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心》觀後感

《勇敢的心》,一部氣勢宏大的巨作,裡面的一些金典句子影響著觀眾,讓我們有所感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五篇《勇敢的心》觀後感,希望與大家一起品讀。

(一)心是無法禁錮的,拿出勇氣去追求——《勇敢的心》觀之有感

《勇敢的心》獲第6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5項大獎,的確太感人了,這部電影我看了三次。

悠遠而綿長的蘇格蘭風笛,一望無際的綠色草地,氣勢磅礴的戰鬥場面,悽美絕倫的愛情故事。但最觸及我靈魂深處的,確是電影的主題――關於勇氣。

什麼是勇敢?是源於自己面對困境,以智慧與毅力為戰鬥的武器,再把原先狹隘的個人追求,升華為為有著共同遭遇的人的利益而鬥爭。這樣,即便是源於私心,也能為別人所接受,得到別人的幫助,最終喚醒我們沉睡的勇氣。原本華萊士只是想回家娶妻生子,過平凡安定的生活,但是他終究被逼上了追求自由的道路。他沉睡的心靈甦醒了過來,也讓曾經搖擺不定的貴族ROBERT覺醒,放棄了英格蘭的加冕,拔出利劍,帶領著蘇格蘭的平明軍隊,咆哮著向英軍衝殺過去。

影片通過多種角度告訴我們,勇氣,並非是逞一時之氣,而是運用自身的智慧去克服自己所面對的困境。華萊士的叔父無疑是個智者,他比死去的兄弟更理解抗爭的目的和意義。他要華萊士學習拉丁語,告誡華萊士,在學會用武器前,必須先學會用腦,更重要的是通過拉丁語理解上帝的所在DD真理才賦予人自由。幼小的華萊士還不能徹底的懂得這些,他還沉浸在對故土的留戀和失去親人的哀傷里。在夢中,父親對他說:“心是無法禁錮的,拿出勇氣去追求!”這是華萊士對生命意義的最早啟蒙。

片中最能體現勇氣的片斷,應該是劊子手對華萊士行刑的場景。華萊士被囚於馬車,從看熱鬧的人群中間經過。隨波逐流的平明又怎會明白華萊士追求自由的高尚?華萊士浸沒在飛濺而來的唾液和惡毒的咒罵聲中,但他坦然自若。他被吊上行刑架,又在咽氣前夕被放下,面對主刑官衣袍上的皇室徽章,他爬起來依舊沉默不語。這是對信念和自由的執著。直到在絞刑架上被拉得關節脫臼,在刑床上被剖割,華萊士一直沒有屈服,哪怕是發出一下乞求的呻吟。喧囂的人群為他的堅忍所感染,直至靜默。終於,一個平明婦女禁不住替他叫出口來:“Mercy!”聲音牽動了所有人的知覺。“開恩”的呼聲在人群里瀰漫擴散。主刑官不斷慫恿著,華萊士的嘴唇在微微翕動。他以為華萊士會說出那個能讓他保留一點征服者虛榮和尊嚴的詞。在所有人窒息般的等待中,華萊士傾盡全力長呼:“Freedom!”自由!

英雄並非是無所不能的神明,但英雄一定是無所畏懼的勇士。當我們面臨困境的時候,我們是否會想起華萊士?想起他呼喊自由時令我們潸然淚下的感動。與此同時,我們也應默默地向梅爾?;吉布森致敬,是他將我們的英雄再現於螢屏,讓我們明白,真正的英雄所應具備的素質――勇敢的面對。

(二)心靈的自由——《勇敢的心》觀後感

很多的人說《勇敢的心》是一部好電影,我也在很久之前就下載了這部老電影,可惜的是我始終也沒有自始至終的看一遍,它就默默的呆在我電腦的硬碟里,或者是我覺得這部電影很老了,或者是我沒事的時候只關注著看動漫了。

今天從頭到尾的看了它一遍,有的一些細節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給了我很多的震撼和感動,也學到了不少的東西,我覺得應該是一部很有教育意義的,很有血性的電影。影片《BraveHeart》描述了蘇格蘭的民族英雄Wallace反抗英格蘭的殖民統治的英勇事跡。

影片是由梅爾吉博遜,自拍自導的電影。一開始,我就被一支悠揚的蘇格蘭風笛曲給迷住了,主角也就此登場,一個過早的接觸親人生離死別的男孩,在夢中他的父親告訴他“你的心是自由的,要有勇氣追求自由”。

長大成人的Wallace,回到了闊別十多年的村莊,見到了兒時的好友和已經長成為一個婷婷玉立端莊少女的Murron。這時,兩人的愛情主題又重現了,Wallace取出幼時Murron送的紫薊花,雖然花朵已經乾癟,但是色彩依舊明亮。愛情的種子在兩人的心生根發芽生,此時終於長出了美麗的花朵。

這時的畫面:幽靜的夜晚,山崗上一對戀人促膝而坐,此情此景真是讓人為之感動不已。可惜好景不長,Murron被統治者殘忍的割喉了,她痛苦無助的眼神讓我很難忘,憤怒的Wallace開始了他的復仇,風笛又一次重現了愛情主題,而這次它卻是如此的悲涼,讓人不禁要落下眼淚,之後Wallace為著自由而戰,戰場上戰無不勝,盡顯他的勇敢睿智,他還號召蘇格蘭人民起來反抗,讓他們覺醒。英王為了爭取集結部隊的時間,假派王妃去和義軍和談。王妃卻被Wallace的勇敢、正氣和魅力所吸引,愛上了他,他們的交談提到了他死去的妻子,他對王妃說之所以對她說氣對他的妻子,是因為在王妃身上看到了他妻子般的氣質和毅力。電影還有他夢到死去妻子的細節,讓我感受到他對妻子的愛意之深,讓人感動。

最後,死亡無非是英雄共同的歸宿,Wallace經受了殘忍刑罰的鞭笞,影片中Wallace躺在絞刑台上,用盡全身力氣發出的最後的吶喊:“Freedom!”不禁要為這一顆勇敢的心而敬佩。臨死Murron浮現在他眼前,一直不忍撒手的手帕,又凸顯了愛情的主題,哀婉的音樂把影片帶向高潮。

我終於明白為什麼這部電影能稱得上一部好電影,完美的配樂讓它如史詩一般,它不僅是一部戰爭、愛情題材的電影,還是一部教育片。在現在的生活中,雖然為自由而戰已經很遙遠了,但我們還應該有所追求,應該為著自己的目標勇敢的追求,不畏艱難困苦勇敢的追求。

同時我覺得有一些東西是需要我們不惜代價去保護的,這部電影能讓男子漢們變得更有血性!

幾十年後,在床上老死,你們是否願意用這一切來換今天,為這個機會,只為這個機會!

(三)一生需要珍藏、品讀的電影——《勇敢的心》觀之有感

看第一遍《勇敢的心》的是感動,是慚愧,是對“男人”含義的新悟,覺得自己不應該這么晚才知道去看這部電影。看第二遍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活了這么多年算是白活了,我明白了生活的意義,領悟了什麼才叫生活的強者!現在這部電影還儲藏在我的電腦了,當我感到自己受傷、脆弱、快要支撐不住的時候常拿出翻看,勉勵自己繼續奮鬥!

這部電影以英國的民族解放戰爭為背景,講述了蘇格蘭民族英雄威廉姆,為了給愛妻復仇而捲入抗擊英格蘭殖民者的戰爭中,最後一發不可收拾,華勒領導起讓愛自由的民眾,為解除英格蘭的奴役而戰,最後英雄之子——威廉華勒以犧牲自己挽回了戰爭的格局,蘇格蘭人民獲得了自由,最終獲得了永遠的解放。或許這就是歷史的文字:一場輝煌的革命史,一段驚天地泣鬼神的經歷當載入史冊的時候往往顯得那么輕描淡寫,寡淡無味。

華勒的結局是悲慘的,但他的人格是偉大的,當刑車載著這位在戰場上為自由曾經叱吒風雲而戰的時候,遭受是英格蘭人民的的唾罵和羞辱,在他們眼裡這就是個十惡不赦的惡人,是國王的叛徒,是人民的敵人。當我看見華勒淡定的駛進刑場,歡呼雀躍的民聲此起彼伏,我感到莫大的悲哀!或許這就是英雄之痛。一群被殘暴統治下民眾,在枷鎖牢籠了欣欣而活,當自己的一些開明勇敢的同類為了得到自己應該得到的權利而受到殘酷殺戮和壓制的時候,換來的不是同情和奮起反抗,而是一群愚昧的看客。這就是英雄的眼淚,這就是英雄的悲哀!

部電影最讓我震撼的場面就是,當華勒在忍受極刑之痛的時候,面對執邢官再三的忠勸——請求國王的寬恕,可以速死,沒有說一句話。最後在忍受刨腹之邢的生命最後時刻,他歇斯底里說了人生的最後一句話——freedom!這句話震驚了民眾,也震驚了執邢官,同時也深深震撼了我的內心。至今我都難以忘懷那個場景,在華勒痛苦的最後吶喊中,我明白了信仰的力量,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強者。當一個人為了心中的信仰忍受肉刑之痛,視死如歸的時候,其實他的心已經硬如磐石,他的軀體已經無堅可摧,他的氣魄可以驚天大泣鬼神,嚇破山河!這或許就是英雄的力量!

這段歷史或許早已被人淡忘,這個英雄或許沒人能記起,但是這股精神卻浸透在山河大地之中,世代永存!面對這部驚世之作,我掩卷沉思,我不得不拿自己與這位大英雄悄悄的做個對比,雖然沒有可比性。當代的生活沒有戰爭,沒有殺戮和壓迫,但不能不沒有思想,不能不沒有信仰。想想那些不思進取、好逸惡勞的酒囊飯袋,看看那些虛度光陰、無痛*吟的病體,再瞅瞅自己面對生活,怨聲載道、悲觀脆弱,我感到無地自容,我感覺自己其實就是個行屍走肉!我們的傷我們的痛又算得了什麼呢?衣食無憂,一切的安排就是為了學習,然而自己又做了什麼,虧待父母就不說了,最重要的愧對自己的生命與靈魂。

這部電影讓我讀懂了生命的意義,讓我看清了人生的得失,讓我為曾經揮霍浪費時光憂傷後悔,我終於發現我應該去做什麼,我活著是為了什麼,我的信仰在哪裡,我的為人之本在哪裡,我該怎么去面對我的生活、人生。

(四)勇敢的心,勇敢地活著——《勇敢的心》觀之有感

勇敢的心觀後感花了一上午的時間,看完了這部所謂的男人的戲。

主人公WilliamWallace是個血氣方剛,大義凜然的真男人,但也不僅僅是個只會舞刀弄槍的粗人,他心思細膩,善於用腦,更是每個女人仰慕的痴情專情的好男人。面對喪父之痛,他握緊小拳頭,不讓自己留一滴淚,心裡默默地積蓄著一股力量……Murron一直在關注著他,當眾人都離開的時候,小女孩掙脫了母親的手,從平靜的土地上摘下了一朵紫色的薊花送給小Wallace。當他接過花的時候,那是我在電影中唯一一次看見他的眼淚大滴大滴地流淌在眼眶之外。

他的眼淚可以忍受看到被吊在房頂上扭轉著蒼白面容的屍體時恐懼,可以忍受失去至親時的莫大悲痛,卻承受不住一朵野花的關懷。

說是宿命也好,長大後的他們在曾經的小村莊重逢,在教父的見證下秘密地完婚,在月色樹林中完成了人生中重要的初夜,一切順理成章而無限平靜。

正如Wallace所希望的那樣,他希望過著平靜的生活,成家、娶妻、生子。本來我以為他們的愛情會更加長久和轟烈一些的,沒想到卻因為Murron被英國的軍官割喉而死,他們的“在一起”戛然而止。

失去了愛人的Wallace再也找不到平靜的可能,心中注定屬於英雄的抗爭和對自由深深的信仰讓他成為了神話般的領袖。

我看到的蘇格蘭的男人們是穿著裙子上戰場,光著屁股挑釁,光明正大地侮辱敵人的。為了所有的人而拋棄了自己的人就是英雄。成了英雄以後的Wallace用腦子打仗,用身體屠戮,扞衛自己除去愛人後最後的信仰。馬背上的人生盪氣迴腸,刀光劍影中的鐵血柔情熱烈。

但不是每個人都有一顆勇敢的心,蘇格蘭的貴族們貪圖英格蘭皇室給予的恩惠,背信棄義。

對威廉姆來說這也無疑是一個重創,當在戰場上追上自己的敵人,解開他的面具,發現居然是自己的手足同胞時,他立刻止住了準備刺下去的劍。那種被欺騙,被背叛的感覺,把他的心絞得很痛。他絕望地倒在地上,敵人的千軍萬馬,身上的流血傷痛,沒有讓勇敢的威廉姆有一絲痛苦的感覺,但對於同胞的背叛,他受到的打擊太大了。

這也是我為之痛心的地方,也觸及到我心裡那種傷痛,我也受不了別人的欺騙,尤其是自己信任的人,那種感覺就好像心一下子從高空跌倒了低谷,已經頓時手足無措了。在金屬的鏗鳴和濺血的戰歌中,因為錯信,因為背叛,因為脆弱,戰場成了墳場,還穿著蘇格蘭裙的屍體互相壓著,插滿的刀劍,被騎兵的馬蹄碾碎的臉。

婦女們在悲傷地尋找無數相似的屍體中屬於她們的丈夫、兄長、兒子、父親,無限悲涼殘酷。

有人說,無數的生命被層層疊疊的沙土埋葬,直到沉陷到大地是最深處,一切的感情和生命一同消失。歷史的代價是慘重的,人類用血鑄造輝煌,用血鋪墊和平。

Wallace最後還是義無返顧地去奔赴用死亡換取的賭注,在最後等待死亡的過程中,他對愛著她的王妃說:“每個人都會死,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真正的活過。”獨身一人的時候,在死亡前在獄中的最後一刻,他也會祈禱:“我很害怕,賜予我力量去面對死亡吧!”因為他也不知道他是否能在莫大的痛苦中將自己的信仰和尊嚴扞衛到最後。

當英國的人民把他當作叛國罪人一樣唾棄,為他的即將死去而歡呼,當他看見刑場下兒童對著他的死而微笑的時候,我知道那樣的無知是一種莫大的傷害。當他飽受疼痛,在生命的最後,深深地吸滿最後一口氣,在眾人都以為他請求開恩的時候,他用一生的力量大喊了一聲:“freedom”在這一幕,我忍不住嚎啕大哭。應該也有很多人曾經為這樣的一幕哭過。這是一種深深的震撼。

Wallace終究是死了,曾經兩度失信的Bruce在陣前對著蘇格蘭人,深吸一口氣,喊道:“你們曾經和華萊士一起流血!”他抽出長劍,“現在,請你們跟我一起流血吧!”蘇格蘭人振奮了,他們發出了震天動地的叫喊聲:“Wallace——Wallace——”於是,他們打得如詩一般美麗,打得一點都不失蘇格蘭人的面子,為自己贏得了Wallace同樣信仰和追求的自由和勝利。

那把無數次在Wallace手中出現的劍插在一大片綠地上,劍柄上紅色的綢帶一直飄揚到影片的最後,就像是勝利者的墓志銘。

勇敢的心,勇敢地活著。

(五)一顆自由的心——《勇敢的心》觀之有感

《勇敢的心》一直被視為一部悲壯的、融合血淚傳奇的史詩片,在影片中,人們常常為蘇格蘭那綿延的山脈、淒婉的風笛和蘇格蘭人民在貧困痛苦中發出的悽厲呼號所感動,也為華萊士一往無前的精神所鼓舞。威廉?華萊士的精神就如同一面旗幟,指引著蘇格蘭人民爭取到了最後的自由。他做到了,他沒有白白犧牲。整部影片圍繞的主題是“自由”

,為自由而戰,為自由而勇敢,“勇敢的心”指的還有勇於面對自己,絕不背叛自己的真意,那就是真正地活過了,在肉體的死亡中也能得到精神上的永生。我們經常會問自己什麼對自己最為重要,我認為華萊士用他最後一句話告訴了我們答案:“Freedom”。

濃郁的色調,時急時緩的音樂,血腥的打鬥,堅定的眼神,這便是由梅爾吉普森自導自演的電影《勇敢的心》。電影以英格蘭和蘇格蘭的矛盾為大歷史背景,從而向人們講述了一個主由人公威廉姆。華萊士領導蘇格蘭人民反對英格蘭貴族統治爭取自由的扣人心弦的故事。電影將英雄華萊士的形象塑造得很成功,並將其勇敢的心路歷程展現得淋漓盡致,讓我真正體味到了什麼是真正的勇敢。

在影片的開頭,我們看到的小華萊士雖然置身於英格蘭貴族的奴役之下,但在他的眼裡我們看到更多的是純真,童趣,直到當他第一次看到被懸掛在穀倉里的同伴和鄉民屍體時,我們才看到在他單純的眼裡流露出了對死亡的驚恐。緊接著死亡便叩響了他們家的大門,面對父親和哥哥的死亡。本在開心等著父親和哥哥歸來的小華萊士等來的卻是一輛載著他們屍體的馬車,他不敢面對,繼續做著自己的事來掩飾內心的痛苦,甚至不敢相信這是事實,最終還是在父親戰友的召喚下來到父親哥哥屍體的旁邊,撫摸著父親那冷冰凍的屍體,任憑淚水噙滿眼眶卻絲毫沒有復仇的躁動。

他必須勇敢的接受這一事實,必須學會面對死亡,讓內心強大起來。很多年後當他再次回到這片土地時,他勇敢的追求屬於自己的愛情,追求在父親葬禮上送自己花朵的女孩美倫,並與美倫秘密結婚,出於對英格蘭貴族享有少女初夜權的無聲的反抗。然而幸福很短暫,美倫的美貌遭來貴族的垂涎,在反抗中被貴族殘忍的殺害。這便激起了華萊士內心復仇的火花,開始武力反抗英格蘭貴族。隨後各地雲集回響,勢如破竹。與前兩次不同的是,在妻子美倫的葬禮上,華萊士沒再掉眼淚。因為他明白他是一個男人,可以勇敢的去面對並且對此不再無奈。因此美倫的死讓他放棄了回家過安穩日子的初衷,而是勇敢的去追求屬於自己屬於民族的自由。故事發展到這裡,華萊士一直備受親人愛人離去的煎熬,似乎注定孤苦一人的遭遇讓我們深感同情。但我們又看到,華萊士已在痛苦的剝離中正慢慢的成長,一顆勇敢的心開始真正地被歷練。

華萊士的勇敢並非是莽撞而是夾有智慧的,這充分體現在兩次戰役中。面對在英格蘭強大的軍隊,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人數,華萊士領導的蘇格蘭軍隊都是無法與之相抗衡的,但是華萊士並沒有因此而退卻而誠服於英格蘭國王,相反他讓戰士準備長矛,在戰場上又激勵戰士大增軍隊士氣,採取分戰術,在與敵人浴血奮戰後終取得第一次戰爭的勝利。

第二次戰爭在華萊士的精心準備之下,利用柏油箭火燃燒敵人側後方,眼看戰爭勝負已分,就在觀眾大快人心之時,故事突然發生了轉變,華萊士的同盟者莫納叛變了,他沒有率軍加入已殺入重圍的華萊士,致使華萊士軍隊損失慘重,華萊士自己也在戰爭中負傷,在他衝出重圍去刺殺國王時,被一個騎兵攔住,在和騎兵廝打中發現騎兵竟是莫納,他本可以輕而義舉的殺掉莫納但他沒有而是痛苦的躺下了,不為別的只為這種同族間的背叛而痛心,但是這一切並未阻礙他繼續反抗英格蘭貴族的步伐,接下來便是勇敢的去復仇,去殺掉這次反叛背後的始作俑者,這是對背叛民族行為的懲罰,也是對死去同胞們的交待,這一切雖然有血腥,有殘忍,但絲毫沒有減退華萊士在觀眾心中的英雄形象,在觀眾眼中華萊士反而成為一個集智慧勇氣於一身的具有傳奇色彩人物。

影片的結局是出人意料但卻又在情理之中的,讓人意外的是華萊士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英雄不是犧牲在戰場,而是落入英格蘭手中被英格蘭當局處死。情理之中則是他又一次相信莫納一夥一提出的聯合併單刀赴會,結果他再次被他們出賣,並被押往英格蘭法庭被定為叛國罪。這次華萊士表現得很從容,雖然他知道等待他的將是酷刑和死亡。在服刑場上,華萊士面對的是麻木愚鈍的民眾們對他的不理解和嗤之以鼻,聽到的是民眾們對行刑者的大聲附和,可華萊士似乎並不在乎,此刻在他眼裡只看到一個小孩子的笑臉,透過笑臉他似乎看到了希望。在身體受到酷刑的摧殘後,他依然不卑不亢,就在最後關頭他依然用盡全身力量大聲喊出自由二字,似乎是在提醒所有的人,去勇敢的追求自由。

看完整部影片,我想到了我國古代的神話故事《夸父追日》,夸父一生都在追求溫暖結果卻因此而死,電影的主人公華萊士也因自己的追求而死,但不同的是夸父死後為後人留下的是一片鄧林,隱蔽後人。而華萊士死後留下的卻是一顆鼓勵後人為自由不斷去追求的勇敢的心,激勵著他那個時代的人去繼承他的遺志而繼續努力,同時也激勵著我們觀眾,去勇敢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正如華萊士父親夢中對他說“你的心是自由的,去勇敢的追求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