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百年潮中國夢》有感

第一篇

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xx主席xx和中央政治局常委xx、張德江、俞正聲、xx、王岐山、張高麗等參觀《復興之路》展覽。xx在參觀後發表的“重要講話”,除了重複毛澤東的兩句詩詞“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滄桑”,和鄧小平的“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外,最令人關注的是他提到中華民族的百年“中國夢”。xx說“何謂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中國夢,因為這個夢想,它是凝聚和寄託了幾代中國人的這樣的一種宿願,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它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一種共同的期盼。

xx在今年3月17日的人大閉幕講話中,描繪了他的“中國夢”願景。除重申十八大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外,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魄”。黨永遠是正確的,只有跟黨走,個人才有出路。他還特別闡釋了個人與集體的關係: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有夢想,有機會,有奮鬥,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記使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13億人的智慧和力量匯集起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

在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另一個口號比“中國夢”更令人眼熱心動、勾魂動魄的了。當我們聽膩了那些鏗鏘有力而又高蹈雲天的口號,忽然來了一個略帶“小資情調”而又活潑清新的說法:中國夢。她像一聲春雷,鏇刻之間滾過神州大地,也滾過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頭,讓你感到春天的溫暖,也讓你感到生機和活力。“中國夢”彈響了每一個中國人內心深處的那根沉睡了百年的琴弦,不能不讓你從心底湧起感動。

為什麼“中國夢”一經提出,就迅速被接納並成為巨大的精神導向?因為她契合了人們心內的渴望。我不願把“中國夢”這么一個極具想像力和詩意的字眼,理解為幾個枯燥的數字,“中國夢”不是gdp,不是“翻幾番”,甚至也不完全等同於“全面小康”的藍圖,在更為深遠的層面, 她是中華民族的一聲嘆息,它是一種期待, 更是一種呼喚,它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千年不衰的力量源泉。

沒有夢的民族注定是精神灰暗的民族。夢就是火之焰,就是水之波,她是自由象徵。而自由源於民族的激情和自信。“中國夢”不但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的新躍進,也是中華民族新的自我認知。“中國夢”的核心理念是正如xx總書記所言,是人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是的,人人都具有做夢的權利,人人都實現夢想的自由。

為了實現“中國夢”,一代代,一輩輩,曾付出了太多的艱難和努力。早在1840年,無數中國人就開始了為實現“中國夢”而進行了不懈抗爭,在之後的一個多世紀,留下了林則徐、魏源、譚嗣同、李鴻章、孫中山等一串串追夢者悲壯的身影,每一個中國人都嘗夠了夢之破滅的滋味,那都是一場場噩夢、涼夢、苦夢。上個世紀初,梁啓超在《新中國未來記》中,描繪了新的“中國夢”,然而,那是一個永遠未能完成的夢,那是一個殘破的夢。“五四”以降,則開啟了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涵的現代“中國夢”之旅,陳獨秀、魯迅、李大釗等都是夢之先覺者,他們彷徨過,嘆息過,發出了一聲聲決絕的天問般的呼喚。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追夢的過程,步履蹣跚,涕淚交零,但追求“中國夢”的意志和決心從來沒有動搖過,中華民族從來沒有停下追夢的腳步,正是由於這些先覺者的前赴後繼,篳路藍縷,“中國夢”才在新的時代葳蕤綻放,蓬勃生春。

中國的百年強國夢走的極其辛苦,是在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犧牲了無數的生命之後,才有了今天的中國。今天的中國人夢想是更加富裕,全面奔向小康,在前進之餘,我們應該思考下歷史,回憶下百年來的經歷,記住歷史,才能激勵自己,未來的路才能走得更加順暢。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21世紀頭20年的“中國夢”,現在是實現21世紀頭50年“中國夢”和後百年“中國夢”的最重要的一個發展階段。

夢是春天的花蕾,有夢就有未來。我想起了詩人戴望舒《尋夢者》中的話:夢會開出花來的, 夢會開出嬌妍的花來的……

第二篇

央視剛剛播完的五集電視政論片《百年潮·中國夢》,以赤子情懷和中國氣派,傾情講述了億萬中國人正在努力實踐的中國夢。這種赤子情懷,就是每一個中國人對中國夢發自內心的渴望與熱愛;這種中國氣派,就是中國夢所洋溢的血氣、骨氣和志氣,所展示的生氣、豪氣和底氣。

該片從以xx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參觀《復興之路》展覽切入,從“百年追夢”“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築夢天下”五個方面,很好地回答了什麼是中國夢、為什麼要實現中國夢、怎樣實現中國夢、中國夢對中國的意義、中國夢對世界的意義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整部片子大氣磅礴、雄渾深厚,既有政治與思想的高度和深度,又有文學與藝術的精度和力度,堪稱中國夢宣傳的精品力作。

 充滿政治情懷和民族情感

該片以圖文並茂、形聲互動的方式,生動講述了中國領導人與中國百姓的政治情懷和民族情感。這種政治情懷和民族情感,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所以說這既是中國領導人的政治情懷和民族情感,又是中國百姓的政治情懷和民族情感,是因為中國領導人與中國百姓的夢是一致的,都來源於一個民族、一個時代和一種理想,都屬於中國。民望國強,國強才能民富,民富才能國泰;國望民富,民富才能國泰,國泰才能民安。這種唇齒相依的共同命運和情感,在該片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詮釋。片中黨和國家領導人、專家學者和普通百姓對中國夢的闡釋、解讀和期待,印證了這種情懷和情感的血脈相融。

該片通過歷史、現實和未來的縱向連線,回望歷史、落點當下、面向未來,將政治情懷和民族情感熔鑄在夢想實現的一幅幅畫卷中:通過對中國歷史文明的簡要回溯和歷代仁人志士前赴後繼的夢想追求,展示了中國夢的薪火相傳、一脈相承;通過對中國現實發展進步的生動觀察和描述,展示了中國夢的現實要求和美好前景;通過國家改革開放大政方針的英明決策過程和安徽鳳陽農民包產到戶的自覺實踐等夢想紀實,展示了中國夢對國情和民心的順應,看後讓我們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洋溢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

這種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體現在該片對“中國道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的詮釋中。中國夢必須具有中國特色、打上中國烙印,才會洋溢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才會是中國夢。這個特色和烙印,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實現中國夢,就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就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否則就不是中國夢,而是他鄉夢。該片通過展示中國共產黨大半個世紀的追尋與探索,通過展示中國人民世代的逐夢和奮鬥,通過展示社會主義道路與制度的優越性,闡述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大意義和偉大成果,讓我們懂得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不懈探索和艱苦奮鬥中一步一個腳印踏出來的,是對中國發展奮鬥的歷史和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是中國人民的意願和選擇,是中國夢的主心骨和中軸線。要實現中國夢,就不能改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基本顏色,就不能偏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根本方向;改變或偏離,就會事與願違,就難以美夢成真,甚至導致死路一條。只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會連線過去、立足當下、通向未來,才能疾行在追夢圓夢之旅中、振興復興之路上。

有了正確的追夢方向和目標,還要有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就是中國精神。精神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骨頭、脊樑和魂魄。有精神的國家和民族,才是生生不息、戰無不勝的國家和民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雄強偉岸,這個國家和民族的生命才會雄強偉岸;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枯萎飄零,這個國家和民族的生命就會枯萎飄零。有了精神,就有了追夢的源泉和動力,就有了圓夢的坐標和鬥志。反之,就失去了源泉和動力、坐標和鬥志。該片縱論古今、延攬八方,深刻闡述了中國精神的精髓,闡述了中國精神給中華民族帶來的巨大變化。中國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時代追求的精神結晶。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發憤圖強、勵精圖治,勤勞樸實、勤儉節約,居安思危、憂國憂民,勇敢正直、善良仁厚,敬老愛幼、尊師重教,精誠團結、誠實守信等中華美德的集合,構成了中國精神的主幹。

精神的集結,目的和歸宿是力量的集結;力量的集結,目的和歸宿是夢想的實現。這種磅礴的力量,就是中國力量。該片站在時代高處,謳歌了中國和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特別是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滄桑巨變。工人與工業的力量、農民與農業的力量、知識與文化的力量、科技與教育的力量、法律與法治的力量、軍隊與軍事的力量、體育與運動的力量、同胞與僑胞的力量,匯聚成舉世矚目的中國力量,為中國夢的實現開足了馬力、高揚起風帆。只有這些中國力量的強大集結、爆發,中國夢才會是一個讓中國幸福、讓世界驚羨的夢。中國力量創造和實現的中國夢,中國夢展示和迸發的中國力量,盡顯了中國夢的生機與活力。

 彰顯世界襟懷和人類關懷

該片除了始終把歷史、現實和未來縱向連線外,也始終把中國和世界橫向交融。也就是說,它始終以中國為出發點,放眼世界、胸懷人類,彰顯了中國夢造福世界的終極關懷。

在第一集裡,中國夢就已經置身於全球背景中,具有了世界性意義。一些外國元首政要和專家學者對中國夢的激賞和解讀,使中國夢具有了全球認知和世界認同。而中國作為一個有責任擔當、有能量能力的大國對世界和全球作出的貢獻,又使中國夢彰顯了世界襟懷和人類關懷。這種解讀,使中國夢有了更深的內涵、更高的境界和更大的意義。中國夢的形象、中國夢的影響、中國夢的品格和中國夢的力量,在這樣的終極關懷裡得到了充分彰顯。在《築夢天下》這一集裡,從古代的張騫通西域、鑒真東渡日本、鄭和七下西洋、絲綢之路,到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節衣縮食援助亞非拉貧困國家,再到北京奧運、上海世博、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峰會、世界維和等等,都證明了中國夢不是霸權夢,中國夢是世界夢的一部分,中國夢與世界夢同呼吸共命運。特別是xx主席開啟的非洲之旅、歐洲之旅、拉美之旅、俄羅斯之旅和美國之旅,更是傳遞了中國夢的世界襟懷和人類關懷,彰顯了中國夢的世界影響、魅力和意義,深刻表明中國夢不是關起門來做自己的小夢,而是做一個開放、包容、共享的大夢;是為了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中國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國人民,是順應時代前進潮流、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和平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