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讀後感700字

《草房子》這本書中作者寫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讓我們知道堅持就是勝利,每一個人只要堅持了,就會獲得成功!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草房子讀後感700字,歡迎大家參考!

草房子讀後感700字篇1

讀曹文軒寫的書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我剛剛讀完的這本《草房子》也是,每次只要一捧起《草房子》,就會吸引著我不忍釋書。

《草房子》以油麻地國小一年級到六年級的的老師和同學們之間發生的許多故事為主導,細細品味,自己也猶如置身於其中,與書中的人物一起感受憂傷和快樂,好像他們不是文字堆積出來的,好像就是一個個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人和你在一起。

書中的主人公叫桑桑,桑桑是個異想天開的男孩子,在好多人的眼裡,桑桑還是個不正常的孩子。因為他會在烈日炎炎的夏天穿上爸爸的棉襖棉褲,還戴上棉帽在學校的操場上轉圈,汗流的連眼睛也睜不開還不脫冬裝。桑桑會把爸爸媽媽的蚊帳拿來做成魚網打魚,媽媽氣的把桑桑床上的蚊帳拿去自己用了,然後他晚上睡覺的時候因為沒有蚊帳被蚊子咬得全身是包。桑桑為了支開白三好送信給白雀,居然爬到白三家的房頂,然後把房頂上的天窗打開,想往裡面撒尿,後來到底是忍住了,決定用水代替尿往白三的房子裡倒,做這一切居然還沒讓白三發現是他幹的,桑桑真是個天才呀,太讓人哭笑不得了。

你們知道這一書名為什麼叫《草房子》嗎?你們可不要以為草房子就是那種茅草造成的草房子,《草房子》中的草房子可是我從沒看過也從沒聽過的喔!“它們不是用一般的稻草或麥桔蓋成的,而是從三百里外的海灘上打來的茅草蓋成的。那茅草旺盛地長在海灘上,受著海風的吹拂與毫無摭擋的陽光的曝曬,一根一根地都長得很有韌性。陽光一照,閃閃發亮如銅絲,海風一吹,竟然能發出金屬般的響聲……”。而麻油地上的所有的房子無一例外的全是草房子,大大小小的草房子有著不同的用處,從高處望去,那一片草房子總給人無限的遐想,無盡的視覺享受。

《草房子》的美是道不盡,說不完的,只有當你自己捧著書,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書中更多的快樂,更多的憂傷,更多的有趣的生活,更多的美不勝收的美景。你想了解嗎?那就趕快讀讀《草房子》吧!讀一讀這本讓你愛不釋手且回味無窮的書。

草房子讀後感700字篇2

這是一部講究品味的長篇小說。

作者寫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在這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撼動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的悲愴與優雅,秦大奶奶在一瞬間中閃耀著人格風采,在死亡的體驗對生命深切而優美的領悟,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六年級的桑桑在桑校長的大罵中,桑桑全身都是烏青,而在另一天早晨,桑桑的媽媽卻偶然發現兒子的脖子上既然有一個很大的腫塊,桑桑在父親桑喬的帶領下找了一所所醫院,醫生們都說這是絕症。父子倆垂頭喪氣地回家了,從開始的希望到最後已失敗告終。就在這幾天裡,父子對兒子特別好,有一次,突然傳出能救兒子的方法,父親和兒子馬上趕了過去,原來那醫生在前年已經過世了,兩個人絕望地離開了。後來,又有了個訊息,找到一個還活著的高手,桑喬興奮地向哪兒趕,過了三天終於到了。可是那高手已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了。已不能站立,只是癱坐在椅子上,腦穩不住似的直晃悠。他顫顫抖抖摸了摸桑桑脖子上的腫塊,說:“不就是塊鼠瘡嘛。"桑喬嘆了口長氣,兒子終於得救了。

老人讓年輕的姑娘開個處方,“把這藥吃下去,一日都不能間斷。七日後,若這孩子拉出的尿是棕色的,就可以了。”

七天后,這病果真好了。

我看了這本書後,我覺得要學習桑校長的精神,因為是你的堅持不懈的帶孩子一直去看病的精神才有了桑桑的生命,沒有這種精神,桑桑就沒了希望,就會與世告別。我也要學習桑桑的精神,如果你不每天喝藥,就再也不能救活自己的命,但你堅持了。

在我十歲那年生病時,媽媽第一時間買來藥給我喝,我卻要反抗並且在那兒哇哇大哭堅決不喝。結果還是被媽媽的強迫之下勉勉強強地喝完了。所以,我要向桑校長和桑桑學習,做一個堅持不懈的人。

堅持就是勝利,每一個人只要堅持了,就會獲得成功!

草房子讀後感700字篇3

“一九六一年的這個上午,油麻地的許多大人和小孩,都看到了空中那隻巨大的鏇轉著的白色的花環……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寫於燕北園”

我合上書的最後一頁。——《草房子》

油麻地,是一色的草房子。一個桑桑六年的成長地,一個記錄著許多孩子快樂童年的地方。這裡有經常被人笑話的十足小禿子陸鶴為了集體,毅然接受了禿頭演員的角色,並盡心盡力表演的故事;有文靜、善良,為了不讓外婆擔心,有人欺負她時,自己承受、默默流淚的紙月;有美麗優雅、聲音清脆的俏姑娘白雀;有心靈美,為了救一個油麻地國小的南瓜而永遠離開這個世界的秦大奶奶……

其中,杜小康和細馬那份勇於承擔的精神最令我敬佩,又最令我無法忘卻。

細馬,是邱二爺和邱二媽家從大哥那兒過繼來的孩子。他因為語言的差異而退學。在一場洪水中,邱二爺和邱二媽失去了所有家當。細馬便和他們同甘共苦,陪著他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苦難。在邱二爺去世後,他肩負起了整個家的責任,每天放羊來養活一家人。在田野上,總能看到牧羊少年的身影。

杜小康和細馬有著相似的遭遇。只不過杜小康家以前是油麻地里最富有的人家,可因一次意外,跌落到了另一番境界裡。他被迫放棄了學業,和父親一起到很遠的地方放鴨子來養活一家人。可債並沒有還完,就連曾給他們帶來榮譽的紅門也被債主摘走了。於是杜小康在學校門口擺起了小攤賣東西,無論春夏秋冬,無論烈日炎炎還是寒風蕭瑟。

由於生活,他們要承擔起一個家的責任;由於生活,他們都要靠牧羊、擺攤來生計;由於生活,他們要早早地承受各種風吹雨打……

而我們呢?從小就嬌生慣養,總把自己的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比起他們,我們要幸福的多。我們就如溫室的花朵,雖艷卻經不起一絲風吹雨打。

他們要擔當,要照顧家人,而我們是要被照顧。何不鍛鍊自己,讓自己擔當起應擔當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