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包公清心直道觀後感

千年包公影評四:包拯清正廉潔家風對世人有深刻的影響

《千年包公》共三集。第一集《清心直道》,介紹包拯清正廉潔剛正不阿個性形成的原因;通過包拯家訓以及包氏後人對他的懷念,突出包拯清正廉潔家風對世人的深刻影響。

第二集《鐵面無私》,在真實歷史文獻基礎上用影視劇手法再現“七彈王逵”、“六彈張堯佐”與“斷冷清案”等典型史跡,突出包拯鐵面無私、不畏權貴、執法如山的可貴精神。

第三集《以民為本》,通過“斷牛舌案”、“匿金案”、“陳州折變”、“不持一硯歸”等歷史故事,展現包拯以民為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為官為政思想。

其中,“不持一硯歸”的故事曾被《檢察日報》於2024年4月9日刊載:“相傳,包拯離開端州,一塊端硯也沒有帶走,連自己在衙門裡用的端硯都上交了。可當他坐的船開到西江羚羊峽時,突然風浪大作,船不能夠行駛。包拯想,這是不是為官不廉所致?於是,命僕人檢查,發現船艙里有百姓送的一塊端硯。包公把端硯拋到江心後,風浪立刻停止了。”

這樣的故事讓導演感慨:“我們發現,真實的包公故事,比起傳說毫不遜色,而且更加精彩,更加豐滿,更加生動,更加感人。”

《千年包公》的製作過程,得到了來自安徽省紀委、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等的關心和支持。導演手記中稱,安徽省紀委領導不但親臨拍攝現場慰問指導,還多次前往北京,幫助導演組協調解決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他們還親自審看節目文本,數易其稿,力求精確完美表達。

千年包公清心直道觀後感

根據組織的指示,我們單位組織了觀看千年包公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是在5月25日晚,中央電視台、安徽廣播電視台聯合攝製的紀錄片《千年包公》在央視紀錄頻道開播。

《千年包公》第一集以“清心直道”為題,介紹了包拯清正廉潔、剛正不阿個性形成的原因,並通過包拯家訓以及包氏後人對他的懷念,突出包拯清正廉潔家風對世人的深刻影響。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對為官者清廉的寫照。“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是對為官者提出的要求。文天祥,于謙這膾炙人口的詩句道出了人們的心聲,也是他們本人真實的寫照。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會得到人民的擁戴,得到社會的認可。

人民的愛與憎是分明的。他們所給予的評價是公正的,合理的。縱觀中國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正是因為李世民的清正,才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的貞觀之治,正是因為李隆基對清廉的正確的認識,才出現了大唐的開元盛世。也正是因為對清正廉潔的正確的認識,歷史上才出現了包拯,狄仁傑,魏徵等這樣一批為人民所謳歌的清正廉潔的人物。無論你是一個七品芝麻官,還是權傾朝野的將相,就算你是統領天下的帝王,人民民眾也會給你一個公正合理的評價。大明的魏忠賢,滿清帝國的和珅,尤其是和珅,其財富恐怕擁有了大清的半壁江山。但是史冊上留下的是什麼?是罵名,是臭名。還有陳後主,一曲《後庭花》唱出了家破國亡的悲劇。“西湖歌舞幾時休,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詩句道出了南宋王朝滅亡的根本。儘管他們是將相,他們是帝王,但是他們都無法來改變人民對他們的評判。

細觀《千年包公》第一集,讓我深深懂得了讀史可知興替。一個朝代的興起,往往是因為清正廉明所致,一個朝代的滅亡往往是奢侈腐朽所致。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要常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心。常懷“居安思危”之心,警鐘長鳴。讓廉政之花常開,拒腐朽之風與千里之外。只有如此,國家才能長治久安,人民才能幸福安康。

廉則興,貪則衰。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個八德就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DNA,它滲透到每一個中華子女的骨髓裡面去。興衰之思、清官之念、清濁之辯、道德之擇、文化之力、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千秋之評。從紀錄片中我看到了他們身上共有的鮮明特徵:忠於職守、報國為民、清正廉潔、懲惡揚善。廉潔自律是一項長期的思想作風建設,絕不能畢其功於一役,它的效力在於堅持不懈、持之以恆。作為一名黨員,要始終堅持把廉潔自律作為一種思想境界來提升,作為一種職業操守來要求,作為一種工作能力來培養,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利觀、地位觀和利益觀,正道直行,無愧國家、無愧人民、無愧家人。

千年包公影評一:包公年幼時已知官員和富人界限

在紀錄片中,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卜憲群介紹:“包公的父親做過縣令,還在朝廷做過散官,他應該非常清楚宋朝廷對貪官的痛恨,並以身作則,這樣的家庭環境對包公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

如果說,父母是包拯的第一任老師,那么,當時北宋文壇名人、廬州知州劉筠則是他的第二任老師。公元1021年,在包拯23歲的時候,與朝廷奸黨勢不兩立的劉筠在失意與憤懣中,調任廬州知州。

一個偶然的機會,包拯與劉筠相識。劉筠為人剛毅正直,嫉惡如仇,少年包拯的孝行與學識受到了劉筠的賞識,而劉筠的清正廉潔、剛直不阿,也對少年包拯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趙冬梅表示,在宋代,這些地方長官,他們本身都認為自己負有教育培養當地的青年的責任,他們不認為自己只是官員,他們認為自己也是一個老師,所以結交認識挖掘當地的人才,這是當時宋代地方官的一個很重要的工作。

趙冬梅稱,“少年包拯,小小年紀,他就已經非常清晰地知道官和富人之間的關係,界限應當在哪裡。他非常有原則性。”

千年包公影評二:包公遺訓直斥“家族式腐朽”

據紀錄片介紹,公元1062年5月13日,正在樞密院處理軍政要事的包公,突然發病,臥床不起,自知來日不多的包公,提醒家人要謹記自己的家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在這則包氏子孫世代銘記不忘的家訓里,包公要求後代子孫,如果做官者膽敢貪贓枉法,活著不準邁進老家的門檻,死後也不準歸葬於祖墳。

北京聯合大學歷史學教授孔繁俊在紀錄片中表示,包公的家訓可以說是家風的一種凝練,這種家訓突出了廉潔的方面,直白而且嚴厲,他自己這樣做,而且要求後代也必須這樣做。

另據出土的多塊墓志銘記載,包公的兒子包綬“清苦守節,廉白是務”,孫子包永年“蒞官臨事,廉清不擾,而孝肅公之遺風餘烈在也”。

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趙冬梅稱,包拯首先是一個孝子,是一個好兒子,是一個好父親,是一個好丈夫,然後作為一個好人,他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好官。“所以我們如果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說,要培養一個好官的話,我想應該從家風,從家的那個地方,那是根,那是我們文化的根,從那個地方做起。”

“領導幹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2024年1月12日,中共中央xx也曾在中央紀委全會上提及家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