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館觀後感2019

科技館有觀看嗎?下面是整理的關於科技館觀後感,歡迎閱讀參考!

科技館觀後感範文一

跨出教室門,一縷陽光照在了我身上。啊,好舒服呀!我們的生活多么幸福呀!說到這時,我已經坐上了大巴。今天,我們要去參觀科技館。

在途中我們有說有笑,外面的風景美的就像一幅是畫。有綠油油的山,清澈見底的水。我們不禁發出了讚嘆!說著說著就到了我們的終點站——科技館。

一進科技館,就有一位導遊過來了,為我們講述,這是什麼,那是什麼,讓我眼花撩亂,摸上去愛不釋手。“接下來我們要看一個4D電影去每人拿一副眼鏡,不要弄壞了!”導遊說。我心想,還能看電影,太好了!看什麼呢?動漫、電影、電視劇……我在腦中猜測著。一進去有一個不像電視又是電視的螢幕展現在我們眼前。開演了!唉!原來是地震啟示,不過真可怕,我旁邊的幾個男生已經下了場,再加上女生的尖叫,讓我也想摘下4D眼鏡,但又想:“我是男生,不能摘,不然太丟人了。”於是我沒有摘下來,時間一點點過去,我心驚膽跳的看完了電影,直到現在那幅畫面還好像浮現在我眼前似的。

接下來是自由活動來感受科學帶給我們的魅力。我當然要找最好玩的了,我一眼看上了一架鋼琴,這架鋼琴與眾不同,是它的上面多了一根玻璃管,裡面裝有泡沫顆粒,一彈上面的泡沫就會隨著鋼琴的節奏跳動,就像一隻只精靈在舞蹈,真是太神奇了!老師告訴我們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我才知道很多司空見慣的事物都是有科學原理的,接下來我又手動操做了……

時間飛快的快去,我又排隊坐著大巴返回了校園,想了想今天的體驗,真是流連忘返!

科技館觀後感範文二

今天,我和媽媽去了位於北京“鳥巢”附近的中國科技館。遠遠望去,新建成的中國科技館氣勢恢弘、非常壯觀。我們走進去,發現這是一個四層的建築,有一個主展廳和一個附廳。其中,主展廳按照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學與生活、挑戰與未來主題分為四個展廳,展品之多、面積之大,真是嘆為觀止。我經常去的天津科技館與之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

每個展廳里都有我非常喜歡的展品。在華夏之光展廳,主要展出的是中國古代的發明,有碾米機、水車、趙州橋的模型和計里古車等。計里古車車上設計有兩個手持鼓棰的小牧人,我們在推動車子時,小木人通過齒輪地運轉,每一公里敲打一下面前的鼓,通過敲打的鼓數來計算這輛車共走了多少公里,體現了古代人的聰明才智。在探索與發現展廳里,主要展出的是自然科學的展品,有恐龍骨骼、基因遺傳、很多植物的標本和生長了2550年的古樹的年輪等。生長了2550年的古樹是一顆巨杉,原樹高65米,根部直徑5米。在自然環境中,成活時間如此之長,實屬罕見。在科學與生活展廳中,主要展出的是生活中的科學套用,有擺游列車、電子珠算、星球引力和模擬機艙等。遊客可以進入模擬機艙,體驗親自駕駛飛機的樂趣。我乘坐過飛機,但是從來沒有進入過駕駛倉,因此我對能夠駕駛飛機非常的好奇,也充滿了期待。當我駕駛飛機時,面前的顯示屏出現機場跑道、天空的情景,我好像真的翱翔在藍天上一樣。在挑戰與未來展廳中,主要展出的是現在的最高科技水平和人類對未來的科技想像,有太空衣、神州一號的返回倉、太空站模型和轉基因利用等。進入太空站模型,我體會航天員的生活,在失重的情況下,航天員的生活有很多的不方便。當然,太空站中也有很多很人性化的設計,比如安裝了跑步機等。

到了閉館的時間,我仍然不願離開,中國科技館使我留連忘返。我要好好學習,刻苦練習繪畫,長大後,要將繪畫的技巧與現代科技的運用相結合,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科技館觀後感範文三

在陽光燦爛的一天,我來到了紹興科技館參觀防震減災的科普展。

剛一進門印入眼帘的是一個懸空的大地球儀,在大廳邊上有一個“安全通道’l裡面有四個報警器,如果你穿越時報警器就會鳴叫起來。然後我在裡面津津有味的玩起了拼房子,拼好房子後還可以拉動兩邊的柄子就可以測試房子是否結實。

地球內部的物質在不停的運動,會產生一股作用於岩層的巨大力量,積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地表會彎曲變形便形成了地震等等。2024年5月12日7時許四川汶川發生了大地震,9219人的死亡引起了我們廣大人們的重視,這個教訓是殘酷的,也是無法挽回的。在這次科普展的活動中讓我們懂得了許許多多課本上無法學到的知識:如地震來時不要驚慌失措要躲在桌子,椅子或者其他可以躲在其他隱蔽的地方,或者馬上從安全出口逃離,因為生命是最最寶貴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大自然在不斷的發生變化,我們無法預料所以懂的逃生的技巧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需學會的。

我們在生活中不就應該多一些這樣的演練和體驗嗎?直到傍晚晚霞照滿了西邊我才依依不捨的離開了科技館,我在這次參觀中真的懂得了很多,很多。我真的希望以後這種活動和宣傳能遍及每個角落,願我們的國家人民少一些災難減少一些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