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安達飯店觀後感優秀作文5篇

感恩生活,感恩世界,心存善良,力所能及幫忙每一個我們能幫忙的人吧!下面是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盧安達飯店觀後感

看完影片後,心情不能平靜,想寫些東西,但是卻無法找到合適的字眼去表達,很多東西都深深地刻在了腦海中。

影片講述的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發生在非洲國家盧安達動亂的故事,雖然沒有血腥的場面,但是通過影片我們仍能感覺的其中蘊含的打動心扉的東西。一百萬人在這場種族動亂中被屠殺,其中不乏眾多的婦女和兒童。他們被殺,只是因為一方不想讓對方有下一代。冷酷,血腥,泯滅良心……突然發覺很難找到合適的字眼去形容那些殺人者的行為,只是覺得那一刻他們喪失了人性。甚至比不上野獸。

影片並未向大家展現血腥屠殺的場面,通過影片前小半部分的平靜和溫馨的生活同後半部分的動盪的鮮明對比,從另一個角度向大家展現了盧安達大屠殺的殘酷。影片通過一個叫保羅·盧斯賽伯吉納的視角向大家講述整個故事。他是盧安達首都基加利一家外資飯店(米勒·科林斯飯店)的客房經理,在那片土地上,有著他深愛著的溫馨家園,但是知道有一天這樣的平靜被打破。

國家內部族落之間的不和一直是存在的,而總統飛機的失事加劇了兩個族落之間的猜疑,黑暗的大幕就此拉開。圖西族的人們因此引來了被排擠、抓捕、屠殺的噩夢,或許比噩夢還可怕。保羅最初只是保護自己的家人,當他逐漸認識到動亂的嚴重性時,人性中的向善面開始閃光,他收留了眾多的難民,不論種族,但是也由此也換來了無盡的麻煩。事態繼續惡化,原本以為可以依靠的外國人卻迎來了要被撤離的事實,他們失去了依靠。孤身抗爭的他們就只剩四個聯合國的士兵保護,以及擁有外國國籍的飯店。命運在那一刻變得徹底黑暗了,失去了依靠就是意味著死亡。

整部影片開門見山,一氣呵成,沒有精巧花哨的剪輯技巧,有的只是質樸之中撼動人心的——真實。一個人,善良可以到什麼地步?在人人只求自保的時候,主人公收留了1268 名難民,天天冒著生命危險在軍閥、政治家中周鏇,但求多救一個人。一個人,邪惡可以到什麼地步?種族屠殺的煽動者們,可以在廣播電台上公然說道:墳墓還沒有滿!號召屠殺繼續……

最難以忘懷影片裡那一幕場景:初夏的天空,下著雨。雨中,慈愛的神父領著一群圖西族孤兒,奔向停在飯店門口象徵著安全與生命的大巴,一個荷槍實彈的聯合國士兵攔住了神父:“盧安達人不準上車(NO RWANDANS)!”。神父無奈又無助的淒涼眼神,雨紛飛,伴著這首稚嫩童聲演唱的歌聲——天也在哭泣,淚在雨中流溢,心卻在淚中泣血。不知那一刻人類所謂的文明、人性以及聯合國所謂的人道主義被遺忘在了哪個角落!?那樣的情形令人久久難以平息。

飯店的處境越來越難,保羅為了眾多難民的生計而奔波,直到換來物資的歸途中見到道路上綿延的屍體。或許在那以前,保羅對動亂的發展存在一絲的奢望,但是之後,回到飯店後的他卻在那一刻崩潰了。那一刻保羅的心情或許是我們不能理解的,崩潰、絕望、憤怒……很多的很多糅雜在了一起。雖然最後保羅和飯店中眾多的難民迎來了希望,但是那些死去的人們卻再也不會醒來了,那段黑暗的歷史卻也不會被我們所遺忘。

在那樣的一段時間內,眾多的圖西族人在一個個的被屠殺,卻不知那時的那些所謂的強國在算計著什麼,UN又在計較些什麼。聯合國和世界在這一百天所扮演的角色,使人感到的不僅僅是憤怒,而是恥辱。在這樣的一百天裡,世界閉上了眼睛,盧安達被世界拋棄了。價值流橫溢的當時,盧安達似乎並沒有任何可以被利用的價值,所以他們遭到了各國政治家的拋棄,遭到了整個世界的遺棄。當時的人們在震驚極端環境下人性兇殘之餘,也就僅是談論而已了。十五年後的今天,除了盧安達人民外,還會有多少人會記得那段黑暗的歷史,還會有多少去反思那段歷史?

以前接觸的很多關於屠殺的信息,但是像盧安達大屠殺如此規模的卻是聞所未聞。在那樣的一片土地上,存在無盡的殘殺、流血和戰爭。除去盧安達屠殺之外,那片土地上還發生了其他難以計數的屠殺與動亂……面對這樣的一片土地,不禁的問:和平、平等、博愛,何時如陽光遍灑非洲?

《盧安達飯店》反映了人性,反映了種族,反映了政治,反映了社會。種族歧視,賄賂,利益無處不在世界,老百姓象螻蟻一樣,生命的脆弱,人性的骯髒,利益的交換,它表現的是徹徹底底。是一部讓人感慨和深思的作品,希望更多的人能欣賞她。它帶給我們人性的衝擊,在生命面前,一切都是脆弱的,可拋棄的。

人類的全部歷史只是一部從從野蠻到文明的發展史。但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人性被蒙蔽的瞬間。奧斯維辛的孤魂還在歐洲遊蕩,南京的悲號還在不停的響起,貝魯特的慘叫似乎還未平息……在人類已經高度文明的時刻,卻反覆的出現這樣的情形,是值得所有的人們去深思的!

盧安達飯店觀後感

這天按好評推薦看了一部電影《盧安達飯店》,看的時候十分震撼人心,這個電影讓我認識到此刻的世界並不和平,也許是習慣了安逸的生活,對外面的世界感受不是很深刻,雖然看新聞,每一天,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發生恐怖攻擊事件,人肉的炸彈自殺事件,暴徒威脅劫殺事件等等,但是只是看過後心裡明白,頂多對不幸的人滋生一絲絲同情心,心裡沒有多大的震撼,因為沒有身臨其境,所以沒有感同身受,《盧安達飯店》讓我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

我們是幸運的,我們基本上都是80後,90後,我們生在中國,雖然童年的我們也許過著清貧的生活,但我們活得快樂,我們不用擔心哪天會無家可歸,哪天會面臨生離死別,因為現世安穩,我們唯一擔心的是完不成作業會被老師罵,考不好分數會被家長訓斥,但這些東西都是瞬間的,再說了,只要我們努力去做了,這些事情真的不算事情。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的吹來,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娛樂方式增多了,上大學也不再是遙遠的夢想了,我們享受著自我不明白叫幸福的幸福。看看電影中的孩子們吧,他們小小年紀跟著大人到處逃亡,生命對於他們來說不再是那么的沉重,更像是一片羽毛,隨時都會飄散,他們天天過著心有餘悸的生活,應對著叛徒們的兇殘,暴虐,年幼的他們,手無縛雞之力,嚇得靈魂出竅,心理陰影與日俱增,當然這都是倖存下來的人能夠經歷的。至於那些不幸的孩子們,也許早就闖開了天堂的大門。

屍體遍布山野,血流成河,這一慘不忍睹的景象,竟使電影中的主人公保羅看到後,傷痛難耐,回家後,抱頭痛哭,沒有很大的潛力,但是作為一個飯店經理,他又發揮了出乎常人想像的能耐,他每一天冒著生命危險周鏇于軍閥,政治家之間,他使出渾身解數,聯絡各種關係,保護著米勒·科林斯飯店的顧客和難民們,使得米勒·科林斯飯店成為嗜血沙漠中的一片綠洲。

怎樣樣的一個人叫善良的人呢?也許我們每人心中都有一個答案,善良是看別人陷於經濟困難中,我們施與援手,別人情緒不好時,我們去安慰,關心她,但是這樣善良的人,具有民族大義,高度人道精神主義精神,置家人,飯店顧客的生命於最高價位置的善良的人,我是第一次見,也許也是我生命中遇見的最善良的人。

盧安達飯店觀後感

這天我看了部名叫《盧安達飯店》的電影,看完之後,感觸萬千。在自我的腦海中依稀會記得以前那個關於盧安達種族屠殺的故事,那裡也有著萬人坑,一個或許比南京還要大的坑,來自的是自我的同胞,而不是所謂的侵略者。或許是侵略者留下的陷阱,一個少數派掌握政權,當殖民者離去的時候,政權卻交給了以前的被壓迫者,這也就創造了所謂的報復的條件。這不禁讓我聯想到以前的那場動亂,敗退寶島的畢竟只是一小部分,留下來的呢?連一些革命領導者都會被批判,更何況是革命對象的他們呢?但是真的不明白中國有沒有這樣的亡人坑呢?但是歷史上是有的,揚州十日之屠,太平南京之屠,之後曾屠戶南京又來屠了一次。這不禁讓我感概,往往會害你的是你自我的同胞。

我以前問我自我,如果我處在那些動亂的年代我會怎樣做呢?此時會像電影的主角那樣站出來,保護那些弱小者,還是跟隨大部隊,到處燒殺搶掠呢?靜靜地想想,好像我還是會做後者,畢竟那樣對自我一點壞處都沒有,至少在當時是那樣的,我能夠肆意發泄自我的情感。但如果我選取了前者,那對於我來說,就意味著是逆時代潮流,或者是與大多數人為敵。這也就難怪了,為什麼所謂的西藏新疆動亂的時候會有那么多的人參加了,畢竟他們在某一個程度上,是一個陣線上的,不管他們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但是這個陣線又不是很牢固的,是能夠隨時變化的,這也給了當權者很好的機會,這也會成為扭轉時局的契機。

人性在沒有約束的時候,靈魂里的惡魔就會被放縱出來,肆意妄為,不計後果地衝擊著人性的底線。文革時的中國就是那樣,此刻很多人都在迴避那個時候,其實此刻的當權者都是那個時代過來的,他們所迴避的也就是他們當初所犯下的錯誤。作為後輩的我們卻不明白,有可能會重蹈覆轍,也有可能另闢蹊徑。但是我還是期望此刻的我們都安穩點,要是不安穩了,很容易出亂子的,就好比電影中的那樣。舉一個很不恰當的例子,此刻的官民矛盾,如果有一天有一個機會讓這些以前受壓迫的人能夠站起來反抗,那么結果就是,所有的官員都要遭殃,不管你是好官還是,異或你就是一個臨時工。這個就是人性的醜陋,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惡魔,惡魔一向被關著,如果一旦被放出來,它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發泄。

我們此刻的生活實在是太安逸了,安逸得讓我們開始忘記過去,忘記我們以前受過的苦難,我們以前犯下的過錯。一個人不需要老是活在過去當中,但這也不意味著你句能夠活在無所謂中。壓力,隨時隨地都讓我們隨時可能失控,一旦發泄,直接地表現形式就是你身邊的親人。以前我們恨日本人,我們抵制日貨,到了之後,最直接的變現形式就變成了把鄰居家的日本車給砸了。這個惡魔真的是有點讓人心驚膽戰了。

看看四周,炎熱的空氣蔓延在四周,微博上各種對政府不滿的文字在傳播,如果有一把火把這些不滿點燃,我不敢想像這是什麼樣貌,此刻我所能做的就是壓制自我心中的怨氣,關注自我靈魂深處的惡魔,我不期望自我有一天住進那個所謂的盧安達飯店。平心靜氣地做好自我,過好沒一天。

盧安達飯店觀後感

這天按好評推薦看了一部電影《盧安達飯店》,看的時候十分震撼人心,這個電影讓我認識到此刻的世界並不和平,也許是習慣了安逸的生活,對外面的世界感受不是很深刻,雖然看新聞,每一天,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發生襲擊事件,自殺事件,暴徒威脅劫殺事件等等,但是只是看過後心裡明白,頂多對不幸的人滋生一絲絲同情心,心裡沒有多大的震撼,因為沒有身臨其境,所以沒有感同身受,《盧安達飯店》讓我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

我們是幸運的,我們基本上都是80後,90後,我們生在中國,雖然童年的我們也許過著清貧的生活,但我們活得快樂,我們不用擔心哪天會無家可歸,哪天會面臨生離死別,因為現世安穩,我們唯一擔心的是完不成作業會被老師罵,考不好分數會被家長訓斥,但這些東西都是瞬間的,再說了,只要我們努力去做了,這些事情真的不算事情。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的吹來,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娛樂方式增多了,上大學也不再是遙遠的夢想了,此時我們享受著自我不明白叫幸福的幸福。看看電影中的孩子們吧,他們小小年紀跟著大人到處逃亡,生命對於他們來說不再是那么的沉重,更像是一片羽毛,隨時都會飄散,他們天天過著心有餘悸的生活,應對著叛徒們的兇殘,暴虐,年幼的他們,手無縛雞之力,嚇得靈魂出竅,心理陰影與日俱增,當然這都是倖存下來的人能夠經歷的。至於那些不幸的孩子們,也許早就闖開了天堂的大門。

屍體遍布山野,血流成河,這一慘不忍睹的景象,竟使電影中的主人公保羅看到後,傷痛難耐,回家後,抱頭痛哭,沒有很大的潛力,但是作為一個飯店經理,他又發揮了出乎常人想像的能耐,他每一天冒著生命危險周鏇于軍閥,政治家之間,他使出渾身解數,聯絡各種關係,保護著米勒·科林斯飯店的顧客和難民們,使得米勒·科林斯飯店成為嗜血沙漠中的一片綠洲。

怎樣樣的一個人叫善良的人呢?也許我們每人心中都有一個答案,善良是看別人陷於經濟困難中,我們施與援手,別人情緒不好時,我們去安慰,關心她,但是這樣善良的人,此時具有民族大義,高度人道精神主義精神,置家人,飯店顧客的生命於最高價位置的善良的人,我是第一次見,也許也是我生命中遇見的最善良的人。

感恩生活,感恩世界,心存善良,力所能及幫忙每一個我們能幫忙的人吧!

盧安達飯店觀後感

懷著複雜的情緒看完了整整兩個小時的電影《盧安達飯店》,這哪裡是電影呀,此時這明明就是一個時期人們真實的生活寫照。

自19世紀中葉以來,盧安達相繼淪為英,德,比的殖民地,二戰結束後,盧安達成為聯合國託管地,但仍然由比利時統治。自殖民統治以來,占15%的圖西族人便被殖民者刻意樹立成管理者,而胡圖族人則成為被統治者,掙扎在生存線上。兩族的貧富分化在1959年釀成了兩族之間的大衝突,胡圖族農民奮起反抗,將當時的盧安達政府趕下了台。1990年,僑居在烏干達的圖西族難民組織與胡圖族政府軍發生內戰,在周邊國家的壓力之下,兩國在1994年簽訂了和平協定。但就在4月6日,盧安達總統的座機在盧安達首都基加利附近被擊落,盧安達胡圖族總統因飛機失事而命喪黃泉,此時空難在盧安達國內引發了胡圖族與圖西族兩族的互相猜疑,被胡圖族種族主義者控制的電台煽動胡圖族人剷除圖西族人。極端分子所控制的報紙電台等媒體不但鼓吹暴力還煽動仇恨外國人。當盧國總統的座機被擊落時,這些媒體渲染是圖西族人串通目的是為了不受限制地屠殺,驅趕圖西族人,以到達阻止圖西族分享政府權力的目的。民族矛盾越演越烈,當駐在盧國的比利時奉聯合國之命保護盧國總理時,被宣傳成幫忙圖西族人策劃屠殺胡圖族人,並殘忍地殺害了被他們稱為侵略軍的比利時士兵。其盧安達女總理和3名部長,在此後的100天裡面,陽光明媚的盧安達共有91萬

人被屠殺,其中94%是圖西族人。

屠殺開始後,美國由於在索馬里“黑鷹墜落”計畫的受挫而選取置身事外,比利時宣稱為了保護自我維和士兵的安全,撤出了全部的部隊,聯合國也僅僅保留了二百餘名士兵負責調停。直到屠殺的事實在西方構成了巨大的政治壓力的數月以後,聯合國才重新增加了維和士兵,但此時的盧安達已經哀鴻遍野,慘不忍睹。

看了電影之後,我覺得很難過。個性是我從網上看了這個真實的事件的整個過程之後,我突然覺得自我很慶幸。因為我從出生就一向生活在一個相比較較安定的社會中,而且自我眼中所看到的大部分是完美的,此刻祖國呈現的基本上是如新聞中所說的各民族團結友愛,共同繁榮發展。

我個人性格很好,所以我也是個理想主義者。我期望一切和諧。此時在看影片的過程中我一向都想流淚,看到以前一齊生活的兩個民族之間發生大規模的屠殺,胡圖族人手裡拿著屠刀,他們毫不猶豫的把刀砍向手無寸鐵的圖西族人,甚至是小孩。我試著想像要是這種情景在我身邊發生,我旁邊不一樣民族的鄰居突然把屠刀指向我,那該會發生什麼。

和平有利於人民,還是戰爭與仇殺有利於人民,只要頭腦正常的人都能夠分清楚。如果一個國家內不存在專門針對少數民族的歧視和壓迫,那么一個民族獨立與否,此時對民族內的老百姓來說沒有太大區別,生活還是要那么過;但對少數分裂主義政客、野心家就不一樣了,他們能夠當“總統”、“總理”、“部長”,能夠飛黃騰達,因此挑唆民族分離情緒永遠是這些人的首要選取。任何人無權拿著人民的生命去冒險,無論他有什麼藉口,什麼託詞,多么受某些團體的擁護,他都沒有這個權力。

民族之間的衝突無非是文化的衝突。文化之間衝突的實質,並非各個禮貌天生地有高低貴賤之分,而是禮貌程度的不一樣。每一種禮貌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屬於全人類的寶貴財富。無論是基督教禮貌,佛教禮貌,伊斯蘭禮貌還是儒家禮貌,都曾有過自我的輝煌與燦爛,也都有過衰落和低迷。每一種禮貌都豐富了人類的思想寶庫,但同時每一種禮貌都有它的不足和局限。在幾千年的演化中,有一些禮貌被歷史的長河湮沒了,有一些禮貌則被其他禮貌消滅了——這不是人類的勝利,此時而是人類的損失。人類就應加強互相交流與合作,從不一樣的禮貌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任何自封為“絕對真理”、想獨霸天下的想法,都只會引來戰爭與仇恨。人類進入禮貌社會以來,我們實在是見到了太多的血泊,僅僅在二十世紀,就有幾億人死於自我的同類之手。每一次戰爭,都伴隨著禮貌的倒退,經濟的凋敝,以及人們的痛苦。

寬容使人進步,狹隘使人落後。人的創造力來自於自由的思想,而不是單一的思想。

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承認,這個世界上的人們還是因為各種原因被分成不一樣的膚色、民族(種族)。在必須的時光里,全球化、普世性、此時全人類的大同仍舊是一個充滿浪漫色彩的夢想而已。民族、種族差異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思想,總是能在很多人心中占有一席之地。種族衝突、種族糾紛、種族矛盾,甚至種族戰爭、種族屠殺,在這個世界上時有發生。此時我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儘管我們對這類事件深惡痛絕,但我們並沒有辦法超越自我的局限和所處的時代。所以我們只能從一些小事上做起,儘量用自我微薄的力量多為民族團結做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