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訪友的讀後感300字範文

《山中訪友》主要寫的是作者來訪問自己的老朋友山林。那么你們知道怎么寫這篇文章的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你介紹的山中訪友讀後感300字,希望幫助到你。

山中訪友讀後感300字

“走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梔子花的氣息。”這是山中的特徵之一:空氣清新。

《山中訪友》是訪一位怎么樣的朋友?是訪問一位老人?作者訪問的第一個朋友解開了迷底——老橋。大家想一想:老橋有什麼好拜訪的嗎?可再仔細一思考,老橋給了人們很多幫助,天天任勞任怨。的確能說是個“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的交流方式很特殊,他是用心靈交流。往後一看,朋友多了起來,鳥兒、露珠、樹木、山泉……在作者眼裡,他們有了生命,有了感情,能和人類交流了。我發現作者有雙發現美麗的眼睛,有個精通各種語言的心靈。是啊,這樣並不難!我們又怎么不是和作者一樣,與大自然的一切融為了一體?你走進一個花叢中,你不會陶醉在花的海洋、芬芳、清香的世界中嗎?你置身在一片樹林,你不會被那些青翠的身影迷得不住讚賞嗎?是啊,我們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擱下筆,去外面走走,你會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青翠的樹木,芬芳的花朵……

山中訪友讀後感300字作文

清爽的早晨,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獨自一人來到了山中拜訪自己的好朋友,山中訪友讀後感300字[專題]。

作者用特別的描寫方法讓我感受到了他與大自然的親密無間:走進樹林,作者把自己也當成了一棵樹,可見他是多么喜愛這些生命。作者運用了一句反問,更突出了他與大自然的親密:“這山中的一切,那個不是我的朋友?”他還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設問、反問的修辭方法與許多好朋友打招呼。忽然,下起了雷陣雨,岩石給作者撐起了巨傘,給了作者一處看雨的好地方,更突出了作者與岩石的深厚情誼。

作者用生動活潑的文筆表達了他與大自然的各種生靈的美好友誼,並賦予了它們生命,還運用了親切的第二人稱來與大自然對話、交流。我們應學習這種寫法,給自己的文章多添一絲生動。

山中訪友 王曉萌

走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早晨,好清爽!

在這個美麗的清晨,我獨自騎著腳踏車,去山中訪問我最好的朋友。你若問我的朋友是哪位,我會悄悄地告訴你——黃山、泰山、喜瑪拉雅山……

遠遠地在我眼前出現了一片山峰——黃山!在我的心中,它就像一個巨人,高不可攀,特別是你那千千萬萬座奇石,更是吸引人眼球。我激動地奔向黃山的懷抱,青松在風中搖動,像似在向我招手,山中大霧迷漫,好像步入了人間仙境一般。“我來了!我來了……”我興奮地大喊,喊聲在山峰間迴蕩。

在陣陣回聲中,一個聲音傳來:“五嶽獨尊,唯我泰山!”呵呵,是我的老泰山在向我打招呼呢。

我奔向泰山而去,一路上,泰山松松濤陣陣,十八盤彎曲陡峭,秋風送爽,遊人如織。我登上了泰山極頂,感覺自己就是世上就高的人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時我想起了孔子的一句名言佳句:“登泰山而小天下”。

“泰山真高呀!”我興奮地讚美道。

“是誰在大言極高呀!有我高嗎?”一個深沉的聲音傳來,是我的好朋友喜瑪拉雅山。呵呵,我仰頭望去,它正笑呵呵地看著我呢!是呀,我的眾友之中,最高就要數喜瑪拉雅山了。

其實無論是奇、秀、險,還是高、大、美,它們各有特點,都是我的最愛!

“淅瀝瀝……”一陣秋風起一陣秋雨落,我趕緊騎上腳踏車,依依惜別地告別故友,向家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