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讀後感500字 百年孤獨讀書心得感悟

《百年孤獨》一書裡面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讓人們的情緒隨著故事發展上下起伏,給人們帶來心靈上的震撼。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百年孤獨讀後感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百年孤獨讀後感篇一

我無法像他們一樣,那么深切的去歌頌《百年孤獨》。任何一本書,在我這裡,就是一面鏡子,照見自己的同時,也照見了我們習慣漠視不見的事實。我在想,那些人他們悲戚的命運。他們曾經那么努力執著、那么奪目,卻有一個那么荒誕和無聊的晚年。我由此又產生了害怕,怕我有生之年,來不及真真切切的保護我的父母,在物質上滿足他們,在精神上支撐他們。

我也深深的了解到一個現實。一個人,在有了愛和理想的時候,就有了孤獨。我們愈愛,便愈發孤獨。

那么,今天這個日子,於我,雖然是一年中的唯一,但終歸不會圓滿。《百年孤獨》的布恩迪亞家族的每一個人,他們的人生全部由童年決定,某一幕某一瞬間,就已經影響到了他們這豐富而漫長的一生。走到最後,能憶起來的,也不過是那一瞬間的景象,只不過那一刻,已不帶任何情感,就好像,那一刻一直跟在他身邊,而他,才是一直迷失的人。

我希望我能不像他們一樣,在生命的進程中,執著於最初的不圓滿,一直迷失下去。

打開那顆心,擁抱這世間的好,做個注定不圓滿,卻滿足幸福的人。

這就是生日的感言吧。不祝自己生日快樂,卻祝自己豁達知足。

百年孤獨讀後感篇二

孤獨是個頑疾,當死亡成為我們路之終點的時候,孤獨也就隨之而來,這世間有多少吵 鬧,就會有多少孤獨。無疑,孤獨本身就是一道枯澀而不可理解的背影,但馬爾克斯的筆卻 是含笑的。他沒有徒勞地去化解苦難,而是裹了一層糖衣在外面,那幾欲和神話接壤的想像力,讓每個冰冷的字都長了一雙翅膀,也曾讓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有一種飛的衝動。

《百年孤獨》一書中,奧雷里亞諾第二是個歡快的胖子,他精力旺盛,經營彩票生意,喜歡請很多朋友一起喝酒,一邊拉著手風琴,一邊馬不停蹄地醉。然而,他卻依然反覆地說 著,人生短暫。熱鬧終歸會沉寂,孤獨如影相隨,每個人都深受折磨,但臨床表現卻不同。

奧雷里亞諾上校的晚年,終日把自己關在梅爾基亞德斯的作坊里製作小金魚, 每打造出一尾,便將其投入冶煉的火焰中燒毀,如此反覆,在那羞澀而涼薄的時光里等待死亡降臨。阿瑪蘭妲則坐在糖漿般的陽光里,日復一日地編織壽衣,白天織,夜裡拆。麗貝卡從童年開始就在 兜里裝滿泥土,偷偷咀嚼,像蚯蚓一樣戀著那更接近死亡的芳香,而父母的頭骨卻總在每個 夢魘之中嘎嘎作響。還有思維像滑扣螺絲一般的老布恩迪亞,終日被綁在棕櫚樹上,風吹雨 淋,他瞪大雙眼,究竟在想什麼? 從來沒人喜歡去享受孤獨, 為何我還渴望更多的人來喜歡此書?借用一下搖晃著存在主義旗幟的那些人理論,先將自己逼到絕望的天涯,再回過頭來建立希望的天國,唯有這樣,才更懂得珍惜生命。我們不需要悲劇,但應該有悲劇精神。即便是浮光掠影活一次,在這斑 斕且喧囂的世間,也該沉下來,挨著土地行走。

在時光里,所有活著的生命,都在踩著節奏行走,並非只有第五交響曲,才流淌命運的 鏇律,即便踽踽獨行的人,也並非只有一進一出的呼吸與每分鐘50-80的心跳。生命尚存, 播撒不止,也許,下一秒就會春暖花開。

百年孤獨讀後感篇三

無怪乎馬爾克斯花了那么長時間去寫出這本書,它的確與我之前所看過的很多小說都不一樣。情節的高度密集造成了表達空間的壓縮,因為篇幅擺在那裡。

整本書數十萬字中的大部分是馬不停蹄的快節奏情節發展,而作者的表達並沒有刻意地塞進字裡行間,而是靠著整個情節的情緒基調的不變來達成。小說中情節的發展一日千里,而整本書的情緒卻如一隻巨大的木樁釘進了大地一般紋絲不動。作者正是用這種手法來凸現出這種一成不變的情緒,那就是深深的孤獨之感,也正是因此我感覺到布恩蒂亞家族百年間數代人的性格核心幾乎並沒有什麼改變。這個家族就像河流中的一塊石頭,抵擋得了過去,卻無法與未來同行。

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第二代人中,何塞·阿爾卡蒂奧的死。他被不知從何而來的zi彈擊中,血液在大地上流淌,穿過了整個馬孔多,避開了所有人的眼睛,繞過容易被弄髒的地毯,一直流到正在廚房忙碌的烏爾蘇拉面前——烏爾蘇拉才是這個家族數代人真正的精神支柱。

何塞·阿爾卡蒂奧是第一個死去的布恩蒂亞,流出來的是孤獨之血。火藥的硝煙氣味久久不散,縈繞在他的房子裡,縈繞在他的墓地中,直到很多年後才被香蕉公司用水泥封住。

那一刻,我感覺到了貫穿百年的孤獨那徹骨的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