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蘿蔔頭在獄中讀後感

《小蘿蔔頭在獄中》是革命回憶記錄。讀者讀了,有何感悟?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小蘿蔔頭在獄中讀後感,一起來看看。

小蘿蔔頭在獄中讀後感篇一

讀了《小蘿蔔頭在獄中》這本感人肺腑的書,我百感交集,思緒萬千。一腔對國民黨的憎恨,一股對為國盡忠為國犧牲的英勇將士的敬意,在我心底油然而生。

革命回憶錄《小蘿蔔頭在獄中》,生動地記敘了1494年重慶解放前夕,小蘿蔔頭在那地獄般的牢房裡以革命前輩為榜樣,在艱難困苦中成長的故事。

小蘿蔔頭短短的9歲的一生中,沒有嘗過自由的滋味,他在敵人的魔掌中結束了他的生命,每次讀到“小蘿蔔頭穿的是媽媽改小的囚衣,吃的和大人一樣,也是發霉發臭的牢飯,長期監獄生活把年小的他折磨得面黃肌瘦。”這句話,我感到十分愧疚,同樣是差不多大的孩子,我生活在溫暖美好的家,我有自由,有學校,有吃有穿。可我卻時常浪費,時常挑吃揀穿。記的有一次,我們去飯館吃飯喔,我點了一的桌子飯菜,以為是在外面吃,可以不顧的浪費,有的菜吃到一半就扔在桌子上,雖然那時我還很小,可現在看來那是一件可恥的事情。“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誰有能知道食物的來之不易!只有那些在牢里真正體驗過艱苦的日子以及下地幹活的農民才能體會到。

小蘿蔔頭雖然生活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但是他學習的機會,發奮圖強,每一門課程都學的很好。沒有筆和紙,他就用小石子在地上畫,沒有課本他就請爸爸,叔叔為他編寫。

比比小蘿蔔頭,我們生長在新中國的兒童,是多么幸福啊!黨無微不至的關懷著我們的成長。在家裡爸爸媽媽照管著,再學校里有老師的指導。我們像小鳥似的自由自在地在藍天下飛翔。

看過這本書,小蘿蔔頭的印象深深地印在我心中,我一定會向他學習。

小蘿蔔頭在獄中讀後感篇二

前幾天爸爸、媽媽去了紅色革命旅遊聖地--重慶,在那裡參觀了渣滓洞和白公館,並且給我帶回一本名叫《小蘿蔔頭在獄中》的書,我含著熱淚讀完了這本書,讀後心情一直無法平靜……

《小蘿蔔頭在獄中》這本書生動地記敘了1949年重慶解放前夕,小蘿蔔頭在那地獄般的牢房裡,以革命前輩為榜樣,在艱難困苦中成長的故事。小蘿蔔頭遇害時年僅9歲,但是在敵人的監獄裡被關押了8年,他是共和國歷史上最小的一位革命烈士。

在小蘿蔔頭短短9歲的一生中,他沒有自由,總是在那暗無天日、又潮又濕的牢房裡,飽嘗了人間許多的苦難。他吃的是發霉發臭的牢飯,穿的是媽媽改小的囚衣,由於長期監獄生活的折磨和營養不良,他的腦袋長得很大,身子很小,面黃肌瘦。獄中的同志看到他雖然瘦小,性格卻十分倔強、勇敢、愛學習、懂禮貌,大家都喜歡非常他,就給他起了個“小蘿蔔頭”的名字。媽媽在監獄裡做苦工,換點黃豆給他吃。 吃黃豆時娘倆總是你推我讓。媽媽每次都把黃豆夾給小蘿蔔頭,可是小蘿蔔頭望著瘦弱的媽媽,總是說:“媽媽,你吃吧,我已經吃過了。”他一邊說還一邊挺挺肚子,好像吃得特別多,特別飽似的。其實,這樣一來,更顯出他是多么的乾癟瘦小。這時,媽媽再也忍不住了,把他緊緊摟到懷裡,止不住的淚珠,一滴滴落在他的臉上……讀到這裡我感到十分愧疚,同樣是差不多大的孩子,我生活在溫暖美好的家庭中,每天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可以自由的唱歌、跳舞、畫畫,想吃就,想穿就穿,想玩就玩。雖然我也很瘦小,並不是因為吃不飽,而是我經常挑食的原因造成的。記的每次吃飯,我都會很挑剔,不好吃的食物就不吃,飯總是吃一半剩一半,有的菜不喜歡吃就扔在桌子上。我已經有很多漂亮的衣服和玩具了,但還是不滿足,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如果媽媽不滿足我的要求,我就會哭鬧非要纏著媽媽買來,不喜歡了想扔就扔,現在想想這些是多么可恥的事情。

小蘿蔔頭雖然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生活,但是他從未放棄過學習,在獄中刻苦地讀語文,做算術,學俄語。當時學習條件很十分差,沒有紙和筆,他就用小石子在潮濕的地上寫字。不管夏天多么悶熱,冬天多么寒冷,小蘿蔔頭總是一絲不苟地寫著、算著。每當看到這裡時,我不由自主地聯想到今天生活在幸福之中的孩子們,我們可以坐在明亮寬敞的教室里讀書寫字,而小蘿蔔頭卻在陰冷黑暗的監獄裡讀書,我們可以吃到美味的大魚大肉,而小蘿蔔頭吃的卻是殘渣剩飯,比比小蘿蔔頭,我們生長在新中國的孩子們,是多么幸福啊!而我們的幸福生活正是小蘿蔔和無數革命先烈用寶貴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豈能辜負他們的期望,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應該珍惜現在幸福美好的生活,好好學習、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艱苦樸素的光榮傳統,用優異的成績來告慰先烈的忠魂,為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而努力奮鬥!

當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嘹亮的國歌聲中再次冉冉升起時,我的心情十分激動,看著胸前飄揚的紅領巾,上面此刻顯現出小蘿蔔頭的身影,他在對我微笑,小蘿蔔頭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

小蘿蔔頭在獄中讀後感篇三

住手,劊子手!”當我讀到滅絕人性的美蔣特務一連殺害了楊虎城將軍等五名烈士後,又舉起血淋淋的尖刀,殺氣騰騰地刺向小籮卜頭的胸膛時,我禁不住高喊著。當時仇恨的淚珠奪眶而出。我默默地低下了頭,凝視著胸前的紅領巾,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靜。無數革命烈士的鮮血,染紅了紅領巾,在這上面也有小蘿蔔頭的鮮血啊!

革命回憶記錄《小蘿蔔頭在獄中》,生動地記敘了在1949年重慶解放前夕,小蘿蔔頭在那地獄般的牢房裡,以革命前輩為榜樣,在艱難困苦中的故事:小蘿蔔頭宋振中遇害時年僅9歲,但是,他在敵人的監獄裡被關押了8年。他是在敵人的監獄裡長大的,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在敵人殘酷迫害下,小蘿蔔頭是吃霉米飯長大的,不知道糖是什麼味兒。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樣,渴望到學校里去讀書,但是,他是“政治犯”,敵人不讓他讀書,經過地下黨的鬥爭,他才在監獄裡上了學,小蘿蔔頭稍微大一點以後,就懂得了誰是壞人,誰是好人。他特別痛恨國民黨反動派,在敵人的監獄裡幫助地下黨做了許多成年革命者不能做的革命工作,為打倒國民黨反動派,建立新中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

為了鬥爭的需要,小蘿蔔頭在獄中刻苦地讀語文,做算術,學俄語。沒有筆和紙,他就用小石子在地上畫,沒有課本他就請爸爸、叔叔為他編寫……

今天生活在幸福之中的孩子們,不要忘記小蘿蔔頭,不要忘記我國最小的烈士小蘿蔔頭;就是希望小朋友們在迎接21世紀到來的時候,用實際行動學習小蘿蔔頭宋振中的革命精神,立志為實現四化,把我們國家建設成為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努力學習,做好準備。我們生長在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兒童,是多么幸福啊!黨無微不至的關懷著我們的成長。在家裡有爸爸媽媽照管著,在學校有老師的指導。我們像小鳥似的自由地在藍天下飛翔,我們生活真比蜜糖還甜!

看完了《小蘿蔔頭在獄中》一書,小蘿蔔頭的形象深深印在我的心中。為了實現祖國的四個現代化,我要像小蘿蔔頭那樣,刻苦學習文化知識,在四化建設中鍛鍊成長,讓烈士用鮮血染成的紅旗,在我們手中高高舉起,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