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英雄》觀後感5篇精選影評

《烈火英雄》是由黃曉明,杜江等明星出演的消防隊員的故事,希望以下影評對您有所幫助!

《烈火英雄》觀後感

《烈火英雄》在豆瓣分數很低,批評的聲音很多,但是至少打動了我。劇情、拍攝手法、背景音樂什麼的,我也不懂,但是我作為觀眾,它引起了我內心的共鳴。就像一位歌手擁有超高的歌唱技巧,卻沒有真實的情感,也許會得到好評,但這個好評來自對他技巧的認同或者是佩服,但容易被人遺忘。

在這個虛榮浮躁的社會裡,出現了正能量的事物,或許可以多一點來自大眾的鼓勵和包容。這部電影不僅是獻給消防官兵和所有軍人,乃至是獻給所有為這個和平年代流汗流血犧牲的人。作品源於生活,而這部作品源於消防英雄的犧牲,和英雄家屬失去親人後長期要承受的痛苦。不敢去想它拍得是否完美,試問自己是否願意為這個社會去受烈火灼燒?也不敢去想那些人在犧牲時身體受到了何等的痛苦,以及英雄家屬的撕心裂肺。只是覺得自己應該珍惜光陰,做更多利益大眾的事情。

”三才者,天地人“,人何以與天地並稱為”三才“?因為人有崇高的精神世界,儒家稱為聖,道教稱為道,佛家稱為佛(覺悟)。心生感恩,心存敬畏。

《烈火英雄》觀後感二

真夠現實呢!對,說得就是央視,從《戰狼2》到《流浪地球》到《哪吒》,哪部票房大賣就拿出來說說說不停。馮大導演曾曰過:以前我們拍什麼觀眾看什麼,觀眾沒得選!現在觀眾看什麼我們拍什麼,我們沒得選!初次聽到時,我感覺自己智商收到了侮辱,後來一想也對,當初自己是從不進電影院的,遇上好萊塢大片統統下載超清!今天的《烈火英雄》,其實講真,看下來確實有詬病,但你不能過低評價,因為有人會覺得你情商低,另外在消防部隊服役過的戰友會不高興,更有甚者,會進行道德綁架!話轉回來說,電影作為一種作品的表現形式,而一件作品,不允許人評說,那只能說是主鏇律,只能說是政治要求。今天不說《哪吒》的成功,說一下《烈火英雄》的詬病,從油罐儲備處起火開始,政委、大隊長、中隊長等人開始下達必勝的命令起,就開始催淚了,到後來,各支隊長、戰友相繼犧牲,整個放映廳三分之二的人哭成一團,這部電影也成功了。但也僅僅靠催淚成功了,因為結尾有點倉促,另外“一米八”的“黃教主”,哎,實在作的有點不像話。豆瓣對這部電影的評分不太高,僅僅及格多一些,絕大部分人的評價都是說主要用來賺眼淚,特效不錯,但劇情有些牽強並且主鏇律味道太濃。和媳婦溝通後認為,這部電影是為了紀念天津的火災事故,同樣是港口城市,同樣多位消防指戰員犧牲了。在這裡我還是想說,不管電影拍的怎么樣,生活中的消防員真的都是好樣的!最後一個軟廣告:在那種比較艱苦卓絕的環境下,除了消防指戰員的毅力和精神外,就數摩托羅拉的gp328防爆對講機最為出彩,不過,大洋彼岸的美國人 已經用上更新的摩托羅拉APX7000防水雙段數字機了。相比人家每個單兵消防員身上上萬美金的裝備,我想我國的發展依舊任重道遠!

《烈火英雄》觀後感三

預警:因為是劇作分析,所以全篇都是劇透。

昨天我在電影院看到了兩個經典的慢動作漂浮場景。

一個是《鼠膽英雄》結尾的小嶽嶽,因為只看了結尾這么一個片段,我猜想嶽嶽應該是為了救人和女主角一起落入水中,然後就是悽美的慢動作,紋絲兒未動的頭髮,配上哀婉又宏大的音樂,感覺就在在這一瞬間,主人公徹底完成了從鼠輩到英雄的質的飛躍。

另一個場景是《烈火英雄》里的黃教主為了全市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為了避免20顆核子彈的爆炸威力,順便為了證明自己不是慫包,火海徒手關閥門。就在勝利完成任務的最後一秒,被爆炸的熱浪推向空中,然後是悽美的慢動作,和與妻兒團聚的想像,配上哀婉又宏大的音樂,他葬身火海,也終於完成了生命的升華。

英雄固有一死,只是這兩部電影裡英雄的死法似乎除了證明水火無情之外便再沒什麼值得回味的地方了。

但當我聽到四周此起彼伏的抽泣聲,便也明白在更多人眼裡,感動勝過一切。我也曾認為讓人掉淚的故事就是好故事,也曾眼淚暈掉妝容,大腦空空如也,恨不能全體起立向銀幕敬個大禮。

但是,能煽情的故事一定是好故事嗎?

的確,好故事一定讓人感動,但讓人感動的故事卻不一定是好故事,比如這部《烈火英雄》,便是把一個很好的題材硬生生拍成了公益廣告,仿佛東拼西湊劇作教科書里百試不爽的條文就可以炮製出一出不錯的好戲。

薄弱的前情鋪墊

整個故事開篇就是一個令人驚心動魄的小高潮,即火鍋店爆炸事件,曉明哥這個人物主線的起點,是因為自負和疏忽使一個經驗尚淺的新兵在二次爆炸中犧牲。

為此曉明哥被免職發配到郊區支隊,這是將主人公逼向“絕路”的第一個力量。第二次推進在小明哥參加兒子校園活動,被兒子同學當場指責“害死人”等等,其他的後面還會提到。

顯然故事是要體現消防人員面對的來自生理、心理和社會的多重壓力,於是編劇將曉明哥一氣呵成打入谷底,準備在後面的事故中以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方式自我正名。(這個真的一眼就能看到結局)

這幾乎是所有編劇的慣用套路,但問題在於,編劇在前期設定這些劇情的時候,每一處都是蜻蜓點水,毫無深入。

沒有深入的矛盾,那么故事就失去了力量,以至於人物接下來的選擇都顯得動機不足,十分蒼白。尤其是在故事裡曉明哥本來就是一個優秀的消防指揮官,性格上根本沒有重大缺陷(應激創傷也根本表現的不明顯),不管他前面有過怎樣的遭遇,選擇犧牲都是一種必然。這也讓前面的所有鋪墊顯得無足輕重了。

要說第一男主角的前情鋪墊還算充足,那么第二男主杜江的行為背景就更單薄了,故事為凸顯杜江自我證明的決心,為他設定了一個同為軍人並且對他一向不看好的父親。印象中父親只出現了三次,在第一幕,杜江取代曉明哥成為特勤中隊長時,父親對兒子以這樣的方式當上隊長表示嘲諷,第二次是特大爆炸案發生時父親關切地等兒子回家,第三次則是兒子完成任務回家時他的一個敬禮。

父親的三次出現看似完成了一個父親對兒子態度的轉變,但這種轉變幾乎沒有任何與兒子之間的有機交流,如果說一個生死攸關的任務就能讓父親對兒子的態度發生平角轉變,那么事實上消防員幾乎每次任務都是生死攸關的,用這一個大事故作為引子,況且故事裡也沒有交代父親的軍人前史,談傳承未免也有些牽強,繼而也就顯得父親這個角色無足輕重了。

偏離的矛盾衝突

編劇給可憐的曉明哥扣了好幾頂帽子,先是自負地派新兵蛋子收拾殘局結果害死人還丟了官職,然後是被查出創傷後應激障礙,繼而被勸退,接著是被孩子不理解,還有是被民眾挑釁,被下屬拎著脖子鄙視,一系列的“英雄坍塌”操作,就為了曉明哥最後主動請纓葬身火海做鋪墊。

但是當我們將前情發展中的這些困難和矛盾都排列出來的時候,就會發現,很明顯這些不管內在還是外在的力量根本就不是向著同一個方向去的。

犯了錯理應表現出從自負到謙卑謹慎的變化,而這種變化體現在曉明哥身上似乎只有抓豬的時候滿臉堆笑地應對村民的挑釁,但主要矛盾在後面的撲救情節中莫名其妙地就變成了被下屬看不起,也就是說,矛盾從從自身問題變成了外部問題,而自身問題還沒見有任何克服的起色,外部問題便接踵而來,編劇最終將這些矛盾一鍋粥送進火海,實在是有點輕率。

而其他的小細節,比如孩子從不願與爸爸通電話到拚命保護軍功章的變化也沒有一點過渡,並且曉明哥從操場上頭也不回地奔向火場,下一秒想的是“只想和老婆孩子團聚”,就算是男人不善言辭也不至於轉換的如此生硬吧?

此外,應激障礙的體現在僅在第一次撲救中磕磕巴巴的“要爆炸了,快跑。”事實上接下來真的發生了爆炸,不仔細對應真的看不出來這是應激障礙的反應,我反倒覺得曉明哥倒是挺專業的呢。

不合邏輯的犧牲方式

劇中三個主要人物的犧牲方式真的是讓人有種智商被侮辱的感覺。首先是林志,一個即將退伍的老兵,為了製造人物鮮明的成長變化,編劇特地把前期的林志塑造成一個無所事事只知道偷懶混日子的“老油條”,在火場中也是多次心不在焉。

然而就在全隊被困火海時,他卻突然搖身一變成為英雄,為了爭取時間救出隊友,拿著水槍沖向火海,而編劇製造絕境的方式非常令人嘆為觀止——和至少一百萬個編劇前輩用過的方法一樣,用被砸來困住林志,然後任憑杜江在一片火焰之隔的地方瘋狂喊叫,直到林志被默默燒死。

是的,沒有過渡,為了成長而成長,也沒有觸發其成長的細節,就算編劇是為了製造一個“偽油條”,也應該在鋪墊時給一些細節暗示吧,但是並沒有。

第二個死法莫名的人物是故事中楊紫的未婚夫歐豪。歐豪負責為遠程供水看管水泵,但是因為水中垃圾太多(拍來拍去都是漁網),最終在清理垃圾的時候被漁網纏住腳,溺水而亡。注意了,要是他單槍匹馬地溺亡,這一段或許還有悲壯的可能性,但是,船上拽著繩子的那位小哥,明知道繩子拽不動了或許真的不考慮一下下水救個人嗎?

事實上歐豪這個角色是有真實原型的,在故事原型20xx年大連港溢油事故中,負責遠程供水的消防戰士張良在清理垃圾時被巨浪捲走不幸犧牲,而故事原型中也確實是兩個人負責遠程供水。編劇將被巨浪捲走改成被漁網纏腳,著實是弄巧成拙,我還是認為將原故事搬上銀幕反而更加打動人心,也為另一位戰友無法營救增添了合理性。

最後就是我們可憐的主人公曉明哥,曉明哥整個人物從成長路線其實是沒有大問題的,但是他在執行關閥門任務的最後階段的處理真是令人目瞪口呆。

在曉明哥帶領下屬衝進火場關閥門的過程中,編劇直接給我們來了經典的戰爭片三連:犧牲自己救隊友、妻兒照片不能丟以及最後時刻鐵人附體。

犧牲自己救隊友這點無可厚非,但是曉明哥捧著被燒掉一半的照片追憶往昔的時候,我實在想衝進銀幕里晃著他的肩膀說:“你清醒一點!閥門還沒關完呢!”

接下來,為了看照片脫下隔熱手套的曉明哥,竟然回去徒手關閥門,那個溫度,手沒事有瞬間烤熟我是不信的,就算您跟閥門慪氣也犯不著作踐自己啊,隔熱手套就在腳邊,有看照片的功夫已經連脫帶戴八百遍也夠了。

但是,這一刻曉明哥已經徹底完成了從普通消防員到英雄人物的轉變了,我猜編劇內心OS:英雄需要隔熱手套嗎?笑話!(反正也要犧牲了,誰還在乎手疼不疼呢。)

在終於關掉閥門最後一刻,曉明哥不出意料地在爆炸中犧牲,我們的編劇也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上戰場前看照片的,一個都逃不掉!

臉譜化的人物呈現

要是說曉明哥多多少少還能看到點人性的缺漏,那么杜江的角色簡直每一個毛孔都散發著偉大、光明、正確的神聖光芒,以至於整個人物從頭到尾沒有任何發展變化。

甚至連開頭他抱怨每次都是曉明哥露臉當英雄,他來收拾爛攤子這個片段幾乎成了廢筆。從頭到尾,他沒有為了急於證明自己而犯錯,沒有從急躁到沉穩的進步,總的來說就是沒有任何成長,甚至沒有什麼推動劇情發展的行為,而是幾乎成了正確的代名詞。

那么他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好吧,我知道了,教育意義,起到良好的模範帶頭作用,順便見證了隊伍中其他人物的成長。

但是這樣的人物實在是過於扁平乏味,唯獨用手機錄遺言的那段還稍能看出一點點人性的溫情,以至於到結尾吃飯那段,他哭得越厲害我就越想笑(我絕對尊重消防官兵,但真的對故事邏輯無力吐槽)。

難以想像,全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覺得演技最舒服的竟然是丁嘉麗和劉金山扮演的兩個普通市民,把置身災難之中茫然又不失仁義的普通人詮釋得很恰當,這一點真是不得不佩服,老戲骨就是老戲骨。

其他幾位,譬如楊紫、歐豪這對戀人,也是比較生硬,真的不是幾句“你大爺”就能拯救回來的那種。

至於指揮官、書記們,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

總體來說,《烈火英雄》是一部很具有教育意義的大型消防系統公益宣傳片。是的,這部電影賺足了多數人的眼淚,集齊了平凡人的肅然起敬,也收到了預期的教育意義。

但是,去掉全程幾乎不間斷的宏大配樂,我們的感動會減掉幾分?再去掉黃教主和杜江苦大仇深的臉,我們的感動會再減幾分?

突然間我想到我最不喜歡參與的當代中國式婚禮中最令人厭煩的司儀煽情環節。

回想著,我曾在很多個婚禮上忍不住落淚,為什麼?是為了新人矢志不渝的愛情嗎?不是,是因為婚禮上婉轉的進行曲和司儀華麗而空洞的辭藻,這種渲染氛圍的手段就像毒品一樣,瘋狂製造快感,但藥效過了你就會懷疑自己可能是個智障。

關於消防員的故事,這世間有千千萬萬,它們部分沉重,少數詼諧,多半平凡,說句心裡話,前面多拍點抓豬開鎖營救跳樓小青年的片段,我都是願意看的。

敘述事件不耽誤了解行業,爆炸案放在高潮應該是最合適的,但一邊打著向觀眾科普消防系統,一邊把整個故事重心全部放在一件大案上,危機一個個襲來讓觀眾沒有喘息的機會。甚至幾乎是將火變成主使人物,讓火災為了情節發展而忽大忽小,儼然一個能夠控制情緒的反派人物,實在是足夠魔幻。

我始終覺得,真實的才是有力的,尤其是基於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當然,故事片必然要將真實故事戲劇化,全然的真實那是紀錄片,但戲劇化不代表千篇一律的狗血煽情,不代表為了賺取感動而可以弱化故事的合理性。

音樂往往是好電影的輔料,但當音樂成了感動觀眾的主要手段,那就和三流恐怖片沒有區別了。我們需要的是有血有肉的人物,我們需要的是合情合理的事件,我們需要足夠強烈的前提。任何時候,為了煽情而煽情,為了教育而犧牲的故事,除了泛著假大空的光澤,我再看不到任何閃光點。

以上,完全從劇作角度出發,沒有對題材的任何指摘,相信消防官兵也希望我們能夠看到專業、真實、有血有肉的他們。

最後,向消防官兵致敬!

《烈火英雄》觀後感四

如果題材好能夠決定影片質量,這部片我絕對能夠哭夠一包紙巾,然而並沒有,每次醞釀好的淚水在導演的多線並行之下硬生生憋了回去。

可以看出來導演想出一部好電影,因為特效滿分,BGM也滿分,二者配合在一起,其實很能渲染整部片子的情感的,但是,敗在了這部片子的敘事能力之下。很明顯,導演想在這場災難面前體現出友情、愛情、親情、戰友情、人間有真情等等感情,但是在多組畫面的不斷穿插之下,反而弱化了這份感情。並且想把消防員的角色定義得既崇高又接地氣,但是最後反而沒能體現出消防戰士那種“逆著人流走”的壯烈精神。

全場震撼的,一個是給的高速路特寫,左邊出城的道路擁堵,右邊進城的道路消防車在疾馳。另一個就是杜江帶著特工一隊錄視頻那一段,特別是講家鄉話那裡。真情是流露在細節裡面的,太多的渲染,比如楊紫和歐豪飾演角色的這一段,以及黃曉明飾演角色最後的犧牲,不是不感動,而是太過了,沒能立起來。

給五顆星,是不希望消防員這個題材的電影落得分低的下場。但是真心希望導演及製作組好好想一下,好題材,怎么才能給出好作品。

《烈火英雄》觀後感五

個人感覺劇情和節奏方面還挺需要改進的,不過多一星致敬消防員。原先對於這個職業的了解因為這部電影而有了更直觀的感受。

看到了一句好題材不代表好電影,想想還是過來改評。認真回憶補充一些觀影過程中的想法。

雖然是個完全外行也不了解真實事件的人,中間還是有挺多次出戲和感到疑惑的地方。想到哪說哪。

是因為處於油罐中所以不能使用網路么?為何錄像留遺言那要把手機扔出去。如果原因是前者,感覺手機扔出去外面不也是一片火海…

冷血一點的一個疑惑,火場中每一位犧牲是會像電影中那樣馬上通報么?然後全員默哀?(總感覺在那樣緊急的情況下好像有點突兀)然後電影的描述讓我感覺火況很慘烈,特別是有好幾次爆炸,印象較深有消防員從樓梯上摔落還有井蓋噴射打到人的,在這種前提下,我看到那名快退伍的消防員犧牲通報,讓我感到訝異前面的都只是傷員。

再來就是一些劇情設定感覺挺奇怪的,為何上前線的消防員人數設定都這么少?一個是關閥門,明明四個閥門,一次卻只派出兩人。一個是海域遠程供水垃圾清理,電影前面可以看出設定在那的明明有一個中隊的人,在海上垃圾清理的卻只有兩人,被垃圾纏住腳溺亡如果周邊有更多的人手看護是否就不用死的這么冤屈。

不知是不是因為教主以前的形象給我留下過於深刻的印象導致我對他演技有了負面濾鏡,我從來一個淚點很低的人,他的好多鏡頭包括比較悲壯的場面我都沒法情感帶入。倒是楊紫哭和杜江吃雞腿的場景讓我淚崩。

懶得打下去了,感覺越想槽點越多了。不過電影對火的特效做的還可以,希望下次這種題材的電影能打磨地更好來致敬英雄。

最後,此電影的立意,致敬消防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