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電影受益人最新觀後感5篇

《受益人》講述了吳海為了給罹患哮喘的6歲兒子治病,在好友鍾振江的慫恿下,刻意結識了一個與他同樣身處邊緣和底層的網路女主播淼淼,決心醞釀一場別有用心的婚姻騙局的故事。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受益人》觀後感,供大家參考。

20xx《受益人》觀後感

柳岩做客貓晚直播間,以UC福利女神的身份為電影《受益人》做宣傳,同時再次開啟電影贈票活動。

此前,11萬張電影優惠券直播時10秒售空,電影《受益人》是通過驚人的行銷數字走進觀眾眼球的,如今也通過數字宣告退出頭部戰場:排片從23.4%下降至18.0%,豆瓣評分從7.0下滑到6.7。

在同檔期沒有勁敵的情況下,片子沒有如預期中那么“爆“。對這部以山城重慶為背景、以小人物為主角的荒誕喜劇,觀眾並沒有表現出強烈的買單意願,反倒是離中國歷史語境較遠的好萊塢戰爭電影《決戰中途島》露出了“黑馬之姿”。

“寧浩監製+“壞猴子72變計畫”的雙重頭銜,向來意味著精品與保證,在接連締造出《繡春刀:修羅戰場》與《我不是藥神》後,觀眾自然不會拿出對待一般處女作的寬容態度對待《受益人》。

那么對於《受益人》,到底是觀眾過於嚴格,還是“壞猴子”招牌失效了?

一場“尷尬”的犯罪

海報上,大鵬和柳岩直視鏡頭,雙眼含淚,並肩而坐,張子賢躲在陰影處,側臉邪魅一笑。海報正中配上“真的騙你,也真的愛你“的宣傳文字,乍看讓人以為是一對苦命鴛鴦的愛情故事。

整個故事圍繞“騙保”這件事展開,所謂“騙保”,就是製造意外,騙取巨額保險金。

鍾振江(張子賢飾演),一個巨額虧空的會計,所在公司高管接連被調查,自己手裡的房也不得不低價拋售;吳海(大鵬飾演),一個沒錢沒房的網管,獨身帶著一個患有哮喘病的小兒子,“錢”使兩人達成了同盟,聯手開展“騙保”計畫,岳淼淼(柳岩飾演)成為了目標,因為她做直播,“騙了男人很多錢”,而且最關鍵的是,“她不會游泳”。

片名強調的“受益人“,其實是以殺人為代價的,而這個人還是個陌生人,需要先接近她,跟她結婚,再殺了她。

對,這完全就是PUA+謀殺,了解到這點後,娛Sir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原來這不是兩個倒霉笨賊的搞笑故事,也不是大鵬與柳岩相濡以沫的愛情故事,而是《無人區》那樣的講述人性黑暗的犯罪故事?

看著看著,娛Sir又慌了,因為它確實又是這三個故事。壞人怪點歪招無惡不作,屌絲善良笨拙誤闖愛河,女神浮誇拜金聖母光環,在製造巧合、衝突撩動觀眾情緒上,看得出來導演真的有很用心。但整部影片給人的感覺,就跟這三個故事雜糅一樣,不加節制。

這點在影片中也有直接提現,最明顯的一處是,鍾會計把岳淼淼拖進了河中,企圖淹死她,代駕途中的吳海突然良心發現,抄了一輛電動車前往營救。此時,導演竟然安排了一場追車戲,一個臉盲的交警突然認出了他(吳海曾和鍾會計聯手”碰瓷“了一個車主),非得追著他滿街跑,這樣的喜劇橋段發生在岳淼淼瀕死的背景中,讓娛Sir非常無奈:“你老婆都要被淹死了,你還有心思在這兒唱雙簧?”

事實上,看罷整部電影,你確實會懷疑吳海和岳淼淼之間有沒有真愛。一方面,兩人的感情是靠岳淼淼無條件對他和孩子的“好”來推進的,另一方面,吳海對於這段感情沒有掌控能力,完全被大反派鍾會計牽著跑,即便是有幾次想退出計畫,也被鍾會計“有她沒我”的架勢嚇慫,最後靠一個頓悟,完成了情感升華。

在這樣的情況下,吳海的迎合,只是在順應劇情的推進,引出下一個高潮節點,沒有任何現實意義。

《繡春刀》中沈煉難以兩全自己的仕途與情感,《我不是藥神》中程勇經受法律與道德的煎熬,但《受益人》中的吳海,他在糾結什麼?他把自己推入這樣的境地,卻又無力抽身,到頭來只能怪自己命太苦咯?

大鵬和柳岩,轉型的征途

“一個學建築的網站實習生,一個漂泊在廣州的小護士,一個屌絲男士,一個性感女神,我們要穿過多少聲音和目光,才有機會相互扶持,並肩坐在電影海報上?”

影片上映當日,大鵬在微博發了一段肺腑之言,在文章結尾,他許願,希望柳岩“早日找到那個他。”

一個充滿喜感的中年男子開始感性了,這是個危險的信號,這代表他開始認真了。收起早年在屎尿屁喜劇中丟掉的“節操”,不再執著於扮演浮誇中二的“屌絲男士”,化妝、扮土,關心演技和口碑,大鵬想要轉型的心切,一些都寫在電影裡了。

事實上,從8月上映的影片《鋌而走險》開始,大鵬就找到了一條轉型之路,即在國產黑色喜劇中扮演自帶故事的小人物,在這樣的電影中,角色要立得住,演員的表演就要讓人信服,當電影開始以“真實”作為評價標準,無疑更考驗演技。

在電影《受益人》中,大鵬的表演確實是可圈可點,在屌絲與“偽土豪”之間切換自如,不知所措時像緊張的小嶽嶽,炫富搭訕時像裝酷的王祖藍,發怒時像得知嬛嬛騙了自己的陳建斌,只是他身上帶有太強的喜劇人特色,這樣的切換顯得太自如了,演誰像誰反而不像是主人公吳海——一個中年網管所能達到的水平。

不過,大鵬還是摸到了“壞丈夫”與“好爸爸”的邊界線。孩子的哮喘病發作,無奈之際,只能對著自家網咖的網民說“樓上有病人,大家少抽點菸”,唯唯諾諾表現在聲調的變化里,那種怕因為得罪顧客丟掉生意的懦弱,確實讓人動容。

大鵬的表演可以說是給角色增色的。作為“跨界成功”的代名詞,20xx年一部《煎餅俠》讓他躋身10億票房俱樂部,20xx年憑藉短片《吉祥》拿下第55屆金馬影展“最佳創作短片”,如今能夠放下“10億”導演的身段去磨練演技,這樣的大鵬無疑是令人敬佩的,或者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去扮演“小人物”。

而對於柳岩,往常對她鋪天蓋地的批判,這次變成了集體聲援,大家都說這是“柳岩正確的打開方式”,言下之意是柳岩一直呆在“不正確”的位置太久了,久到連觀眾都看得出來,她一直在接受別人制定的規則——電影圈希望通過她提升話題度,卻並非真的接納她。

柳岩給人的感覺,向來與她的銀幕形象不符,大銀幕上的她性感艷麗、風情萬種,毫無怨言地扮演一個又一個“花瓶”角色,私下的她,敬業吃苦、善解人意,無論怎樣,都維持著得體的儀態,行銷號一句“柳岩都淪落到去做直播網紅了”,讓大家覺得她好像過得並不好,而這樣的“好女孩”是值得被心疼的。

這次為她圈粉的是一段卸妝戲,岳淼淼對著直播鏡頭,一邊講述自己的經歷,一邊用化妝棉擦掉臉上的粉底、腮紅、口紅,最後摘下假睫毛和假髮,告訴觀眾,自己其實不是24歲,而是38歲,這是自己最後一次直播,因為找到了人生的真愛,想要隱退了。許多人覺得,這幾乎是柳岩的現實寫照。

她再次符合了直男的想想,浮誇的“拜金女”其實心地善良,面對吳海的謊言,一次次包容接受,她甘願洗盡鉛華,回歸家庭,做一個幻想著愛的小女人,

對於岳淼淼這個人,柳岩完成得很好,就連臉上的皺紋,都在詮釋一個底層網紅該有的樣子。然而正如《受益人》之於岳淼淼,觀眾之於柳岩,在這裡,她仍然在接受大眾的幻想投射,與她之前的角色並沒有本質的區別。

“柳岩很好,但她依然在被消費。“

“壞猴子”變奏”

與文牧野、路陽一樣,導演申奧出身學院派,有著豐富的短片拍攝經驗,在《受益人》之前,他拍攝過兩部以小人物為主角的現實題材短片《潮逐浪》、《河龍川崗》,以及許多廣告,寧浩接洽到申奧時,覺得他在“技術方面非常完整。”

比起文牧野和路陽,申奧更偏創作型,並且創作精力非常旺盛。據悉,《受益人》的原版劇本由他和舍友許淥洋創作(後期納入了編劇王燕秋),寧浩從他遞交的一大堆作品中,選出了這部作品。而申奧本人面對媒體有關今後計畫的提問,也並未遮掩,表示目前手頭還有多部影片正在籌備,分別是“民國戲、科幻片、冒險片和公路片。”對於新導演來說,這股子自信令人吃驚。

申奧是寧浩的冬粉,可以感受到,《受益人》在視聽語言上有著非常強烈的“壞猴子”底色。熟悉寧浩的觀眾可以毫不猶豫地猜出這是一部“壞猴子”出品的電影,影片節奏、高潮節點設定、低級趣味的呈現,包括對“騙保”這個主題的選擇,都帶著《瘋狂的石頭》和《無人區》的影子。

從巨觀上看,“壞猴子”為《受益人》提供了一個商業的“外殼”,在這個“外殼“的包裹下,一個平鋪直敘的“騙保”故事可以變得跌宕起伏,一個“偷菜”的情節可以變得具有警匪片的質感,可以說“壞猴子”在電影的商業化包裝上已經非常成熟。在市場多次的驗證之下,寧浩擅長的小人物黑色喜劇類型片,已經可以完美地移植在另一位導演身上。

但這就夠了嗎?導演真正想要表達的思考,其實包裹在“外殼”內的。吳海這個小人物的良心發現自然無法解釋為“成長”,只能說依靠編排與巧合,完成了頓悟,他對岳淼淼袒露“作案動機”,也無法構建成他的自我救贖,更像是為了電影收尾而不得不做的坦白。

相比起《藥神》撲面而來的人文氣息,想要去感受《受益人》顯得格外困難。影片為了迎合商業質感,甚至編排了更多沒有意義的情節,可以把劇情推到一個“奇情”的位置。觀眾層層剝開、挖掘、感受,但最後發現,影片真的沒有想要特別表達的地方,即便取材真實,也沒有現實批判意義。

對於一部處女作,其實沒人一定要求它必須成熟,它可以不圓融,可以不飽滿,但必須真誠有力量,這一點,顯然《受益人》還顯得稚嫩,在將《受益人》推向市場的過程中,“壞猴子”是不是過早地扮演了那個“催熟”它的角色呢?

20xx《受益人》觀看有感

《受益人》是一部黑色喜劇,風格讓我想起了多年前的《瘋狂的石頭》,這部電影還正是寧浩的壞猴子公司推出的“72變電影計畫”中的項目,目的就是要鼓勵青年導演。去年大熱的《我不是藥神》也是這個計畫中的電影項目,《受益人》的導演申奧在這部影片中展現出了不俗的功力,未來可期。

電影《受益人》講述了一樁婚姻騙保的故事,公司會計鍾振江(張子賢飾)挪用公款欠下巨大的窟窿,他便慫恿好友吳海(大鵬飾)騙一名女子結婚,然後害死她獲取巨額保險,被騙的女子鎖定網路女主播岳淼淼(柳岩飾)。

電影中,吳海的騙術其實很拙劣,為何能一再讓岳淼淼動心呢?柳岩飾演的主播岳淼淼是真傻還是假傻?愛情里的真相和謊言到底哪個重要?

1、電影中的岳淼淼是“真傻”,因為她渴望愛情

《受益人》最抓人眼球的設定不是騙取保險金,而是騙婚。片中的岳淼淼年齡38歲,大齡單身女青年,雖然表面上她做主播很忙很歡樂,但是他有生病的爸爸和不懂事弟弟要養活,掙再多的錢都要寄回家裡,一個女人所要承受的生活壓力太重了,她渴望有人來幫她,吳海的出現讓她看到了希望。

但吳海總是給她帶來希望和傷害,初次約會吳海就因為捨不得飯錢跑了,讓她很是丟臉。之後結婚了,岳淼淼才知道吳海有孩子,讓她更是氣惱。但吳海也的確給她買名貴手錶,並且對她父親很好,甚至不介意她不能生育。岳淼淼自身條件並不優越,所以她能夠忍耐很不完美的吳海,至少她覺得吳海對她是很好。

岳淼淼本身就非常期待愛情,吳海的出現讓她看到了愛情,至少在影片的一大半時間裡,她看到的吳海是一個對她非常好的男人,兩人還結了婚,吳海就是岳淼淼的終身依靠了。愛情就是岳淼淼的軟肋,而動機邪惡、內心善良的吳海成功俘獲了岳淼淼的芳心,女人一旦對這個男人付出了真心,那就很難收回了。即便知道了事情真相,岳淼淼仍然愛著吳海,這就說明岳淼淼在愛情方面是“真傻”,但愛情就是會讓人犯傻。

2、岳淼淼不應該原諒吳海,但是她仍然原諒了他

吳海最後和岳淼淼說出了真相,讓岳淼淼的世界都快崩塌了。岳淼淼不應該原來吳海,因為吳海的動機太惡劣,謀財害命,一般人是很難接受這樣的現實。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岳淼淼不應該原諒她。

或許在現實生活中99%的人都不會原諒吳海,但總有1%的可能會原諒他,岳淼淼就是那1%。因為她已經對吳海付出真愛,胃壞掉了也願意去參加吃辣椒比賽,為吳海贏得一輛電動車。基於這樣的情感,即便是知道自己一開始被騙了,她還是願意原諒他,因為岳淼淼本質上就是一個心軟的人,尤其是對待自己丈夫。

因為吳海對她坦白了,她在結婚之前已經愛上了這個男人,雖然這個男人和她在一起的初衷是害死她,但是吳海已經坦白了,並且還坐牢了,岳淼淼仍然原諒了他。這就是岳淼淼的性格,只要這個男人不是變心,她就能原諒他,所以說岳淼淼真的很傻,為了愛奮不顧身。其實從劇情中也能理解,吳海不是十惡不赦,不像是鍾振江一心想害死岳淼淼,吳海在犯罪過程中始終在糾結,他一直良心未泯。

這部電影的結局其實拋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愛情的底線是什麼?

從岳淼淼的角度來講,愛情的底線肯定是專一和真心。專一這個沒問題,吳海不是花心的人,至少在影片中看來是如此。真心這個問題,吳海在和岳淼淼相處的過程中,已經表露出真心,最後還不顧一切去營救岳淼淼,這些真心的舉動岳淼淼都能感受到,所以吳海守住了愛情的底線。

3、大鵬和柳岩的演技線上,都快認不出他倆了

《受益人》可能是大鵬和柳岩目前演技最好的電影。何出此言?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西南地區的故事,大概是在重慶一帶。片中大鵬說著一口流利的四川話,柳岩說著塑膠湖南話,大鵬演的是一名代駕司機,家庭很貧困,兒子的哮喘病讓他經濟拮据。柳岩飾演的網紅主播岳淼淼雖然賺錢不少,但是給家裡投入很大,兩人的角色都算是底層人。

這兩個角色給予了大鵬和柳岩很好的發揮空間,大鵬的表演脫胎換骨,他從來沒演過這樣的人物,而且他本身還是東北人,改變口音,在片中始終眉頭緊皺,皮膚奇差,一看就是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人。大鵬憑藉《受益人》中的扮相,甚至還去街邊要飯,都沒有人認出他來,可見他對自己進行了從外貌到氣質的改變。

大鵬之前主演的電影《煎餅俠》就是演他自己,《縫紉機樂隊》也是他熟悉的人和事,這次的《受益人》中的吳海是一個他完全不熟悉的人物,他要讓自己變成吳海,從裡到外進行調整。《受益人》一開始還想著這是大鵬,但隨著劇情的深入,就會認為這個角色是吳海,從而淡忘了大鵬,他終於褪去了大鵬的明星光環。

柳岩飾演的主播也很有代表性,在鏡頭前花枝招展笑容滿面,生活中也是一肚子苦水,非常貼近生活。柳岩很好地抓住了岳淼淼這個角色“苦命”的本質,雖然岳淼淼很命苦,但這個人物非常樂觀和堅強,柳岩這次完全沒有靠身材來演戲,而是演技來塑造了一個網紅岳淼淼。

《受益人》中的岳淼淼在鏡頭前是一名非常合格的網紅,直播中各種誇張的穿搭和殺馬特造型,生活中的岳淼淼是一個疲憊且無助的女性,生動展現了現今網紅們的真實狀態。柳岩成功塑造了一個角色,這也是他演員生涯中的高光時刻。

20xx《受益人》觀看體會

一部電影怎么樣才算成功呢?

對投資人來說,是票房夠高,能收回成本,獲得收益;

對導演、編劇來講,最好是能口碑、票房雙贏,在圈內外打出名堂;

對演員來說呢,則是電影故事和表演能被觀眾接受,最好還能收穫些讚賞。

最終,這一切都依靠觀眾用錢包和口碑來實現。

寧浩監製、申奧導演,大鵬、柳岩、張子賢主演的《受益人》正在接受著市場和觀眾的正面檢驗。

它所面對的對手是好萊塢大片《決戰中途島》,熱度不減的《少年的你》以及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

也算得上是強敵環伺,要想突出重圍,成為黑馬,著實不易。

目前,11月8日上映的《受益人》已經公映三天,票房過億,豆瓣評分6.7分,貓眼和淘票票則分別是8.8分和8.6分。

這樣的成績,當然算不得絕對的優秀和勝利。

可對於一部中小成本投資,沒有大牌演員加持的黑色幽默電影,這種成績,還是很不錯的。

當然,這部電影更重要的意義,是對導演申奧、主演大鵬和柳岩而言的。

申奧作為一名新的青年導演,此前多部短片都被讚譽有加。

此次拍攝長片,選擇黑色幽默加愛情喜劇的類型結合,能看出申奧的劇作設計能力和電影節奏掌控能力。

電影在騙婚、簽契約成功和有漏洞、被懷疑,男主內疚和女主深情中層層遞進,最終在情感和事實層面,達到了一種共融和高潮。呈現給觀眾一個有頭有尾有感動的故事。

對申奧而言,《受益人》是一份合格的作業。雖然比不上《我不是藥神》,但比起一年數百部電影裡的爛片,它算得上不錯!

大鵬和柳岩則更值得聊,這是一對從娛樂圈邊緣慢慢奮鬥到舞台中央的“難姐難弟”,他們是娛樂圈少有的擁有真友情的朋友。

在昔日的娛樂圈,柳岩是小小的主持人,大鵬是轉行的網站編輯。

後來,一個逐漸打拚成為當家花旦主持,又轉型成一名女演員。

一個從小編輯轉型成為網路喜劇的鼻祖之一,《屌絲男士》甚至一度拯救了搜狐。

在做演員的日子裡,兩個人幾乎有種再次從頭開始的感受。尤其是融入電影圈,更難。

實力,是唯一的出路!

在合作過幾部電影后,兩個人終於有機會來主演一部屬於兩個人的電影。為此,大鵬和柳岩拒絕過一些不那么合適的劇本。

《受益人》讓人看到喜劇演員大鵬的努力和多樣,性感主持人柳岩的真實和用心。

他們真的都是不錯的,可塑造的演員!

電影《受益人》裡面,大鵬飾演的吳海被窮困、責任壓得邋遢、猥瑣、自卑。但是,內心最深處,還保有一顆良善的底線。

大鵬的詮釋張力十足,令人震驚。一個喜劇演員,演繹一個說著方言的被嫌棄的網管、代駕。竟然抹去了“屌絲男士”的痕跡,成為那樣一個不敢認又驚喜的人物形象。

他偷菜、碰瓷、甚至幻想過騙婚來謀財害命,可他數次內疚,叩問內心。然後,他守住了那一絲底線,不僅救了岳淼淼,也救了他和孩子的未來!

柳岩從湖南小地方走出,一個人走南闖北,從小小主持人到有了些光芒的明星。一路上,她作為一個女性,一個被戴上“性感”、“大胸”的帽子的女演員,面對著多少壓力和質疑。

大鵬寫給柳岩的慶生信里,滿是疼惜,可想而知,柳岩這一路著實不易。

而她這次演繹的“小狐仙”岳淼淼,在人物核心上像極了她自己。小鄉村出來,沒有太多光環,為了幫助家裡,選擇更多收入但會被質疑的主播。

可她始終滿含愛心,為愛包容也為愛堅韌,她表面拜金,實際上是在保持與某些土豪的距離,並且試探誰是真的對她好。

當她“確信”吳海的愛是真的的時候,她選擇傾盡一顆真心,擁抱吳海,吳海的兒子還有這個重組的家庭。

很多人都驚嘆柳岩最後一次直播卸妝,談心的段落,那一段確實讓人看到演員柳岩的勇敢和真誠!

柳岩拍這部電影時,恰好是38歲!一個要步入中年的,還沒有代表作的女演員。

最終,真相揭開,岳淼淼雖然無法接受,可是她選擇重新開始,擁抱生活,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還幫助了吳海的兒子。這是一種人性閃光所在,也是人物的藝術價值。

《受益人》最大的驚喜和看點,就是大鵬、柳岩與張子賢的互動鬥法,愛恨、歡笑、感動。

因為這部電影,39歲的柳岩有機會在演員之路上再走很遠。

大鵬則可以在導演、喜劇咖之外,衝擊更多可能,詮釋更多類型的人物。

電影劇情的合理性上或許有些人有疑慮,可對於演員的表現,大部分人都是願意加分的。因為他們讓這個故事不那么悲情,反而多了一種莫名的愛意。

20xx《受益人》觀看心得

《受益人》上映的11月8日,正是女主角柳岩的生日。

當天凌晨,男主角大鵬董成鵬踩著點發布了“給柳岩的一封信”,信上回顧了兩個人識於微時、一路走來的故事,還說,想把自己的願望也讓給她,希望她可以早日找到屬於她的那個他。

看得人真是眼睛都進沙子了,太羨慕這樣的友情了。

出道時以“性感”而聞名的柳岩,這一路走來,有多不容易,作為好友的大鵬一定最懂。最讓人感動的是,他把這份“懂”,帶到了電影裡,讓柳岩與她飾演的角色互相成就。

對,《受益人》中柳岩演岳淼淼,也就是“小狐仙”,真的是再合適不過了。

電影裡,永遠穿著各種奇裝異服的主播小狐仙,隔著螢幕,用帶著湖南口音的國語跟大家互動,時常打著擦邊球做點引人想入非非的事情,藉此哄得男人們給她花錢打賞。

在各種網路直播紅紅火火的今天,這種美女主播隨處可見,厚厚的濃妝、誇張的濾鏡使人根本不知道螢幕另一頭的她們真實的模樣究竟是怎樣的。

然而提起她們,大部分人都是嗤之以鼻的,甚至覺得她們是騙男人錢的壞女人。

於是大鵬飾演的吳海,為了患有嚴重哮喘病的兒子悠悠,在朋友鍾振江的慫恿下,打算騙小狐仙結婚,然後殺死她來騙保。

兩個人一開始的交鋒,就是互相欺騙,男人為了贏得女人的心,明明是窮光蛋卻充大款又逞英雄;拜金的女人則哄著男人給自己鞍前馬後買這買那。

結果,是女人先動心了。

這個男人不帥,而且似乎也沒有他裝的那么有錢,但正是她想找的那種男人——就算他只有100塊,也願意為她花99塊。

她其實也不是那么虛榮,做主播賺錢不少,她之前卻還住著群租房,因為賺的錢都寄回老家給爸爸治病、給弟弟買東西了。

很容易就想起柳岩本人。

湖南衡陽人,因為母親患了癌症需要用錢,所以去參加光線傳媒主持人大賽賺獎金。

她還有個哥哥,但家裡的支柱卻是她。

你會忍不住想到戲外的柳岩是不是也這樣渴望著找到真愛,不計外貌、不計錢財?

出道以來她出演的各種角色,往往都貼著“性感”的標籤,男人們或許喜歡她,卻很少會用“適合娶回家”這樣的眼光來看她,覺得她近乎“出賣”自己的身體,怎么看都不夠賢妻良母。

可是電影裡的小狐仙,被吳海打動後立刻就嫁了,嫁人之後立刻就做起了好老婆。

結婚當天她就知道了吳海第一件騙她的事情:他有個六歲大的兒子。

可她生氣歸生氣,很快就把悠悠當成自己的親兒子來對待了,甚至花上萬元為悠悠買空氣淨化器。

接著發現吳海連網咖老闆都不是,只是個給人看網咖的,晚上還要出去兼職做代駕。

不鬱悶是不可能的,可她也還是很快就接受了這件事。

其實當她決定接受吳海這個人的時候,除了吳海是真心待她這件事之外,其他都變得不重要了。

原本想勾引她出軌然後製造意外殺死她騙保的鐘振江,發現怎么都勾引不了她,說,婚前明明那么好約,怎么婚後就死活約不出來?

因為婚前她是單身、是屬於自己的,愛跟誰出去玩都是她的自由;可是婚後,她就滿心滿眼都只有吳海了。

甚至,因為帶著悠悠一起直播引得吳海不高興,她告別了直播生涯。

最後一次直播,她對著鏡頭一邊訴說一邊卸妝,卸掉濃妝卸掉過往,打算好好跟吳海過日子。

而那個時候,吳海還在跟鍾振江計畫著怎樣天衣無縫地殺死她。

為了他,腸胃不好不能吃辣椒的她,在家苦練吃辣椒,然後去參加吃辣椒大賽,就為了贏取二等獎電動滑板車,讓晚上出去代駕的他更方便。

而不知情的他,因為她打鬧時手上沒洗掉的辣椒碰到了自己的傷口而大發雷霆。

婚前為了追她,他什麼手段都使上了,簡直把她捧上了天。

婚後,反過來了,她要小心翼翼地看著他的臉色哄他開心。

即便如此,她還是很開心,逢人便說我老公特別好特別好我很幸福我真的很幸福!

殺人騙保這種事情現實里不常有,可是這種婚前婚後的落差,真的太常見了啊,大概很多女人,都會看得心有戚戚焉。

好像是現實中已經見過了太多這樣的男男女女,電影裡再看到,也只能長嘆一聲。

兩個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人,只憑著對彼此的一顆真心來過活,其他的都不那么講究了。

因為太過珍惜這得來不易的真心,她還要堅持“我愛你比你愛我多”,所以旁人看上去,總替她覺得不值。

可是旁觀者再怎么覺得不值得也沒用,她覺得值得就好了。

《受益人》當然只是一部電影,而且還是一部讓電影院笑聲不斷的喜劇,可是看著看著卻總能讓人哭出來。

電影裡,小狐仙卸妝的時候說,我騙你們說20歲,其實我今年38歲啦。

《受益人》去年開機,1980年出生的柳岩,當時正是38歲。

38歲的小狐仙,遇到了吳海,可戲外的柳岩,連吳海都還沒有遇到。

不著急,她一定會遇到更好的。

20xx《受益人》觀看感想

當導演申奧和工作人員正站著吃便當時,寧浩卻還在接受著一家又一家媒體的採訪,無從脫身,行程被安排的異常緊湊。雖然兩個人在前期宣傳上往往一同出現,但顯然寧浩是《受益人》這部影片前期宣傳主打的重要一環。當前,這塊金字招牌對大眾的吸引力遠比初次執導長片的申奧多得多。

得益於“壞猴子72變電影計畫”第三變的身份和為其背書的寧浩,《受益人》在如今並不算熱鬧的檔期環境下還是獲得了極高的關注度。但對於寧浩來說, “忙碌”可能並非是一個常態。

“這個問題,你得去問導演”這是寧浩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句話。從青年導演走出來的寧浩,如今充分“反哺”。但和路陽、文牧野不同,申奧《受益人》整體的風格多少和寧浩的“寧式喜劇”有著相同的核心。所以,將二人的比較似乎也在所難免。

但寧浩對自己的身份有著明晰的界定,只回答作為監製的問題,對於導演負責的部分他並未越俎代庖代為回答,話語中透露出對導演的維護,以及給予青年導演最大的自由和信任,同時也折射出壞猴子在青年導演扶持上的定位。

1

荒誕與現實

風格。

看過《受益人》的觀眾,大多會有一個共同的感觸,即影片中明顯有著寧浩的影子,現實而又荒誕。

20xx年,寧浩以小成本電影《瘋狂的石頭》成功撬動2500萬元的票房成績,成為當時的現象級影片。而後續拍攝的瘋狂系列《瘋狂的賽車》和《瘋狂的外星人》和其它聚焦小人物的黑色幽默作品如《心花路放》等,加深了觀眾對寧浩荒誕喜劇風格的印象。

所以,當申奧的處女作《受益人》同樣聚焦小人物,並以類似的荒誕表現手法去操作故事時,由於寧浩風格的先入為主,使申奧自然避免不了大家對他複製寧浩風格的討論。

面對大家對《受益人》風格的疑問,寧浩解釋道,“每個導演都有他自己的風格。他們會根據內容選擇一個適合這個電影的調子,而申奧可能覺得這種風格恰好與之契合。而且,其實我們還是有著本質不同的,《受益人》中有很多溫暖的部分,屬於“小天使電影”,偏情感向,我的影片可能比他還要更硬一些,少一些溫情。”

的確,雖然申奧選擇了與寧浩相類似的荒誕風格,但兩人在聚焦小人物和駕馭現實主義題材方面,放大的東西卻全然不同,這恰好也體現了十年間觀眾對現實主義題材影片的喜好與需求的變遷。

寧浩的“瘋狂系列”,特別是《瘋狂的石頭》和《瘋狂的賽車》,給觀眾的感覺是更偏荒誕感,現實部分則需要觀眾進一步解讀。與之相反,申奧的《受益人》荒誕感只是影片的附屬調性,作品更強調讓觀眾動容的現實部分。影片中涉及的無論是吳海(大鵬飾演)的殺妻騙保還是岳淼淼(柳岩飾演)的網路直播,抑或是鍾會計(張子賢飾演)的,這些都是發生在當下的故事,刻有明顯的時代烙印,所以更能夠讓生活在當前這一市場語境下的觀眾產生共鳴,無需透過荒誕再去解讀。

其實,中國電影市場的現實題材早已有之,只不過近幾年獲得觀眾認可的影片對現實的表達更為直接,聚焦的現實和觀眾的距離更近。像《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以及《狗十三》等現實題材影片,都是符合當下市場語境的作品,抒發的情感也恰好和觀眾同頻。

《受益人》和這些作品一樣,在荒誕與現實之間著重凸顯了現實,而寧浩的作品則更看重荒誕,這恰是申奧對寧浩風格的繼承與突破。

不過,深入兩人作品的內里,都透露著對人文的關懷,這正是現實題材打動觀眾的核心所在。

2

商業基因

直接面向市場。

青年導演,處女作,直面市場考驗,對於大多數青年導演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在各種青年導演扶持計畫盛行的當下,很多青年導演創作出來的作品依然避免不了學院派的通病,自我設限,難以打開市場,面向觀眾。

出身於由劉德華發起的“亞洲新星導計畫”的寧浩,有著同樣身為青年導演被扶持的經歷,所以,對於青年導演的扶持,他有自己的判斷和方式,幫助他們作品打破閉環,直接與觀眾對接。

從“壞猴子72變電影計畫”走出來的路陽、文牧野以及申奧,他們的作品哪怕是人生中執導的第一部長片,依然可以走向市場,像《繡春刀Ⅱ:修羅戰場》以及《我不是藥神》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與他們作品本身的完成度和內含的商業基因不無關係。

商業基因源於創作者對作品的深刻認識,注重本土化與當代表達,而不是對市場的緊緊跟隨。

“青年導演不一定要有市場思維”。在寧浩看來,什麼火拍什麼,緊隨市場是商人的邏輯,真正的創作者、藝術家應該是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進行有創意和觀點的表達。而且,他相信中國電影市場有足夠的包容性。“現在中國電影市場很大,類型很多,大家有各自的選擇和需要,只要你有自己的特殊性,喜歡的觀眾和對位的觀眾能夠看到,我們就不擔心,沒必要跟隨潮流。”

對本土和當代文化感興趣的寧浩,在引導導演選擇上也是提倡他們去做本土的當代的有自己表達意識的東西,起碼探討的問題是當代的。其實,本土和當代本身就已經和觀眾搭建起了聯繫,天然注入了商業的基因,在作品完成後更能夠打通市場。

獲得市場認可的《我不是藥神》具有明顯的本土和當代表達,而路陽的《繡春刀Ⅱ:修羅戰場》,雖然講述的是古代故事,但審美和立意是當代的。申奧的《受益人》同樣立足於本土和當代,內容和時代緊密相連,在這一點上,已然具有了走向市場的商業基因。

所以,最終能夠面向市場的作品,荒誕也好,武俠題材也罷,一定不是只限於自我表達或是緊跟風向的影片,而是有著商業基因又不失自我表達的作品。

3

“我只是個導航”

讓導演的歸導演,讓監製的歸監製。

“我在做(《受益人》)監製的工作,是努力的幫導演捋清楚他自己的想法。”

在《受益人》能夠落實之前,寧浩要幫助導演解決的是“你覺得你為什麼要拍這個戲?這部戲講了什麼?為什麼是你要講?你為什麼想講這個?”等問題,當在寧浩的連續追問下,導演說服了自己的時候,在寧浩看來正是影片可以面向觀眾的時候。

對於他與導演之間的關係,寧浩將其比喻成司機與導航。“我只是提出各種路線,司機要怎么開車,這要看他自己怎么選擇。”

儘管作為“壞猴子72變電影計畫”的發起人,寧浩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但顯然他對自己的身份有著明晰的定位和約束。而且和《繡春刀》以及《我不是藥神》相比,寧浩在《受益人》中更專注於前期劇本開發的工作,其整體的參與度並沒有想像中那么高。因此,也可以看到壞猴子在扶持青年導演方面已經更進一步,對自己的職責有所界定,扶持趨向專業化。

當年,劉德華扶持青年導演源於對這個低迷行業的拯救,他將自己比作“踏板”,用自己積累下來的資源去培養有實力的新人,“既然我有能力,便來試一下為大家提供一個開工就業的機會,也給一些新導演一個發揮的機會。否則可能兩年、三年後,這些導演便會消失,再有才華但因為無投資,無人找他們開戲,結果要轉行。”

相較於劉德華扶持青年導演的出發點——救市,壞猴子等扶持青年導演的職責已然發生變化。“青年導演在接受完電影學院教育之後,其實到市場之間還需要一個職業磨合和培訓探索這么一個階段,這正是壞猴子所要做的事情。縮短青年導演試錯的時間,幫助他們度過職業磨合的階段,儘量提高作品進入市場的成功率,以防大家因為瞎折騰而打擊掉他們的創作熱情。”寧浩界定了壞猴子的職責。

而且,在具體扶持策略上,壞猴子已經不再止於金錢扶持,而是在此基礎上提供產業鏈條式的輔助,從創作端到產業鏈條的宣發末端全方位給予支持,這正是壞猴子與很多青年導演計畫不太一樣的地方,也是能夠接連推出獲得市場認可的作品原因所在。

具體到單個扶持的導演作品,寧浩說“我只是個監製”,要求涉及導演的問題去問導演,傳遞了他扶持青年導演的理念,不是放任自由,更不是全面控制,而是各司其職,這正是其它青年導演扶持計畫所要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