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靜穹頂之下的觀後感

《穹頂之下》是一部時長103分鐘的紀錄片,由前央視著名主持人、記者柴靜自費拍攝,聚焦霧霾及空氣污染的深度調查,主要針對什麼是霧霾、它的形成及解決出路,進行了比較深入的記錄和剖析。以下是應屆畢業生學習網的小編為您準備的幾篇關於《穹頂之下》的觀後感,供參考閱讀。

 第一篇:觀看《穹頂之下》有感

我是在微信上看的《穹頂之下》,我相信很少有人會把其完整的看完,我自個也是分了幾段看完的。那種感覺除了震撼——還是震撼!這份視頻是我今年看到的最精彩的視頻,沒有之一。這種公益調查(我們姑且這樣稱呼它)在中國就算是動用官方的資源也是很難完成的,但柴靜個人自費居然做出來了,而且還是如此精彩。當然是用了一些以前她做新聞記者積攢的人脈資源,但這仍是不可想像的。換句話說,她做了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之類節目和國家部委都做不來的事。僅此一點,我們都應對其豎起大拇指!

調查主題立意不算新穎,霧霾的報導這兩年常見新聞報端,但其嚴實的結構,縝密的邏輯,紮實的數據,再運用網路技術合理穿插視頻,配合應景的音樂和柴靜真實自然生動的演講,一氣呵成,感人肺腑,帶給我們心靈無比震撼。

調查切入由女兒自身的健康需求開始導出,從霧霾是何物?它從哪裡來?我們該怎么辦拋出設定懸念。接著通過各種深入立體的實地調查求證,結合對比國外成功的治理方法和經驗,接著延引出國家能源安全、改革,經濟結構轉型,城市建設規劃等等我們國家發展所面臨的現實棘手問題,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最後歸納數據理性分析問題癥結,抽絲剝繭直至病灶,試著尋求解決之道。一如之前的《看見》,沒有口號,沒有批判,她只是還原事件本身,呈現事物原來的樣子,但我總感覺有一巴掌扎紮實實地打在一些人的臉上,連我也覺著生疼。她撕開一道口,讓我們得以看見,而更多的思考和行動留給我們……

第二篇:關於穹頂之下的觀後感

我個人感覺柴靜的整個紀錄片講解得還是比較全面和客觀的,當然昨晚點擊率能超過3千萬次這么高主要還是名人效應。

紀錄片裡邊有些觀點可能講解得不是特別清晰,比如北上廣深杭州之類的汽車限購,人均汽車保有量其實是遠低於東京的。不過後邊分析洛杉磯時特別講了油品質量和排放標準是關鍵,而非汽車數量。

中國目前每10人才1.1輛汽車,其中北上廣深總人口占全國6%,汽車占10%,大概5人1輛。歐美日澳每2人有汽車1輛以上,紀錄片中提到的東京1200萬人約800萬輛車,墨西哥巴西南非俄羅斯每4人1輛,印度40人才1輛,全球平均7人1輛。美澳俄及南非的人口密度遠低於中國,日韓歐明顯高於中國的139人/平方公里,與中國的可比性更強。

我想,柴靜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喚起民眾關注並用輿論向政府和排污企業施壓,而非為節能減排建言獻策,這個目標肯定是很好地達成了。但套用富蘭克林的一句話,如果你想要說服別人,要訴諸利益,而非訴諸理性。

紀錄片除了喚醒民眾關注污染,也應該重點分析污染原因和解決辦法。比如中國石油和天然氣消費占一次能源比例低但探明儲量不低,她沒有提到開採成本和技術。比如油品差,中石油那位領導說提標準會斷供社會不穩定成本高,她可以對比下美國的油品和價格,很明顯壟斷導致的中國煉油水平低是關鍵。其實紀錄片也有提到一些,但民眾看起來會覺得不是太清晰。

如果要說解決方案和投資機會,清潔能源的推廣肯定共識,其中包括能源結構的調整。但按蓋茨在ted的演講來看,只有核能才能做到0排放並徹底解決問題。

水和核電目前和未來應該都有很好的投資回報這已經是市場共識,風電目前回報最差,太陽能目前回報不錯但未來有巨大的上網價格下調壓力。火電雖然目前盈利狀況很好但缺乏成長空間,煤炭我估計只有反彈而沒有反轉的機會。

垃圾發電現在的回報非常好,因為不但上網電價有收入,還有垃圾處理費收入,每噸收費在百元上下各地有出入,但需求絕對是非常剛性的,這導致它不單盈利好而且現金流強勁。

過去半年我因工作需要調研走訪了幾十家節能環保企業,發現環保的社會需求和意識已經很明確,但賺錢特別是現金流好的企業很少,除了政府體制和各種利益的鉗制外,主要還是大部分企業自身的技術和核心競爭力不強,因為我也有碰到好幾家盈利狀況和現金流很好且發展潛力陽光的企業。

比如柴靜的紀錄片裡提到的污染源線上監測和app,我就看到有很不錯的企業並且正準備投資它,它存在的意義類似於這個紀錄片導致的輿論壓力,讓民眾和政府能監督排污企業,並且是有客觀標準的。

正如紀錄片裡的英國能源大臣所說,節能減排會讓很多傳統企業倒閉工人失業,但也能讓更多的新企業成長,我想這裡邊一定會有很多的投資機會,在中國大部分實體經濟行業和企業不景氣的長期趨勢下,這個機會顯得更加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