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問題的問題》觀後感影評:老舍先生早已看透了一切

編者按:《不成問題的問題》絕對近年來華語電影中文學改編最成功的一部。演員精湛的表演,放之四海皆準的人情世故,幾千年不變的醬缸文化,都離我們那么近。影片中1943年的故事,放在今天又何嘗不可?名著就是名著,大師就是大師。

喜劇外殼,悲劇核心

世界上最大的悲劇,絕對不是那種一眼看過去就讓人痛哭流涕那種。而是借用其他形式為外衣,裹挾著深入腠理的傷痛,在悄然不知的情況下襲擊人的內心,甚至融入每個人的生活。讓人傻呵呵就接受,無法反抗甚至麻醉其中。魯迅先生的【黑屋子】理論如此,我們沿襲了數千年的醬缸文化更是如此。

油膩中年丁主任

《不成問題的問題》選擇了國內最著名的喜劇演員之一,范偉先生擔當主演。除了看重其精湛的演技,更要借用其樂呵呵的喜劇造型去反襯作品的悲劇性。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走入圈套,並沉醉其中。

丁務源這個永遠一臉和氣,與人為善的農場主任,通過一系列小人物的行為方式,遊刃有餘的幸福生活在救國戡亂之下,市井百態之中。我們一不小心就會被其人畜無害的外表和行為所懵逼,進而支持他,同情他,喜歡他,甚至成為他。

可愛又可怕的他

世界上最可怕的人,絕不是橫眉冷對的人,而是那種和顏悅色,絲毫不讓人防備的人。你上街看著遠處有人拎著菜刀紅著眼,你肯定遠遠躲開。可面對推銷員滿面春風向你走來,你再不想買也不會惡語相向。范偉飾演的丁主任就屬於後者。

和老闆太太打牌,幫著股東照顧農場,收留“藝術家”舉辦畫展,對渾水摸魚的長工睜隻眼閉隻眼收受賄賂,都是丁主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科目。

他總是那么熱心,以至於放下了主要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與上層交好當中。他可以放著農場連年虧損而不顧,偏要張羅老爺少爺的生活宴會。他就是一最普通不過的庸人,庸官。

歐陽修曾痛斥過庸官的可怕。他們雖然不及貪官那樣直接危害國計民生,卻會敗壞社會風氣,擾亂正常秩序。丁主任到處打哈哈,逢人都笑臉相迎,雖然換來了從上至下的好評,實際上卻為整個農場帶來巨大的經濟虧空。雖然我們不敢說他這一切都是為了中飽私囊,可實際的效果卻是每個勞工好逸惡勞,偷奸耍滑,正常秩序嚴重破壞。進而使得有心工作者備受打擊,一個個近墨者必然都黑了。

長袖善舞的中國式領導

丁主任這一角色,堪稱中國式領導的集大成者。他們善於欺上瞞下,善於團結大眾,善於經營並培植勢力,善於在問題發生時輕描淡寫,善於將嚴峻事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善於利用各種條件來營造一種和睦友好,穩定繁榮的生態氣候。

也正是這種精於世故,讓他在上下層中都享有極高的威望。老闆三太太說:丁主任蠻好。長工看到他就求他做主,外來的小混混都要和他同氣連枝,共抗外敵。

這簡直就是統戰部的人才。他永遠不會把生活中的不滿表現給股東。再大的問題都要自己解決。這“負責”的背後,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乾坤大挪移,是該輸牌時候肯定輸,該贏牌時候肯定贏的政治智慧!

放眼看看今天的社會,上得去的能人哪個不是丁主任模樣?再苦不能苦領導的方針下,丁主任們發揮著自己的聰明才智,讓明明是千瘡百孔的“盛世”如上層所願。可那些丟掉的“雞蛋”,割掉的“豬菜”,正在由下往上一層層剝光了社會的油水,就等著哪怕實在抗不下去,只好另起爐灶,丟給新來的倒霉蛋。

做好人的代價

放在30年前,你說某人是好人,對方會開心很久。今天你對某人說是好人,對方或許認為你在罵他傻。因為今天市場經濟下的好人,基本就意味著捨己為人,損己利人,豁出去自己成全著別人。總之最後除了發一張好人看,別的屁都撈不到。尤主任就這樣。

尤主任是個難得的好人。學歷好,不吹捧,自己苦熬苦業奮鬥,身先士卒帶頭勞作。他會堅決貫徹執行上級的任務,自己吃苦受罪也要讓領導滿意。一本正經,剛正不阿,兩袖清風,黑臉包公。可他的一絲不苟換來的,是被冤枉,被栽贓,被誤解,被潑髒水。越是勤奮,越是受傷害,越是努力,越是不討好。

正如小說中所寫的,向上的路是極難走的。理智上的崇高的決定,往往就被一點點付錢的低卑的感情所破壞。所以哪怕有一身的能耐,可面對秦妙齋等烏合之眾,竟然毫無還手之力。最要臉的他,偏偏被整成了不要臉。原本想幫自己融入眾人的老婆,偏偏成為壓倒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個世界上,公義和正直真就行得通么?

荒誕不經又殘忍現實

本片絕對是中國職場的教科書。你是老闆,你要創業,你可以鄙夷丁主任,秦妙齋,三太太和勞工,可你一個人就能玩轉社會么?當你夙興夜寐忙碌於發展時候,真不知道又會有幾個人鼎力支持,全身心投入。你這裡玩命撐著,誰知道哪裡會冒出來丁主任和顏悅色摘取勝利果實。所以,有人真心付出要感恩,這年頭不壞你事就是幫忙!

醬缸文化對中國人來說最親切不過。你看不起可不能不恐懼其威力。表面上一團和氣,背地裡刀光劍影,上到帝王將相,下到販夫走卒,都有自己的小算盤。未曾做事先做人,團結上下才能位子坐得安穩。這絕對是亘古不變的殘酷真理。

本片的幽默,恰在於老舍先生對世態炎涼的洞察。他不會像魯迅胡同里趕豬直來直去,卻用一幕幕讓你忍俊不禁的冷幽默卻吹到骨頭縫裡,讓你笑也不是,哭也不是。仿佛舞台劇一樣的固定鏡頭下,人間喜劇背後的悲哀讓人同情尤主任,也不忍傷害丁主任。最後只好拿秦大藝術家開刀。

丁主任的塑造者

丁主任可恨么?其實在大眾看來一點也不。他會幫這個幫那個,慷集體之慨,解股東之囊。誰敢說沒受到過他的好處?所以他的存在一定是合理的。都指望著渾水摸魚,都巴不得偷奸耍滑,都恨不得撈到油水,丁主任是每個上層塑造的,更是每個下次塑造的。丁主任不是一個獨立個體,而是我們身邊最熟悉的那個和稀泥的傢伙。

有人想破舊立新,想結合尤主任的有點和丁主任的有點,可能么?股東們都一致決定了讓丁主任管後勤,尤主任管生產,按說應該相安無事,可最後呢?想做人,就很難做事,想做事,就很難做人。這不是我悲觀,是現實。想改革必須要有做孤臣寡人的必死之心。這心,你有么?

看完本片出來,我心頭始終很壓抑。因為我不知道是該為尤主任的正直悲哀,還是為丁主任的圓滑慶幸。最後只能為我自己悲哀了。因為我也被逐漸磨平稜角,像丁主任,或者其他的人物那樣一團和氣。肥雞肥鴨是好,可吃到最後總有完。待一切走上正規,又有誰是主任?誰能享這口服呢?致敬悲哀的我們,致敬了不起的老舍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