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日讀後感

《紅日》是一部解放戰爭為題材的長篇小說,以萊蕪、孟良崮兩大戰役為背景,描寫了驚心動魄的戰鬥場面,刻畫了我軍高級指揮員和眾多指戰員的英雄形象。紅日小說太長?那就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紅日讀後感,希望你有所收穫。

紅日讀後感篇一

1946年底張靈甫所率領的74師是蔣介石用全副美式裝備武裝起來的王牌部隊,他們發起了漣水戰役,與華東野戰軍交鋒。華東野戰軍的沈丁部隊在漣水與敵主力部隊二次交鋒後,實行戰略後撤,退到山東,休整訓練。經過修整後的人民解放軍在萊蕪戰役中,靈活運用毛主席偉大的戰略戰術思想,消滅了國民黨軍隊五萬多人,活捉了敵軍中將副司令官李仙洲,贏得了輝煌的勝利。國民黨在各個戰場上連吃敗仗,途窮計拙。1947年4月,張靈甫又以他所率領的74師王牌軍,再一次向沂蒙山區的華東野戰軍大舉進攻。經過三天三夜激烈的戰鬥,華東野戰軍英勇的戰士們,攻上了孟良崮高地,把躲藏在山洞裡的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和他的殘兵敗卒,統統殲滅。華東野戰軍經歷了驚心動魄的艱難曲折的戰爭,經過了無數戰士的犧牲,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因為有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有毛澤東戰略戰術思想的正確指導,有廣大人民民眾的無私支援,人民解放軍服從大局聽指揮,團結一致,浴血奮戰,用小米加步槍的簡單裝備打敗了用清一色美式裝備武裝起來的蔣介石軍隊。

今天,我們生活在幸福的時代,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努力學習,長大後報效祖國,為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紅日讀後感篇二

故事主要講了蔣介石王牌整編第74師在1946年深秋向我漣水城發起了第二次進攻,為保存實力,我軍主動北撤。但敵軍非常猖狂,又聯合83師,組成20萬人的部隊進犯山東沂蒙山區,妄圖將我軍主力擊潰。但我軍戰士士氣鼓舞、驍勇頑強。但在戰鬥中,連長石東根一時大意,中了敵人假投降的奸計,使部隊受到了不必的損失,戰鬥結束後,他又陶醉於勝利,驕傲自滿。

軍長沈振新對他進行了批評教育,使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積極改正。在隨後的孟良崮戰役中,他有勇有謀,毀了敵人的指揮所,並殺了敵軍的師長,全殲74師,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讀了這本書後,我覺得雖然戰爭年代距離我們很遠,雖然我們生活在幸福的時代,但是我們要時刻謹記如今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努力學習,長大後報效祖國,為祖國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紅日讀後感篇三

《紅日》是我看過的第二本描寫解放戰爭的小說(第一本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帶著對英雄無比崇敬、對敵人無比痛恨的心情讀完了此書。

掩卷沉思,一幕幕慘烈的戰爭場面不斷地在我眼前浮現,聯想我看過的兩部電視劇《我的兄弟叫順溜》和《亮劍》中的場景,戰爭的槍聲似乎在我耳邊響起。書中的戰士們個個捨生忘死、英勇奮戰,楊軍,張華峰,秦守本和金立忠四個人是我們的英雄,在敵我雙方激烈的戰鬥中,我軍戰士不怕犧牲,英勇奮戰,高喊“衝上孟良崮,活捉張靈甫”頑強殺敵,朝著敵人的陣地發起一輪又一輪的進攻,他們打退了敵人的七次進攻。終於,在孟良崮戰役中,戰士們用湯姆槍掃射山洞,把國民黨74師師長張靈甫射死了。當地的老百姓也冒著生命危險,頂著槍林彈雨搶救傷員。真是全民皆兵,共同殺敵啊。

看完《紅日》,我覺得無數革命先輩為了建立新中國,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他們出生入死、視死如歸,是他們為了新中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沒有他們的流血犧牲,就沒有我們現在美好的家園。我們要永遠記住他們,時刻以他們那種崇高的思想境界為榜樣,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建設和保衛好這來之不易的大好河山,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