽媽帶回來一本書,書名叫《我的中國心》。我無意中信手拈來閱讀。被書中的情節深深吸引。這本書主要介紹了我國著名的航空發動機專家吳大觀爺爺以及他的航空夢想。吳大觀爺爺大學原先念的是機械系,後來由於聽說了幾個飛行員的英雄故事,了解到孫中山先生提出的“航空救國”的口號。最主要是當時日本鬼子對我們國家瘋狂轟炸,老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吳大觀爺爺的強烈愛國心促使他毫不猶豫改學了航空系。學成後他毅然放棄了國外優越的條件回到了自己偉大祖國的懷抱。吳爺爺是一個有60年黨齡的優秀黨員,他保持46年多交黨費。一生愛黨愛國,黨永遠在他心中,祖國的國防事業始終在他心中,他為祖國航空發動機的振興發展創造了無數個第一,也是我國當之無愧的“發動機之父”。

最讓我佩服的是,吳大觀爺爺始終用一個優秀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國家與人民的利益為首位。為了祖國的國防事業兢兢業業,對工作一絲不苟,在工作中不放過一絲一毫的疑問,不怕苦、不怕累。我現在還是一名小學生,還不能報效祖國,為祖國做什麼貢獻,但我有一顆熱愛航空事業的心,我有滿腔熱情。可是只有滿腔熱情是遠遠不夠的。回想我平時作業馬馬虎虎、拖拖拉拉,媽媽總說我敷衍了事,說像我這樣別說“神七”了,就連飛機都還上不了天。原來我還很不服氣。現在我讀了《我的中國心》,看到吳爺爺對待工作極度耐心、鑽研的態度,感觸很深。我覺得做事情要不就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為了我的航空夢,我要向吳爺爺學習,學習他的精神。對待學習不放過一絲絲疑問,儘量提高效率,最終實現“更高、更強、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