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克里斯多夫》的三年級讀後感500字

曾經很多人說約翰克里斯多夫是貝多芬的化身,羅曼·羅蘭自己卻說約翰克里斯多夫是貝多芬式的英雄,他那曲折的一生為他所創造音樂增加了現實感。

《約翰克里斯多夫》的三年級讀後感500字

他對音樂的興趣是由他祖父培養的,後來他父親發現了他的音樂愛好,於是天天逼他練琴。結果是可想而知的,雖然這讓他對音樂厭惡透頂,但同時音樂已占據了他的內心世界。書中具體描寫了祖父和舅舅在他的音樂道路上對他的幫助,比如祖父留心隨時把孫子很長的曲調整理起來加入伴奏,取名為《童年遣興》。並幫他呈報宮廷開了專場音樂會,後來大公爵給了約翰克里斯多夫“再世莫扎特”的誇耀,這使他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也為他的成功音樂道路埋下伏筆。其實在整部小說中,作者卻沒有對約翰克里斯多夫的音樂作細節描寫,也沒有將音樂定格在特定的形式和層次上,這正是需要讀者需用心去閱讀其內涵。

曾經很多人說約翰克里斯多夫是貝多芬的化身,羅曼·羅蘭自己卻說約翰克里斯多夫是貝多芬式的英雄,他那曲折的一生為他所創造音樂增加了現實感。從書的開篇約翰克里斯多夫就是被河流、大風和大鐘喚醒,而後,音樂又伴隨了他整整一生,使他超凡脫俗、卓爾不群,幫他克服了人生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驚心動魄,可歌可泣,最終又輔佐他的心靈復歸平靜的大海,又使他順利抵達人生的彼岸,所以音樂在此書中占的比例是可想而知的,縱然我們無法擁有那超人的音樂天賦,但是我們能從他追尋音樂的道路中體會到自信、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