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情緣》觀後感

前些時侯有人推薦電視劇《人間情緣》,說了這樣一個故事,時間背景為1969年前後文革時期的事情,男主人公黎小軍,是一位幹部子弟。在那個非常的年代,母親被看管起來,批鬥、學習、改造;父親帶著妹妹下放到遙遠的四川的五七幹校改造,父母為使正在成長的黎小軍不受家庭的牽連,把他寄放在工人家庭的甘媽媽家裡,這一寄放就在甘家生活了三年。父親走的時候跟黎小軍說了一句話“生活的道路並不平坦,你是個男人,你要學會用自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擔子,要學會自己走過自己生活中的溝坎。”

黎小軍和四個女人的情感糾葛,經歷了初戀、失戀,絕戀,無愛的戀,在大院長大的黎小軍,與青梅竹馬的甘露、醫院邂逅的護士秦倩以及公車上相遇的文工團歌唱演員查建英發生的三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又傳奇般地遭遇了從大西洋彼岸到中國尋夢的美國女人伊莎,四人演繹出一段跨越半個世紀的傳奇愛情但不論是甘露、秦倩,還是查建英,最終都離開了黎小軍

我用三天時間看完該劇,好些天心情也如劇中角色一樣悲情萬分,女主人公對愛情的忠貞和執著讓人感動,與當今這個拜金的時下,人們看淡愛情,尤其在深圳這個道德、情感異常脆弱的城市,扭曲的愛情觀,價值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查建英是個忠貞於愛情的女子,同時也願意為愛情付出一切,可是凡事都要有一個度,查建英在情急之下的做法有些“過”,使得她和黎小軍的那段愛情走向了死亡。

第一過,是她不應該向勞改農場反映黎小軍在外面與外國女人有“不軌行為”,導致黎小軍第三次進勞改農場。她向勞改農場告發,是為了挽救她的愛情,也是為了捍衛自己的尊嚴,她的社會地位比黎小軍高,而這一行動恰恰壘高了他們兩人之間的地位。查建英去探監,她向黎小軍認錯,說過去黎小軍欠她的,現在她欠黎小軍的,兩人可以扯平了。她想的太簡單了,黎小軍沒有收下她送去的任何一件物品。

第二過,是她不應該選擇退伍。黎小軍忌諱與她地位懸殊,為了黎小軍,她毀了自己的美好前程。查建英執意要退伍,對黎小軍形成極大心裡壓力,他更感到愧疚,丟份兒,以後豈非要一直被壓抑,被使喚,被訓斥,被生活,被平淡?弱者的自尊只能是逃避。當查建英接到早先遞交的退伍申請被獲準的通知書時,她已從勞改農場探監回來,知道黎小軍的心離她漸漸遠去,面對即將離開生活和培養她十年的部隊,面對一直像慈父般關照她的團長,面對未來……她舉起手敬禮,哭了。一個悽美的形象躍然而出!

第三過,是她不應該拿起剪刀刺向黎小軍。而應該在事前就告訴黎小軍,她退伍了,她和他戀愛,部隊不會再來干涉了,不會因為她的身份再把他抓進去了,從今往後,她和他是一樣的普通人了,應該可以平起平坐了。

當然,查建英的許多“過”,都是因為愛到極致。愛到極致了,你才能體會。

我無意在此評論誰對誰錯,只想借該劇給我們以啟發:“有人愛你是幸福的,但這種愛不要太沉重了,也不要讓對方感覺有壓力,那樣他(她)會離你而去。喜歡一個人也許很容易,但愛並不是那么簡單,而最終經歷那么多風雨還能繼續走下去的,更是不容易。愛需要寬容,讓我們好好珍惜人間情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