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賓遜漂流記 讀後感

篇一: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獲益匪淺。這本書是18世紀英國四大著名小說家之一丹尼爾.笛福的代表作。

這本書的內容十分精彩。主要講述了出身於商人之家的魯濱遜不願享受富裕、安樂的生活,不顧家人的反對,冒險出海航行,被海浪拋到一座荒無人煙的小島上,並孤獨地生活了20xx年。他依靠自己的智慧,憑著驚人的毅力與勇氣,20xx年後,成功逃出孤島回到英國的生動故事。

在這本書中,除了故事精彩離奇外,最吸引我的就是魯濱遜的性格。他聰明機靈,敢於冒險,敢於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即使流落到荒島,也絕不氣餒。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許多常人無法想像的困難,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地活了下來。

魯濱遜是個勇敢的人。初到孤島時,他非常絕望。他說:“我整天悲痛著我這淒涼的環境,沒有食物,沒有房屋,沒有衣服,沒有武器,沒有出路,沒有被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不是被野獸所吞,就是被野人所嚼……”後來,他戰勝了恐懼和困難,從船上找來衣服、淡水、食物、工具等,開始了新的生活。在島上,他建造了房屋,種植穀物,馴養山羊,取得了足夠的食物。很多年後,他救了一個野人,給他取名“星期五”,並把它訓練成自己最忠實的朋友和僕人。就這樣,他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自己的小王國。

魯濱遜還是堅毅的人。他曾經這樣說道:“我的脾氣是要決心做一件事情,不成功決不放手的“,“我要盡全力而為,只要我還能划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還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他沒有助手,工具不全,缺乏經驗,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花很大的勞力,費好長的時間。連做一塊木版都要四十二天。他做的許多事情都是白費力氣,沒有成功,但他從來不灰心失望,總是總結了失敗的經驗後又重新開始。辛勤的勞動換來了令人欣慰的回報,他漸漸地有船用,有麵包吃,有陶器用,有種植園,有牧場,有兩處較“豪華“的住所……這些沒有一件不是費了很多力氣、克服了許多困難才得來的。

魯濱遜並未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情,而是和我們一樣在生活著。但這些瑣碎的細節卻又是魯濱孫同困境對抗的過程。他戰勝了黑暗、飢餓、恐懼、孤獨。可見魯濱遜是多么樂觀向上。

我覺得我們應該向魯濱遜學習。學習他這種不怕困難、樂觀向上的精神,無論何時何地都堅強地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爭取,決不能放棄!我們要像魯濱遜那樣有志氣、有毅力、愛勞動。憑自己的雙手,靠自己的誠實、善良、勞動、智慧和堅毅,去創建,去開拓!

篇二:

自從我讀完《魯賓遜漂流記》這本書後,使我大開眼界、感慨萬分。我感到魯濱遜有點傻,因為他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自己漫遊四海。他父母語重心長的再三勸說他,因為他的哥哥在戰場上犧牲了,不想再失去一個孩子。可魯濱遜頑固不化、一概不聽,只想遊蕩四海。又一次,他私自出海。

在一開始是一路順風,可後來風勢越來越大,把船上的水手和自己嚇的精心膽顫。只見海面波浪滔天。忽然,一股大浪向他們的船襲來,把船給打翻了,船上的人都淹死了,可魯濱遜卻九死一生。那船被海浪送到了一個島上,魯濱遜爬到那個島上,後來,他沒有放棄生命,繼續好好的活著。他現在一無所有,他把船上的槍枝彈藥和能吃能喝的東西搬下來,先補充飢餓。他有把剩下的東西搬到一個山洞裡,他當時有些恐慌,因為他生怕島上有猛獸來襲擊他。這時上帝大發慈悲,這個島上不僅沒有野獸,還有野山羊和常見的魚,而且肉還相當好吃。由於長期不殺野山羊,浪費了許多彈藥,魯濱遜就設陷阱捕捉山羊,讓他們在自己設的圍欄里生兒育女,繁殖後代,這不僅節約彈藥還節省力氣。

在這一點,我很敬佩他,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用自己的聰明才華、對生活充滿信心、不放棄的精神時時感動著我。每當我讀到他自己自立的時候,而我,因一次爸爸媽媽中午沒回家,自己不會做飯而餓肚子。還有,他不要生活上是而放棄生活,而我,卻因遇到生活上的一點挫折就退縮,因此,我要向魯濱遜學習。

魯濱遜的那種精神,將永遠流到人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