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暑假熱映電影《銀河補習班》觀後感寫作素材匯總

《銀河補習班》是鄧超與俞白眉聯合導演的第三部電影,前兩部《分手大師》《惡棍天使》都是喜劇,這一回似乎是不走喜劇路線了,是現實題材。暑假大家值得看一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銀河補習班》觀後感素材,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

《銀河補習班》聚焦親職教育,鄧超更了解“學霸”

《銀河補習班》這支預告片主要針對的是親職教育,片中的父親馬皓文(鄧超飾)、兒子馬飛(孫浠倫飾)是一個單親家庭,而且相對貧困,兒子的目標就是上清華北大。但父親馬皓文鄭重向兒子指出:“清華北大只是過程,不是目的。”

這一段話就能看出,馬皓文不是一個常規的嚴父,他希望自己的兒子有更崇高和明確的理想,而不是單純為了考試和上學在奮鬥,那樣只會成為學習機器。在預告片中也能看到,馬皓文對兒子的教育充滿信心,並且敢和老師打賭,他能讓自己的兒子成為這個學校最優秀的學生。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鄧超在綜藝節目中總是自詡“學霸”,這部《銀河補習班》中,鄧超飾演的馬皓文渴望兒子成為學霸,希望他能夠一鳴驚人。但是,馬皓文不是那種讓孩子讀死書的父親,他在不斷地教導孩子學會獨立思考,明白自己人生的奮鬥目標,這樣的人生才會更有意義。所以,不管鄧超自己是不是學霸,但他真的懂得如何培養一名高分高能的“學霸”。

對於絕大多數家庭來說,如果家庭條件優越的話,父母一般會砸錢給孩子上補習班,一周七天,孩子可能要上英語補習班、繪畫補習班、數理化補習班,甚至可能還要上AI和編程補習班。別看上補習班累,一個班一年可能都要上萬的補習費,很明顯,培養一個學霸現在也要有一定的資金實力。

孩子如何成為學霸?親職教育+學校教育

如果家庭條件不好的呢?父母多數無法輔導孩子國中、高中的學業了,沒錢上補習班,就只能寄望於學校和孩子本身的刻苦了,現在大學錄取率高,上不了清華北大,上個二本三本還是可以寄望一下的。難道沒錢沒學歷的家庭,孩子就不能成為學霸了嗎?

馬皓文顯然是在親職教育上突破常規,他不強迫兒子讀死書,用心和兒子交流,給兒子指明奮鬥方向,鼓勵處在落後階段的兒子,而不是像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學習成績落後就呵斥與嘲諷。這部電影是在強調親職教育的重要性,一個學霸的養成不能僅僅依靠學校的督促。

預告片中父親馬皓文有一句台詞:“你是爸爸的驕傲。”這句話比任何物質獎勵都有用,孩子本身有實力爭奪第一,他們心裡並不是渴望一個物質獎勵,獲得父母的認可,這才會讓他們感到無上榮光。馬皓文不斷在激發孩子潛能,呵護孩子、引導孩子,這樣的親職教育才是目前中國最稀缺的,鄧超抓住了教育問題的焦點。

一部教育成長電影,也能被鄧超拍得跌宕起伏。

《銀河補習班》是鄧超與俞白眉聯合導演的第三部電影,前兩部《分手大師》《惡棍天使》都是喜劇,這一回似乎是不走喜劇路線了,是現實題材。

在《銀河補習班》的這款預告片中,戲劇衝突強烈,馬飛和學校的衝突,還有馬飛和同學的矛盾,以及馬皓文與學校老師的衝突,還有馬皓文為了養育孩子的艱難工作,片中有個鏡頭疑似是馬飛跳樓的場景,非常震撼。簡而言之,這是一部有關人生逆襲的故事,被老師和同學無數次鄙視的馬飛,如何能夠成為這個學校里最好的學生?這樣的設定就很有趣了。

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家長教育至關重要!

另外,片中馬皓文和馬飛這對父子的生活雖然清貧,但也有歡聲笑語,片中甚至有飛機群的視覺奇觀,還有,片中還有馬飛遭遇水災的大場面,他爸爸站在河堤上努力給他鼓勁,大喊道:“你一定能出來!”毫無疑問,這絕不是一部簡單的教育成長電影,父親馬皓文是在把馬飛培養成一個堅強的男子漢,他不僅是學習好,而且身陷險境也能努力自救,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全方位素質教育,只是沒有多少家長能做到。

或許,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馬氏父子雖然家庭環境差,但是父子倆從來沒有放棄過對夢想的追逐,相信孩子是最棒的,這個信念很重要,並且要正確引導孩子成長。很多時候,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也取決於家長的教育。

《銀河補習班》影評

-----那些年 爸爸教會我的事

很多人在看完電影《銀河補習班》之後都在感嘆“鄧超終於拍出了一部真正走心的電影作品。”是的,與鄧超的其他電影作品不同,這部《銀河補習班》是一部探討父子關係和當代教育的有意義的電影。

很顯然,四十不惑的鄧超開始了自己人生的新思考。在生活中,作為兩個孩子的爸爸,鄧超身上的責任是重大的。加上回想自己的年少時光,也曾有自己被開除媽媽去學校找老師討說法的經歷。人到四十,的確會發生人生觀的巨大改變。這一次鄧超和俞白眉聯合執導的《銀河補習班》,充滿了對當下現實社會的種種思考,通過一個家庭反映整個現實社會,這部電影是做出了有誠意的貢獻的。

因橋樑意外事故而入獄7年的馬皓文(鄧超 飾),錯過了孩子成長的7年。出獄後的爸爸馬皓文第一時間回到家裡,想要看看兒子,未曾料到,因為自己入獄的事情,導致兒子已經成為了一個叛逆的“不學無術”的小孩。當校長想要放棄兒子的時候,作為爸爸的馬皓文卻信誓旦旦與校長爭辯,自己的兒子是可塑之才,並非煤球變不成鑽石,並且立志要用一個月的時間改變兒子,提高他的成績。

這樣的劇情可能人人都很熟悉,無論是作為孩子還是家長,我們生活中或多或少的出現過這樣的場景,但是否每位家長都能夠在孩子遭遇老師或者校長質疑的時候,拚命的護住孩子,相信孩子?或許不是所有家長都能有馬皓文這種衝勁兒。馬皓文給所有家長上了一課,的確,作為孩子的父母,首先應該相信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叛逆也好學習成績差也好,歸根到底都是很多種因素造成的,而原生家庭和學校教育兩方面都是不能忽略的。

錯過孩子的7年成長,爸爸馬皓文都沒有放棄兒子。把兒子帶回家後的爸爸,沒有讓兒子去背書,而是給他講了一些人生的道理,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去感化了孩子。馬皓文最常跟孩子說的就是“不要停止想”,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時候,只要你去想,去思考,總會找到解決辦法。他希望用這樣的理念讓孩子愛上愛考,並且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片中還原了1998年那場大洪水,當小小的兒子被困於水中的時候,馬皓文沒有放棄對兒子的尋找,他找來一個大喇叭向洪水深處大喊,他希望兒子可以聽到,並且他一直引導兒子不要怕,不要停止想,看看旁邊有什麼,想辦法自己救自己。就這樣兒子真的聽到了爸爸的呼喚,並且開始試圖尋找身邊能承載自己的物件,最終通過兒子獨立思考,找到了一個門板、一塊破布、一根棍子、一個手電筒,就這樣他劃著名自製的小船,拯救了自己。

當然,生活中的哲理還有很多。並非爸爸的一句“不要停止想”就能解決問題。可電影試圖為我們傳達一種聲音,那便是教育的意義。無論的是親職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不應該是死記硬背的,大多還是實踐出真知,既要引導孩子們的興趣,又要給予他們一個人生前進的方向,不至於太茫然,也更會接近成功。

故事的最後自然是父親與兒子的和解。長大後的兒子以為自己所獲得一切都是應得的,可當他遭遇太空災難的那一刻,他才深深的領悟到,作為一個成年人也作為一個兒子,自己是否在得到父親的教育之後越走越遠了,而自己曾經經歷的和正在經歷的,也正是那些年,爸爸教會我們的事啊……整個故事既有意義,又很感動,相信每個人都能夠在電影中看到一點兒屬於自己的故事。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

剛剛看完《銀河補習班》4點50的點映場,走在已經不再炙熱的路上,行人三三兩兩,思緒萬千。

本來對這個片名不敏感的,甚至有點反感,感覺四不像,但還是衝著鄧超去了,鄧超演戲還真的是有實力的,可惜他不適合演喜劇片,所以他的分手大師,惡棍天使我到現在都沒有完整看過,但他演的烈日灼心,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看過以後,你真是得承認他的演技真的不錯。

開頭的那一段跟我前段時間看過的俄羅斯科幻片《太空救援》很像,我甚至覺得導演肯定看過這部電影,無論是開頭還是最有解決太空飛船的問題幾乎都一樣,太空救援是太陽能電池板不工作了,而銀河補習班是插頭掉落了,都是歷經千辛萬苦解決了問題,我以為會陷入同樣的套路,但我錯了,中國特有的電影故事打動了我。

最近這段時間我給別人推薦電影基本上推薦的都是印度的電影,無論是摔跤吧爸爸,嗝嗝老師,起跑線,都是能夠正視社會負面現象而具有實際意義和正能量的電影,而中國這樣的則很少很少,要么就是無腦炒冷飯,要么是情情愛愛,要么就是為了錢而炮製的流水線電影,而銀河補習班正視了很多社會現象無論是人性還是教育,但這部影片始終在傳遞一種情感—父子情,始終傳遞著一種信念—要尋找和堅持自己喜歡的事情。

整部電影,我不記得我感動了多少次,但我記得我至少有兩次眼眶濕潤了。當1998年特大洪水作為電影背景出現時,你會有強烈的電影代入感,當鄧超飾演的爸爸在為了抵擋洪水的而建起的壩堤上聲嘶力竭的喊著兒子的時候,你真的會感覺他的急切;當解放軍因為洪峰要來把他拉下去的那一刻,他的無奈可以從他的身體順著泥水滑下去看出看來,他的肉體已經因為無助沒有力量了。可是他內心卻沒有放棄,拿過喇叭對著官兵說,再讓我說一句話,然後對著滾滾的洪水,用他不認輸的信念說著:兒子,看看你的身邊有沒有可以用的東西。反覆說著,就這樣反覆說著,一個暴雨,洪水肆虐的夜晚,一個拿著喇叭聲嘶力竭的父親,一個被困洪水,尋找父親,無助的孩子,這樣的畫面是殘酷的,但確是溫馨的。

雨水,淚水,汗水,這不是最帥的鄧超;但確實是最帥的爸爸。這一刻眼眶濕潤了,而後孩子聽見了爸爸的呼喊,冷靜了下來,當他劃著名門板,吹著哨子,亮著手電筒在滾滾洪水中出現的時候,我真的流下了眼淚,不知道為什麼,我相信,在拍攝這一幕的時候,超哥看著在洪水中出現的那微弱的手電筒燈光的時候,也會流淚。眼淚,不知不覺流出,也許這才是感情。

第二幕已是年老的鄧超偶然得知當年是因為他徒弟的陷害才會有大橋的倒塌,所以他很想能夠讓自己的“大橋”仍然存在,可是兒子卻因為領導的一番話,擔心他的前程,讓父親不要再繼續翻案,這個時候鄧超演技真的很好,詞語難以形容,台詞很符合情境,短又直擊人心。先是作了讓步,然後又說“爸,是驕傲的人,自從大橋倒塌之後,就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了,唯一的驕傲就是培養了你,現在這樣的驕傲也失去了”然後告訴兒子,人的一生,一定要建一座大橋,他的兒子那時並沒有明白建一座大橋是怎樣的意思,知道在太空上,飛船除了事,他才明白。當飛船解除故障,兒子平安落地,在沙漠裡期盼著父親卻沒看到,而這時父親走向他的時候,當兒子抬起頭,他們的眼睛相遇的時候,那一刻他們的內心也再沒有了間隙,兒子的一句“對不起,我也是第一次當兒子”不僅使父子的感情圓滿,也讓我的眼淚掉落了下來。

本片不僅感人,而且很多地方都有編劇或者導演對教育,對溝通的一些真實的理解,這些必須是真實走了心的才能打造出來的好劇本。比如對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興趣的理解,學習的理解,推的更高一點,還有本片對學習的理解。這也代表了一種社會現實,很多人認為學習就是在學校里學習文化知識,只是在學生時代的學習,本片從鄧超嘴裡說出了一句台詞,讓我記憶深刻。當那些高考考的很好的學生在校園裡撕書,扔書的時候,鄧超說:這就是學習的巔峰和意義嗎,學習是終生的。這個觀點太正了!!!我認同三千遍!

還有很多父親跟孩子處理關係細節都值得我們去學習,我記得在孩子每天夜晚進入夢鄉的時候,鄧超卻在為錢發愁,為自己這個驕傲的人所背負的大橋發愁,有一天,當孩子指著飛機圖片對爸爸說這說那的時候,爸爸發火了,大聲對孩子吼到“期末考試,能不能考好”孩子被吼蒙了,一把推開了爸爸。然後第二天,爸爸對孩子說:‘對不起,我第一次當爸爸。’這個時候,我想到了我自己。這才是一個爸爸應該做的事情,在思考和探索中做一個好爸爸。這讓影片的立意回到了現實,這才是真正的中國大片。

還有很多場面和台詞讓人記憶深刻,看來一刷是不行了。本片很多台詞和場景首尾呼應,但有個別有點生硬。另外我要吐槽下,長大後的兒子演技讓人看了很彆扭,稍微有點突兀。本片的票房和榮譽值得期待,也許會引起一波對學校教育或者對親職教育的關注。

超哥演技很棒,無論中年還是老年會讓你感覺真實,感覺舒服,期望這部片子大爆~

暑假觀看《銀河補習班》有感

那天去看了《銀河補習班》。

影片中鄧超演的爸爸,是一位橋樑設計師,有妻有子。因為設計了城市大橋,爸爸成為20xx年奧運會火炬手。就在距離火炬傳遞五分鐘,爸爸還在給兒子用足球改做地球儀。父愛,從開始就在蔓延。

爸爸一手抱著兒子,一手拿著火炬,自豪感洋溢在臉上。突然,大橋坍塌了!爸爸的設計出了問題,他從城市英雄成為過街老鼠。

爸爸進了監獄,媽媽跟爸爸在獄中辦理離婚手續。兒子跟媽媽和繼父生活,進了寄宿學校。七年後爸爸出獄,得知兒子要被學校開除,他跟校長打賭,不讓兒子住宿,自己給兒子補習,如果兒子成績成為級部第十名,學校就答應不開除兒子學籍。

像所有單身帶孩子的父母一樣,爸爸付出的艱辛有目共睹。只是作為一個出獄人員,生活更多了一些不易。他為了和兒子的生活,去工地做民工,去賣血。甚至,為了保護兒子被不良青年打傷。兒子看到爸爸那么勇敢,用紙條寫下:爸爸,像你一樣勇敢!不放棄

兒子愛上航天,想去看一場航模展。他不顧教導主任反對,從學校偷偷帶出兒子,一邊旅遊,一邊給兒子補課。航展的最後一天到達現場,卻沒票不能進入。爸爸找了附近山頭,讓兒子從最佳角度看了航展。那一刻,飛機模型呼嘯而過,父子倆歡呼雀躍,滿足幸福。

回來時遇到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爸爸累了,睡在車上。兒子懂得父親累了,下車泡麵時上錯車,父子失散。洪水緊逼,所有人撤退。爸爸哀求武警部隊人員,借用喇叭在風雨中呼喊:兒子,如果你能聽見,請你看看身邊有什麼可以用的東西。動動腦子,爸爸相信你會出來的!爸爸相信你!

兒子聽到了,並且按照爸爸說的做。終於脫險,父子團圓。

爸爸跟主任的打賭贏了,雖然中間有些周折:兒子的作文被主任打了零分,爸爸去跟校領導理論,為兒子爭得分數。兒子成績進了前十名。

兒子順利考上熱愛的航天專業。在參加重要項目時被領導提醒不要再有他爸爸上報紙的新聞了。

原來,這些年爸爸一直在為自己的事奔走。當年他的設計沒有問題。是有人偷梁換柱,才出現重大事故。爸爸說過:橋可以坍塌爸爸不能。他幾十次跑法院,被人冷臉冷遇,依然沒有放棄。在兒子入選可以完成航天任務時,他也收到法院的訊息,自己的案子有了明路。他一臉的喜悅想跟兒子分享,沒想到兒子卻冷冷地說了一句:爸爸,你的事就那么重要嗎?這么多年了,還有幾個人記得那件事?咱們可以不折騰了嗎?

爸爸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他說了一句話,刺痛我的心。他說:“這么多年,我的教育是失敗的。”他默默收好行李離開。邊走邊跟兒子說:以後你跟別人說起,就說我從進監獄你就跟我沒有關係了。

我想,影院裡也許有人聽到這句話,也許沒人在意。也許有人聽到有感覺,也許聽了心裡沒留下什麼痕跡。我卻為這句話心痛不已。父母與孩子,一路走來的付出總以為孩子能懂,父母傾盡所有為孩子圓夢,可有幾個孩子知道父母的夢想是什麼?父母還有哪些沒有實現的願望?或者,父母還有哪些夢想自己實現不了或許你可以幫他們實現?

所謂的孝順是什麼?只是問寒問暖嗎?只是有心無心地陪伴嗎?

爸爸一生背負罪名,想方設法為自己洗脫。兒子大了,卻把爸爸的心病那么輕描淡寫地一句話帶過,這世間還有什麼比這個不理解更悲涼的事呢?

什麼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真正的陪伴是你的驕傲也是我的驕傲,你的煩惱也是我的煩惱。你的願望我幫你實現,我的肩膀,你一樣可以依靠!

兒子乘火箭出發時,爸爸沒出現。家屬席位空缺。爸爸不願意打擾兒子,怕兒子受影響。飛行中出現意外,太空艙出現問題。兒子隨身帶去爸爸當年為他改制的地球儀。裡面有一張他當年寫給爸爸的紙條:爸爸:像你一樣勇敢,不放棄。他勇敢出艙,排除故障,順利返航。

回來時,爸爸來了。他的頭髮白了,背也有些駝。爸爸用一句玩笑冰釋前嫌,父子擁抱。

不好意思,還是劇透了。雖然國產劇有太多詬病,這部電影也同樣褒貶不一。挑毛病的事我不喜歡,我只是看出一個故事裡極力表達的父愛。對我來講,父愛母愛都是如此。只要有一點能力,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不止有父親,也有母親。一切為了孩子,幾乎是為人父母以後大部分父母的座右銘。只是,只是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被理解,都被善待。都能有人幫著實現自己的夢想,就像當年父母們為了幫孩子實現夢想不惜一切那樣。

願世間所有真愛,都被溫柔以待!

《銀河補習班》電影觀後感

《銀河補習班》這部電影是我期待已久的作品。所以看完點映的激動之餘,我就斗膽胡謅幾句:

先說說影片的整體氣質,一個詞形容,就是樸實。剪輯流暢細膩,把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故事,在觀眾的面前緩緩展開。像是和一個多年的老友對坐飲酒,聽他把這些年的經歷娓娓道來。即使你早就知道這個故事的結局,但你還是會深陷其中,像是打翻了五味瓶,跟著他哭,跟著他笑,為他心疼,為他驕傲。待到故事終了,你再仔細端詳他臉上的每一道皺紋,每一根白髮,仿佛都在拍著胸脯為這個故事作證。影片用了插敘的手法,穿插剪輯了太空人馬飛目前在太空的困境和兒時和父親的回憶,把個人的成長經歷和自我救贖的過程和國家歷史長河中的大事件互相交融,讓觀眾有更深的代入感和使命感。

再說說這部片子的主題之一,教育。作為一個在國內上完國中,經歷完殘酷的中考,然後在國外一直從高中念到研究生的學子,我覺得我在這個話題上還是蠻有發言權的... 我覺得近年來國內家長對於所謂的“素質教育”走入了一個誤區,認為所謂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就是我的孩子要發展多少的興趣愛好,參加多少高大上的活動和培訓,然後與此同時還不能耽誤考試成績。其實不然,正如影片中所表達的,真正的素質教育,是要教會孩子怎樣去獨立的思考,通過這樣的思考找到自己的目標,然後堅持不認輸的朝著這個目標奮鬥。我曾就讀於一所國外的私立貴族高中,我有很多的同學她們腦袋可能沒有國內中學生那么“靈光”,在考試上永遠“缺根弦”,但這並不妨礙她們積極樂觀地生活。因為她們都在朝著自己的夢想努力:有的熱愛舞蹈,想要考入舞蹈學院繼續深造;有的喜歡跟孩子相處,想做國小歷史老師;有的想要做一名軍人,於是每天按照部隊的標準要求自己... 她們是幸運的,能夠確定自己的夢想,然後一直朝其奮鬥,那是因為她們的父母和社會沒有給她們一個固定的標尺,告訴她們什麼樣的工作才是“體面”,什麼樣的成績才叫“有出息”。反觀很多在國外的中國孩子,成績常年straight A,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但一談及未來的規劃或夢想,就只剩下迷惘和惶恐。我看完電影就在想,如果我們的社會也能多一些馬皓文,也許我們的孩子就能少一些枷鎖和迷茫,多一份自信和勇氣。

最後說說演員,作為一位光榮的狗炒米,我感覺我已經無法摘掉八百米厚的濾鏡來客觀的評價超哥的演技了,所以我這裡來說說白宇,作為小白同學的路好,在剛收到他倆合作的訊息的驚喜之餘,我更多的其實是震驚。就像小白說的,他顯老,超哥顯年輕,超哥為什麼放著那么多的小鮮肉不選,偏偏選了比較“顯老”的白宇同學來演自己的兒子呢?但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徹底打消了這個疑惑。大馬飛這個角色年齡跨度是18-35,除了樣貌上的變動之外,還包括了內心世界的層次和變化。對於這樣一個角色,小鮮肉太嫩,8085一代又稍老,只有白宇剛剛好。雖然有些地方還是略顯生澀,但整體卻不失為一張令人滿意的答卷。

影評《銀河補習班》

鄧超的戲已經看過太多年。這些年經過《烈日灼心》的突破和《影》的打磨,的確是越來越好了。影片中很有一些令人起雞皮疙瘩的片段,如父子獄中對話以及馬皓文在洗臉時背對兒子流淚一處,我真的瞬間眼熱。可以說鄧超演出了絕大多數人心中的“理想父親”。從整個影片來看,人物設定上仍存在臉譜化的問題,比如母親、教導主任、班主任等角色,功能性有餘而立體度不足;部分情節不夠合乎邏輯,有情節為人設服務之嫌,如閻主任對馬飛的窮追猛打、班主任和教導主任之間的爭執等(btw單身父親就非得和年輕女老師在一起嗎?);另外馬飛的成績進步,除了父親的正確引導,也不應忽視孩子自身努力的過程。作為觀眾,完全可以理解兩位導演塑造“理想化”的父親,用影片向上一代致敬、為下一代補課的心態,但既然選擇了如此深刻的立意和宏大的現實背景,便不應僅僅滿足於完成一部童話。總體而言瑕不掩瑜,影片不出意外一定會成為今夏爆款。各位演員都貢獻了精湛的表演,尤其小可樂和孫浠倫兩位小演員,將從“缺根弦”到叛逆少年的馬飛演得極富靈魂;影片在服化道、布景和配樂上也做足了年代感;父子情的幾次起落都有很戳心的爆點,片子對應試教育、親職教育的反思,相信也能為家長們帶來新的思考。最後點讚梁超老師,承擔了片中及見面會上的絕大多數笑點,片中老孟這樣捨得給孩子花錢、能為孩子又挨老師罵又挨保全揍的後爸也絕對算得上是“理想繼父”了吧。

獻給父親,送給孩子。幾次潸然淚下的劇情,樸實無華的精彩演繹,從1990年到20xx年12月16日,跨越時間,跨越時空,從過去到現在,到未來,娓娓道來的講故事。見證著父親和兒子的共同成長,生活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跌倒了就要爬起來,要繼續奔跑。聽著父親一次次的鼓勵著孩子,永遠不服輸的精神淋漓盡致地呈現。看著孩子,從學渣到學霸的逆襲,做著自己對的事情,感興趣的事情,成為爸爸的驕傲。看著父親,一點點變老,心中難免透著無盡的苦澀。生活中獨立思考,學會面對各種問題,打破固有教育模式,努力學習,去看世界,好好生活。

非常超出預期,很多能感同身受的淚點,關於教育問題一直都存在爭議,應試教育依然是最平等的方式,但仍然存在著對寒門子弟的些許無奈,鄧超並沒有給出答案,但他飾演的一個父親以自己全部的力量去支持自己的孩子,或許他的力量比較小但他相對每一位父親而言,都不能做的更多了,這一點也真的讓自己很有共鳴。這應該是鄧超演年齡跨度最大的一次,每個年齡段都非常真實,一個平凡父親的一生,這么穩重的戲真的不多見,其他演員也幾乎都奉獻了最出彩的表演,另外點映後導演很真誠,回答了很多問題,說之前兩部是樹墩子,出來的銀河補習班就是那座橋。 對上一個年代的還原很好,就像在回顧自己曾經的童年一樣,對現實中的問題反映都很直接,任素汐代表的中國式父母也讓更多人感慨,相信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回憶,超出了我的期待。

電影剛開拍的時候,看著《銀河補習班》這個名字,以為鄧超和俞白眉又要拍搞笑的科幻片了。後來才知道,這是一部講述親情的作品,不得不說鄧超一本正經起來時的演技還是非常帥氣的,只要不是刻意搞笑的作品,很多時候是能引起觀眾共鳴的,尤其是一些社會題材的作品,比如烈日灼心。這次的《銀河補習班》本來是衝著白宇的參演才想去看的,沒想到觀影過程中,看著裡面熟悉的課本,耳熟能詳的歌曲,作為一個80後,當這些時代印記一幕幕閃過,真的是倍感親切。 演員們的演技也都完美線上,鄧超和白宇作為科班出身的專業演員自不在話下,兩名飾演小馬飛的演員演技也都可圈可點。尤其是98年洪水中求生那幕,小馬飛手中的手電亮起來的剎那,瞬間淚目。不過在劇情和背景處理上,感覺還是有些追求一種情緒上的完美。馬皓文入獄幾年,在小馬飛最需要父親的保護和陪伴的時候,缺席了他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段時光,並且還讓小馬飛替他背負了罵名受盡欺負。出獄後,他為了彌補這段感情,挽救自暴自棄的小馬飛,開始用自己的方式給小馬飛補課,填補那段空缺的父愛。辛苦打工攢錢給小馬飛買電腦,帶小馬飛逃課去看航天展,培養小馬飛的興趣等等。電影裡面,馬飛的人物設定是雖然年幼時是老師眼中的缺根弦,也曾自暴自棄的了一段時間,但是不可否認他在某些方面是有天賦的,他的眼中是有光的。最後也用馬飛考上飛行員並成功入選太空人進入太空站的事實來證明了馬皓文教育的成功。馬皓文的做法在電影中並不被大家所認可,其實放在現實中,可能也不會被大多數人看好的。因為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馬皓文的做法是帶著些偏激和倔強的。他看起來是一切為了孩子,但是當馬飛入選太空人後,考慮到政治因素,讓他放棄申訴的時候,兩人只是進行了簡單的交流,沒有過多的溝通,他就否定了自己曾經的付出,否定了馬飛的成功,而且還狠心的斷絕了父子兩的聯繫。但是這個橋段的處理方式,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馬皓文所做的一切主要是為了維護他的驕傲。 另外,小馬飛的媽媽在馬皓文入獄後離婚再嫁,並且沒有再要孩子,小高老師嫁給了馬皓文也沒有孩子並且跟他一直生活在最初單位分配的小房子裡,兩個家庭好像都是在圍著馬飛這一個孩子在轉。 這些處理在影片中看起來,好像都在給觀眾營造一種情緒上的完美,但是在生活中卻非常失真。不過不管怎么樣,這部暑期檔的作品,還是值得推薦給身邊有孩子的朋友們去看看,也許他們會有不一樣的體會。

讓大家開始關注原生家庭對個人成長帶來的影響,給我們展示了鮮血淋淋的“失敗”案例。#知否# 讓我們理解了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看到了人情複雜,懂得如何識人處事做選擇,思考什麼樣的日子才是好日子。而這部#銀河補習班# 展現了一個我們理想中的爸爸,或許我們都沒有這樣的爸爸,卻給每一位愛孩子的爸爸和將來要第一次當爸爸的爸爸一份相對理想的參考答案,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教育現狀下去思考反思,試圖與我們當年的爸爸去溝通探討與和解。有笑有淚有思考有鼓勵,推薦。另外,感謝@新浪觀影團 提供的這次主創見面會的觀影活動,主創們回答現場提問時很真誠,也很好的解答了大家的疑惑,深有體會,主創和觀眾應該通過溝通來化解相互的不理解,回歸理智。唯一遺憾的是帶著隱形去的,度數太低了,都沒有看見超哥臉上的褶子[哈哈]超哥真的很暖呀,下次有機會見面,一定要帶個度數高的眼鏡。

一部反映教育和親情的片子,裡面很多細節都會感同身受,觀影中也在反思自己,也曾做過差等生即使突然考了很好的成績老師仍是懷疑,但我和馬飛一樣幸運有一直肯定我的父親和母親,他們才能解鎖孩子無限的可能性。很開心有這樣一部片子讓我們去思考以後應該如何和學生接觸,讓家長審視自己的教育方式,意識到相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對學習的渴望。因為未來不是abcd還有xyz,keep thinking。票房一定會大賣。

今天在看《銀河補習班》的過程中我一直在哭。但是這部影片又不是一個單單賺取眼淚的過程,總有一些片段,是你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相似的情景,是你能在自己的者成長過程中找到共鳴的回憶。除此之外,也有很多讓人破涕為笑的地方,那些歡樂就是家的溫暖。總而言之,《銀河補習班》真的是一部值得和家人一起去看的好電影!

電影超級超級超級好看!!!一定會好好宣傳的!!無論是劇情還是主演的演技都賺足了我的眼淚,鄧超真的很厲害。這部電影足夠溫情,足夠現實,也足夠冷酷,講述的一個孩子的成長,一個父親的成長。前後呼應的劇情和台詞都令我淚崩,從一個孩子對父親的崇拜和期盼等待到一個父親對對孩子平安的祈禱和孩子成功的驕傲,幼稚的舉動和台詞,都真真切切的表現出了溫情。父親面對事故背鍋後妻子的離去和曾經街坊鄰居的指責和謾罵是這個社會的縮影,這個父親的教育(在我看來也許有一些不現實)但是孩子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一點是當今應試教育的缺失,電影裡有足夠的對比,足夠的諷刺,成績是否是定義每一位孩子是否成功的標準?對於一個孩子而言,需要鼓勵(母親和父親的教育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指責式的教育和鼓勵式的教育),我們都希望,在自己不夠自信不夠堅強的時候,能有人堅定的告訴我們,我永遠站在你身旁。也許因為只有“你為什麼不能做的更好”這樣的語句造就了現在孩子們的一種“不自信”的現象。父母和孩子之間應該是彼此信任的,今生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為人子女,也許做的不好,但也是在盡力去做。就像見面會上鄧超說的,“馬皓文”這樣的形象不僅僅是給父母看的,也是給孩子們看的,也許你沒有一個“馬皓文”這樣的父母,當你將來可以努力成為“馬皓文”這樣的家長(大概意思是這個樣子)綜上所述:電影我超級喜歡,演員我也超級喜歡(小朋友演員也太可愛了!!演技超級棒!!未來可期)配樂也超級贊,旁白也ok,會努力宣傳努力號召親朋好友去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