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築夢中國觀後感範文

範文一

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建黨94周年之際,中央電視台推出了一檔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展現中國風采全新勵志專題節目——《築夢中國》。7月17日上午8點始,鎮黨委政府組織全鎮黨員同志集體觀影學習了四集節目,歷時2個小時,觀影之後我對革命先輩的奮鬥歷程有了進一步認識。

《築夢中國》以權威、實用、紀實、靈活的視角解讀在新時代、新背景下各地方、各行業、各領域在推進現代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進程中所展現出來的新思路、新亮點、新方法,用發現的眼光和視角傳遞中國夢的正能量。用鏡頭去記錄不同群體用實際行動所鑄就的夢想並發揚光大,一個個夢想的匯集築建了中國夢的實現,並不斷傳遞著積極的正能量。同時該片還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xx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通過回顧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屈辱苦難中奮起抗爭,為實現民族復興進行的種種探索,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光輝歷程,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生動闡釋了中國夢的深刻內涵。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貫穿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的主題,既深深反映了我們先人們不懈追求進步的夙願,也深深體現了今天中國人的理想。

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屈辱苦難中奮起抗爭,林則徐強有力的虎門銷煙,組織編譯的《四洲志》臨危交給了老朋友魏源,以及第一部系統介紹世界的中文著作《海國圖志》完成,無不體現面對他國列強侵略的最初抗爭以及第一代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救國呼籲。然而,在那個時代,他的吶喊卻像一片樹葉飄落到大海,沒有引起統治階層的一絲漣漪。民間組織的金田起義、後來的太平天國運動,以及清王朝的一次主導自救的“洋務運動”、甲午海戰都寄託著國人的“自強”“求富”,雖以失敗告終,但卻在歷史中留在了深深的跡印。維新變法、義和團運動,清王朝最後的掙扎,也提擋不住“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的時代召喚。《革命軍》、《警世鐘》、《猛回頭》,一篇篇檄文,在二十世紀初,喊出了新的時代主題。

廣州起義失敗後,辛亥革命發起了,猶如一道閃電,劃破暗夜中的長空。它是二十世紀中國發生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它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響力推動了近代中國的政治社會變革。但由於歷史進程和社會條件的制約,它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沒有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境遇,沒有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在帝國主義和國內反動派勢力支持下,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竊奪辛亥革命果實,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反動統治。

革命先輩們為實現民族復興進行的種種探索,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光輝歷程,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生動闡釋了中國夢的深刻內涵,也展現了一個民族近代的艱辛發展歷程。每看完一集,我都新潮澎湃,心情久久難以平復。橫跨三個世紀的歷程,讓我不得不感嘆我們偉大民族的堅韌與智慧,也萬分慶幸自己能處於這樣一個偉大的和平時代,能夠成為我們偉大的黨的一員,能夠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以後我將切身踐行三嚴三實精神,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上高標準嚴要求,為“中國夢”的早日實現貢獻自己的力量。

 範文二

看了《築夢中國——中華民族復興之路》,我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啟發,感想如下:

《築夢中國——中華民族復興之路》分“風雨如磐”“中流擊水”“正道滄桑”“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發展新境”“圓夢有時”7集,每集時長30分鐘。作品雖然很短,但卻濃縮了中共發展歷程,我黨一路走來,波瀾壯闊,領導核心自然形成,是全國各族人民的主心骨,看後,我對中共黨史有了更加清晰和清楚的了解和記憶,也更加熱愛中共。

影片通過回顧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屈辱苦難中奮起抗爭,為實現民族復興進行的種種探索,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光輝歷程,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生動闡釋了中國夢的深刻內涵。

看了這部紀錄片,對於我們來說,特別是在思想上要留下深刻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中國夢的優秀文化痕跡,鑄造堅定、執著、始終不渝、先赴後繼、繼往開來的中國心。《築夢中國》引導我們築夢在腳下,唯有築夢於實際行動中,才能變思想為行動,切實踐行“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三嚴三實”,確保入思想,見行動!對我們滁州南譙人來說,就是要做好各項具體工作和實事,以實際行動學習《築夢中國》,努力為打造南譙經濟升級版和實現南譙夢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