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1000字左右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對當代中國的文學接受產生過很大的影響,現在有學者站出來質疑此作,是有意義的。小編準備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1000字左右,感謝大家閱讀!!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1000字左右範文1

帶著激動的心情,我看完了遠近聞名的世界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回味著這本書,我對主人公保爾的敬意油然而生。

保爾被老師神甫趕出學校後,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他與冬妮亞結為朋友。他在裝配工朱赫來的引導下,懂得了布爾什維克是為窮人爭取解放的革命政黨。他依依不捨得告別了冬妮亞,逃離了家鄉,加入了紅軍,成為了一名堅強的布爾什維克戰士。但是他的身體狀況每況俞下,右腿變成殘廢,脊椎骨的暗傷也越來越嚴重,最後終於癱瘓了。但他並沒有不此而沮喪,而且開始了他的艱難的寫作生涯,從此有新生活的良好開端。

我非常敬佩保爾不畏病魔侵擾和不怕命運挫折的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他時刻都在為革命事業而奮鬥。他有一次不幸染上了傷寒,他憑他那堅強的毅力,奇蹟般地從死亡線上走了回來了,重新義無反顧地走向火熱的工作崗位。

那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相信大家的腦海里一定會出現那烈焰熊熊的煉鋼場面。其實,人生就如同煉鋼!沒有什麼東西是與生俱來的,“鐵”變成“鋼”,只有一種途徑——煉!有人說保爾是天生的英雄,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是沒有天生的英雄的。保爾之所以能夠成為英雄,完全是由於自身的努力——在戰火紛飛的戰場,面對生與死的考驗,他沒有後退;在疾風暴雪的建設工地,面對常人難以忍受的勞動強度和饑寒,他沒有倒下;在雙目失明、疾病纏身的情況下,面對書稿丟失、身體每況愈下的無情打擊,他仍沒有屈服,終於從一個出身貧苦的少年,成長為一名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格和頑強作風的共產主義戰士。

人生,可以說是一段曲折而坎坷不平的路。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會遇到重重的困難,要去面對失敗的打擊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等等。但是,這一切都是短暫的。在突破障礙、戰勝困難後,回顧走過的道路,我們就會領悟到,那是磨鍊人生的火焰。多少英雄、偉人,都是在熊熊燃燒的火焰中鍛鍊出來的,正如人們常說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和保爾相比,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實在是微不足道的,我們有什麼理由唉聲嘆氣、裹足不前呢?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這樣,在臨終的時候,他能夠說:‘我已把自己的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出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1000字左右範文2

人應該怎樣活著?

記得媽媽問過我,人應該怎樣活著才有意義?當時,我無言以對;自從看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終於找到了答案。保爾·柯察金用自己的行動回答了這個問題。殘疾後,他毫不灰心,而是頑強學習、努力工作,並開始文學創造。雙目失明,對已經癱瘓的人來說該是一場多么沉重的打擊。可是他毅然拿起筆來,摸索著,堅持寫作。每寫一個字,需要付出比常人艱苦不知多少倍的勞動。但他終於成功寫完了小說《在暴風雨里誕生》的前幾章。保爾,一個普通的戰士,竟有如此比鋼鐵還硬的意志,這是什麼力量在鼓舞呢?不是別的,正是最偉大、最壯麗的共產主義事業在召喚著他戰勝病魔、創造奇蹟。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能自卑,而要有信心,因為挫折是培養毅力的前提。巴爾扎克曾經說過:“挫折是塊磨刀石。”再鋒利的刀一直不用,也會變鈍。“挫折”,就是最好的磨刀石。人的一生很精彩,有酸甜苦辣,有悲歡離合,也有苦盡甘來的滋味、別後重逢的喜悅。

保爾的一生十分坎坷。嘔心瀝血寫的稿件丟失了,曾經令他灰心失望,但他並未就此沉淪。書中有段膾炙人口的名言佳句:“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應該為碌碌無為而悔恨……。”我真的無法表達對保爾的敬佩,他的一生如此偉大,足跡卻又是這樣的清晰、明亮!對於一個完完整整的我來說,智力不比人差,能夠學好社會主義文化課,自信:長大後,一定比吳偉強。雖然,不一定能背起鋼槍保衛祖國,戰鬥在烈火熊熊的戰場,但我可以把所學的知識貢獻給人民,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盡一份力。有了奮鬥的目標,有了學習的榜樣,我的夢想一定會實現。成功者前進的每一步也許是細小的,但他一直前進,永不停滯,積之一年、十年、幾十年,那就十分驚人了。忽冷、忽熱、忽松、忽緊,說不上毅力;“一天打網,兩天曬網”,更要不得。這本書給我帶來極大的震撼。每當遇到困難而退縮,每當受挫折而落淚時,就會想起保爾那高大的身影。此時此刻,我立志要把自己煉成一塊真正的“鋼鐵”!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1000字左右範文3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裡面的主人公保爾,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熱血青年。在戰亂的時期,他沒有選擇逃避,而是選擇了最有利的辦法——抗戰!在富人面前,他沒有卑躬屈膝,他選擇挺起胸膛,讓別人知道——窮人不是好欺負的。貧賤不能移!在暴力面前,他沒有低下他的頭,他選擇直面強暴,讓別人知道——窮人也有尊嚴。威武不能屈!保爾·柯察金出生於烏克蘭的舍佩托夫卡城。他和母親,哥哥生活在一起。他們和大多數人一樣生活的很貧窮。保爾因報復兇狠的神甫的虐待,被學校開除了。為了生活,寶兒只好去火車站的食堂做童工,在哪裡,他看到了社會中更多的醜惡和不平。1920xx年沙皇被推翻了,紅軍來到了保爾的家鄉。在老布爾什維克朱來的應倒下,年輕的保爾逐漸成長起來。他冒著危險救出被捕的朱來,並被哥薩克匪兵毒打,關進了監獄……在苦難中成長起來的保爾參加了紅軍,成為一名優秀的偵察兵,後在布瓊尼率領的著名的騎馬部隊中英勇作戰。他因負傷回到地方,但任共青團的工作。他忘我的投身到為鞏固蘇維埃政權的建設和鬥爭中。在嚴寒中修築鐵路時,保爾的舊傷復發,差點死去。出院後,保爾已不能正常工作,身體每況愈下,以至雙目失明。他始終頑強的與病魔作鬥爭,並用筆寫下了光輝的人生。

讀完我發現保爾·柯察金身上有著作者奧爾斯特洛夫斯基的影子,尤其在保爾身上表現出的那種頑強的革命信念,是當時無數進步青年為蘇維埃共和國而鬥爭的生活的縮影。保爾成為廣大蘇聯青年,而且也是我國青年心目中的英雄。

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回因為卑鄙庸俗而羞愧;臨終時,它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奮鬥。”對於我來說,我是一個完完整整的人,我的智力不差,能夠學好自己的社會主義文化課,我長大後,我一定比吳偉強。雖然,我不能背起鋼槍保衛祖國,也不能戰鬥在烈火熊熊的戰場上,但我可以把我所學的知識,貢獻給人民,為了祖國的建設做出一份力量,有了奮鬥的目標,有了學習的榜樣,我的夢想一定會實現的。

朋友,認真讀一下這本經過改寫的小說,你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精神上的洗禮與心靈上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