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于丹感恩教育觀後感

感恩,是一個亘古不變的話題,總能引起人們的遐想,這天我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讓我們做一個感恩的人吧!下面是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于丹講座觀後感

那天聽於丹的講座,偶爾想起這樣一件事。大概是在四五歲的時候,此刻想起來,大家在一齊的時候,姥爺就經常悄悄跟我說,你看,那裡有這么多人,孔子說過一句話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么些人裡頭,肯定有能當你老師的人,你去看看,你覺得他們誰對人個性有禮貌,誰個性博學,誰做事個性麻利,你去看看誰能當你的老師小孩子嘛,我就這樣跑來跑去看,有的時候看到有些行為是好的,也有的時候看到的是不好的,就會跑回來問姥爺,說你看,有一個叔叔肯定不是老師吧。然後姥爺就會告訴我說,這也是老師啊,因為孔子說“見賢思齊,見不賢則內自省”。你看到比你好的人,你要跟他一樣好,這是老師;但是見到不好的人,你要反省自己,你會不會跟他一樣不好,所以這也是一種老師。

說到儒與道,中國哲學這兩大源頭,在我最初接觸的時候,是處於一種孩提的蒙昧狀態,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意識要去讀,要去記憶。所以《論語》對我來講是篤定的、真實的、親切的、溫暖的。

讀經典很有意思,開始會覺得簡單,但讀來讀去,便應了鄭板橋的那句話:“畫到生時是熟時。”感悟到了這一點,那么,我們就能真正地從內心敬仰聖賢。因為他們不用華彩的詞語,來讓大眾覺得必須要去膜拜,必須要去遠離。他們不因自己的偉大而讓萬眾折報,覺得不可企及。他們以自己的一種樸素的人格,讓大眾覺得,這些樸素的真理恆久不變。

道在人心,道不遠人,你總歸是能憑著生命成長去接近的。《論語》里提到“仁”的地方總共109處,這是整個儒家思想體系的核心。學生問老師什麼是“仁”,老師的回答就是兩個字:愛人。真正的仁愛之心無非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這之後被孟子推演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也是孔子說的,他一生的理想無非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便是孔子的溫暖世道了。

其實只要做到五個方面,那么這種仁愛就基本完成了:恭則不侮,生命有尊嚴;寬則得眾,客群人愛戴;信則人任焉,走得更長久;敏則有功,打碎的罐子變寶貝;惠則足以使人,調動他人用心性。

我們以下代人的眼光來看“恭”和“寬”是教我們怎樣樣做人的,“信”和“敏”是教我們怎樣樣做事的,“惠”是教我們怎樣做官的,做人做事做官這就是我們現代人一生基本上要做的資料,所以中國儒家的仁愛思想,我想他跟我們這天每一個人生命中的理想都會相關,他讓我們有具體的做事的方法,在這個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主角。

感恩教育――于丹講座觀後感

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師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之後,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我們要心存感恩、學會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一切愛我們的人! 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無私的,不計回報的。父母對我們的教育,都是盡心盡力的,不惜任何代價的。可我們是怎樣對待我們的父母的呢?我們只知道索取,覺得父母給我們的一切都是應該的,可我們又給了父母什麼呢?同學們,你為下了班的父母端過一杯熱茶,還是為父母洗過一次腳?記得民間有一句俗語: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連動物都懂得感恩的含義,何況我們呢? 我們不僅僅只對父母感恩,對我們身邊的同學,老師、朋友、和幫助過我們的好心人,也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特別是我們的老師。老師您每天都在默默的奉獻著,為班裡的事情操心著,多累呀!您從來都沒有抱怨過,我們還是總惹您生氣,不好好學習。老師您辛苦了!我們以後會好好學習的,不會惹您生氣了。 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能夠生活在一個感恩的世界。要學會感恩去報答,感恩是沒有界限的!讓我們每個人都報有一顆感恩的心吧,世界將變得更和諧,更友善!

感恩教育――于丹講座觀後感

落葉在空中盤鏇,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題記這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主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淺,使我完美了的自己的品質,

提升了自己的修養,完美的自己的人生!

節目中主要講了四個方面:

一、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

二、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

三、如何讓我們的孩子自立、自強和自信?

四、如何培養孩子抵抗挫折的潛力?于丹教授的講話極富感染力,所說的話出口成章,令人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她精練的語言和

高度的概括潛力,使人嘆為觀止。

于丹教授的字字句句引起了我無限的思考:孝,是一句溫馨的話語,揉搓父母疲憊的心;是一把親切的嘮叨,分擔父母的痛楚;是一首暖暖的小曲,解釋父母的情懷。讓我們做一個會孝的人吧!

愛心,是患難中的傾囊相助,是錯誤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痛苦時抹去淚水的一縷春風。讓我們做一個會愛的人吧!自尊、自立、

自強、抗挫是完美人生的四大必備,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讓我們在應對人生的荊棘時,揚起自尊、自立、自強、抗挫的風帆,

更加從容得徜徉也人生的海洋里!

感恩,是一個亘古不變的話題,總能引起人們的遐想,這天我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讓我們做一個感恩的人吧!

于丹講座視頻觀後感400字

今天早上,我早早的起床,如約的打開電視機,觀看于丹老師的講座。

于丹老師主要講了四個內容,給我印象最深字的是一個小故事,講的是有一個小男孩,他很愛發脾氣,因此,他的朋友就很少。有一次,他的爸爸對他說:“你以後要是在發脾氣,就往這個木樁上釘釘子!”過了一個星期,木樁上的釘子已經密密麻麻的了。又過了一個星期,小男孩突然發現木樁上的釘子越來越多,於是,他每天都克制自己不要發脾氣,過了一個月後,釘子從密密麻麻變成了零星了,又從零星又變成了空白。小男孩非常開心,後來,爸爸把他領到了木樁跟前,叫小男孩把樁子上的釘子全部拔掉,可此時木樁上顯現出許多小洞洞,於是小男孩明白了,雖然釘子拔掉了,但對別人的傷害是永遠彌補不了的。從此以後他變成了一個聽話懂事的小男孩。

聽了這個故事,讓我懂得在日常的生活中,不要亂發脾氣,尊敬長輩,就像媽媽說的那樣百善孝為先,我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聽從父母的教導,做一個人見人愛,人 見人夸的小女孩。

于丹老師的講座讓我受益匪淺,她教我們應怎樣做人,以後我們應多聽於丹老師的講座,在生活中不斷的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