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台專題節目《榜樣3》觀後感精選範文5篇

《榜樣3》是一部學習先進主義精神的教育片,為我們講述了幾位真心為民,踐行理想初心的共產黨員的事跡,讓我們感受到榜樣的力量。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於觀看《榜樣3》專題節目的心得體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觀看《榜樣3》的感受

觀看了《榜樣3》,觀看中幾次感動落淚,沉甸甸的榜樣及事跡讓我感慨和思緒萬千,《榜樣3》的優秀共產黨員楷模,先進典型事跡激勵著我,怎樣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爭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和幹部。

《榜樣3》是一部學習先進主義精神的教育片,為我們講述了幾位真心為民,踐行理想初心的共產黨員的事跡,讓我們感受到榜樣的力量。就像片裡的一句話“榜樣照亮了時代,照亮了我們要走的路”它給予了我無法忘記的力量。裡面每一個人物身上所傳達出來的那種堅毅,讓人體會到什麼才是堅持初心的精神,什麼才是對使命如同對待生命般重要。他們是普通人當中的不凡者,照亮我們要前進的方向,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範作用。那種堅持初衷的好處在他們的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節目裡有90高齡的老黨員宋書聲,一輩子從事馬列主義著作的翻譯工作,所譯的《共產黨宣言》一向沿用至今;有帶領村民致富的村書記傑米拉,有致力於北斗衛星技術的專家王淑芳,有衛國戍邊的邊防緝毒指戰員印春榮......尤其讓我感動的是那個摩托醫生,山西臨汾的賀星龍,村民籌錢上的衛校,就是想學成歸來服務村民,20個村,服務4600民眾,20xx年磨破了8個大帆布背包,村民賒賬10多萬,他把賬本付之一炬,多么樸素的情懷阿。十年如一日的初心,奉獻自己和不怕任何艱難險阻的精神。

捫心自問,作為一名教師,他們的奉獻精神、身上的�酒雍橢矣謐約耗諦牡母叨戎霸鷥校他們把困難當作人�路上的一塊石子,一切為了人民服務的本心這是我所缺乏的。要鑄就教師的人生品格,修煉先進的共產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教育崗位上,時時刻刻都要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以檢查和總結。同時也要加緊業務學習,不斷更新知識,以適應現代教育教學的需要。

總之,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神聖的歷史使命和職責。我們要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爭做新時代的深受學生歡迎的新型教師,合格教師。

學習《榜樣3》做優秀共產黨員

20xx年11月9日,我在家觀看了《榜樣三》這個節目。《榜樣3》專題節目由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錄製,該節目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看完這個節目,我被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深深震撼了。

97年前,一群革命者,將紅色旗幟插在了中國的土地上,這面旗幟最終飄在了全國的版圖上。而多年後的繼承者們依然有著同前輩一樣的偉大精神。用一輩子翻譯紅色書籍的宋書聲,1946年,18歲的他第一次接觸到馬列主義書籍,在血與火的環境裡,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一輩子只做翻譯馬列書籍,宋書聲用行動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內在精神!

山西的醫生賀星龍,在地頭,在窯洞裡,從一個村,到28個村,20xx年,他背爛了12個行醫包。多年前的恩情,讓他進行了20xx年的堅守,紮根在這個貧瘠的土地上,他成了這個區域唯一的醫生,他實現了共產黨員的堅實諾言,為人民服務是他這20xx年來的精神支撐。還有蓋買村黨支部書記的李元敏,為了鄉村致富,她發誓乾好這個書記。治軟和致富是她的畢生目標。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為北斗衛星一向默默奉獻的王淑芳,在不能被公開的日子裡,她甚至放棄了照顧母親,當母親病重,她含著眼淚回去繼續工作,直到北斗衛星最後完美綻放。在經濟熱潮的這天,她放棄了當老總的機會,依然選取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還有很多很多優秀的共產黨員,比較他們,我感到十分慚愧,在這個相對優越的環境裡,我需要向他們學習這種革命精神,找到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精神。

到了新時代的這天,我們趕上了一個偉大的時代,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不但有義務,而且有職責,將未來的中國建設得更好。

作為一名共產黨人,我就應不忘初心、牢記自己的偉大使命,做到共產黨人就應有的信仰堅定、心繫民眾、勇於擔當、創新奉獻這樣的精神風貌。

作為一名黨員,我就應時時刻刻做好自己,努力研究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將共產黨員的內在精神時刻踐行,做一個優秀的黨員,做一個奉獻的共產黨員。

入黨積極分子榜樣3視頻觀後感

《榜樣3》也是繼20xx年《榜樣1》和20xx年《榜樣2》之後,推出的第三部開展黨員教育培訓的生動教材。連續三年來,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錄製《榜樣》系列節目,正是指引我們新時代共產黨人在前進道路上更好前行的“風向標”。此次《榜樣3》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透過先進代表訪談、典型事跡再現、嘉賓現場互動、分享入黨初心等多種形式,著力講好新時代新故事,既展現了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執著堅守,又彰顯了共產黨人“信仰堅定、心繫民眾、勇於擔當、創新奉獻”的精神風貌。

“樹高千尺,必有根基;水流萬里,定有源泉。”毛澤東同志曾指出,典型本身就是一種政治力量。對於資訊時代的我們而言,透過《榜樣》系列專題節目學習具體的先進典型、時代榜樣人物事跡,往往比理解抽象的原則方法要實用得多。一名榜樣就是一面旗幟,代表著努力奮鬥的方向,也凝聚著繼續前進的“超能量”。就在節目《榜樣1》和《榜樣2》中,我們學習了羅官章、支月英、劉銳、陳先達等同志的先進典型事跡,他們身上洋溢著時代精神,讓我們見識到新時代共產黨人應有的樣貌……節目用平凡故事講述深刻道理,用先進典型模範事跡詮釋黨的崇高理想。這些感人至深的“榜樣”人物,用畢生的精力踐行自己所堅守的理想信念的故事,比任何的大道理都更容易感染人、激勵人。

“好的榜樣,是最好的引導;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說服。”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也從來不乏“榜樣”。像即將播出的《榜樣3》中的王淑芳、賀星龍等親身講述的黨的十九大後湧現出來的身邊先進典型,他們身上充分展現了新時代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執著堅守,充分彰顯了新時代共產黨人“信仰堅定、心繫民眾、勇於擔當、創新奉獻”的精神風貌。他們用忠誠、乾淨、擔當詮釋著新時代共產黨人應有的職責與擔當,他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示範者,也是新時代新氣象新精神的引領者。應對這些新時代“榜樣”,我們都應滿懷恭敬地向他們深深的鞠一躬,然後在心中鄭重地對自己說:我也要像他們一樣,做一名“信仰堅定、心繫民眾、勇於擔當、創新奉獻”的新時代共產黨人。

黨的十九大以來,湧現出了黃群、宋月才、姜開斌、王繼才、鄭德榮、鍾揚、張超等一大批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和“時代楷模”從各行各業各個領域脫穎而出,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個性是在我們身邊,就有我們西藏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卓嘎、央宗姐妹,今年10月也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她們父女兩代接力為國守邊的感人事跡透過報刊、電視、網路等媒體形式在全社會廣為傳播,也在雪域西藏營造了樹典型、學榜樣、爭先進、創一流的濃厚氛圍。

這些新時代的榜樣人物,他們大多來自各行各業各個領域的基層一線。他們並非高高在上、遙不可及,他們每一個榜樣人物都來自於我們的身邊。因此,我們不但要向榜樣致敬,更要“見賢思齊”,將他們當成標桿,學習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中紮實苦幹的作風,學習他們應對困難時鍥而不捨的精神,日積月累,水滴石穿,從推崇他們、模仿他們,最終成為他們直到超越他們。

“人不率,順不從;身不先,則不信。”新時代需要新氣象新作為,更需要《榜樣3》的強大正能量,這其中的榜樣人物正是新時代繼續前進最佳“風向標”,引領著新時代廣大黨員乾群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奮進、再創輝煌!

高校榜樣3觀後感心得體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這是一個先鋒涌動的時代,這一個榜樣匯聚的時代!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批批黨的優秀兒女,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創造出了無數人間奇蹟。榜樣!榜樣!榜樣!中央電視台專題節目《榜樣3》中的新疆伊寧縣胡地亞於孜鄉蓋買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元敏,從一名農村婦女到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紮根邊疆、建設邊疆,從村裡的一名致富能手到帶領全村人一齊致富的當家人,走出了一條致富之路,發展之路。

秉承父志,紮根邊疆。李元敏老家在山東省牟平縣,當年,父親回響黨和祖國的召喚,帶著兒女來到新疆伊寧縣蓋買村,基本稱得上從祖國的最東端到了最西端。著名作家袁鷹在《白楊》中借物喻人,說那位父親沉思中從車窗外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旁,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是的,當時隨父支援邊疆的李元敏正是那迎著風沙成長的一棵小樹。她為父親踐行著“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高尚情懷。她,把自己的根牢牢扎在貧窮的蓋買村,從學種地、學針線到學管理、學當“家”,最後長成了一棵為民眾遮風擋雨謀福祉的大樹。

融入民眾,建設邊疆。在李元敏之前,蓋買村“兩委”班子長期軟弱渙散,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到了務必治理的時候。李元敏可謂臨危受命,快速地融入民眾,視民眾為親人,將內心最深厚的情感給了這個村子和那裡的鄉親。她上任後,找準了癥結所在,剛柔並濟,先從整頓領導班子做起,對幹部的不正之風敢於“掀翻桌子”,對被衝垮的渡槽不禁“放聲大哭”。她,“掀”出了領導班子的好作風,“哭”來了乾群團結的一條心。在工作中,她巾幗不讓鬚眉,事事親自上陣,時時沖在前頭,一年穿爛了五六雙鞋。就這樣,“後進村”“空殼村”的帽子摘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富裕村”“示範村”。

高瞻遠矚,發展邊疆。為了蓋買村的建設與發展,李元敏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東西。新衣服,都給村民了;農機具,都由村民隨便使用。顧了大家,忽略小家,是優秀黨員幹部的常態,李元敏自己的孫子都叫她“李元敏同志”。但是,李元敏對蓋買村的發展並沒有止步,她關停了沿河“很能掙錢”的砂石廠,計畫用5年時間修復沿河生態景觀。同時,她還想開設村辦企業,讓村里人能夠在家都能工作;要多培養年輕幹部,讓蓋買村的未來發展得更好。這樣的工作思路並非好高騖遠,而是高瞻遠矚地讓村民們立足現實,看得到未來,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享清閒……”豫劇《花木蘭》的唱詞說得一點都不假。李元敏不忘初心,擼起袖子加油乾,用行動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男同志能辦到的事,女同志照樣能辦到,是一棵頂天立地的白楊,更是村民心中的“傑米拉”(秀麗)。李元敏和其他“榜樣”一樣,嘔心瀝血、殫精竭慮地為蓋買村描繪出一幅可持續發展的壯美“藍圖”。這些時代造就的英雄,黨員幹部的榜樣,無時不在叩擊著我們的心靈。他們是平凡的,在平凡的堅守中默默;他們更是偉大的,在偉大的奮鬥中馳騁!

觀看《榜樣3》專題節目心得體會

晚8點黃金檔,《榜樣3》如期而至。這是一個普通的節目,普通到在眾多影視大片、精彩劇集、綜藝薈萃中並不顯得多么出眾;但這卻是一個特殊的節目,特殊在氣勢恢宏的主題,特殊在令人欽佩的主角,特殊在它想表達的深刻內涵、傳遞的精神意志。

使命呼喚擔當,榜樣引領時代。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向先進典型學習,可學者多矣!最關鍵的是要學精神、學品質、學方法。”每一個時代,都有其光輝意志和獨特品質,而榜樣就是兼具意志和品質的佼佼者。儘管他們訴說的故事不盡相同,有的似“潤物細無聲”一般,用平凡人生書寫不平凡歷程,有的則如“金戈鐵馬、氣吞萬里”一般,為了祖國和人民殫精竭慮,付出一切乃至生命,但他們都有著同樣的感人事跡,匯聚著來自同一本源的精神力量。

7位榜樣人物、1支榜樣團隊,《榜樣》將他們的努力付出與巨大貢獻娓娓道來,感動著每個人的內心、震顫著每個黨員的靈魂。同我們一樣,他們都是普普通通的共產黨員,也都是芸芸眾生的一員,甚至不少人在觀看《榜樣》之前,並不明白他們是誰。但他們先進的精神、優秀的品質、光輝的形象一經出現,便令人深深折服。作為黨員的我們不妨捫心自問,我們能像宋書聲同志一樣為了理想而堅持奮鬥嗎我們能像賀星龍同志一樣對老百姓有求必應嗎我們能像李元敏同志一樣為民服務、敢於擔當、不計得失嗎我們能像王淑芳同志一樣熱愛事業,不負築夢好年華嗎……

“見賢而思齊焉。”榜樣們的事跡看似平凡,卻恰恰襯托出其精神品格的高貴。每一名黨員同志都有過申請入黨、預備和轉正的經歷,個性是入黨之初,站在黨旗下莊嚴宣誓的時候,內心都會湧現出一陣陣難以言說的火熱、澎湃與悸動,都渴望在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百姓謀福祉、為事業某突破、為發展謀進步、為民族謀復興。但我們有多少人依舊為了最初的理想燃燒青春、努力奮鬥一輩子有多少人敢在困難危急時刻亮出黨員身份、衝鋒在最前線當然,我們也能夠退一步,問問自己還能說出完整的入黨誓詞和準確的入黨時間嗎還能滿懷信仰、堅定信念寫出一篇高質量的思想匯報嗎這些問題看似分量不重,但卻很值得我們反思、深省。

當今中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國際地位顯著提升,各個領域都取得長足進步,遠非過去可比。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國內外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複雜的變化,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許多不足,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這就要求每一名黨員都能具備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職責感,既登高望遠,在更廣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提升潛力和水平,也要居安思危,時刻緊繃職責之弦、危機之弦,咬緊牙關不斷尋求新的突破。要能不斷汲取先進典型身上的優秀品質、精神偉力,喚醒初心、牢記使命,剷除思想上的雜草、治癒觀念上的頑疾、刮除認識上的陳疴,帶著對黨和人民的無上信仰,努力奮鬥、頑強拼搏,把對人民民眾的莊嚴承諾踐行好,爭當組織信任、人民信服的優秀共產黨員,用實際行動詮釋“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讓“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永久響徹耳畔,引領我們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