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讀後感500字

高中生看的課外書相對中小學生多一點,所以他們的讀後感也會相對多一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500字高中讀後感,希望能幫到大家!

高中讀後感500字:讀《家》有感

當我看完了《家》這本書,抬頭望著正在盡興玩著ipad的弟弟,才從高公館那個“詩禮傳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中穿越回來。

巴金用自己的創作向舊社會舊制度進行猛烈的抨擊,生動形象的揭示了封建宗法制度必然滅亡的命運,在巴金的筆下,通過對青年一代勇敢抗爭的描寫,展現了在嚴密殘酷的黑暗王國里放射出的一線光明,充滿洋溢著信心,希望和力量。

《家》中的人物形象也是個性鮮明的,既有專橫、衰老、腐朽的封建家族最高統治者、封建家長制代表高老太爺,荒淫殘忍的假道學和劊子手馮樂山,腐化墮落的敗家子五老爺克定,狡猾貪婪的四老爺克安。又有封建道德和封建禮教的受害者,如敢於以死向封建專制抗議的純潔、剛烈的丫頭鳴鳳,溫順馴良地吞咽著舊禮教惡果的小姐梅芬,善良厚道柔情的長孫媳瑞珏。以及接受新思潮影響、嚮往自由平等、大膽爭取個性解放,敢於反抗封建統治的覺慧、覺民、琴等青年覺醒者和叛逆者的形象。

整本書都給人以壓抑悽慘的美感,更有覺慧的一種從內心湧出的熱流,熾熱而奔騰,在黑暗中衝撞,頭破血流的尋找著新世紀的出口的激情。我想可能很多年後,即使忘了這本書的故事情節,但不變的是這本書的味道。

高中讀後感500字:《名人傳》讀後感

優秀的傳記不僅能鼓舞人,還能使人更深刻地認識世界。了解人生。人類的一切成就,都是自身創造的,而傳記則是把那些偉大的創造天才的人生軌跡描繪出來。就象這本由羅曼。羅蘭寫的《名人傳》一樣。

《名人傳》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三篇傳記。描寫的是一個音樂家,一個雕塑家。一個小說家。他們雖然各自所處的領域不同。但是在人生怨患困頓的征途上,他們為尋求真理和正義,為創造表現真。善。美的不朽傑作而獻出畢生精力。貝多芬用痛苦譜寫的與命運抗爭的音樂,為後人留下了享受不盡的精神食糧;米開朗基羅用一生的血淚創造出了不朽的傑作;托爾斯泰則在他的小說里描寫了千萬生命的渺小和偉大,他用他的作品向世界傳播愛的種子。

他們堅信只要靈魂能夠堅忍果敢,不因悲苦與劫難而一味地沉淪,那么就一定能衝破肉身的束縛,奔向人生的崇高境界。正如不向命運低頭的貝多芬告訴我們那樣;‘噢,人啊,你應當自強不息’。我們對這句意味深長的話應當有所感悟。我們應當重新鼓起對人類的信心。

青少年朋友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有楷模,也需要有警惕,那么讓傳記成為你人生的伴侶吧。

高中讀後感500字:讀《你在為誰工作》有感

“為誰工作”,平時很少想這個問題,且往往不由自主地認為:“我在為學校工作,為師生服務”,所以經常覺得自己很累,受一點委屈就有怨言,心裡感到不平。讀了此書,才覺慚愧,懂得了工作是一個人的基本需要。

不僅僅為了錢,為了生存,更是一種安全需要——使你的生活有安全感;

社交需要——能與他人開展交流,分享幸福,分擔憂愁;

人格尊嚴的需要——可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讚揚;

自我表現的需要——可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體現人生價值。

因為工作,生活上有了保障,精神上有了支柱,生命有了意義。明白了這個道理,工作也有勁了,也能更投入更努力地去乾好。因為我牢記“我自己努力工作”。

我現在的工作很辛苦,也很煩瑣:學生在校就餐的人數驟然增多,而且現在的孩子在一伙食上比較挑剔。既要做到營養搭配,又要合他們的胃口,很難;老師的一伙食更是不敢怠慢,他們上課很辛苦,讓老師們吃好是我應盡的責任,但是再難的事,只要用心去做,是一定能做好的。我會珍惜現在的工作機會,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通過認真地工作,讓自己生活得更好,讓自己更開心,讓生命更有意義。

我牢記“我在為自己工作”。

高中讀後感500字:讀《悲傷逆流成河》有感

翻開書頁,我感覺血液在血管里緩緩地流動,就像那條在黑暗中暗暗流淌著悲傷的河流。流經青春的每一個角落,在回到命運原本的軌道,讓人以為,生命是凝著明媚和憂傷的琥珀,透明的松脂包裹著永遠也無法觸摸的猙獰的傷口。

我把沉鬱的鉛灰色文字拼成一張巨大的照片,投放在那條昏暗的弄堂,然後流著淚看它尖叫著破碎。而那張照片上,有笑著的易遙和齊銘好看的臉那些撒滿回憶的碎片,再也難成曾經的和諧。失去的青蔥歲月,成為記憶里的斑斑點點。

不是友情的關心會不會是愛情的訊號?可是,我看見齊銘牽著顧森湘的手走出校門,走過易遙和她的腳踏車。我想那一刻易遙的心是痛的,就像自己唯一的洋娃娃被人奪走一樣。齊銘之於易遙就像一直陪伴她的洋娃娃。突然間失去了,讓易遙不知所措,所以她固執地想要挽回。

然而,當一切歸於枉然,易遙用力地微笑著看離開了自己的齊銘變得陽光,充滿幸福的味道。只是,空氣中依然瀰漫著苦澀。

合上書的瞬間,我突然間忘了愛情與友情在悲傷的青春里有著這樣的鉤鉤纏纏。卻也突然間明白,愛與不愛,不只是接受與拒絕,也是信與不信的紐帶。就像易遙的離開,不只是想要告別那條弄堂里的熱牛奶,也是想對著這悲傷的青春說:永別!

高中讀後感500字:讀安意如《當時只道是尋常》有感

合上此書,自己好像成熟了許多,像剛從容若的夢境中醒來;懷著對才子容若的依依不捨,對作家安意如的百般感激,一傾而盡。

安意如,這個不平凡而平凡的女子,剖析了容若的詞集,剖析了容若的人生。伴和著她獨特的見解和文筆四照、情意隨露的文字;讓我看清了那個在塞上深嘆“故園無此聲”的容若,我和他膝燭長談,成為隔世知音,理解他內心的孤苦,分享他對人生的感慨。

納蘭容若,原以為處處風光的他,內心卻隱藏了那么多無處可說的無賴。面對戀人的離開――思念滿肚,面對愛妻的永別――追念滿腹,面對一切的一切,他只好無可奈何,也只有無可奈何。訴情於筆紙間,敘苦於詞中。最終造就了《飲水詞》,其友顧貞觀道:“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往往我們只看見了容若的風光,而他內心的孤苦誰又關注過呢?她――安意如。從此,也多了一個我。

品完全書,我唯贊同,我最愛安意如對容若的那句評價:“豪放是外放的風骨,憂傷才是內斂的精魂。”

情氣迴腸,愁心漫溢,品讀容若的人生,映照我們的人生。他濃情的男兒血,溫暖了,融化了我們冰封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