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黨的女兒尹靈芝》觀後感

《黨的女兒尹靈芝》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出品,由衛曉茼執導演的電影,郜耀平、張志宏、姚安濂、李琳、王建國等出演,該片於7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電影《黨的女兒尹靈芝》講述了尹靈芝如何從一個懵懂少女因為信仰而成為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並為之獻出生命。影片以心中有信仰為主線塑造了少年尹靈芝崇高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影片至始至終貫徹 “信仰”二字,尹靈芝剛開始對信仰的認識是模糊的,但在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之際,她的信仰變得越來越真實、越來越清晰,並且融入到她的靈魂,她的靈魂與信仰一併匯入對革命勝利、對真理、對和平的追求之中。當她成長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仰,用生命詮釋了“信仰的味道是甜的、信仰的力量是偉大的”真諦。

信仰的味道是甜的 “艱苦的生活依然可以過得那樣甜?因為增加了信仰的味道。”尹靈芝以及她的同志們、鄉親們、小夥伴們在戰火紛飛、充滿濃重硝煙味的年代,深陷黑暗、遭遇到殘酷折磨。但在如此艱苦的環境裡,她在黨的領導下引領百姓依然把生活過得很“甜”,因為她是有信仰的人,在艱苦的日子裡增加了信仰的味道。讓我們追尋、觸摸、感受尹靈芝信仰的溫度。

少年堅定信仰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普通老百姓最大的期望就是對和平的渴望,就是樹立對生的勇氣。年幼的尹靈芝成為兒童團團長時,她就堅定了自己對共產主義的信仰,讓信仰有了滋味。她就這么每天穿梭在趙家垴村的每一個角落,關心百姓,熱情為黨的事業努力奮鬥,趙家垴村的每一寸土地,都能感受到民眾對黨員信任的氣息。這個堅強不屈、信仰堅定的美麗少女在花一般的年紀有著花一般的美好信念。影片傳遞出了尹靈芝無論面對怎樣殘酷黑暗的現實,都改變不了那顆因信仰而堅定了對黨忠誠的心。

身體力行恪守信仰

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已經根植在尹靈芝的血脈中。在影片中唱的一首歌就是《時刻準備著》,少先隊兒童團是我們共產黨的後備力量,尹靈芝的父親等四名中共黨員被國民反動派殺害後,女兒堅強地頂上去,前仆後繼,努力奮鬥,被破格提拔。在因隱藏公糧和掩護民眾不幸被國民軍隊抓住後,她頂住酷刑,沒有透露任何關於公糧和村民的信息。在犧牲前,尹靈芝講了一句話:“誰不怕死,但是心中有了信仰就不怕了”,惱怒的敵人用鍘刀把她鍘了三段。她實現了她當時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誓言。影片的結尾引用了現在的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誓言,我想這是一脈相承的。永不叛黨,隨時準備著,為共產主義而奮鬥,獻出自己的一切。

尹靈芝的形象很鮮活,沒有經過藝術的升華與塑造,她就活生生的存在於那個年代,並依然影響著同樣對黨懷有信仰的當代共產主義者。“創作不能違背歷史,需要用心打造對得起下一代的作品”。影片導演衛曉茼也表示, “影片雖然是一部宣傳正能量的紅色主鏇律影片,但影片拒絕口號,拒絕說教,力爭讓每個人物都充滿人性、充滿真情”。整個影片自始至終抓住了信仰,小小的年齡如何產生這種信仰通過身邊的事情,通過家庭、通過教育、通過整個大時代背景,對信仰的詮釋,成為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二是共產黨員的作用,不僅僅是口頭上的。通過真實事例,在最關鍵的時刻是他們站出來,對這種革命歷史傳統的回顧,特別是通過影視手段,具有填補空白的歷史性和對黨員、青年教育的現實性。

對一個人來說,沒有靈魂就沒有生命力;對一個組織來說,沒有靈魂就沒有凝聚力。正如xx一再強調的,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黨性不是天生的,信仰也不是自發的,必須在嚴格的黨內生活鍛鍊中不斷增強。

我認為在全黨上下開展“兩學一做”教育之際,讓每一名黨員通過觀看電影《黨的女兒尹靈芝》,從而增加信仰的力量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對信仰有更加準確地認知。“信仰”二字,可直譯為相信並且仰望。就其對象而言,可以是國家,可以是社會,可以是個人。一個國家的信仰關乎這個國家的生死存亡,一個社會的信仰關乎這個社會的禮義廉恥,一個人的信仰關乎這個人的存在價值。可見信仰之於國家,社會,個人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信仰,是時代的主鏇律,是社會發展的脊樑。一個社會最大的悲哀莫過於良知的泯滅。信仰,是個人的靈魂。最艱難的那段時期一定是你自己一個人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你沒有任何可以依靠的事物,儘管在過程中你可能面如死灰,萎靡度日,但是一定有那么一個時候你忽然醒悟,內心有一個聲音告訴你不要再如此度過以後的日子。

信仰不是讓人懸掛於牆壁上的物件,每一個人都可以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解釋自己的信仰。當我們的社會每一名成員都有一顆追求“真、善、美”的內心,我們賴以生存的地方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有人情味的,有溫暖的社會。

希望我們這個國家,這個社會,每一個人都擁有堅不可摧的信仰,每個人都可以相互觸摸到對方信仰的溫度。真正實現現任主席所倡導的: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