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悲慘世界有感

《悲慘世界》是法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雨果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讀悲慘世界有感,希望您喜歡!

讀悲慘世界有感篇一

上帝欲叫人滅亡,先叫人瘋狂。這是出自卡夫卡的一句話,我覺得現實就是這樣,正如悲慘世界中的冉阿讓,偷了一塊麵包給外甥,竟然被判了十九年的刑,現實把我們的信心就這樣碾碎了。

出獄後冉阿讓背負著囚犯的身份,飽受其他人的歧視,然而現實逼迫他舊態復萌,他偷了主教一個燭台,主教卻沒有怪罪他,反而送他另外一個燭台。在善良主教的感化下,冉阿讓洗心革面,變得樂於助人。這段也正如作家雨果所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收留珂賽特做養女,冉阿讓身上體現了人道主義,同時反映那個時代的悲哀,是下層人民的苦難的縮影,這些源自法律習俗的壓迫。世界不是完全的,不是絕對的,就像小說中的德納第夫婦,這對夫婦對珂賽特百般欺壓,還將珂賽特母親寄來的東西給自己的女兒,最後淪為丐幫幫主,是典型的自私自利的小人物。

珂賽特的母親芳汀,是冉阿讓工廠里的女工,懷下珂賽特卻被男友拋棄,為了珂賽特的生活,變賣首飾,甚至犧牲靈肉也要把珂賽特養大,芳汀對女兒深深的愛可以讓人潸然淚下。沙威窮其一生追捕冉阿讓,卻發現冉阿讓很善良,於是他無法面對多年堅持的信念,選擇了跳河。也許有時候,我們就像小說中的人物,但重要的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打開前途,而不願求有力者垂青。

世態炎涼,人們或許變得醜陋貪婪,也許亂世出英雄,這樣的背景下誕生恩佐拉革命青年的領袖,風度翩翩,在策動的起事中壯烈身亡。不管怎樣這世上還是有正義存在。為正義而亡,也算死得其所。我覺得主教也是一個人道主義形象,把冉阿讓引入正途,讓人深刻體會到仁愛的力量是無堅不摧的,能感化所有冰冷麻木的心,這也是小說一大亮點所在。

讀完這本書,不禁為人物的品質感動,他讓我領悟到:原來在那樣一個黑暗和冷酷的世界裡也有光明和溫暖啊!我不能忘卻那些為革命燃燒的鮮血:當革命的起義者安灼拉發現了黑暗F的忠實走狗沙威,讓冉阿讓殺掉他時,冉阿讓卻為他鬆了綁,放走了他。令我疑惑不解的是,沙威的追蹤使冉阿讓東躲西藏,惶惶終日,他為什麼不藉此機會除掉這個罪大惡極的人呢?謎底在劇終揭開:沙威認識到自己的過錯,認識到那個黑白顛倒的社會,那個冷漠絕望的世界,並不是他所維護和愛憐的,在善與惡的衝擊下孤獨而又絕望的跳江自殺,我才明白,他是在通過自己的博愛、寬容及其崇高靈魂以及眾生之下卑微的存在,重新喚回生活在那個悲慘世界裡的人們內心深處的良知!他堅信,這會開啟一個美好而又光明的新紀元。

也許我們很難改變別人,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的心中擁有一片光明,用善和愛來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用心靈去給予他們更多的溫暖,這個世界就會充滿愛的陽光.

讀悲慘世界有感篇二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叫《悲慘世界》的書。這本書令我感悟深刻,你想了解這本書嗎?

這本書大致介紹了這樣一個情感淳厚的故事:讓·瓦讓是一位剛從監獄裡釋放出來的苦役犯,雖然他已自由了,卻由於那張黃色通行證而遭到了別人的謾罵。萬萬沒想到的是,一位主教大人竟免費提供給他住宿與食物,並以巧妙地方法教會了他善良的人品。從此,讓·瓦讓神奇般地變成了為人親切、善解人意,還不惜生命來幫助別人的馬德蘭市長。後來,他還以父親般的慈愛完成了芳蒂娜的遺願——將阿塞特培養成人。他在一次次波折中挺了過去,以樂觀的態度面對情緒的低潮,用勇與嘗試、急中生智的優點度過了改過自新的一生。

讀完了這本書後,我沉思很久,仍在回顧那感動人心的故事。在故事情節中,不知不覺地便深刻反映出了惡與善的兩個極點。讓·瓦讓的前半生有不可救藥的惡,而後半生卻有著令人敬佩的善,芳蒂娜有著為了還子而付出一生,在死前還惦記著孩子的精神,泰納迪埃一家人確有著名副其實的不靠工作,只靠狡猾的做法。這個故事給我的啟示是:有好心就有好報。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我相信它會讓你終生受益!

讀悲慘世界有感篇三

《悲慘世界》是法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雨果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描寫了法國大革命前夕社會各階層人民的不同命運,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重重矛盾,歌頌了人性的善良與純真,鞭撻了統治階級和上流社會的相互傾軋的醜惡現象。

雖然是在這樣一個黑暗不公的社會裡,卻有一個始終與醜惡勢力相抗衡的人 冉阿讓。也許正是他的博愛、寬容及其高尚的靈魂,又重新喚回了人們內心深處的良知。而他又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呢?

在他25歲時,就因為打破一塊玻璃偷拿了一個麵包而被判20xx年的苦役。而當他經歷長期牢獄之苦,終於獲得自由時,卻由於他曾經是個苦役犯而無法被社會所接受。但他卻以實際行動向世人證明,他 一個苦役犯的偉大!

每個人都有愛。但有的人只愛自己,愛自己的親人,愛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冉阿讓的愛卻是給世上所有可憐的人、貧窮的人、值得同情的人、值得尊敬的人的。

他曾經是一個擁有無數財產的市長,可他卻把絕大多數的錢都捐給了慈善機構和窮人們。以至於他往往出門時口袋裡裝滿了錢,回來時又都空了。除此之外他還經常把麵包送給挨餓的人,把衣服送給挨凍的人;到處訪貧問苦。對於窮人而言,他就像一頂保護傘,一個正義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