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復興之路有感

《復興之路》這本書講的是中華民族自鴉片戰爭以來的奮鬥發展史,特別是講述建國以後的政治經濟各方面的發展。下面是小編向各位推薦的讀復興之路有感,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讀復興之路有感篇一

今天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讀完了《復興之路》,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不曾了解多少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素不知我們今天富足的物質生活是多么地來之不易。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新中國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我們偉大的毛主席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這宏偉的聲音,頓時使全場30多萬人一齊歡呼起來,我的心仿佛也一齊歡躍起來----另人民站起來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結束了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結束了帝國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中國人民終於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從此當家作主,成為國家的主人,走上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道路。如果說是毛澤東建立起新中國,讓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的話,那么挽救社會主義的鄧小平則是為中國找到了一條使國家強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改革開放,這給民族復興征途上書寫了一個時代最為傳奇的一頁。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引領中國發展進步的偉大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黨領導的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高舉這面旗幟,堅持這條道路,維護這個核心,推進改革開放,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戰勝不了的風險,就一定能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

60年風雨兼程,60年春華秋實,60年開拓奮進,60年來的成就來之不易,中華民族終於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國開始向富國、強國大步邁進。身在新社會的我們應該牢記歷史,把握現在,展望未來,為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貢獻一份力量!

讀復興之路有感篇二

我們生活的中華民族是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大家庭,有著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滋養。

翻閱歷史的第一頁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沒提出以前,中國出現了許多左傾錯誤,由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是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的嚴重失誤,主要原因是缺乏建社經驗,忽視了客觀經濟發展的規律,導致後果讓中國的經濟倒退,並且麻木了人民的思想,而緊追後的便是文化大革命,它使中國''陷入全面內戰''達十年之久.給整個民族帶來嚴重災難,嚴重的耽誤了中國的發展,在這些左傾錯誤之後,我們得到的啟示就是:要堅信黨的領導,實事求事的指導思想。

輝煌的一頁

十一界三中全會以後,1980年,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的經濟特區的建立.1990年,上海浦東的開發開放,20xx年,加入世貿組織,並且申奧成功,所以也就取得了我們去年,也就是20xx年讓人們驕傲的奧運會主辦權,於此同時我們國家的''神七''成功飛天,嫦娥1號成功返回,等等都是國家進步的標誌,是國家取得了驕人成績,短短60年歲月里我們就取得這么多,這么大的成績,那么在今後,我們的國家將是什麼樣呢?

未來歷史的一頁

斗轉星移,花開花落,共和國走過了半個多世紀.建設美好祖國的重任,將落在我們年輕一代的肩上,建設美好祖國,首先要有科學技術,正如小平爺爺說的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用心去體會周圍的社環境,所謂的細節決定成敗,讓我們肩並肩,手牽手,教育也是民族更興旺的基石,總之,教育和科技是建設創新型國的必然要求,所以要努力學習吧!勇敢向前沖吧!讓我們衝出我們的''國家'',走向世界。

讀復興之路有感篇三

工作之餘,八小時以外,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在人們看電視、玩麻將、遊戲、聊天等愉快地度過八小時以外豐富的多彩生活之時,而我別無旁騖,對讀書情有獨鍾或網上閱讀。

自己已過天命之年,我喜歡讀書是從學生時代開始的,說實在的,原來讀書完全出自個人的興趣和業餘愛好,有時工作不忙,就讀幾本,有時就不讀了,特別是參加工作以後,經常讀書使我感到充實,開闊視野,拓寬了知識,促進工作,收穫很大。因此,我受到很大啟迪,認識產生了飛躍,由過去不自覺讀書到自覺地讀書了。

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使我認識到:知識就是力量,時間就是效率。我不但購書、藏書,更注重讀書,一定要讀書,要做書的主人,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用鑽研、瀏覽、精讀的辦法,深刻理解、博覽群書,從書中獲得新的知識,新的信息是很必要的,如最近我讀的《復興之路》就更深受啟發和教育。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讀書使人頭腦充實,讀書使人明辨是非,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長於思辨。”把書中的知識輸入我頭腦中的倉庫,使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教益和幫助。

縱觀歷史,古今中外有多少仁人志士都是通過讀書起步,刻苦學習,勇於實踐,從而踏上成功之路。中國歷史上漢末三國鼎立之時諸葛亮手不釋卷,躬耕於南陽,研究天下大事,學得經天緯地之才,劉備三顧其於草廬之中。

讀書學習,提高自己。許多革命老前輩刻苦讀書、勤奮學習都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毛澤東同志學識淵博,博覽群書,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革命導師列寧在十月革命時期艱苦的條件下,不放棄讀書,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徹底勝利。因此,我們不但要讀好書,而且還要善於讀書。如這次我們讀《復興之路》就知曉和更明確我國近代發展的歷程,雄關慢到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1920xx年梁啓超到歐洲學習,毛澤東朱德革命家井岡山的會師,中國革命處於新拐點。人間正道是滄桑重共和國的發展,1954年中國代表團抵達日內瓦與蘇美德法英等18個國家討論朝鮮中南半島問題,這也是新中國首次出現在歷史舞台,全世界第一次傾聽中國聲音。長風破浪會有時,回首中國的光榮之路,建黨90周年,鄧小平理論實現強國夢。還有最近談責任,“人民”是新中重要的話語,中國政府的作風,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國夢是人民科學發展的熱切期盼。

每當我坐在電腦前,還是捧書閱讀,夜晚讓白天在遮掩的檯燈下延伸,去品味書香,讀到共鳴之處心中豁然開朗,或給人以思索,偶有玩味,自作打油詩聊以自慰:“讀得書多如大秋,品文賞字有收穫;字裡行間名方向,人生路上多錦繡”。讀書幫我們進步,可以說讀書改變命運,書香里飄著夢想。心靈在讀書中得到淨化,品質在讀書中得到升華。學習工作中讀書得到動力。

多讀書也是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起碼要求。“多讀詩書品自高”,也是自身科學發展的要求。讀書不但幫助我們的進步,增強了我對工作和人生的信心,還使我品茗賞字,踱步靜思,已成為我獨特的精神享受。讀書還給我的感覺是:讀一本好書就像如飲醇酒,其味無窮,再度一遍如故人重逢,格外親切,愛不釋手。有時工作壓力大,壓力在讀書中減輕了,有煩惱和不快,在讀書中忘掉了,多讀書可以明志、修身、養性、增智,讀書陶冶了我的性情,什麼物慾橫流,紅塵滾滾,仕途上的競爭……都把它拋到九霄雲外。讀一本好書,對我來說就像面對一桌佳肴,飄香四溢,沁人心脾。提高我的思想境界和生活品味,更是提高自我素質的必由之路,讀書獲得信息和知識中,或一種幸福感,也成為我們做好工作的動力和加油站。

因此多年來,我不但買書、訂書、讀書,現在我個人藏書已經達到20xx多冊,這對於一個在農村基層鄉鎮幹部來說也是難能可貴的。在實際讀書過程中,我不但下鄉帶著書、開會帶著書、出差帶著書、茶餘飯後讀書,床頭和茶几上也放著書,有時一覺醒來,打開燈又漫步書林之中,又在書香中睡去;甚至有時感冒打點滴時也要讀書,家人叫我“書蟲”,達到書不離身,身不離書,和書真正有著不解之緣,不但要勤讀書,多年的讀書生活使我體會到,讀書要有三股勁:讀書讀得進去靠擠勁,獲得時間靠鑽勁,堅持經常靠韌勁。而且要持之以恆地、鍥而不捨地讀;因此說,讀書是無止境的,雖然我已到在過命之年,但還有很多知識需要學習,我們全社會提倡變成學習型社會,學習型機關,學習型家庭,做到終身學習,受益終身。我決心繼續努力讀書,書是我的良師益友,讓書香伴我一生,讓讀書生活伴隨我生命的始終,把讀書和工作融在一起,知曉歷史,面向未來,明確方向,書香誘人醉,獲益大無比。

(本文作者為遼寧省喀左縣十二德堡鎮政府 辛良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