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築夢中國》觀後感2000字

最近,我在辦公室的組織下認真學習觀看了《築夢中國》,從而對十八大精神和“中國夢”都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十八大,決定了我們下一步幸福的到來;十八大,給了我們每箇中國人一個“中國夢·築夢中國”。

“中國夢·築夢中國”是小康夢。小康夢即人民幸福夢,人民幸福不是央視記者採訪的那句話“你幸福嗎”,不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也不僅僅是政府工作報告的gdp增長數字,而是十八大為我們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的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兩個“翻一番”的新的要求,也是我們瓊海市50萬老百姓提升生活品質,增加生活收入的要求。XX年底我市提出的“打造田園城市、構建幸福瓊海”發展思路,全市12個鄉鎮以風情小鎮建設為突破口,將旅遊與城鎮化建設緊密結合,短短三年時間,我市無論是城鄉建設還是社會經濟發展,都取得了顯著成效,尤其是以旅遊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發展迅速。生活環境美麗了、生活品質上升了、生活收入提高了,達到了我市老百姓追求的“幸福夢”即“笑意寫在臉上,幸福發自內心”。可以說,有十八大精神的指引,有共產黨的領導,這個“中國小康夢”、“人民幸福夢”不僅是具體而又真實的,還是美麗而又可及的。

 “中國夢·築夢中國”是復興夢。復興夢即民族復興夢。中華民族有上下50XX年的歷史,曾創造出一個又一個輝煌燦爛的文明,近代以來的積貧積弱,使中華兒女一直有一個夢想,一個民族復興的夢想,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是一條長期的制度建設之路,其關鍵內容之一是法治建設。看完《築夢中國》,想到我作為法制工作人員更應該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奠定良好的法制基礎,在民族復興道路上,我們要立足本職,認真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法定職責。必須執法為民,自覺踐行民眾路線。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人民執法,要堅持執法為民,及時準確了解涉訴民眾所思、所盼、所憂、所急,把政府法制領域的民眾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克服官僚主義,力戒形式主義,密切聯繫民眾,從法制服務細節入手,不僅方便民眾複議,減輕民眾復累,體現政府法制為民理念。

“中國夢·築夢中國”是強國夢。強國夢即國家富強夢。十八大提出:“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XX年以來,中國由世界第七大經濟體一躍成長為僅次於美國第二大經濟體,國民生產總值實現了翻番,十多年來,中國在經濟社會建設等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從經濟大國到經濟強國、從體育大國到體育強國、從文化大國到文化強國,不論是XX年的北京奧運會,還是XX年的上海世博會,中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吸引世界的目光;不論是神舟系列飛船的一次次成功上天,還是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的順利下海,都在說明中國更加自信了,中國因底氣而更加自信,因自信而更加強大。同時,中國人民富了,十多年來,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都在8%以上,這是新中國歷史上居民收入增長最快的時期之一,這些,都在說明中國已經進入國富民強也可以說是國強民富的新階段。中國的經濟社會建設在改革開放中取得重大歷史突破,並在改革開放中與世界取得共贏,現在,中國製造、中國市場、中國投資、中國夥伴、中國責任,都是更為強大中國留給世界的中國印象,這個印象是直觀而又客觀,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更加強大的中國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強國夢”就這樣離我們越來越近,看得到,也摸得著。

作為一名政府法制科員,面對這場世紀盛會更是熱血沸騰,激情四射,也更加明白了:在實際法制工作中同樣要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以最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時刻保持謙虛謹慎、勤奮刻苦工作的作風,不斷保持一股強大的活力和不竭的動力,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做好本職工作,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為實現強國富民的中國夢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