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日記讀後感1500字3篇

雷鋒日記讀後感1500字1

三月是一個春光明媚、生機勃勃的季節,三月更是一個講文明、樹新風,讓雷鋒精神吹遍校園每一個角落的季節。學習雷鋒,好榜樣……”這首家喻戶曉的民歌時常在我耳邊響起。在三月學雷鋒月里,我們身邊湧現出許多“活雷鋒”,看著這情景,我又拿起了那本看了無數遍《雷鋒日記》。這本書雖然已經看了很多次,但是每次看,我都深有感觸。雷鋒出生在1940年簡家村的一個冬天裡,他一生從事革命事業,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人民,他曾經在日記里寫著: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於這些永遠力爭上遊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雷鋒叔叔是多么偉大啊,他雖然離我們而去了,可他的精神永遠留在我們心中。雷鋒不僅僅是一位人,而是一種精神。在學雷鋒活動月中,我看了許多關於雷鋒的書籍。其中,令我最難忘的是《雷鋒日記》。這本書記下了雷鋒在每一天的工作中的感悟。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者你生活的崗位位上?……”這是出現在雷鋒叔叔日記中的一段,從這裡,我知道了雷峰叔叔是那么的盡職盡責,他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可是他卻犧牲在自己的崗位上,他的死是光榮的,有價值的,比泰山還重!我們難道不是也應該學習雷峰叔叔,做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嗎,在學習生活中盡職盡責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雷鋒叔叔艱苦樸素的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他那穿破了的衣服,補好了再穿,在軍隊里,其他日常用品他也少領,自己夠用就行了。與雷鋒叔叔相比,我們實在慚愧,衣服劃破了一個小洞,丟掉;鞋子舊了,馬上換掉;書本髒了,把他扔掉;我們生活在這個年代的人都不懂珍惜,從來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來沒想過這些生活都是革命者用寶貴的生命換來的,這種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格外珍惜才對啊!

“世界上最光榮的事——勞動,世界上最體面的人——勞動者”。這句話使我更難忘。這短短的一句話卻寫出雷鋒對工作的熱情,對學習的熱愛,對勞動的熱愛。他覺得自己為人民做事是最光榮的,是最驕傲的事。雷鋒的人格魅力是他進步的動力。他對黨、對人民的純樸的感情。雷鋒給人們的一個印象,就是他永遠有著兒童般年輕的面顏和歡樂純真的笑容,以及他無時無刻想為人民服務,想著去做好人好事……

雷鋒提倡的“釘子”精神,他說得對,學習的時間是擠出來的。我對這句話有很大的體會。我經常覺得在自己的每一天裡,都無法把一點點時間拿來看課外書.但當我看了這本書里的“釘子”精神後,便想,其實在我的每一天中都有許多時間來看課外書,只是在於我想不想看,願不願看,罷了。比如,我可以在坐車時拿出書來看:回家後,可以用看電視的時間來看書;也可以在下課後看;還可以在星期六、日……這么一來,我不是有許多時間看書了嗎?只要我每天積累一點,天長日久,不出一個月,我就可以有更豐富的知識了,有更多的收穫。

其實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優良部分,是值得大力弘揚的,古人云,詩百遍不厭,那么好的民族精神也應該被無數次地宣揚與傳播吧?學雷鋒不僅要學習其精神,並要將他的精神用以指導我們的行為實踐。那些反對學習雷鋒或者是對學雷鋒報以消極態度的人,大概都認為自己深得雷鋒精神的精華,但是我敢說一個真正懂得雷鋒精神的人對雷鋒應懷有敬重之情。學習其精神不應只懷有雷鋒心腸,卻不做雷鋒事跡,重要的是將其精神套用於實踐中。

以後的日子生活中,我要繼續發揚雷鋒精神。把雷鋒精神這顆種子,深深埋在我的心中。時刻用實際行動去哺育它,讓它生根發芽。雷鋒,這個光輝的名字,永遠留在我的心中,永遠在我的心中閃著不滅的光芒。雷鋒提倡的“釘子”精神會成為我最好的警句,也是我人生的真諦。

雷鋒日記讀後感1500字2

他,一米五四的個子,比我們高不了多少,卻是百萬人民解放軍的排頭兵;體重不足五十千克,卻像一塊巨石,激起中國人民心靈深處的層層浪花,他,就是雷鋒叔叔,一個擁有無私奉獻、樂於助人精神的人民解放軍,卻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雷鋒克己奉公、助人為樂。為集體、為人民、為國家做了數不盡的大好事。有一次,雷鋒冒雨要去瀋陽,為了趕火車,他起早摸黑,五點多鐘便起了床,,帶上幾個乾饅頭,披上了雨衣就往撫順車站趕。路上,雷鋒看見一位大嫂背著一個小孩,還領著一個小女孩正艱難的向車站趕去。雷鋒脫下了身上穿著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了小女孩,陪她們一起來到了車站。上車後,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發抖,又脫下自己的貼身線衣給她穿,雷鋒估計她早上沒吃早餐,就把自己帶來的幾個乾饅頭給她吃。火車再行駛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到了瀋陽,這時,天上的雨還在淅淅瀝瀝的下個不停,雷鋒又一直把他們送到家裡。

還有一次我也親眼看到了樂於助人的場景。那一天,我和爸爸乘公車去鎮江,車上除了我、爸爸和司機外,別無他人。車行駛了一段路後,上來了一位老太太,她手提一大籃蔬菜,我想她一定剛從菜場出來,接著,上來一位盲人,他帶著一副黑乎乎的墨鏡,衣衫襤褸的,有的地方還打著補丁,拄著的那根拐杖看起來十分光滑,腰間還跨著一個鐵盒子。當老太太正準備投幣時,卻發現身上沒有零錢,只見她手忙腳亂,一頭霧水,不知如何是好,就在這時,盲人把手伸進口袋,掏了一會兒,掏出四枚一元硬幣,兩元替老太太付,兩元替自己付。老太太不停地鞠躬道謝:“謝謝你呀!”而盲人只是淡淡地說:“你快上車吧!”

在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得到了應有的幫助,比如大街上無家可歸的孤兒,現在都能在孤兒院裡生活了;城市或農村裡的空巢老人,現在都能在養老院裡談笑風生了,快快樂樂的生活,不再那么孤單了……“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片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些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雷鋒在他的日記中這樣寫到,在生活中,他也用行動解釋著樂於助人這一美德的含義。但在一次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他因被一根晾衣服的木樁砸中頭部,搶救無效而犧牲了,這位偉人雖然犧牲了,但他的精神永存,也會永遠留在世上,永遠留在世人心中。從今天開始,我就要學雷鋒,開始樂於助人、無私奉獻。公車上,如果看到有老弱病殘,我會讓開座位,給他們坐;在馬路上,,如果看到有老爺爺或老奶奶過馬路,我會跑過去扶他過馬路;如果遇到乞丐,口袋裡又有錢,除了必須要用的,別的我絕不保留;在同學之間如果有同學遇到不會做的難題了,我會熱心地幫他解答;如果有同學打掃衛生,有時間我也會去幫一下忙;在家裡,如果看到媽媽打掃衛生,我也會去幫上一手;看見媽媽在晾衣服,我會幫她把衣服晾好;看見媽媽要倒垃圾了,我會幫她把垃圾倒好。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起開始樂於助人、無私奉獻吧,讓我們從現在起開始學雷鋒吧!因為“只要人人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得非常美好。”

雷鋒日記讀後感1500字3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

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

如果你要告訴我們什麼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揚那最美麗的理想?

98年月7日——摘自《雷鋒日記》每個人都擁有一個熱情如火的青春。你,我,他都不例外,我們都曾擁有過,但是有一個人卻在這如同火一般熱情的青春中格外耀眼,他在青春中成長,他在青春中感悟,甚至,他在青春中永存。是的,他就是雷鋒。那個令十三億華夏子女永遠銘記,並引以為傲的名字——雷鋒。

在雷鋒二十年短暫而又絢爛的生命中,他不僅帶走了社會的冷漠,還留下了大愛的溫暖——雷鋒精神。毛澤東主席為了表彰他的貢獻,在他死後不久,就向全國發出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倡議,讓雷鋒精神永垂不朽。這也成為了那時乃至當今社會最為“流行”的事,大家都為能做一件好事,向雷鋒同志看齊而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

轉過頭再看看我們,正處於這寶貴的青春之中的我們,有的虛度時光,有的橫行霸道,有的蠻不講理……或許這與現在和以前的時代背景不同有關係,但更多的,是我們缺少那一顆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對國家感恩的心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朋友們,醒悟吧,青春就是只活力四射的小鳥,轉眼間它就會從你的生活中飛走,消失的不留一絲蹤跡。朋友們,行動起來,趁著我們現在仍有那一縷的光陰,盡情的展翅翱翔吧!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比網路,電視有趣精彩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散發著濃濃的人情味和播撒著人心底最真摯、最無私的愛;你還會發現生活和這個世界原來一直是如此的美好……

朋友們,青年只是生命的時間長度,青春才是生命的實際內容。一代文豪蕭伯納曾說過“人生最大的感嘆是:年輕的激情是從未實現;年老的追憶是從沒發生。勇氣是青年人漂亮的裝飾。假若人生下來就是中年,然後再漸漸年輕起來,那樣,他就會珍惜一切時光,決不會再無謂的事情上消耗自己。風華正茂夜晚給老年人帶來平靜,給青年人帶來希望。”同樣我國偉大的領袖毛主席也曾對我們這些年輕人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逢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可見,不論是中國領袖,還是外國文豪都明白青春是絢麗多彩的,是富有激情的,是彌足珍貴的。廣闊的天空需要我們青春的色彩,波瀾不驚的大海需要我們青春的咆哮,我們的人生更需要我們青春的怒放。

朋友們,讓你的青春盡情的翱翔在理想的天空中吧。讓它盡情的揮灑青春的華麗,享受生命的喝彩,領悟新的人生真諦。最後,借用郭沫若先生的一句話“人世間,比青春再可貴的東西實在沒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最可貴的東西卻不甚為人們所愛惜,最易消逝的東西卻在促使它的消逝。誰能保持永遠的青春,便是偉大的人。”

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努力做個和雷鋒一樣永葆青春的人吧,做個同郭沫若所描述的那樣的偉大的人吧。

讓青春盡情地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