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讀後感800字

《老人與海》是一篇勵志文,更像一篇戰鬥的檄文。書中人物聖地亞哥的故事深深觸動了我。

老人聖地亞哥以捕魚為生,但他卻連續60多天沒有捕到一條魚,生活迫使。出海到更遠的地方捕魚,在茫茫大海中漂泊了兩三天,他終於捕到了一條比船還要大的大馬林魚。在幾天的相持搏鬥中,聖地亞哥戰勝了大魚,回家途中,大馬林魚被鯊魚不斷攻擊,老人始終沒有放棄,上岸後,大馬林魚只剩下了一具白骨。雖然最終他一無所獲,但我知道他收穫了拼搏的鬥志和豐富的人生。

生活中,我們也常常如此。隨著年級的增高,作業越來越多,我每天寫完作業後已十分疲憊,加上一些課外作業,我讀書的時間越來越少,可我並不想丟下這個能滋養我心靈的愛好,所以,不論作業做到什麼時候,我都堅持讀書半小時,現在書已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食糧,一日不讀書,我便覺得渾身不自在。讀書時間也不再程式化,有空則多讀,無空則少讀,讀書不再是剛開始的完成任務,卻成了一種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習慣。因為我漸漸喜歡上讀書,讀的書也越來越多,我的作文寫起來也順暢,容易了許多。

每當我寫作業累的時候,我會捧起書來,讀著讀著,疲憊便煙消雲散;每當我委屈、苦悶時,我也會捧起書來,書猶良藥,漸漸慰藉了我的心靈;灰心、失望時,我會想到書中的聖地亞哥老人,於是我又能鼓起勇氣直面困難。

記得有一次班級舉行持久作文賽,內容是每天寫一篇500字的作文。剛開始還可以堅持,可時間一長就吃不消了。正當我想放棄時,我想起了《老人與海》中的聖地亞哥,他在捕到大魚後,被大魚拖來拖去,不也曾想放棄嗎?但他從未動搖,整整不吃不喝堅持了兩天半,與大魚相持,我有什麼理由放棄呢?在這種信念的支撐下,我贏得了我人生中最熱烈的掌聲。

《老人與海》讓我明白了堅持與奮鬥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