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遊記讀後感600字作文

《格列佛遊記》成書於1720xx年,是英國作家斯威夫特作的長篇諷刺類小說,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格列佛遊記讀後感600字作文,供大家參閱!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600字作文篇1

讀了《格列佛遊記》後,起初並沒有多大的感覺,只覺得它跟一般的遊記一樣,純粹是記下主人公在海上諸島歷險的過程。雖然懂得它用了諷刺的手法,可卻不知道它諷刺的對象。所以我覺得閱讀小說時,第一步並不是拿起書來就讀故事,而是應先弄懂一些對理解文章有幫助的社會、文化等背景知識,如作者的生平,其所處的時代及社會環境,等等。

說起來不怕大家見笑,我以前看小說時,從不肯看前言或譯序之類的文字,因為我總覺得那些都是廢話,看那些根本是在浪費我的時間,所以讀這本書時,我也照例沒去看譯序。直到看完全書後,我不太理解,才帶著懷疑的心去看譯序。看後我發現許多原來弄不懂的問題都在其中得到了答案,獲得了解決。我第一次感到前言或譯序是那么重要,它剛好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有關的背景知識、作者的生平及所處的時代和社會環境,還可以讓我們了解小說的大體內容。

在這部小說里,作者的心態前後差別非常大。剛開始他牢記古希臘哲學家和歷史學家的“教誨”,儘量掩飾自己的“政治媽媽”的缺陷和醜陋,“而竭力宣揚她的美德和美麗”;可到最後,他把人類批判到極點:主人公格列佛回家後非但沒有遊子重歸故里的激動,甚至覺得自己的家人十分怪異,不讓他們靠近,更有甚者,他竟對人類的長相、氣味產生了厭惡感。

剛讀完這本書,我也指責作者,無法理解他的作為。我覺得他不可以這樣對待人類,因為若沒有人類,哪有現在的他。可後來細細想想,跟“慧駰”相比,人類實在是應感到慚愧萬分。因為慧駰是那么好,具備種種美德和理性,而人類是那么卑鄙齷齪,貪婪好鬥,骯髒淫蕩,好吃懶做。

我認為這是一本好書,它讓世人看到了自己丑陋的一面,每一個看了這本書的人,都應徹底地反省!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600字作文篇2

暑假裡我們讀了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仿佛就是我和他一起歷險一樣。我特別佩服他的機智勇敢,他總是給我一種“歷經重生”的感覺。

這部小說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像與誇張,描述了酷愛航海昌險的格列佛,四度週遊世界,經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

遊記中,小人國、大人國里光怪離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訪了荒島上慧駰國,結識了具有仁慈、誠實和友誼、等美德的惠駰。在惠駰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眼,哪裡的人們,更不理解它的含義。他們不懂什麼叫“懷疑”,什麼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里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格列佛在惠駰國里度過了美好的時光,他完全融入這個社會,以至於與暗喻人類的野胡交往時,引成強烈的反差,因為他們總是以懷疑的目光看待一切,使他感到失落,對人類的行為產生了極度的厭惡。

我很羨慕格列佛能有幸到惠駰國是我們追求和嚮往的理想境地,在那裡,你不需要顧慮別人說的話的真假。而現實世界中有著很多與惠駰國中截然相反的事情在發生。有些事情我們甚至不願看到:有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別人的血汗錢,有人為謀取暴利而不擇手段,有人甚至為了金錢,拋棄自己的親人。難怪我們的長輩,從小就教育我們要提高警惕,不要上當受騙。因此當我遇到有困難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時,我遲疑;當有人替我解圍時我不敢接受。這些都讓我感到矛盾,痛苦,無所適從。我期盼著有一天我們的社會也像惠駰國一樣沒有欺騙,沒有懷疑。讓我們的社會多一點真誠少一點虛偽。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600字作文篇3

整篇書分為四個小遊記,托物言志,暗諷了當時英國社會的黑暗,批評了英國人的掠奪式侵略,嘆息了當時世人的愚昧無知

有人說斯威夫特是個厭世者,有人說他這是毫不妥協的批判,不可否認,他的批判確實抨擊了很多不公的事。文章中的諷刺多為反諷、暗諷,有反諷,必定有一個理想世界作為對照來襯托現實的黑暗,但是從文章中看出,斯威夫特的理想世界並不符合我們現在的價值觀,而且字裡行間還透露出英國人的那種自大,自以為是。

慧駰國是作者理想中的國度,作者把它比喻為全世界的價值典範,但其中有些是我不能理解的。例如,文中說白馬、粟色馬天生下來就是訓練作奴僕的,沒有變好的可能,這句話說得…反正我覺得是愚蠢可笑,與我之前所受的關於人如何成功的教育背道而馳,而且,這種思想與歐洲人那種“我本名族的血統是最高貴的,所有猶太人、阿拉伯人……及其他名族都是卑賤”的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

文中還提到格列佛家主在全國代表大會上被勸說流放格列佛,試想,如若那位慧駰沒有流放格列佛,全國代表大會會不會容忍他這種行為呢?答案是否定的,之後會不會強行驅逐,我不知道,但所謂勸說,只不過是美其名曰罷了。

格列佛最終像被洗腦了一樣,縱然當時世態炎涼,但也不用一棒子打翻所有人吧,格列佛最終成為變態社會下所產生的變態人物。

這篇遊記也可以諷刺當代中國的一些人和事。中國所謂的專家數量不少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但創新能力卻很低,這與遊記那裡的令人啼笑皆非的科學院有的一拼;當代中國人遇到一些不必要的小事也要大吵一場,這與小人國里的大端派和小端派一樣,令人哭笑不得

希望讀過這篇遊記的人能夠端正自己的思想,我讀過以後…額,更加憤青了!呵呵,你們呢?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600字作文篇4

《格列佛遊記》成書於1720xx年,是英國作家斯威夫特作的長篇諷刺類小說,也是他的代表作。他通過豐富的想像,寫出了一個離奇的童話世界。全書分四個部分:小人國遊記、大人國遊記、飛島國遊記、慧馬國遊記。

書中的主人公——格列佛在一次航海事故中獨自漂流到了小人國,在這裡,小人國的居民把他當作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以至於一不留神就能踩死幾個小人國居民,甚至他的小便就嫩撲滅王宮大火。一頓飯要數百小人做。他可以讓小人在他的手掌上跳舞,輕而易舉地打敗小人國的敵人。

在大人國,他卻顯得非常渺小,以至於成了大人國兒童的玩具,那裡的東西對他來說都顯得非常龐大彈鋼琴也要站在琴凳上,並且不斷地來回跑動,用拳頭砸琴鍵,才能彈出聲音來。一個大人國居民差點把他當食物吃了。在那裡,蒼蠅是他的天敵,冰雹似槍林彈雨……

而飛島國的統治對下方城市而言很霸道。要是誰反抗飛島國,他們就移動飛島到反抗他們的城市上空,不讓他們享受陽光權和雨水權。不過,自從下方城市居民準備了尖頂金剛石建築和燃燒液體後,飛島國屈服了。

在慧馬國,馬有了人擁有的理性和與人交流的能力,也比人高明。那裡的人就成了沒思想,沒感情的畜生!

其實,《格列佛遊記》寫的不僅僅是離奇的童話,也有諷刺的意思。它重在諷刺18世紀英國統治集團爭權奪位,並抨擊侵略戰爭和殖民擴張。

不過我們無法領略《格列佛遊記》的深層含義,還是要學學它的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