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黑戰記》觀後感精彩影評_國漫電影觀後感

《羅小黑戰記》講述的是隱匿於人類世界中的妖精,本來人類不知道妖精的存在,妖精也跟人類相處得很融洽,但是隨著環境的破壞,很多妖精失去了自己的家園。小黑是一隻貓妖,同樣因此失去家園而進行流浪。在旅途中遇到好的妖精夥伴,也遇到了善良的人。妖精和人類的矛盾衝突不斷升級,小黑會選擇哪一邊呢?希望以下影評對您有所幫助!

《羅小黑戰記》觀後感

一刷 從個位數到大電影,至少七年半了,老母親忍不住流淚[流淚][流淚][流淚]這熟悉的感覺,小黑還是小黑 20xx.09.12 二刷羅小黑,在心裡為風息流淚(現實的我也濕了眼眶) 無論是TV版還是電影版,木頭都沒對人物的立場和行為給出好和壞的判定,而是讓觀眾自己思考。個人覺得,這部電影十分適合家長們帶小朋友看,很適合做價值觀的啟蒙和培養辯證思想。 20xx.09.14 三刷 有姐們說我刷的是情懷,多少有點吧。但更重要的是,它值得我一次又一次地帶家人朋友來看 它真的很好 20xx.09.15 四刷 這次不再著重於找彩蛋(因為也找不到了,話說這個觀影目的的順序好像有點問題?),更為沉浸於劇情走向。這次,我跟小黑一起看見和發現,經歷和感受。

《羅小黑戰記》觀後感二

奔四阿姨坐在一堆小學生國中生里,刷了一部國產2D劇。

有喜劇片場景的趕腳。(特別是電影院空調壞,觀影如韓式石窟汗蒸,每個小學生都在用嘴播放人肉彈幕,而且每一條彈幕我都很喜歡,還在內心暗暗點讚...

說回電影本身。

畫風不是流行的了,梗可能也不是很新,音樂溫柔又可愛,大概不是現在流行的電音系。有一種“媽媽燒的菜”的味道。它沒有米其林的出奇制勝,沒有星級主廚的奢華+氣勢逼人,有的就是一口吃下去,瀕臨窒息時滿血滿藍復活,五臟六腑都是舒坦的。

我喜歡媽媽燒的菜。

媽媽的菜里,各種細節都是心意。拯救地球的成功學,弱雞逆襲的奮鬥學,這些硬菜,都不會出現在“早古味兒”的選單上。可一鍋有人溫柔相待的心靈雞湯,必不可少。(心靈雞湯有啥不好的,被善良喚醒麻木,有啥不好的...

邊看邊想,這片其實不在電影院也可以看,可這是2D,若不在電影院裡,那個“又黑又大又靚的球“估計震撼力就不強了吧。

***********腦迴路又出去了**********

片頭,演職員表,編劇:風息神淚,就開始笑出眼淚,又喜又悲。

當我們還在用BBS打嘴炮時,縫隙就一直吃吃吃寫寫寫。當角色只有一句台詞”肉“,笑到神經崩潰。

看看自己放棄了的夢想(其實就是退縮,戰場上的逃兵),卻有“熟悉的陌生人”實現了,莫名就淚逼。回不去了回不去了。

我想要那個當成交通工具的飛熊周邊...看上去就很好躺+很好揉,可以出周邊店了。

據說票房很高,也有人說虛高,從技術Blablabla到劇情blablabla,還要和魔童、大聖等等比較。只覺得完全是兩個體系里的東西吧。看小黑的時候,不曉得為啥,總想到魁拔。幾年前看魁拔,只看到倉皇上映,一地狼藉;小黑卻非常完整+飽滿。這和製作人&導演的信念是否堅定有關吧?

堅信自己正在進行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在合作前充分懷疑,在合作後完全信任,以專業託付專業,才會在長達幾年的製作中,使整片看上去一氣呵成,而非虎頭蛇尾。

一部作品(書畫影音皆是)有沒有心,觀者真能直接看出來。資本只是井上添花。你是貪婪還是絕望,你是身不由己還是all in,真的能看出來。

離開電影院是,發現隔壁廳正在放《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典型的沒有心。David Leitch拍這片時,大概被下了降頭。

羅小黑戰記,它,有心。

《羅小黑戰記》觀後感三

剛二刷,其實經歷了三個階段的看法。

第一遍無條件站無限和小黑,認為風息的失敗是邪不壓正,對風息犧牲小黑這件事憤憤不平。

二刷時從風息的角度看了這個故事,風息的想法我覺得沒有問題。哪怕是“好人” 也會變壞,人類遲早會凌駕於妖精之上。自問了一下憑什麼妖精要偷偷生存呢,我覺得不公平。無限說龍游有五百多妖精,小黑說這么多啊。可是對比一個數據,龍游有一千多萬人。小黑被犧牲是鳳息不願意的,但是鳳息不得不。其實哪個文明建立起來不血腥呢?不過是角度問題以及最後失敗了。妖精會館的成員看得透徹,人和妖精只能共存,無法徹底地滅了對方,偏激只會讓雙方都受苦。但是鳳息,他是木系妖精,是人類的惡行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剛剛仔細思考了一下,什麼是正義的,什麼是邪惡的。如果小黑沒有兩個靈質空間,無限打不過鳳息,鳳息用沒有逃脫的人類換得自己的妖精同伴。時間過去,他真的能甘心一直只擁有龍游這個城市作為妖精的地盤嗎?其他妖精會甘心嗎?妖精和人,在本性上有多大區別?最好的局面不是一方的勝利,而是雙方勢均力敵吧。我質疑你的品性,你也質疑我的,但是我們無法消滅對方,可能這是平衡。

在路上看見一株植物,拍照的時候發現旁邊有一個塑膠袋,只靠良心和理性制約的人類,其實也很慘了。地球無法忍受之時,大約是一擊致命。

《羅小黑戰記》觀後感四

《奧特曼打怪獸》、《黑貓警長》、《西遊記》甚至是在國小受到的教育,讓我覺得世上就是黑白分明,世上就是只有壞人和好人,只要你做的壞事你就是壞人,你做的好事你就是好人,甚至現在還有點這樣的偏見,看到別人隨意丟垃圾,感覺這個人素質不怎么樣,可是他卻會去關心小動物。

《羅小黑戰記》作為一部卡通片,沒有像小時候的卡通片一樣傳達了一種絕對的是非黑白,而是把對錯模糊化了,這樣的傳達孩子會懂也可能不會懂,但是這樣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它教會孩子像小黑一樣去形成自己的評判標準,教會孩子一開始對你好的人可能是想利用你,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前段兒童被傷害的新聞太多了。《羅小黑戰記》短短的一部電影包含的東西太多了,環保,友誼,朋友,戰友,人類和妖精,大到生態環境,小到每一處花花草草。

有時候我們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但是我們還是這樣做了,工業革命對於生態環境的傷害少嗎?可是不這樣又帶不動經濟的發展。所有的決定都有他的好壞,只是程度不一樣吧了。在這世間不愧於自己就好。

最後大家一定要去看這電影,好看!沒有無聊,看完好想養只貓~

《羅小黑戰記》觀後感五

它構建了一個大格局,從一隻貓的角度。 自古動漫由番劇改編成大電影質量基本都無法得到保證。比如說《未聞花名》,追番的時候哭了稀里嘩啦,看電影的時候我的內心毫無波動。可能是因為帶著這樣的觀念走進的電影院,因為期待值低的原因所以被狠狠的驚艷了一下,《羅小黑戰記》是真的牛。 為什麼說它牛呢?首先是選材,它選擇了一隻貓,一隻普普通通的貓,從相貌看來,還是一隻普普通通的土貓。這就是它的可貴之處,因為這隻貓沒有後台。 《哪吒》很好看,一曲“兄弟情”譜寫的動人心弦,一路高歌衝上了中國電影排行榜,位居第二位。狠狠的為國漫刷了一波存在感。雖然很難想到《哪吒》會取得這樣的實績,但它會擁有高票房在這個項目開始之時便就是可以預見的事。哪吒是誰?誰不知道哪吒是誰?《哪吒鬧海》的故事別說我弟弟,我奶奶都能給講的栩栩如生。這國民度誰能抗衡?當然,也有,孫悟空。所以《哪吒之魔童降世》與《大聖歸來》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是一定的,大家都願意為自己的童年掏上幾十塊錢,把傳統神話故事改編成動漫電影既能賺錢又傳播了中華文化,可謂是一舉兩得。但就動漫團隊的創新性來說,我投《羅小黑戰記》一票。 很明顯,神話故事再怎么改編,它的故事框架也是不需要動的,哪吒和敖丙即便成了兄弟,李靖也不敢給改編成孩她媽,當然,改成這樣觀眾也不樂意,所以他還得乾好本職守護陳塘關。這其實給動漫創造團隊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他們不必苦思冥想構建故事情節,只要在先人的智慧上稍加改動,做一部好電影不成問題。但羅小黑不一樣,它是一個全新的故事。並且這個故事需要非常多的想像力。 電影構造了一個人妖共生的世界,在電影中,妖是弱勢群體,但它們擁有各種各樣的靈力,每個妖的靈力是不同的,也有著自己的“靈力空間”,除此之外,它還創造了許多屬於這個世界的術語,有一個龐大的世界觀構架,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意,舉個例子,為啥《鬼吹燈》的口碑遠高於《盜墓筆記》?因為天下霸唱開了盜墓小說的先河,在《鬼吹燈》之前,沒人把殭屍稱作“粽子”,而之後包括《盜墓筆記》在內的盜墓小說群都沿用了這一說法。這就是我站《羅小黑戰記》的原因,傳承不易,創新更難。動畫和真人電影不一樣,因為它的特殊性,它可以有更為廣闊的創作空間,但這需要製作者天馬行空的創意,在這部電影中,我看到了創作團隊的心血,可以擔當誠意之作。那么當妖怪的生存空間不斷被人類侵占,它們該何去何從?這就談到了這部電影另一個閃光點,主題。 它選擇了一個時下熱門但又無人敢試的主題――人與自然。自從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之後,生態環境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但細數這幾年的影視作品,這個題材似乎沒幾個人敢試。幾年前星爺在電影《美人魚》的宣傳片裡提到了人與海洋的關係問題,直接被列入了“爛片預訂”,而到最後讓人們津津樂道的也不過鄧超放棄了“追求者排到法國”的張雨綺選擇了一條魚。所以說這個主題非常的不好講,講多了,難免有說教的意味,講少了也就沒人注意到了。但導演的心思真的非常巧妙,他沒有直接提自然環境,轉而從人妖關係入手,變為領地的爭奪,在影片結尾,無限問企圖從人類手中奪回自己家園失敗後的風息你還認為自己是對的嗎?風息沒有回答他,他說:“我不會再離開了。”之後便變成了一棵樹,他的回答其實很明顯:我,沒有做錯。 不只是風息,導演也沒有說服我,因為我也不覺的風息是錯的,人類一直在侵占,妖怪一直在讓步,這種人妖之間的平衡真的是正義的嗎?或許,導演根本不想說服觀眾,或許,本來錯的就是人類。這讓我非常佩服編劇的能力。除此之外,影片的彩蛋莫過於哪吒的出場了,這是讓我佩服的另一個點,編劇玩梗玩的非常巧妙,我嚴重懷疑影片中本沒有哪吒,因為有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出現所以才有了哪吒,這種良性互動真的會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效果。 除了以上幾點,影片中的打鬥場面也非常的精彩,一部2D電影生生做出了3D的效果,畫面非常逼真,尤其是現代都市裡的小細節,處理的非常好,羅小黑的表現也真的就像一隻活生生的貓,估計團隊私下也觀察了很久。牛。 電影以羅小黑失去自己的家開始,在尋找家的過程中發生了一系列溫暖發人深省的事,有點宮崎駿的味道,但比宮崎駿的電影更加詼諧幽默,總的來說,它創造了自己的風格,質量比動漫更高一等。畢竟,動漫真的太太太短了,一集5分鐘,平均三個月更新一集的速度讓我在去看電影之前花了兩個小時溫習了一下,影片最後,羅小黑小心翼翼的問即將離開的無限:”我可以跟你一起走嗎?”頗有一種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味道。 推薦這部電影,因為在我心裡這算是國漫的一個高峰,希望出第二部,也希望今年可以看到第29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