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觀看電影《調音師》觀後感三篇

《調音師》是由奧利維耶·特雷內執導,該片講述了假裝盲人的鋼琴調音師阿德里安目擊了一樁謀殺案後發生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xx觀看電影《調音師》觀後感三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調音師》觀後感:細節和伏筆

對於短片來說,濃縮的必須是精華,本片成功的做到了這點。

調音師肯定是被殺死了(我看的視頻標題就提示重看開頭。。。),他相信自己的演技完美無瑕,那是因為之前他並沒遇到真正要挑戰他演技的人。跳舞的少女也許本身就是個暴露狂,餐廳的服務員(錢是對的,調音師故意找茬)對於調音師到底是不是個盲人並不感興趣,因為這跟他沒有利益衝突。主人公的確花了很多功夫去學怎么做一個盲人,他的演技應付之前的角色都是綽綽有餘了,但是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天,他才遇到了真正的挑戰。

調音師到底犯了幾個錯誤讓女主人從剛開始有保留的信任到懷疑再到最後的識破?

總共有五個失誤(以下是按照失誤的嚴重程度從輕到重排列的):

1.調音師最後一下按門鈴的時候女主人很可能在門後看著,而他按門鈴的動作很迅速,如果是盲人應該是摸索著去按的。

2.調音師踩到油漆摔倒的同時看到了屍體,(地上的是油漆,是女主人為了掩蓋血腥味故意潑在地上的,女主人家確實在裝修,8分16秒門的左邊有梯子和一些工具,門的右邊有油漆桶)他看到了屍體以後表現出了驚慌這引起了女主人的懷疑。為什麼女主人會這么快就懷疑,因為女主人本來就只是有保留的信任。一個細節可以說明,調音師進門以後女主人把門反鎖了,反鎖的時候可以聽到三到四下聲音,而之前女主人開門的時候是直接開的,並沒有聽到解鎖的聲音,這說明之前門沒有反鎖。女主人為什麼要把門反鎖,就是怕調音師不是盲人,看到屍體後奪門而逃。

3.女主人開始懷疑調音師,於是做了一個測試,很遺憾,這個測試調音師沒能通過:8分40秒,調音師要坐下的時候女主人故意推了他一下,調音師本能的用手撐在鋼琴上,而這個鋼琴,他之前碰都沒有碰到過,盲人怎么會知道沒有碰到過的鋼琴的位置呢?於是女主人更加懷疑調音師不是盲人。

4.女主人取下調音師的墨鏡,她想看看調音師的眼睛,因為有些盲人的眼睛和正常人的眼睛不一樣,(比如謝遜的,一看就知道是個瞎子)如果是這樣,女主人就可以打消自己的懷疑。於是女主人端詳了調音師的眼睛好一會,她看到了什麼?隱形眼鏡(影片之前的細節:調音師為了偽裝盲人帶著隱形眼鏡)

5.日程本,這個失誤是最明顯的,正如調音師自己想的:盲人要什麼日程本。他不該把衣服給女主人。

其他細節:

調音師的上司說了一句話:這社會不是偷窺癖就是暴露狂。女主人的對門鄰居就在門眼後面偷窺了調音師,直接識破了調音師假扮盲人,所以她才會滿臉疑惑的開門。而調音師並沒看到鄰居的滿臉疑惑,女主人卻看到了,女主人以為是自己說丈夫不在家的謊言引起了鄰居的疑惑,所以她才迫不得已讓調音師進去。也正是鄰居這個舉動,間接的將調音師推向了地獄。

影片剛開始調音師就是因為緊張過度在伯恩斯坦鋼琴大賽失敗,說明調音師的心理素質並不好,這也為後面買下伏筆:調音師看到屍體以後非常緊張,演技也大打折扣,失誤不斷。

女主人的丈夫(死在沙發上的老頭)的死狀過於平靜,他在臨死前也沒發覺有人用釘槍指著他的太陽穴?這是因為他是個真正的盲人。這也同時說明女主人對盲人非常了解,識破調音師假扮盲人更加容易。

為什麼鄰居識破了調音師卻沒有揭穿他,這是因為她發現女主人也在扯謊。女主人的丈夫是盲人,還一把年紀,照理說不會單獨出門的,但是女主人之前說他丈夫不在家,這也引起了鄰居的懷疑,所以鄰居開門時的困惑表情是來自於兩個人的,鄰居發現兩個人都在扯謊,所以她不知道說什麼。

很多人對老頭死在地上還是沙發上有爭論,為什麼我覺得老頭是死在沙發上的而不是死在地上的,因為我想不到一個理由兇手把老頭殺死在地上還扶到沙發上坐好,血跡會弄髒沙發和枕頭,會加大處理屍體和血跡的工作量,個人意見。

寓意什麼的就不揭示了,觀眾也應該是各有各的理解和體會。

調音師》觀後感,適者生存的遊戲,需要一顆盲人的心

丘比特射箭必須蒙上眼睛,正義女神必須瞎。用眼睛是看不到事物的本質的,他們的眼睛必須看不見,他們得用心看!正如《調音師》這部電影。

電影裡面說,什麼是生命,取決於肝臟?我想不僅如此吧,應該更是取決於我們每個人的價值觀念。世界是美好的,讓人溫暖,讓人快樂,讓人看到希望;但世界的本質是殘酷的,讓人迷茫,讓人痛苦,讓人走向深淵。然後,我們在深淵中歌唱希望的美好,用痛苦的心去表演生活的快樂。

為了籌錢而假裝眼瞎的阿卡什,在撞見西米和情夫殺人清理屍體的時候,保持了冷靜,沒有當場揭穿假象,而是事後前往報警,這時候的他,內心的良知尚在,道德猶在。但是殺人的人就是警長,你能怎么辦,而且你報警的舉動,明顯引起了對方的懷疑,你已經被對方盯上了,阿卡什做了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做的選擇,面對強權,明哲保身。

於是,即便是在死者痛苦的女兒面前,他依舊做了假證詞,事情的真相,他只能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大義凜然,然後立刻被警長抓起來,後面的事,他想都不敢想了。看似懦弱,卻很現實,這是身為動物的天性使然,但是即便如此,他內心的善念還在,是非對錯還看得清楚,只是少了勇氣。

但最後,他和醫生合力幹掉西米,換錢治眼睛,被西米毒瞎了的眼睛是治療好了,但是他的心卻瞎了,甚至是連勇氣都回來了,只是勇氣,沒有用在道德的一面。第一感覺和許多評論一樣,覺得他好腹黑,不是個好人,但是設身處地的想想,其實他一系列的選擇之中,對於他個人而言,或許,又是最好的選擇。

那些把疑點說出的證人,哪個不是被西米和警長對付,即便是自己不敢站出來,西米都要毒瞎自己的眼睛,若是自己真的想找警長的上級去報案,只怕自己連這城都出不去。而最後,有報復的機會,有完成自己裝瞎賺錢目標的機會,有讓自己眼睛恢復視力的機會,而且犧牲的不過是自己仇敵罷了,雖然仇敵不是被法律所制裁,但她也確實罪有應得。若是你異地處之,你怎么選?我想大多人都會和阿卡什相同吧,人性使然,無所謂腹黑之說,我們是人,不是神,這個世界,我們是用眼睛看的,不是心。

當然,也正因為如此,在電影中,也對睜著眼睛卻什麼都看不到的冷漠之人進行的藝術的諷刺,靠竊取他人器官謀利的計程車司機,死後家人被勸說捐獻器官,很多人都看到這個諷刺,而我卻以為這不僅僅是諷刺,更是對男主未來命運的暗示。選擇了閉上心眼,只看表面不看內在的人啊,終究會在人生的黑暗中自食惡果,就如同在黑暗中開槍打死自己的警長。

而整部影片讓我整個人都感覺不好的細節,是電影的最後,阿卡什和單純的蘇菲重逢,當年初遇的時候,蘇菲看不出他是裝瞎嗎,我以為若是有心留意,觀察細節,一定可以看出端倪,但是蘇菲沒有發現,因為善良的蘇菲自己選擇了願意相信他,電影中人性的溫暖,似乎就在蘇菲這個人物身上。但是蘇菲卻在最後對男主說,你應該挖掉西米的眼角膜來治療自己,這份狠勁,還是當年那個傻白甜嗎?

單純的蘇菲甚至想要體驗阿卡什的生活

只怕這些年,蘇菲也經歷了許多,也不再是那個站在窗下的單純女孩了。而這,其實也是大多數人無奈的生存之道,看似光鮮的外在背後,都有個人的陰暗。

一部《調音師》,展現了人性的懦弱,貪婪,自私,讓人很壓抑,卻又那么的真實。想要從這個真實的牢籠中衝出去,想要吶喊,我們不僅僅要用眼睛看世界,我們更要用心看,我們要把我們的勇敢放在正確的位置。但是我自己都覺得這樣的吶喊,有些空洞,無力,沒有感召力。因為我自己,只怕和大多數人一樣,以一個睜眼瞎的身份,遊蕩人間。

適者生存

從前有人倒了,大家會扶起來,但現在,能打電話呼救求援的人,我都會給他點讚。不是心盲,而是這個世界,真的只有一個規則:適者生存。

印度電影調音師觀後感

這部印度電影調音師是由法國微電影《調音師》改編而來,法國的這部微電影豆瓣評分9分以上,只有短短10多分鐘,讓人印象深刻,但是結局的戛然而止,讓人很不過癮。

而這部印度電影結束的那一刻,我慶幸:這2個小時沒有白花。

感謝這部電影的導演,把一個微電影改編得如此成功,不僅做到很好地還原,還讓劇情變得更加跌宕起伏、懸疑和幽默。

男主阿卡什是一個優秀的鋼琴家,為了獲得藝術靈感,嘗試假扮盲人,對比於正常人,盲人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有一天他在路邊被一個叫蘇菲的女孩騎車撞到,兩人因此結緣。蘇菲得知阿卡什是個鋼琴家,而蘇菲的爸爸剛好開著一家餐館,為了表示歉意,蘇菲邀請阿卡什去餐館彈鋼琴,而阿卡什一彈成名,在餐館很受歡迎,同時他和蘇菲也產生了微妙的感情。電影演到這裡,也就是一個普通的愛情故事。

印度電影調音師觀後感

反轉發生在演員普拉默德的出現,普拉默德是這家餐館的常客,他看到阿卡什彈琴這么好聽,正好他和妻子3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於是邀請阿卡什去他們家演奏。卻沒想到是悲劇的開始。

有幾幕我至今回想起來,仍然驚魂未定,就是假扮盲人的男主阿卡什受著演員普拉德邀請,去他家為他的妻子彈奏鋼琴。

男主阿卡什如約而至,敲門之後,開門的確是普拉默德的妻子西米,他進入房間之後,彈琴沒多久,就瞥見有屍體出現在客廳拐角處,伴隨著一攤血。這時他藉口上廁所舒緩情緒,進入廁所後,男主阿卡什開始小便,此時鏡頭拉長,角落裡出現一個男人,手上緊握一把槍,屏住呼吸盯著男主,看到這裡,我和身邊的觀眾不禁吸了口冷氣。

還有一幕也很驚悚,事後普拉默德的妻子西米事後懷疑男主阿卡什不是盲人,他看到了自己的丈夫普拉默德的屍體,也看到了自己的情人將丈夫的屍體塞進行李箱,然後運出房間,因此來到了他家試探,阿卡什給她倒咖啡(仍然假裝是盲人),等阿卡什回過頭來,一個骷髏赫然出現在眼前,在座的不少人都嚇出聲來,緩和過來才發現是普拉默德的妻子西米帶著骷髏面積嚇唬阿卡什。

除了這些驚悚的畫面讓人影響深刻,開放式的結局也塑造得很成功。結局時功成名就的阿卡什和蘇菲在歐洲相遇,蘇菲嘲諷阿卡什裝盲人騙人都騙到歐洲了,阿卡什卻回答說來話長,找了家咖啡店,向蘇菲娓娓道來他的遭遇。

說自己後來確實被普拉默德的妻子西米被弄瞎了。但是在蘇菲離開之後,阿卡什拄著拐杖,走在街頭,面前有一個易拉罐,砰地一聲,易拉罐被阿卡什用拐杖踢飛出去,電影就此結束,留下一個意味伸長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