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人人皆可為國王》有感

編者按:在《人人皆可為國王》中,我認識了一位書生,瞿秋白。一個即使面對失敗、面對死亡仍然勇往直前的英雄。

他,沒有周恩來的鞠躬盡瘁,卻有周恩來一般的生死大義和文筆之間的犀利淋漓。在他面前,死已是淡物,只要一顆赤子之心為國而報,即使死,也在所不惜。

瞿秋白,一屆柔弱書生。但在我心中,他,是一個寒冬中奮勇殺敵的戰士,殺敵於無形之間,字字刺心。

瞿秋白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曲折處,堪比當時蘇軾進監獄時的情形,或許歷史總是驚人地重複。

覓渡,是什麼在推動瞿秋白的前行的腳步?

瞿秋白和魯迅一樣,一屆書生,走了不平凡的路。他看著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而無力反抗,只任由敵殺,看著黨一步一步走向灰暗的深處。他,沖向前去,用雙手為黨國撐下一片天地。他,不顧一切,只要能讓黨存留,那么他焚身自盡也在所不惜。

覓渡,是什麼讓瞿秋白捨生取義,殺身成仁?

瞿秋白如若像梁實秋一樣,那么我們將大度地銘記他對文化的影響。雖然他也有過糾結,是從黨或從文。但他下定了決心,他沒有讓私心去征服那顆愛黨愛國的熊熊赤子之心。他是把黨放在第一位的啊!

他忠誠。被捕時,他用盡全力去保護黨的秘密,上演了一場驚天動地盪氣迴腸的英雄大戲。他在被捕時受了傷,但他沒有接受敵方的治療。在他心中“我人可倒,但務必是在我母國”,不做那歷年不鮮的賣國賊,心已下誓,勢不可擋,死不屈服!靠著心理上巨大的承壓能力,瞿秋白看淡了生死。這是一種境界,一種錘不扁砸不爛蒸不熟的剛毅之境。

覓渡,是什麼讓瞿秋白如此堅定?

他這么做,並不是虛張聲勢,在眾目睽睽之下,為得一代英名,挖空了心思打扮自己的歷史,極力隱惡揚善。他的真實,他的尊嚴,在人民的心中魏然挺立。在刑前的一段時間內,他把自己的心靈解剖了一遍又一遍,寫下了《多餘的話》。讀他的自白,深深震撼,在他的眼裡和心裡,黨是神,是心中至高無上的信仰!因為信仰,才讓他如此堅強,可今天,我們的信仰在何方?

覓渡深處,是誰在力挽狂瀾?

瞿秋白,一個英雄,一個即使面對失敗、面對死亡仍然向著希望前行的頂天立地的英雄。一代書生,蒼白的臉龐,卻展現出英勇無畏的表情。

作者: 折桂七8班翟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