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伊索寓言的讀後感400字

《龜兔賽跑》是本故事書,書中的小故事揭示了日常生活中不容易察覺的道理,故事通俗易懂,內容十分有趣,那么你們知道該作品的讀後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伊索寓言的讀後感400字,希望對你有幫助喔。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

《龜兔賽跑》這一則寓言,結果大家都知道,是烏龜贏了。因為他不懈的努力,換取了勝利。而兔子卻高傲、自大。低估了別人,總認為自己最厲害,其實有自信心是好的,但不能太過於自信,因為那就不叫自信了,而叫驕傲。

另我感觸最深的是《膽小鬼》這個故事,他講了一個人,膽子很小,生活條件不好,卻很貪財,總想得到不勞而獲的財物。

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累極了,背著柴下山回家去了。在山腳下的一條小路上,看見了一頭金色的獅子,他不敢碰,心想:這到底是活的,還是雕像呢。那獅子一動不動,也不出聲音,一定是雕像,這是神恩賜給我的,看我這樣的窮,想讓我賣一個好價錢。

他向四周巡視了一遍,確定沒有人,就抓起“獅子”的前爪和後爪,可它太重了,拿不起來。他好像很聰明似的想:人多力量大嗎,我回去把家人找來一起搬。之後,他就跑回家去了。

等他把家裡的,男女老少都找來時,那個金獅子已經不見了。

他告訴人們,做事一定要果斷,不能拖拖拉拉的。否則,什麼事情都變的很糟糕的。有一句話說的好,“效率就是金錢”。做事要講究效率,如果做事慢了,就什麼事情也辦不好了。這就叫做“一事無成”。

《伊索寓言》讀後感 馮啟鈺

暑假裡,我讀了一本書——《伊索寓言》,這本書讓我愛不釋手,因為寓言是個魔袋,袋子雖小,卻能從裡面取出許多東西,懂得很多深入人心的大道理。

有一個故事給我印象最深,那就是《飢餓的狗》,幾隻狗正餓著肚子,看見一條河裡浸泡著一些獸皮。它們夠不著那些獸皮,於是互相商量,認為先喝乾河水,這樣就可以夠著獸皮了。結果它們沒夠著獸皮,就都喝得脹破了肚皮。有些人也是這樣,他們為追求不可靠的利益而不辭辛勞,但還未等他們得到期望的東西,他們就力竭身亡了。

還有《龜兔賽跑》這則寓言,結果大家都知道,是烏龜贏了。因為不懈的努力,換取了勝利。而兔子驕傲、自大。低估了別人,總認為自己最厲害,其實有信心是好的,但不能過於自信,因為那不叫自信了,叫驕傲。

《伊索寓言》告訴我很多很多的人生哲理,給了我許許多多的啟示,它就像一塊護身符,帶在身邊,能告訴我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讓我不去做錯誤的、不對的事情。我非常非常喜歡這本書,有空請你們多看看這本書,相信你們會有所啟發的。

《伊索寓言》讀後感 何召葉

我讀過許多書,但唯有《伊索寓言》這本書讓我學到了、懂得了不少令人醒悟的道理。

《伊索寓言》主要通過了一個個簡短的小寓言來體現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真理。這些小故事言清意明,富有哲理。有對富人那貪婪自私自利的揭露;對惡人殘忍本性的描述;對勞動創造財富的認可;對社會不平等的批評。還有許多寓言教人如何處事,如何去做人。還教我們怎樣分辨是非好壞,怎樣變得開心,快樂,聰明。

如書中的《狐狸和鶴》這篇寓言,狐狸請鶴吃飯,但他並沒有真心準備什麼飯菜來招待鶴吃飯,僅用豆子做了一碗湯,把湯裝在一個很平的盤子中,鶴沒喝一口湯,湯便從他嘴裡中流出來,怎么也喝不到。到後來,鶴又請狐狸吃飯,他在長頸小口的瓶子中放進飯菜,鶴很容易地把頭頸伸進去,從容吃到了飯菜,而狐狸卻一口也嘗不到。這個故事就如我們生活中一樣,自己若想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愛戴,自己呢首先要去尊重別人,這樣別人才會尊重你;同時,也告訴我們,對待那些不尊重別人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這是一本好書,更是一本值得我們典藏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