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兔年春晚觀後感

歡天喜地,創新美好生活;歡歌笑語,共享闔家幸福。

——嚴冬傲虎辭舊歲,新春瑞兔送吉祥。2011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在億萬中華兒女的矚目中,如期拉開序幕。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春節,是一年中時代精神和民族情感的聚合和釋放。本屆春晚的主題是“歡天喜地,創新美好生活;歡歌笑語,共享闔家幸福”,這樣的主題可以充分而形象地展現2011年春晚的主題氛圍和美好期冀。因此,無論是辭舊還是迎新,“美好生活”和“闔家幸福”是共同的年度特徵和情感記憶。所以我們把“幸福”和“美好”確定為本屆春晚主題詞的核心字眼。為“美好生活”冠以“創新”,體現“建立創新型國家”的時代主題;為“闔家幸福”冠以“共享”,一是祝願全國人民在2011年共享改革發展開創的幸福生活,二是祝願全國人民在除夕之夜共享闔家團圓帶來的幸福時刻。

第一部分主題立意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後一年,中國以舉世矚目的成就為“十一五”規劃的主要目標畫上了圓滿句號。這一年,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巨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保持了穩定增長的勢頭;這一年,世博會和亞運會相繼在中國舉辦,世界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到中國;這一年,中國人民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相繼戰勝了西南乾旱、玉樹地震和多個省份的洪澇自然災害,體現了社會和諧、人民團結、民族大愛和國家力量。

2011年是“十二五”時期的開局之年。這一年,我國將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又將開始新的征程;這一年,我們還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的慶典,又是一個大喜之年,全國各族人民將為之歡欣鼓舞,展示尊嚴與自豪,再度煥發和激勵繼往開來、更創美好的信心和動力!

第二部分創新重點

堅持不斷創新,是春晚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

本次春晚確定了三個創新重點:一是創新聯歡方式;二是創新節目形態;三是創新結構串聯。

一、創新聯歡方式

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讓人們在歡聲笑語中度過除夕之夜,是春節聯歡晚會的主要功能,因此聯歡性是春節晚會的本質屬性和重要特徵。本屆春晚,我們擬通過兩方面的創新去強化其聯歡性。一是豐富晚會的互動手段,通過結構布局、主持串聯、節目表演的創新設計,使台上台下、場內場外互動起來。二是提升節目的快樂指數,在編排中讓大多數節目都追求輕鬆歡快(晚會氣氛)、詼諧幽默(語言節目)、賞心悅目(舞蹈、雜技)、動聽悅耳(歌曲)和趣味盎然(非節目類節目)。總之,要使整台晚會真正聯歡起來。

二、創新節目形態

歌舞、小品、相聲、戲曲、雜技、魔術,是春晚常見的節目形態。本屆春晚,我們計畫適當壓縮歌舞節目,豐富節目品種,尤其是增加特別節目數量,讓普通老百姓登上春晚舞台,是我們著力創新的又一重點。我們花大力氣尋找和吸納了若干包括原生態民族歌舞、民間絕技絕活、民間民俗遊藝等節目,經過精心設計和特殊編排,在除夕之夜與廣大觀眾見面。

三、創新結構串聯

結構支點——“我上春晚了”

晚會圍繞“我上春晚了”的節目命題,作為整台晚會的結構支點,把春晚舞台延伸到基層,使“請進來”(讓普通百姓上春晚)”和“走出去”在內容上相互呼應,形成有機整體。如此結構,拓展了晚會與觀眾的共鳴空間,強化了晚會的貼近性和親和力。

串聯主線——“我們的春節”

在晚會中,安排3至4次由主持人和嘉賓共同完成的主持環節,串聯內容圍繞談“我們的春節”年俗來展開,從而形成一條具有統一格式感的串聯主線,使晚會的串聯風格和主持人的語境、語感為之一變。如此,既增加了晚會的文化含量,又能使主持人的串聯言之有物、親切自然。

同時,我們還將在演員陣容(推新人)、開場和零點、以及動情點和賀年播報等方面,進行不同程度的創新求變。

四、春晚亮點:開門辦、大聯歡、平民性、儀式感

1、開門辦,平民百姓登上春晚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