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目送有感作文3篇

讀目送有感作文1

相傳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人類開始了漫長的繁衍和進化,直至二十一世紀,科技飛躍,人心卻趨向複雜,迷惘,黑暗,扭曲......

本書闡述了一位母親的人生中的一段歷程,看到的是作者對時間的無言,生命的目送。命的長度,不過短暫幾十年,電光火石,僅是享受著自然吝嗇地賜予。降世,成長,結婚,生子,入土,僅此而已,可能平淡,也可能悲愴,但一切,只能面對。太疼的傷口,你不敢觸碰;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你不敢去注視。承受著壓力,黑暗,你早已負荷;處在忙碌的弦上,你幾近崩潰;鐵錚錚的事實提醒著你,得向前看。每個人一輩子都在努力幹事,“沒事幹”是件可怕的事。忙碌的同時就意味著你在珍惜時間,因為你不感覺無聊。 忙碌是幸福的中另一種體現,如果學會享受,你就真正成為了時間的主人。時間的沙漏·也就不復存在。當然,也有一種世界,我們肉身觸不到,眼睛看不到,可能存在,不能輕忽,--那是慢的境界,可以按摩不安的心臟。任性道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無別勝解......

人活著,必定存在著信仰,不分善惡,你的理解定格了它;蒼茫的世界,很多東西過於朦朧,但你不必費力去揭開它的面紗,朦朧美也是一種淡淡的幸福,凡事不必過於計較,淡然就好。有些事,心知肚明卻不一定要點明;有些人,埋在心底但卻不必等,做個“醒”的沉默者以利於混沌之世。至於相信,似乎只是一廂情願的嚮往,相信會走向不相信,不相信會逐漸相信,我,會站立在中立線,不會尷尬的地界。

豪華的表面,繁囂的喧鬧,底下都有死的影子。走的慌忙迅速,導致步伐不穩,所以道德的缺失,自然而然,前路似乎幽邃空洞,可真正的光明絕不是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蒙蔽罷了。看懂一切,也就可以安然走向死亡,處事不驚的目送他人,自己的人生,同時也在他人的目送下走著,走著......

讀目送有感作文2

對於尋路的我們而言,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今日也仍然在尋找相信。但是面對時間,我們會發現,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麼了。因此,目送既是對時間的無言,也是對時間的目送。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目送另一個人的離去,之後時間會沖洗一切,就會磨洗兩個人之間的感情。但也並不是每個人都不喜歡目送。只怪歲月太無情。

我們生平相信過很多,也不相信過很多。人都是善變的,比如最平凡的朋友閒談。今天你和她在一起你和她玩得很開心,你把你的秘密告訴了她,她告訴了她之前的好朋友。之後,你就再也不信任她。

換個話題,人生中時常有孤獨,有的人注定今生沒有閒談的知己,也有的人注定今生就會享有一個能夠懂她的人,他也將不會懂的孤獨。當作者寫道魂歸的時候或許他的母親在那之後會感到孤獨,因為平日裡與她父親的小吵小鬧那日已全化為寂靜。

作者說過“曾經相信愛情,後來才知道,原來愛情必須轉化為親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轉化為親情的愛情,猶如化入杯中的冰塊——它還是那玲瓏剔透的冰塊嗎?”或許他也不是全盤否定,就算是再堅固的愛情,終究還是會化為烏有。

是的,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有些事,只能一個人扛;有些時間,只能一個人細細的、慢慢地磨。

目送看起來是一場永恆的遺憾,但我們卻能從這一次次的目送中提煉出最純淨的心靈,最溫馨的回憶。

讀目送有感作文3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龍應台

如果你看過《安妮日記》,你就會學會堅強;如果你看過《老人與海》,你就會學會堅持;如果你看過《夏洛的網》,你就會學會真誠;如果你看過《目送》,你就會學會關愛和孝順。

是的,關愛和孝順,這本書里無疑體現出了作者對兒子的慈愛,對母親的孝順。從作者的母親對作者的愛到作者的愛對他兒子的愛。讓我們從文章中感受出深深地情誼。龍應台的母親因為得了“老年痴呆症”,所以見過的人、見過的事、聽說過的,全部都記不住。包括自己的女兒,也就是作者,並未記住,見過就忘。我能理解龍應台的心情,無奈和辛酸,把自己一手撫養大的最親的摯愛,居然記不住他,雖說在記憶中有雨兒這么個人,卻不知道龍應台就是他女兒。如果你的媽媽有一天和你說‘我不認識你,你是誰?’當你在夜晚默默幫他蓋被,她拍掉你的手然後說‘我不認識你不要碰我’的話後,你就會體會到這種感覺,那么的難過。作者儘可能的抽出時間看母親,只為了想讓她記起自己而已,這本是每個母親都會、而且不需要子女去說的事兒,可在作者看來,讓母親記住自己已經是‘天方夜譚’罷了。

對於兒子,就是‘你站在小路的這一段,看著她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對於作者來說,看到兒子發的母親節禮物,心裡有些開心,因為安德烈貌似意識到了母親對自己的關心,所以發了這個網站。孩子長大了,獨立了,對媽媽的依賴性不大了,什麼事都自己去做,可能做事的時候即使有一些小問題也不會想到‘媽媽’這兩個字了。

中國夢,我的中國夢就是希望那些已經成年的人,不管有多忙,都可以陪陪父母。你可以忽視他們在你年少時生病送你去醫院,一夜未眠;你可以忽視他們在你的野蠻耍賴下帶你去他們可能覺得浪費或者沒有錢去的地方;你可以忽視他們從幫你換尿布到送你出國。但是你不可以忘了,他們是你的父母,養了你十幾年甚至更久的人,最親最愛的人。我更希望那些有孩子的在外打工幾個月甚至一年不回家看兒女的人,可以抽空回家,儘管你很忙,儘管你可能抽不出身。但是記住,一定要去看他們。他們是孩子,還需要父母的愛。他們不是父母溺愛的,萬千寵愛集齊一身的孩子。他們需要關愛。你或許會說‘他們有叔叔阿姨老師陪著,不會寂寞的’,但是你想過么,這些親人再親,也親不過你們,因為你們是生他養他的人。謝謝龍應台的這本書,讓我體會到親人的可貴。

父母,親人無疑是你最親的人,所以,抽空陪陪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