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猴傳奇讀後感

《兵猴傳奇》主要描寫了兵猴“大白牙”為猴五和整個種族,用自己雪白的大牙,瘋狂的啃咬著大鳥的頭顱,自己的大牙都掉了,被大鳥弄死,可是它緊緊地咬著它的頭顱,大鳥也因流血過多而死亡的事。下面是小編向各位推薦的兵猴傳奇讀後感,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兵猴傳奇讀後感篇一

我最近在等一本書,名叫《兵猴傳奇》。書到了,我興致勃勃地拿著書看了起來。裡面有《梅里山鷹》、《春情》等故事,令我讀後愛不釋手。

故事講的是一隻名叫大白牙的金絲猴,小時候因為失去了媽媽,而搶眾猴的食物,有一天,它搶了王子白項圈的食物,還咬傷了白項圈,猴王本來想把它趕出族群的,可是另一群金絲猴突然來搶占它們的領地,猴王只好扔下它去對付另一群金絲猴。結果它幫猴王咬傷了另一群金絲猴的猴王油橄欖,從此當上了兵猴。後來猴王讓它去執行殺死它們領地附近的一隻綠頭烏雕的兩隻雛雕,被綠頭烏雕發現了,不過它已經完成了任務。它剛剛想撤離,發現給它逃生的猴梯沒了,原來是猴王背叛了它,帶著眾猴逃跑了。於是,它與綠頭烏雕進行了生死搏殺,最終,它們同歸於盡。

《梅里山鷹》里有梅里山鷹的資料,我抄了下來:梅里山鷹是滇北高原稀有鷹種,從遠古時代起,就形成了這樣一種汰劣留良的競爭機制:母鷹每一次繁育周期產兩枚卵,孵化出兩隻雛鷹。小傢伙出殼半個月左右時,受遺傳密碼的驅使,它們之間就會爆發一場生死對決,互相用身體衝撞、傾軋,力氣大的那隻雛鷹會將另一隻力氣小的雛鷹從鷹巢擠對出去,從而獨霸父母的寵愛和食物。可以這么說,一隻梅里雛鷹存活了,就意味著另一隻雛雕夭折了,每一隻梅里山鷹都是踩著同胞的屍骨成長的。

動物學家解釋說,梅里母鷹之所以每次孵化兩枚卵,是為了增加雛鷹出殼的保險係數,降低天災人禍所帶來的風險,就像人類足球隊必須準備替補球員一樣,確保繁殖不會落空;梅里山鷹之所以保留血淋淋的種內競爭是因為雪域高原氣候太惡劣了,食源匱乏,生存不易,一對夫妻鷹,很難同時養活兩隻雛鷹,不得已只好去一保一,做一道2-1=1的算術題。這樣做附帶的好處是,存活下來的那隻雛鷹,從小就接受生與死的考驗、血與火的洗禮,會促使他變得更雄壯、更強悍、更凶蠻、更霸氣十足,當然也就更有利於在日曲卡雪山這樣艱苦的環境中生存下去。

讀了《兵猴傳奇》,我明白了世事的變化是很大的,以前有可能是這個國家欺負那個國家,現在有可能是那個國家欺負這個國家。我們應當秉承“和平共處”的原則,不去傷害他人,也要自強不息,以免受到他人的欺凌。

兵猴傳奇讀後感篇二

在《兵猴傳奇》里,書名故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給我啟發最大的是兵猴大白牙。

故事開頭,猴王找到了三個鳥卵,一個自己吃,一個給王后藍蝴蝶吃,一個給了地位低下的兵猴大白牙,大白牙心裡明白,肯定有事要它大白牙去衝鋒陷陣,不然那枚鳥卵才輪不到它大白牙吃呢!大白牙不但不為這事沮喪,反而十分興奮。它是整個猴群的兵猴,理所當然要打頭衝鋒啦。一天晚上,猴王帶著猴群移動到了猛獁崖下,準備突襲綠頭烏雕的崖。在這裡,還有一個故事。這隻綠頭烏雕家庭(母鷹、兩隻小鷹)在幾個月前來到,為了撫養小寶寶,母鷹每十天來捉一隻金絲猴,到後來,隔的天數越來越少,每五天,每三天……猴王最後下定決心,要剷除這隻綠頭烏雕的寶寶,以減輕猴群的負擔(隔幾天就有猴被綠頭烏雕捉走),猴王帶著猴群等待綠頭烏雕離開巢穴。清晨,綠頭烏雕,離開巢穴去捕食,於是,金絲猴們搭起猴梯,讓兵猴大白牙爬上了猴梯。大白牙上了懸崖,殺了綠頭烏雕的兩隻小鷹,大白牙想返回崖下,結果卻發現猴梯不見了,而綠頭烏雕也回到鷹巢,大白牙只好與綠頭烏雕拚死一戰,這一戰,打得真是激烈,最後,兩動物同歸於盡,同時歸天。

綠頭烏雕是金絲猴的剋星,它一抓,就可以抓起金絲猴,但是大白牙以弱者的姿態對付綠頭烏雕,你看看,這大白牙是不是勇氣可嘉啊!

兵猴傳奇讀後感篇三

今天,我讀了《兵猴傳奇》這本書,作者以動人的筆觸,描寫了兵猴“大白牙”為猴五和整個種族,用自己雪白的大牙,瘋狂的啃咬著大鳥的頭顱,自己的大牙都掉了,被大鳥弄死,可是它緊緊地咬著它的頭顱,大鳥也因流血過多而死亡的事,抒發了作者對大白牙的欽佩。

我最喜歡這本書,因為它使我有理由緊強,冒著死亡的危險,大白牙都敢試一試,為什麼自己不敢呢?它給我帶來了勇氣,每當我問老師問題時,這本書總是支撐著我,給我巨大的精神支撐,成了一個力量支柱:大白牙死都無所謂,何況我舉手呢?我一定要向大白牙學習,學會勇敢,要有信心,抱著“必勝”的態度做事。我還要學習大白牙的集體觀察,為班級、學校、祖國都作出貢獻,哪怕是一份微薄之力。

我要學習大白牙的勇敢、堅持、奉獻的精神,使自己成為棟樑之材。我愛兵猴傳奇,更愛勇敢的大白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