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沉默》6篇觀後感精彩評論

《保持沉默》講述的是歌手在密閉化妝間遇刺,當場只有一人在場,而端木蘭律師要怎么樣為他做無罪辯護呢?面對檢控官的針鋒相對,在一次次的激烈爭辯之後,犯罪嫌疑人被曝出是被害人的遺棄私生子,這下案件一下子變了性質,究竟真相會是如何的呢?希望以下的觀後感對您有所幫助!

《保持沉默》觀後感一

作為迅粉,對於這部電影的感情其實是很矛盾的,一方面它是周迅存貨里唯一一部大女主電影,又是分飾兩角,無論是律政俏佳人還是拋棄孩子的母親,周迅的演繹絕對都是值得期待的,但另一方面,這部電影被壓了三年,20xx年拍攝,20xx年8月第一次定檔,20xx年才揭開廬山真面,從一開始大家對於敏感題材的猜測,逐漸到電影質量的猜測,都讓人對這部電影逐漸失去了興趣與期待,當我逐漸以為它會像行銷號猜測的那樣悄無聲息的在電影頻道播出時,它居然定檔了,因為期待值已經逐漸降低,看完之後反而覺得還不錯。

電影一直以“弒母大案”來宣傳,主創們也意在通過電影來讓大家關注原生家庭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這是電影的目的,也是周迅接演該片的初衷。但電影本身定位懸疑片,但卻無法在感官上刺激觀眾,無法給人以足夠的代入感,在懸疑推理被弱化的同時,電影加重了法庭的戲份,香港法律是英美法系,不同於我們大陸的社會主義法系,如果著重拍好了,可能會是香港版的《全名目擊》,但法庭戲還是感覺差口氣。其次,兇手設定成人格分裂的做法還是太過草率,缺乏一個行為足夠的支撐點,我在看電影的時候腦海總是不斷浮現電影《一級恐懼》,結尾處甚至想起了《天才瑞普利》,所以我覺得如果減去感情線,加入兇手更多的成長軌跡和心路歷程電影會更加好看,人物也更加豐滿。周可作為新人導演,首部電影到這個程度其實已經及格了,本身話劇導演出生,電影感偏弱,話劇感略強,情有可原。我其實非常期待她以後更的作品。

周迅的演繹一如既往的精準,她演起這類角色似乎早已信手拈來。吳鎮宇的國語配音有點出戲,祖峰的長髮有點滑稽,但兩位主演演的也十分精彩,亮點十足。總之4星鼓勵吧。

《保持沉默》觀後感二

好懷念大陸能拍出李米的猜想的那個時候,也好懷念演李米的周迅啊。這部保持沉默,真是男默女淚啊。都是些什麼鬼。密室殺人的推理幼稚園水平,根本無法激起觀眾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一個專程從北京請來的鼎鼎大名的律師,難道不知道這種野路子錄音根本不能作為證據,而且全程推理都是假設性問題。是當觀眾傻,還是香港法制不健全啊。最後周迅被當人質了,一句我想讓孩子有見到這個世界的機會,就順利逃脫,這危機解除得太有性價比了。你前一分鐘還想去打掉它,關鍵時候又用它來救自己的命,整部片子到底想要表達什麼?而且那個為了做歌手就必須要放棄自己孩子的設定,完全就是對娛樂生圈稚到可笑的刻板印象。那個經紀公司老闆和那個公司藝人的互動,天哪,那是窯子吧?後面那些拖沓無謂的反轉也令我如坐針氈。唯一值得探討的,是吳鎮宇一開始覺得北京冷,最終還是離開香港搬到北京,這是不是意味著什麼呢?(一臉應景的壞笑)

《保持沉默》觀後感三

影片情節跌宕起伏,多次反轉劇情,真相層層剖開,結局意外但又不失合理,場景不大但布置精緻,更是深刻,將法律,親情,愛情等各種元素融合在一起,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令人印象深刻,看得出導演才華出眾;周迅一人分飾兩個角色,演技非常線上,性格完全不同的兩人刻畫得非常自然,是近幾年國產片中少有的良心之作。

《保持沉默》觀後感四

完成度相當不錯的國產庭審懸疑片,節奏拿捏得體到位,一人分飾兩角,原以為反轉的點在主角身上,卻兩次都用到了兩個配角。辯論環節邏輯縝密,各群演證人的表現客觀且克制,庭審氛圍令人舒適,更加嚮往法治健全社會的陪審員制度,但不知為什麼總覺得大陸很難實行,相信國家體制,但我不信關係複雜的人心。周公子演技沉穩,兩個角色三種性格狀態都掌控得不錯,45歲的“高齡”還能看出《畫皮》里那種媚的氣質,就是下嘴唇豐唇痕跡明顯……吳鎮宇確實老得很有型,還有種邪性的魅力,可惜現實生活中的兒子很難繼承了;祖峰中規中矩,辨識度極高的褶子臉從《潛伏》的李涯開始就給我留下好感,就是那種人設即便是壞也不會太壞的感覺。重中之重是本片的導演是個純新人,處女作拍成這樣已經相當可以。ps:舊時代鏡頭中,周迅和祖峰的形象絕對是被周冬雨和朴樹上身了

《保持沉默》觀後感五

訂《保持沉默》的票時,發現我常去的那家萬達,在8月23日上映當天,最早的一場居然是下午五點多。這是什麼概念?《保持沉默》與速激同一天上映,排片率僅有9.5%,再聯想到這部電影因不知名原因,從20xx年8月一直跳檔到現在,中途還重新剪輯過一次,可以說命途多舛了。

《保持沉默》由一起密室兇殺案為開端,著名歌星萬文芳在密閉的化妝間遇刺,當時在場的只有吉米·托馬斯一個人。周迅飾演的端木蘭律師,作為吉米的辯護律師,準備為他做無罪辯護,因而在法庭上與該案的檢控官吳正為(吳鎮宇飾),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隨著庭審的展開,這起離奇兇殺案的內情逐漸浮出水面,嫌疑人吉米很有可能還因為幼年遭到養父的虐待和性侵,蓄意謀殺了養父母。在養父母死後,吉米來到香港,想要與自己的生母萬文芳相認,隨後發生了這起撲朔迷離的弒母案。

在《保持沉默》中,導演有意讓周迅分飾兩角。既扮演著名歌星萬文芳,又扮演律師端木蘭,一個是感性、情緒化的明星,一個是理智、重邏輯的律師。為了使這兩個角色有所區分,在拍攝期間周迅特意增肥,並且在特效化妝的基礎上,對角色的語言、動作和表情上進行細膩地打磨,將兩個容貌相似、個性相反的角色刻畫得入木三分。

有意思的是,這樣的角色安排,正好印證了電影所想要傳達的“情法對峙”的主題,尤其是她飾演端木蘭時,一方面同情吉米過去的經歷,千方百計想要為他做無罪辯護;另一方面出於法律從業者的直覺和專業素養,又不得不對吉米的供詞產生懷疑,這樣的矛盾心理,正是情法兩難的另一種體現,這種角色設定,也給了周迅展示演技的空間。

導演周可在接受採訪時,曾談起拍攝的契機:“有兩件事讓我想到去拍這樣一部電影,一個是20xx年浦東機場的弒母案,還有一個是全國很多棄嬰島被關閉了,原因是棄嬰太多。”周可作為一名話劇導演,這部《保持沉默》算是她轉型電影導演的處女作,涉及虐童和弒母這樣的邊緣題材,劇本架構又是以室內戲為主的庭審懸疑劇,幾乎能夠預見到票房不會太好。

然而,周迅在讀到劇本後立刻同意參演,其中的原因,正如她在一次訪談中提到的,她希望有更多的人來關注原生家庭問題。她的這個想法,顯然與導演的初衷不謀而合。

這組非常規的電影海報很能體現這一點,我個人非常喜歡:

相較於其他更討喜、更有觀眾緣的主流題材,這部電影試圖探討留守兒童、孤兒領養、兒童虐待以及弒母這樣的邊緣題材,僅此一點,就可以視為國產電影的一種突破。

近幾年頻發的弒母案,已經到了令人觸目驚心的地步,不僅僅包括本片的原型“留學生浦東機場弒母案”,更有前不久落網的北大弒母學霸吳謝宇,還有去年引起轟動的湖南省沅江少年弒母案,犯罪者年齡僅有12歲,他父母在他不到一歲時便外出打工,他甚至在犯罪後說出駭人聽聞的狡辯:“我又沒殺別人,我殺的是我媽。”

在這些有違人倫、殘酷恐怖的案件背後,包含無數複雜的社會議題——留守兒童、喪偶式育兒、隔代教養、家庭……

就像王學兵參演《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以後,成為“反家暴形象大使”一樣,周迅試圖通過這部電影,將沉重而複雜的邊緣議題投放到大眾視野中。他們這樣知名的公眾人物,保持對社會議題的參與,通過表演和自身的影響力,來盡到一個演員應有的社會責任感,必然是值得肯定的。

遺憾的是,成於此,也敗於此。

正如我很喜歡的上面四張海報一樣,我能夠理解導演希望表達的主題,但對於一部電影來說,這些議題過於龐大,也過於複雜,要想在一部電影中傳達如此多的,實在有些力不從心。

導演周可從話劇導演轉型,在劇本方面不夠細緻嚴謹,似乎還沒有把握好舞台感和電影感的區別,電影中有些過於戲劇化的台詞和情感表達,在後半段顯得有些過火,在主題的呈現上反而過猶不及。

不過,我仍然認為這部電影值得肯定。任何問題,在被解決以前,首先要被更多人看見。或許,這就是這部電影的意義所在。

《保持沉默》觀後感六

看預告的時候以為這個片子是法律刑辯的影片,但沒想到還會有愛情有親情有夢想,格局和野心很大。有一種看到十年後時代觀改變的《全民目擊》的感覺,如果將兩者比較可能更喜歡《全民目擊》。吳鎮宇和周迅的感情戲還真的很難得,有種還看到多年前《梁山伯與朱麗葉》的欣喜,等待和堅持也許就是愛最迷人的地方吧。令人心疼的是結尾,張小傑說,謝謝你讓我看到了這個世界,可是這個世界好冷。這個句台詞,有些心疼,就如今年春天在上海看的《何以為家》有過的惆悵一樣。黑色曼陀羅的設計,也很有意思,很符合契柯夫的槍,一個物件,引出背後的事,象徵著人物的運。如果一定要說影片最好的地方,那就是周迅開口唱歌以及比較有趣的是周迅二角的設定,結尾的生的端木蘭和死去的萬文芳很有想法,作為迅哥的冬粉來說,聽周迅唱歌就已經值回了票錢了。當然囉,這個片子其實還能進一步變好,戲劇出生的導演都有個習慣就是整部影片基本靠台詞和旁白驅動,解決不了時空關係就來個閃回,這樣通常就會讓影像本身的信息量其實比較貧瘠。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使得後半部片子的情感主題,略微顯得和法庭題材割裂,所以幾個大反轉都能很容易被觀眾猜到,轉得都不夠精彩。如果能將周迅一人二角和張小傑/萬思成的二角,設計更完整、複雜的並置,電影就不回那么突兀了,這也許還是導演在主題上還是開發得不夠深入吧。俏咪咪的說,李媛在裡面哪怕只有幾幕,也還是很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