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觀後感

 第一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觀後感

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第一集以平民視角全景式再現了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這段重要歷史,令觀眾感到鄧小平是一個堅持原則,寸步不讓的鋼鐵硬漢,在小平同志的一生中充滿了不斷求新變革的精神。其實,在鄧小平一生中,儘管在他身上經歷了有過別人不曾有過的“三落三起”的傳奇經歷,但他始終以對黨的無限忠誠,對共產主義的真摯信仰,頑強地堅持下來。

通過觀看劇片,筆者感到,該電視劇把冷靜、敏銳、睿智、樂觀的偉人形象展現在觀眾面前,再現了一代偉人的人格魅力。劇情注重細節的描寫,以細節入手,從小事著手,不迴避歷史,刻畫了鄧小平既是一個慈祥的老父親,也是一個地非常時期特別有智慧的領導人。尤其感人的是鄧小平給兒子擦背的這一細節,讓觀眾看後感到心裡總有一股熱呼呼的父愛,扣人心弦,打動著觀眾的心扉。

在劇中還有這樣一個細節讓觀眾看後感到鄧小平一家是一個樂觀豁達的家庭。鄧小平說自己已經三次被打倒,如果“四人幫”上台了自己就是掉腦殼了。但是家裡的兒女卻比鄧小平樂觀多了,他們相信只要他們團結在一起就一定會戰勝“四人幫”的。鄧小平雖然表面上很淡定但是他知道事情就要發生了,他是一定逃不掉的。從中,觀眾看到鄧小平在人生的低峰期仍然保持著樂觀的心態,讓我們感悟到,這是他內心對黨、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的熱愛,給了他強大的信念,成全了他的偉岸形象。

我們都知道,電視劇雖然以鄧小平的名字命名,但描寫的確是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共同的光輝形象,他們是共和國新時期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的開創者,值得大家銘記和歌頌。劇情展現鄧小平是一個堅持原則而不喪失原則的偉人,更是令觀眾對偉人的敬仰。正如在劇情中,鄧小平意味深長地對妻子和長子鄧朴方說“去年的這個時候,剛剛開始批鄧,主席要我牽頭,搞一個肯定文化大革命的決議,也就三七開,七分成績,三分錯誤。我思考再三,婉言拒絕了。我用主席的話說,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讓我做出這樣的決議,不合適。”在這個原則問題上,鄧小平不肯讓步,決不拿原則做交易,體現了小平同志在處理問題時並不為個人得失而喪失原則,再現了一代偉人的崇高風範,表現出一個政治家的諍諍硬骨,的確令人欽佩。正因如此,鄧小平在世人眼裡是一個非常偉大,非常高尚的人。

觀看劇片,緬懷偉人。當下,我們要學習鄧小平堅忍不拔的品格,學習鄧小平實事求是的作風,沿著鄧小平開創的道路奮勇前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特別是在大是大非問題上要保持清醒頭腦,在路線原則問題上要保持堅定立場,永遠跟著共產黨走!

 第二篇: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觀後感

那是一個動盪的年代,也是一個轉折的年代。38年前的1976年,注定成為中國當代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周恩來、朱德、毛澤東相繼逝世,唐山大地震造成數十萬人傷亡,“文化大革命”結束。就在這樣一個中國社會政治經濟變化的關鍵節點,電視連續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拉開了序幕。

江青一夥被隔離審查的第二天,還處在“禁錮”狀態的鄧小平終於得知他盼望已久的訊息。“四人幫”被粉碎了。故事正是從偉人的家庭生活場景展開,北京寬街胡同的四合院中,鄧小平夫婦正在燒水為癱瘓在床上的長子朴方擦洗身子,夾煤球,擰毛巾,熟練自然的生活情節,展現了作為父親、丈夫的鄧小平對親人家庭細緻入微的照顧。

無論是被冷落和批判時,還是即將恢復權力、決策中國未來走向時,鄧小平始終舉重若輕,深思遠慮,冷靜處置各種變化,他善於傾聽和調查實踐,重視、培養人才,不斷化解大小問題。主演馬少驊,用惟妙惟肖、富有節奏感的四川方言、生動自然的表演,將72歲“出山”前後的鄧小平演繹地入木三分。

任何力圖記錄歷史的藝術作品都存在著如何面對真實和虛構的問題。該劇主創者的態度是:敢於直面政治、敢於揭秘過程、敢於虛構故事。虛構可以,但要準確把握分寸:重大歷史節點、關鍵細節上不能,用以豐富人物的小細節上可以;史書在冊在論的不能,史書空白處可以;易造成歷史認知模糊的不能,對歷史認知影響不大的可以。

該劇巧妙地把虛構人物和現實人物交織起來推進故事,在尊重基本史實的基礎上,讓劇情生動好看。劇中涉及的重要歷史人物如華國鋒、胡耀邦等的形象塑造,儘可能尊重歷史真實;橋樑專家李國豪、數學家陳景潤的幾個情節設計巧妙,表現逼真;在鋪陳這些實線人物的同時,一條虛線同時展開,田志遠、夏默、劉金鎖等虛構人物,為前後重大事件和劇情需要作了鋪墊,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內心世界,突出時代變遷下普通人的命運變化和期望改變生活現狀,脫離貧困和壓抑的迫切心態。

從家到國,再從國到家,依靠著這些虛擬人物,故事得以展開。從教育科技領域的聯考改革和科技人才選拔培養開始,再到突破兩個“凡是”,推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然後是繼續農業改革、建設經濟特區,通過展示虛擬人物的命運起伏中國社會的深刻變革, 被生動地展示在觀眾面前。這樣虛實交織的敘事手法,貼近了許多生於1940、1950年代的親歷者鮮活的生命體驗,拉近了偉人與普通人的距離,增強了故事的感染力。

歷史劇是一面鏡子,過來人可以從中尋覓當年自己的位置,細細體味自己人生的經歷和轉折。現在很多老革命、老科學家當年還是年輕的兒童團員,如今多以已經進入耄耋之年。包括導演吳子牛在內,最早受益於聯考改革的1977、1978級大學生,如今也多年過半百甚至花甲之年。據說導演在拍攝時格外用心,也許他也希望借著這部影片,來抒發自己對那段青春歲月的懷念之情吧。

XX年8月22日,是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紀念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這部展現1976年到1984年那段特殊歷史的人物傳記片,帶我們一起重新走進中國改革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精神世界,重溫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以更好理解和認識今天。這,也許正是對鄧小平的最好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