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晚觀後感800字_春晚觀後感範文5篇

春晚起源於1979年,正式開辦於1983年,20xx年被定位為國家項目。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於20xx春晚觀後感800字_春晚觀後感範文5篇,希望你喜歡。

春晚觀後感800字篇一:

20XX春晚落幕了,昨天又斷斷續續看了兩遍重播。

《春晚是什麼》,這是今年春晚的序幕。32年來首次以短片的形式取代大場面的開場歌舞,也算是有了進步。用電影導演執導文藝晚會,局部確實有了改變,但一台晚會的成功,最主要的是整體的藝術水平,並不是你換了個主持人就是有了新意、增加了一部開場短片就是改革創新。有了一個不錯的開頭,還要有一個宏大的主鏇律,那就是,新春佳節,讓百姓歡喜。

這屆的春晚亮點較少,略顯平淡。像這樣一台晚會,在整體框架不能改變的情況下,節目的選取就顯得至關重要。今年的歌舞類節目新人較多,但除了幾首經典老歌外,那些原創歌曲估計很難唱紅20xx。我們提倡推新人,可也得有像韓紅、*、譚晶這樣的實力派歌星壓陣,沒有她們,最起碼也得有首像樣的作品,這樣才能流傳開來。

語言類節目今年較少,但既然少就要精。僅有的幾個小品中除馮鞏的那個還算有些笑點外,其餘幾個就是在那湊數。蔡明還是坐在輪椅上表演、郭冬臨還是守著電話調侃,作品步去年的後塵,“包袱”和形式雷同,幾乎沒有新的創意。說實在的,春晚小品要是沒有黃宏、潘長江、趙本山這樣的台柱子,整台晚會基本上就沒有*,讓人興奮不起來。

今年的魔術節目是最失敗的。法國華裔魔術師Yif的表演太稚嫩,紙幣變成銀行卡,這樣的節目我們看過的太多,好不容易從袖口擼出個麵包,晚會還沒結束,便被網友指出穿幫,並用圖片在網上揭秘。看來沒有董卿當托還是不行的。在這么大的舞台,魔術演員不僅要展示你的技術,更主要的是還要表現你的表演才華。劉謙之所以深受觀眾的喜愛,除了他的專業技術過硬外,他的說口能抓住觀眾,見證奇蹟的時刻,更能見證他的嘴上功夫。

另外今年的春晚,這邊在表演,那邊號稱“小彩旗”的小演員在轉圈,讓人有些看不明白。連續轉幾個鐘頭,如果是為了挑戰吉尼斯紀錄,在這個時間,在這個地點,實在不太合適。這樣毫無意義的節目,絕對是導演的失誤,有畫蛇添足之嫌。

其實春晚就是一場全民的大聯歡,說白了春晚真的沒有那么神秘那么難搞。中央電視台文藝中心人才濟濟,沒必要聘請本台以外的導演參與其中。我們總說春晚不好看,實際上就是沒有好看的節目。好的作品是一台晚會的靈魂,央視資金雄厚,號召力強,任何一位導演只要只要尊重藝術規律,在各地方台及全國範圍內選出優秀的節目,組合到一起,那就是一台成功的春晚。昨晚看了北京衛視的春晚,覺得就很精彩。春晚很簡單,節目選對了,春晚就成功了。

春晚觀後感800字篇二:

大年三十晚,20XX春晚如期而至了,讓我們一起來享受這美好的時刻吧。當晚的聯歡會由朱軍、李詠、董卿、畢福劍、撒貝寧和李思思6位主持人共同主持。開場節目是由48位主持人聯袂奉獻的20首歌曲的聯唱,時間長約3分半鐘。相比前幾年只有主持人出席,央視48位主持人一同亮相,幾乎囊括了所有名嘴。

晚會一開始,鳳凰傳奇、王力宏、*、席琳迪翁陸續登場。中西兩大樂壇天后春晚合唱《茉莉花》獲贊,9點半左右,當李玉剛的一曲嫦娥結束,3位神九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就從3d“太空飛船”中緩緩“走出來”,並搭乘升降機“飛”上了舞台。

我最喜歡的是劉謙的魔術了,他的近距離魔術酒杯穿酒瓶,觀眾在如此近的情況下也沒能看清酒杯是怎么穿過酒瓶的,真是太神奇了,看他幾張簡單的撲克牌,在眾目睽睽之下,能表現如此到位,到現在我也想不出他在幾秒鐘之內,怎么可能把一張張撲克變成一個個鋼琴音符,太神奇。更絕的就是鋼琴和彈琴的人變沒了這一節,怎么可能呢,我們當時是很認真的,到現在我也想不明白劉謙到底是怎么把鋼琴和人變沒的。劉謙節目演得好,並且說話也很風趣、幽默。觀眾的掌聲真是越拍越烈,像燃燒的火焰一樣。

最讓我欣賞的是春節晚會上的背景——led大螢幕。除了像20XX春晚一樣在兩側、頭頂和背景出現。可以展現千變萬化的圖案。舞台背景led大螢幕,地面也有led大螢幕,可伸縮柱子形成的三道大幕,可以根據節目的不同伸縮成不同形狀,柱子上面還可以用電腦燈打出漂亮的圖案。好多舞蹈節目中,地面的大螢幕上會出現漂亮的圖案,甚至舞蹈演員會配合圖案來做動作排隊型,在《城市變奏曲》節目中,舞蹈演員還要配合大螢幕上的階梯作出攀登階梯的動作。

超過4個半小時的節目圍繞“新春中國”主題,以“新春到”“新喜來”“新意展”“新篇開”4個節目群展開編排。整台節目始終洋溢濃郁的年俗年味、團圓喜慶氣氛。

20XX年春晚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20xx年將同樣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感覺。

春晚觀後感800字篇三:

俗話說,“守得方寸,才有分寸”。春晚小品《投其所好》中,科員郝建一坐上科長的座椅也會“昏昏然”,或許,有的官員骨子裡就喜歡受“馬屁精”忽悠,才會讓溜須拍馬、投機鑽營者有了“市場”。不得不說,該小品儼然一部現實版的《官場現形記》,與大眾在春晚這個恰當的時間“親密接觸”了。在眾多“官場中人”嘲笑“馬屁精”科長的同時,不知會有何感想?筆者提醒,警惕“投其所好”亂了官員“方寸”。其實,中國兩千幾百年的官場,除了能夠秉承儒家教訓、獨立特行的清官以外,馬屁精更是官場不容小覷的“政客”。電視劇《宰相劉羅鍋》里的和珅,號稱“貪污”,真可謂也是“馬屁精”的代表人物。如今,小品《投其所好》中,“領導喜歡釣魚,我潛到海底給他往魚鉤上掛;領導喜歡打麻將,我就把把拆聽給他點炮兒;領導喜歡文玩,我就拿我太爺爺的舍利拿來給他串串兒”……由此觀之,“拍屁股”是“馬屁精”們的拿手活,雖然為一般正直者所不齒,但往往會受用無窮。

“不怕領導講原則,就怕領導沒愛好”。像該小品中這個“馬屁功夫血液里流淌”的科長,為了勸告屬下陪愛打桌球的局長打球,以“讓你們家祖上都詐屍的好機會”為誘餌,把一個“全心全意為領導服務”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賴昌星之所以瘋狂地、遠華集團屹立不倒,靠的就是千方百計“投領導所好”,瞄準的是領導幹部的“軟肋”,往往能限度地撈取到個人利益。這股歪風一盛行,黨風政風、民風社風就必然不正。

“藝術來源於生活”。春晚之前,小品演員們還到中紀委等部門收集素材。由此觀之,反腐已深入人心,將反腐題材搬上銀屏,再彰顯了黨中央鐵腕反腐不動搖的堅定決心。其實,類似官場陋習早已見諸網路報端,看看那些“為領導打傘”、“幫領導開車門提包”、“背領導淌水”等事件中的“馬屁精”們,大庭廣眾之下討領導歡心,看看那些肉麻吹捧上級、語不驚人誓不休的為領導進行精神按摩,這些更是一個個具有現實意義的諷刺小品。

“勤興業,思成行”。反腐小品《投其所好》提示官員明辨是非,隨時堅守政治定力,才能不被“忽悠”。反之,“投其所好”之所以能擺平一些領導幹部,還是因為領導幹部本身就“說不起硬話”。為此,要讓“投其所好”者“英雄無用武之地”,領導幹部就要增強黨性修養、牢記為民宗旨,嚴把“社交圈”,與那些懷著個人目的來拉拉扯扯、溜須拍馬、投機鑽營之徒“劃清界線”。同時,更要紮緊制度的“籠子”,讓“潛規則”沒有“空子”可鑽,才能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春晚觀後感800字篇四:

在這日曆的最後一頁,懷著一種特殊的心情,盤坐在電視機前,充滿期待地觀看春晚。萬眾矚目的20xx年春晚,準時拉開了帷幕。在這不平凡的20xx年,我們的祖國經歷了太多太多,所以讓這屆春晚充滿了特殊的意義。

以“中華大聯歡”為主題的春晚,儘管我是以近乎挑剔的眼光去看的,但亮點是在不少。在這些令人難忘的節目中,我精選了幾大亮點,也就當作對春晚的盤點吧。青菜蘿蔔,各有所愛嘛,我在這裡淺談自己對春晚的看法。

現在的社會與三十年前是迥然不同。在相聲《我有點暈》中,姜昆一開場就以“過來人”的身份回顧了改革開放30年來生活的點滴變化,同樣點出了一些不協調的變化,有著針砭時弊的作用,我們全家都深表同感。如今的春晚總喜歡“熱鬧”,一台節目,少說也有四五人,可不是嘛,“30年前,李谷一一個人演8個節目;現在,八個人演一個節目。”用專業點的語言來說,就是“搞人海戰術”。姜昆真是點到點子上了。此外,這個相聲中還有一句經典台詞:“30年前是人吃冬粉,現在‘冬粉’能把人吃了。”這話說得可真夠誇張的啊,不過挺形象。現在的追星現象日漸嚴重,確實應該讓我們這些青少年深刻反思。此外,一些網路新語扎紮實實進入了我們的生活“爽快”--“爽歪歪”,“深入”--“零距離”……正因為這貼合百姓,合情合理的內容,博得觀眾的陣陣掌聲。我想這個相聲就是所有中年人及老年人面對不斷發生變化的傳統,由切身感悟生髮出的喜劇效果,就是一種犯暈的感覺。

周杰倫和宋祖英的“英倫組合”,堪稱本屆春晚的亮點,他們兩人演繹的“辣妹子”版的《本草綱目》,糅合了兩人各自的演唱風格,一種充滿民族特色,音域如此之高的女高音,另一種則是偶像級歌手,流行音樂的小天王。真是一場精彩好戲啊。雖然時間非常短暫,但是這不失是一種很好的嘗試,一種創新。這個節目可謂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有種眼前一亮的快感。

此外,來自愛爾蘭的踢踏舞團,為我們帶來的《大河之舞》真是令人拍案叫絕。舞蹈熱情奔放,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感覺,表演者紮實的基本功地與很自然的表演能力。還有來自寶島台灣的魔術大師劉謙帶來的《近景魔術》,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劉謙將戒指變進雞蛋里的這一“壯舉”,讓人大開眼界。儘管魔術是虛假的,但這種嫻熟高超的手法,如夢境般的效果著實讓人驚嘆不已。

美好的20xx年,我們有了的追求,的期待。感謝20xx年的春晚,在日曆的最後一頁翻過的時刻,給了我們不一般的感覺……

春晚觀後感800字篇五:

萬家燈火除夕夜,歡歡喜喜看春晚。這些年,春晚在人們的記憶中,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它和年夜飯、吃餃子、放鞭炮一樣,已經逐漸成為中國人的新民俗了。春晚能伴隨著我們走過了這么多年,這也反映出了春晚還真是我們除夕之夜不可缺少的一道文化大餐。

今年的春晚,從整體上看較往年有了很大的改變。首先是它的舞台包裝華麗,變幻莫測的立體效果加上led大螢幕,使每個節目都能與舞台背景融為一體,突出了演員們的表演效果。節目方面推陳出新、經典懷舊,將民間的風俗人情融入到了晚會之中,喚醒了觀眾的欣賞情趣。

晚上八點,鼠年春晚在第一個節目《歡歌賀新春》中正式拉開帷幕。這個節目由六位主持人和多位明星表演。今年春晚有悠揚動聽的歌曲,有婀娜多姿的舞蹈,有神秘莫測的魔術,還有輕鬆搞笑的小品。

王力宏的《十二生肖》把全場帶進了高潮。王力宏身著紅色衣服,邊唱邊跳,全場都跟著high了起來。宋祖英與席琳迪翁合唱《茉莉花》,《茉莉花》是一首中國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一帶,而席琳迪翁卻準確地用中文唱出來,可見她花了多大的功夫!

相聲演員曹雲金和劉雲天帶來的《這事兒不賴我》又一次把全場帶進高潮,相比之下,在央視鼠年春晚上尚顯有些緊張和放不開的曹雲天、劉雲天,在鼠年春晚中帶來的相聲《這事兒不賴我》反響不錯。和往年一樣,XX年鼠年春晚相聲域名同樣惹人關注。相聲中頻繁出現的“這事兒不賴我”,極有可能成為新的流行語。

小品《你攤上事兒了》與《今天的幸福2》笑爆全場,孫濤和秦海璐,一個保全一個王總,因為牌子的事兒發生爭吵。《今天的幸福2》由沈騰、馬麗等四人表演,告訴我們不要因為一些小矛盾卻又不溝通而導致情況惡化。

劉謙和李雲迪合作表演魔術《魔琴》,這個節目成為春晚的看點。首先,劉謙把一個杯子放到了紅酒瓶里,全場無人不感到吃驚,接著,劉謙又用撲克牌變起了魔術,最後,大變活人,在台上彈琴的李雲迪瞬間到了觀眾席上,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其實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核心就在於“聯歡”,節目異彩紛呈,沒有大的漏洞,讓觀眾感到輕鬆自然就好。這兩天看了其它各大衛視的幾台春晚,感覺非常精彩,節目形式新穎,各具特色。假如我們明年的央視春晚,多從各省台挑選出一些優秀的節目登台表演,相信百姓們一定會更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