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最美孝心少年濃濃的親情,偉大的精神感動神州,你們都是好樣的!下面小編給大家收集整理了2019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800字,歡迎閱讀。

2019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800字一

上學時,老師說“孝”就是一個孩子背著一個老人,大人們也常常說“百善孝為先”,今天,我才理解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晚上,和家人一起觀看了《眾里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我看得很投入,他們每個人的堅強、善良和孝心深深地震撼了我,我一次次為他們掉淚,一次次為他們鼓掌。他們都生活在貧困家庭且家庭遭遇不幸,但他們為了一家人敢於擔當,小小年紀就成了家庭的頂樑柱,用實際行動來孝敬父母長輩,他們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內蒙古的那個只有5歲的小女孩——梁蓉,她出生6個月時被診斷出先天性血管瘤,兩歲多時,媽媽又突發腦溢血導致左半身偏癱,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不久後爸爸離家出走,小梁蓉柔弱的身體就承擔起了照顧媽媽的重任。當我看到梁蓉小朋友和媽媽互相推讓吃雞蛋那一 幕的時候,我忍不住流下了感動的淚水。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媽媽為我付出了那么多,有時候我還會埋怨、責怪甚至和她慪氣,我真的好不懂事,和這些小朋友比起來我好慚愧呀!我偷偷的瞟了一眼媽媽,她的眼角滿是淚水,我想媽媽這一定是難過的淚水。我在心裡暗下決心:在今後的生活中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遇到困難樂觀堅強的生活態度,學習他們真誠待人的美好品德,學習他們好好孝敬父母長輩……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動物都會知恩圖報,盡善盡美,何況人呢?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就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做一個真善美的好少年!

2019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800字二

清代王永彬曾說過:“百善孝為先。”這句話。對於我們現代人說,孝敬父母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我們每個人都要去孝敬父母;十二三歲的孩子,這正是在父母身邊撒嬌、睡懶覺的時候,然而,有一些孩子,他們早已養成早起床,幹家務,孝敬父母的責任……

央視在前天播出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在這個頒獎典禮上評出了10個孝心少年。在這10個孝心少年的背後,都有一段讓人辛酸的經歷。在這其中,讓我感動的是邵帥。

在邵帥一歲時,他的父母離異,在他11歲時,他得知遠在800多千里外的北京,邵帥的媽媽患上了急性骨髓白血病。於是他來到北京照顧媽媽。他的骨髓跟他媽媽配型成功,於是他捐出骨髓。邵帥的姥姥說,他從小怕黑。在他香山的暫住的與醫院之間有一片樹林,他每天晚上送飯,都必須穿過樹林。邵帥為了壯膽編了一首詩“為了我的媽媽,我什麼都不怕,原來獨自在家都害怕,現在走夜路過香山,我都不怕不怕了……”他是一個多么勇敢的人啊。經過邵帥的細心呵護和醫院的精心治療,現在邵帥媽媽的病好多了。

看完這個節目後,我明白了許多。我認為,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我們現在的同學應該珍惜現在父母對我們的愛。為父母乾一些家務活,陪父母聊聊天。我想這就是現在的父母們想要的。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吧!

2019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800字三

今天,我和家人們一起觀看了中央電視台2019“眾里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看完後我們都感慨萬千!

現場,在一顆顆心組成的舞美設計中,純真悅耳的原創歌舞《慈孝若晴天》拉開了頒獎典禮的序幕,也道出了孝親文化在傳統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典禮以《眾里尋你》鏇律貫穿全程,由人物事跡短片融合全場掌聲引出每位“最美孝心少年”登台領獎,並在與主持人的現場訪談中講述他們記憶中最難忘的事、表達他們心中的夢想,自然開掘他們孝親善行中使人震撼的閃光點。

而後,由著名作曲家呂遠、著名表演藝術家呂中、深受廣大觀眾特別是孩子們喜愛的鞠萍等央視知名主持人,以及孩子們的父母、生活中的身邊人等作為頒獎嘉賓為他們頒獎,給予“最美孝心少年”最樸實和親切的禮敬。現場,一位位“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就像一曲曲動人心田的歌聲、一條條清澈甘醇的溪流,滋潤了每位觀眾的心靈,使人感受到了中華傳統美德的深沉震撼。

配合人物事跡短片的放映,根據“最美孝心少年”徐煜岑的事跡改編的情景劇《加油,媽媽》生動再現了小煜岑在媽媽患病喪失語言能力後,從吐字發音開始,一天天、一步步慢慢幫助媽媽重新開口說話的過程。劇中小煜岑發自肺腑的話語“從小媽媽就是一句句教我說話的,我不管用多長時間,教媽媽多少次,一定要讓媽媽開口說話!”以及媽媽一字一頓的“寶寶,你真偉大,媽媽愛你!”等滿含真情的表達,讓現場所有人深受感動,熱淚盈眶。

與此同時,由知名歌手平安演唱的以“陪伴不孤單”為主題的歌曲《星星不眨眼》,以及呈現“父母養育與子女反哺”主題的沙畫表演,配合整場主題良好營造了震撼、溫情而親和的現場氛圍,使慈愛孝親美德、核心價值觀在孩子們心中的自然培育和深深根植,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這些都深深地觸動了我,使我熱淚盈眶!我今後一定要孝心少年們學習!

2019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800字四

昨晚我看了電視上播出的“2024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節目,深受感動。在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十一個名字猶如十一朵花,綻放在我的心間。

當我們還乳臭未乾,偶爾躺在媽媽懷抱里撒嬌的時候,他們卻早早地承受了厄運的考驗,成為家裡的頂樑柱;當我們無憂無慮地背著書包,走向學校的時候,他們卻背著木柴艱難地行走在山路上;當我們在書聲琅琅的教室里,沐浴著知識的陽光時,他們卻做著許多與年齡不符的事情:做飯、耕地、送票、賣燒烤,甚至在關鍵時刻把自己的骨髓獻出來救母親……

讓我最感動的是家住重慶的十四歲女孩吳林香。她小的時候父母離異,繼父留下一個5歲的弟弟出外打工,媽媽患了肺癌,外婆和外公身體又不好,照顧一家的重擔就落在了吳林香那小小的肩膀上。她的媽媽經常因病痛苦萬分,她總是微笑著安慰媽媽,從來不讓媽媽看到她哭時的樣子。但病魔還是奪走了她母親的生命。儘管命運如此坎坷,她還是堅強地面對生活。她說:“我以後要當一名醫生,救許多像媽媽一樣的病人。”這就她努力實現的夢想。

看完這個節目,我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淚水。我想:他們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證明了什麼是孝心。相比之下,我自愧弗如。父母養育了我,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愛,我不僅要感恩,還要用實際行動去報答他們。今後我一定會好好地學習,關心父母,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他們,也成為一個最美孝心少年。

2019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800字五

昨天,我觀看了中央電視台2024年“眾里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在頒獎典禮上,活動將首次發布經過幾個月徵集並提煉濃縮的“新時期新孝行”內容。

我印象最深刻是青島市市北區包頭路國小的王薺悅。

2024年,薺悅出生在一個比較特殊的家庭,爸爸先天失明,媽媽也僅有模糊的一點點視力。在薺悅不到4歲的時候,她的媽媽又患上了急性青光眼,連僅有的一點視力也無法保住,從此以後,這個三口之家就只有薺悅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了。

堅強的父母沒有依賴別人,一直堅持自己帶小薺悅。在特殊家庭成長起來的小薺悅有著比同齡人更多的孝心。早上,當同齡的孩子還在睡夢中時,王薺悅已經悄悄地起床了。她輕輕地起床,拿米、淘米、加水、打開電飯煲的開關,幫著父母做好早飯。別人家的孩子是爸爸媽媽送到學校,可在王薺悅家,吃過早飯後,是小薺悅牽著爸爸媽媽的手,把他們送到工作的盲人按摩店,再一個人走進學校,開始她一天的生活。在學校,她會爭分奪秒地寫作業,以便回家更好地照顧失明的父母。

“學校里的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樂觀、活潑的薺悅,大家也都特別喜歡她。”包頭路國小的大隊輔導員韓老師告訴記者,中央電視台“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在得知了薺悅的事跡後,特意到青島錄製了宣傳片,也為薺悅提供了到北京參加頒獎典禮的機會。

薺悅現在是國小五年級的學生,但對於自己的未來,她有一個從未改變過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名幼稚園老師。“我媽媽特別喜歡小孩,但是因為眼睛看不見,不能到幼稚園工作,我想長大以後替媽媽完成這個願望。”說起自己的理想,薺悅的眼睛裡透著認真與堅定,也透著對媽媽的愛。

2019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800字六

今天我們看最美孝心少年,聽著那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我情不自禁的淚流滿面。黃鳳、吳林香、龍花、徐沁燁、趙文龍、路玉婷、何秀巡姐弟、高雨欣等等。

我們都一樣都是普普通通的孩子但是他們承擔的擔子都比我們重多了,有的6歲就開始照顧家人,有的一夜之間就長大了,有的為了媽媽可以不顧一切。他們用單純、善良的自覺行動,告訴我們骨肉至親的親情;他們用自己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真實行動,證明著“愛”與“被愛”,也傳承著尊老愛長、感恩圖報的美。

這裡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這一對姐弟,姐姐每次為了減輕弟弟背簍里的重量,她都要弟弟走在前面,然後,趁其不備,從弟弟的背簍里拿出一些東西放到自己這裡,而弟弟也為了給姐姐減輕重量,他會在未背起背簍的時候,騙姐姐說天上有飛機,然後偷偷往自己的背簍里放一些重物。見過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大的總是讓著小得,結果小的孩子會認為所有別人的幫助和施捨都是理所當然。然而這位姐姐,用她的行動幫助弟弟實現了更加正確的人生觀,讓他勇於承擔,會感恩,一個十幾歲的姐姐把一個年僅十一歲的弟弟培養成了家裡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想到前幾天因為手機的事和爸爸媽媽吵架我深感慚愧,爸爸媽媽供我上學給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我不僅沒有感恩還罵他們我真的太不懂事了!我想說:爸爸媽媽我錯了,對不起。

百善孝為先”,古人不僅創造了一個“孝”字,更為中華兒女立下了一個規矩。夥伴們,請珍惜父母為我們做的一切,體諒父母的辛苦,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父母感受到我們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