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的故事讀後感

諾貝爾為科學執著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除此之外,你還要什麼感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諾貝爾的故事讀後感,希望你喜歡。

諾貝爾的故事讀後感篇一

當我讀到:不料在一次實驗中,不幸的事件生了,實驗室和工廠全部被炸毀,還炸死了五個人,諾貝爾的弟弟當場被炸死,父親炸成重傷,從此半身不遂,再也不能伴諾貝爾參加試驗。在沉重的打擊下,他並未灰心喪氣,決心制服"爆發油"的易爆性造福人類。為了避免傷害實驗周圍的人,他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在朋友的資助下,租了一隻大船在梅拉倫湖上,經過四年幾百次的艱苦而危險的實驗,就在硅藻甘炸藥試爆的最後一次,他親自點燃導火劑,仔細觀察各種變化,當炸藥爆炸聲巨響之後,人們驚吼:諾貝爾完了!可他頑強地從瀰漫的煙霧中爬起來,滿身鮮血淋淋,他忘掉了疼痛,振臂高呼:"我成功了!我成功了!"終於在1820xx年的秋天,成功地研製了硅藻甘油炸藥。之後,諾貝爾又經過20xx年的研究,終於在1880年又發明了無煙炸藥一三硝基甲苯(又名TNT)對工業、交通運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諾貝爾的一生是光榮而偉大的一生,是不疲倦、勇於奉獻、努力學習和工作的一生。

諾貝爾對研究一絲不苟,這個特點值得我學習。因為我學數學不是很認真,很多時候在課堂上學習了,回家又忘記了,沒及時進行複習,導致考試成績沒有提高。我應該向諾貝爾學習,學習他孜孜不倦的精神。

諾貝爾的故事讀後感篇二

我一直認為諾貝爾是個有錢人,有一大筆錢,是個慈善家。我一直這樣片面的認識諾貝爾,但卻不知他艱難的一生,當我讀完這本書,才真正認識了他。

諾貝爾跟他的父親都研究火藥,當戰爭來臨,他們賺了一筆錢,開了一家工廠。可火藥畢竟是危險的的東西,幾次爆炸死了人。這讓人民不安和反對,把他們轟出了國,但他仍不放棄去了法國,得到了拿破崙三世的支持,但幾次失誤爆炸,又被他們逐出法國。他們先後又去了許多國家但都沒人敢要他。最終實力強的美國要了他們。在研製火藥時又一次爆炸,炸死了他的許多親人。隨後,父親離世,他們發誓要研製出安全火藥。幾年後,安全藥終於安全出爐,他大賺了一筆,將錢給了科學界。

他的事跡是如此的艱辛、曲折,如果是我們,估計有一次爆炸我們就放棄了,怎么可能經受住這么多的打擊呢!誰能有這么強的毅力,這樣堅定的決心!面對一次次巨大的打擊和損失,一般人很難堅持下去。因為他和我們不同,所以他成功了,有了一大筆款項。換作是我們,可能會大把大把的揮霍享受過天堂一樣的生活。可他卻沒有這樣去做,除了給母親一部分外,其他全部捐給了科學界做實驗,捐給那些有貢獻的人,從此他的名字響徹世界。

啊!偉大而又無私的科學家諾貝爾,通過這本書我認識了真正的你——一位全身心給了科學的科學家。

諾貝爾——向您致敬!

諾貝爾的故事讀後感篇三

這個寒假我讀了《諾貝爾的故事》,使我受到了極大的教育和啟發。

諾貝爾有強健的體格,不屈不撓的勇氣,以及最不尋常的精力。14歲就當上了船員,當他過了3年的海上生活之後,突然又想當建築家,於是他進專科學校,學習製圖和機械。這裡為他那種發明創造的癖好,以及壓抑不住的進行實驗的欲望提供了機會。一直靠獎學金讀書,1820xx年,諾貝爾榮膺建築方面的最高獎“泰辛獎”,1820xx年,他發明的“諾貝爾機械運動”獲得了專利權。在1835年,開設了瑞典的第一座橡膠工場,建造了浮橋。1853年,授予他一枚沙皇金質獎章。1868年,瑞典皇家科學院授諾貝爾金質勳章,發明達納炸藥。1875年,發明了既安全,爆炸力又強的“膠質炸藥”。1881年發明的“混合物炸藥”。

諾貝爾為社會做出巨大的奉獻,我將來一定要好好學習,為祖國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