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彈飛觀後感精選作文5篇

《讓子彈飛》電影改編自四川作家馬識途的長篇小說《夜譚十記》中的《盜官記》一節,擁有眾多明星的加盟,主要演員有姜文、周潤發、葛優、劉嘉玲和陳坤等,下面是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讓子彈飛觀後感

說實在的,這是我第一次寫電影觀後感。我是說自發的,不是國小里的狗屁任務性質的《觀雷鋒後有感》或者是國中時候一點也看不懂的《拯救大兵瑞恩》後被家裡人逼著寫的東西。說實話,國小時候看雷鋒記得最清楚的就是當時我旁邊人冒出來的一句“看那個女的的屁股露出來了”,其他的情節倒是忘了。也不是說其他的電影沒有可寫的價值,只是恰巧物品今天蛋抽筋無聊外加這電影實在是厲害,所以就寫了。

開頭的時候是馬拉火車,當時我就想起了影評了。說姜文是在諷刺中國經濟,廉價勞動力拉著中國的現金科技,gdp增長全靠人。這時候忽然想起了韓寒,寫《他的國》時候說的,自己的文體其實沒有想那么多,只是偶爾想寫偶爾不想寫,並告誡那些什麼什麼家,不要多想。韓寒是小時候學語文受刺激受大了,我想我也是,小時候就鬧不明白,語文試題里的問題——“請解釋此句在文中n種意義”有什麼意思。我怎么感覺作家自己都沒這個意思,硬讓出題的給忽悠出來的。後來看尋羊歷險記,美國的書評家評論裡面的那隻羊代表的是日本帝國主義什麼的,可到了作者村上大師那兒(這兒大師表示尊敬,這輩子沒尊敬過幾個人)人家說,自己也不知道那隻羊代表的是,只是代表了自己的一種感覺。這兒我就想,書評家不這樣寫是不是沒飯吃啊,或者是,另外一種解釋?吃多了撐的?對還在深陷這種“此句在文中有哪幾種意思”的同胞們表示同情,唉,慢慢熬吧。

然後是葛優被搶,臨場編出的謊話,把張麻子給忽悠住了,最後自己老婆非說是別人的。到縣城裡面和張麻子說:“兄弟我告訴你,寡婦不能睡,會遭天譴的。”張麻子於是說出了那個經典台詞:“她都是寡婦了,我不能再讓她守活寡。”這種人要是放到現在大家來看無疑是不可取的,甚至可以說是好笑,小丑一樣的人物。但要是劇本換了,張麻子和黃四爺的火拚都死了,葛優沒死並因為剿匪有功且沒了地頭蛇坐收了漁翁之利怎么辦。這下看來,他的做法無非又變成了大丈夫能屈能伸,其實我感覺很多事都是這樣,成功者的之前的失敗永遠都是另一種形式的成功,失敗者的成功永遠都可能是為失敗打下基礎。若過現在是高考,寫到這裡我或許會用點例子,搞成排比,騙點分,但是這是日誌,大家自己想例子吧,什麼韓信沒有成功,他的胯下之辱會被人怎么想,或者是賈伯斯沒有成功,他的外形要求的苛刻會被人認為怎么樣。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大家的資源比我豐富,請自便,自便。

接下來是重頭戲。聽說這部電影改編自小說。那我不知道如此精彩的安排是來源於姜文導演還是來源於那位作家。可謂是一環扣一環。絲毫沒感覺有牽強的感覺。不想小時候看的少年包青天,我勒個去的有一集說他知道床被移動過是因為床腿底下有樹葉,我靠,那次我睡的好好的床也沒動還有一頁書壓床腿下了呢,害的我抬了半天。我估計那編劇也是被導演逼急了,打麻將呢忽然想起來明天交稿就急急忙忙牌一推說胡了就跑回去寫了,後面跟一堆子人說他詐和。

其實我看到老二死的時候我就想,這下完了。我腦中一片空白,真不知道劇情會怎么發展。老窩被人端了,自己火力又不夠,就那幾個人。咋整。後來我看到他們四個人的時候就更沒底了,我就想,看吧,子彈總不能從螢幕里飛出來把我斃了,接著就是發錢,黃老四收錢的時候我就明白什麼意思了。調動人民民眾,發槍的時候我想,要是這樣就各族人民百萬雄師過大江了這可就忒沒意思了,也太假了。人民民眾那時候的忍耐力是無限的,只要有點,額little有時候英語還好些,否定了都,就不會反,果然影片沒有這么讓我失望,用那個替身的時候我簡直拍案叫絕了。這是最經典的了。

冷靜下來的時候覺得也有弊端,國產片常有的,英雄彈無虛發,狗熊彈發虛無,也是被本片演示的淋漓精緻。

《讓子彈飛》觀後感---非專業人士看電影

說白了,中國大陸電影業要發展,就必須要有高票房的電影來支撐。大陸從來不缺小眾電影,每年在國外影展上獲獎的電影也不在少數,但要從根本上拉動電影業的發展的,還得靠商業大片。沒別的,商業大片可以帶來高票房啊,可以幫電影公司賺錢;電影公司都能掙錢了,才會有更多人來做電影;做的電影越多,才會出更多的精品,才會吸引更多觀眾走進電影院……

大陸電影導演在票房上最有號召力的嚴格來說也就只兩個---張藝謀和馮小剛。馮小剛從《甲方乙方》等小成本影片開始聲名鵲起,自此就成了大陸票房最高的導演;張藝謀當年一部《英雄》2億的票房成為了億元票房俱樂部的第一人。《甲方乙方》和《英雄》是大陸電影的兩個里程碑,《甲方乙方》之前,大陸電影能有千萬的票房已經是不錯了,馮小剛當年以小成本製作加賀歲為賣點,創造了三四千萬的票房,為當時萎靡的大陸電影業打了第一劑強心針。間接帶動後來張藝謀向商業大片的靠攏,一部《英雄》直接把大陸票房帶向了億元的級別。截止到現在,大陸電影票房億元俱樂部的影片十幾部應該是有了的吧。高票房帶來的高回報,吸引了更多的電影投資人,這些電影投資人不僅把錢投向了製作電影,還培植了一批更成熟的電影院線。電影質量提高了,電影院線的環境更好了,現在看電影的觀眾也是越來越多(唯一不足的是票價也越來越高)。這個良性循環的結果就是電影票房的紀錄越來越高,2億--3億--4億--5億……破6億也是指日可待。照現在的標準,一部頂級的大陸商業大片,至少得跨過3億票房的門檻。

看著張藝謀馮小剛們在大陸呼風喚雨各領風騷,其他同行能按捺的住?這裡面就包括姜文--同樣是具有影響力的電影人,既是同行,又是好友,也有演技,也有導演實力,還有拿得出手的作品,那怎么著也應該在票房上分一杯羹啊。其實姜總這多年來一直也是在默默耕耘,雖然作品不多,但製作水平還是有目共睹的。唯一的問題是個人風格過強,要么題材過於深刻,要么藝術氣息太濃,總之是沒能贏得普遍大眾(或領導們)的認同。這一次,姜總大概終於忍不住了,決心放下包袱,在票房上揚眉吐氣一回,做一回真真正正的大導演!

從《讓子彈飛》的行銷手段來看,這次姜總是下了狠心的,幾乎全套克隆了好萊塢大片的運營模式,將宣傳手段發揮到了極致。一部好萊塢大片的宣傳費用往往和其製作成本不相上下,而《讓子彈飛》宣傳費用很可能超過了其製作成本。《讓子彈飛》的製作成本號稱過億,其實觀看過該片後,覺得有一半就不錯了,這還包括幾個大牌演員的片酬。而其宣傳費用估計就得幾千萬,你看看現在各大入口網站,看看各大知名論壇(包括咱天涯),眾口一辭都一個陣線地對《讓子彈飛》豎大拇指,就國慶大閱兵邁正步也沒這么整齊啊……

不過這效果也是立竿見影,三個大導演(馮陳姜)同期上映的重量級作品《趙氏孤兒》《非誠勿擾2》和《讓子彈飛》里,《讓子彈飛》還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兩天過1億,五天過2億,八天過3億,現在據說十一天過了4億了……最終過5億似乎是沒什麼懸念了。看來姜總這次大概算是舒了一口氣,“中國最具影響力導演”的稱號算是戴定了!

看見沒有,凱爺你拍正劇是厲害,你票房有姜總高么;馮導你票房是第一,但你拍文藝片在行么;老謀子你是有影響力,但你能自導自演么?縱觀中國大陸,既能拍商業大片又能拍小眾文藝片,既能導演又能做演員,還能拿到高票房的電影人有幾個?

讓子彈飛觀後感

今年的國產賀歲片有很多,《讓子彈飛》就是其中的一部。20xx年12月16日上映的它,便成為了最早與觀眾見面的賀歲片。

周末朋友約好一起去看,原本有約的我並沒有開口否決。因為面對孤身一人處在異地的她,我一直都不知道該怎樣稱呼,既是長輩,又是朋友的界限讓我萌生一種尊敬和感恩的態度,有時候會局促不安或是拘謹尷尬,那是一次又一次百感交集的複雜情緒。

電影院我很少去,一是覺得沒必要花這個錢,因為在網上下載也是一回事;二是沒人一起看,因為一個人獨來獨往實在是有些寒顫。說起來這還是自己第二次上電影院看電影,第一次去的人更多,熱鬧得很。在第7排的位子上坐定以後,就是長達1個多小時的影片放映了。

乍聽《讓子彈飛》這個片名,多半認為是戰爭片,但是除了槍殺的場面以外,整部影片融入更多的的是喜劇元素。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北洋軍閥時期,土匪和騙子之間鬥智鬥勇的傳奇故事。一開場,就是一場驚天動地的的火車劫案,號令山林的綠林悍匪張牧之(姜文飾),遭遇行走江湖的通天大騙老湯(葛優飾),兩人從生死宿敵變成莫逆之交,在鵝城遇到南國一霸黃四郎(周潤髮飾)又會發生什麼故事呢?一場場情殺命案連環上演,華南三王各自為陣,鵝城雙艷粉墨登場,亂世梟雄的混戰一觸即發……

首周票房1。7億,打破了《唐山大地震》1。6億元的國產片首周票房記錄。姜文在片中飾演土匪張牧之,表現得既匪又痞,英雄氣概十足,還有點兒民間的小聰明;葛優在片中飾演騙子老湯,他不說話都準能把您給逗樂;周潤髮飾演的是惡霸黃四郎,陰陽怪氣的他到底是怎樣的呢?去看看就知道了。

影片的平民風很濃,具有傳奇色彩,不覺得就讓我想起了《林海雪原》這部小說,同樣是鬥智鬥勇,同樣是語出驚人,同樣是懸念層出不窮。書中的偵察英雄楊子榮是怎樣與威虎山座山雕匪幫鬥智鬥勇的呢?即使是時間久了,楊子榮與小爐匠那場舌戰實在是精彩,直到現在也記憶猶新,先發制人、故弄玄虛、乘勝追擊,直追問得小爐匠破綻百出,最終讓座山雕處決了小爐匠。

影片中的結局也一樣,最終,正義戰勝了邪惡。欺詐百姓的黃四郎輸了,輸的很慘,可是到影片最後,卻有一種失落默然出現在自己的心頭。百姓們為什麼最後有勇氣拿起槍桿對抗了?不是正義的號召,因為直到黃四郎的死訊傳來,沒有後顧之憂之後,他們才突然變得血氣方剛,勇猛殺敵!勝利後大家為什麼不歡而散、各分東西?老大哥張麻子最後成了一個人,沒有了戰爭的硝煙他顯得茫然迷惑、一無是處,華麗的馬車與頹廢的老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到底要何去何從呢?馬車裡隱約傳來一陣陣說笑聲,卻還是靜的可怕……

無論是從劇情上,還是從演員表現上來說,《讓子彈飛》這部賀歲片都值得一看。

讓子彈飛觀後感

看完這部影片後,我想到的是一部叫《無恥混蛋》的外國影片。《讓子彈飛》與這部影片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讓子彈飛》更具有中國特色,對中國人的人性描寫和刻畫更多些。

片中的湯師爺就是大多數中國人的一個模型,膽怯,欺軟怕硬,貪財,妥協,逃避,順從,但是他善良,分得清善惡。這是在我身邊常常能夠見到的小人物。

有時候,能夠在報紙上,或是在電視的新聞里看到,當有人遇見危險,路人常常冷漠相對,沒有人願意出手相助。這就反映了人們矮小的心理。他們不願幫忙,並非出自於他們落井下石的惡意,而是怕給自己惹上麻煩。湯師爺就是這種沒有安全感,沒有能量的一個代表,當然,也談不上擔當。所以,在師爺最後死的時候,他對張麻子說,“你鬥不過黃四爺”。但師爺卻特別的善良,在生命的最後,要求張麻子“不要回鵝城”。

這裡面的鵝城,我不知道,意圖是否是在說明,那個城裡的百姓都是任人宰割的。

其中反映中國人從眾心理的,就是在張麻子攻黃四爺的碉堡的時候,張麻子當眾砍掉了黃四爺替身的頭,大家才一哄去了黃家。真的黃四爺沒有死,而大家仍然是成功的攻下了黃家的碉堡。這說明,在對待惡霸的時候,不是大家沒有能力將他打翻,卻是因為大家膽怯。

我個人最喜歡的片段是,關於張麻子身世的那一段。張麻子叫張牧子,是跟隨將軍打仗出身的戰士。因為軍閥割據,自己不願委身於人,所以落草為寇。人們以為是土匪就不能是張牧子,理所應當的是張麻子,張麻子臉上不應該是乾淨的,他就應該是滿臉的麻子。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總要順從一些,莫須有的東西呢?

讓子彈飛觀後

20xx年有兩部電影是我格外難忘,一部是《阿凡達》另一部是《讓子彈飛》,其中,《讓子彈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電影主要講述了山中的麻匪劫持了一輛坐著買官的人的火車。麻匪的頭——張麻子扮成買官的人和軟弱能的老湯去鵝城騙財,到了鵝城,張麻子看見了貪官黃四郎虐待人民,不禁生出一股同情之情,便用計謀戰勝了黃四郎,讓鵝城的老百姓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電影中的張麻子的形象無疑是從西部牛仔形象演變而來的——維持正義,敢打抱不平,喜歡用槍聲向人們示威,但這些卻被融入了官場,爆露出了官場上的種種不良的現象。在現實的社會中的確有這樣的事情,比如說xx,他在台灣貪污了好幾個億,在監獄中用種種方法出獄,繼續在外面貪污,像在台灣上的一顆污點——就是《讓子彈飛》中的黃四郎,只不過張麻子變成了無形的法律——最後結果也是依法處置。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一張過濾紙,用鏡頭述說了中國官場上的一個字,那就是——貪。它幾乎成了整箇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腐敗,用不合法的手段隨意拿錢——這是中國的經濟一直滑落,假若全世界沒有了貪官,那么就沒有了腐敗!沒有了落後!更沒有了貧窮!其他國家早已開始號召,但唯有中國,為貪官而煩惱,因貪官而貧苦,貪官似乎成了中國特別的標誌,我們應該行動起來!剷除那些讓中國落後的貪官!不讓《讓子彈飛》中的黃四郎出現在我們偉大的祖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