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里讀後感700字

1866年,一艘神秘的潛水艇出現在太平洋海域上,一位勇敢的教授帶領著他忠誠的僕人踏上了神秘的旅途。茫茫大海之中,究竟有多少個不為人知的秘密?在這裡,在大洋的底部,一切都有了答案。

在《海底兩萬里》中,凡爾納以驚人的想像力向我們描述了那迷人的海底世界——印度洋中美麗的T字貝殼,豐富多彩的海參,從雌鯨身上提取的奶油……在這裡,一切都用電,一切都是水產品,一切都與世隔絕。這仿佛就是一個深海桃花源。

艇長尼摩稱得上是這個深海桃花源的主人。他了解大海中的一切,他睿智,機敏,讓教授為之折服。行星被他一個個“抓捕歸案”,千分之一的密度變化逃脫不了他的眼球,氣壓當作槍,電做成子彈。他似乎擁有這個桃花源所有的美好:水草在水中舞蹈,珊瑚定格在人們的眼中,各種各樣的小魚穿梭相間,與世隔絕,帶來種種奇蹟——貝殼絲做的柔軟衣服,香藻中提煉的香水……

其實我認為,對自由的嚮往才是桃花源的核心要義。尼摩艇長其實是印度的達卡王子。他嚮往自由,他從一個壓迫的民族走來,他為了人民而起義,卻慘遭不幸,革命被鎮壓,妻子兒女雙亡。他最後選擇了歸隱大海,打撈金銀珠寶去資助人民的解放鬥爭。他曾經說過:“海上極度太平,海洋不屬於暴君。在海面上暴君還能行使自己的權力,但在海下三十英尺的地方,他們的權力就不起作用了。”在他的心裡,海洋是個奇妙的地方,是個奇妙的只有自由的海底桃花源。這裡平和,就連天敵之間都可以“和平”相處。但人間現實呢?恰恰相反。作者生活在一個國王室專權,花天酒地,而人民卻倍受剝削,連塊麵包也沒有的年代呢!或許,兩萬里的海底就是凡爾納的桃花源。

的確,海底世界的美妙景致是難以用語言形容的,讓人為之驚嘆,為之折服。但更美的應該是深海桃花源的自由之美。書末聖經中所提的問題:“誰得以測出大洋深處的深度?”在我看來,世上只有教授和艇長兩個人,才有回答的殊榮。

邂逅深海中的桃花源,又何常不是件愉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