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英雄》觀後感精選影評5篇1500字

《烈火英雄》是由黃曉明,杜江等明星出演的消防隊員的故事,希望以下影評對您有所幫助!

《烈火英雄》觀後感

沒見過去火鍋店救火不知道排查爆炸物的;

油罐效果第一時間不派直升機滅火;

道德綁架逼著一個技術員工回去救火;

消防員不知道水槍反衝力多大;

少墨跡一會鄭智不會犧牲;

這場救火完全沒看到方案,全靠水槍?

最重要的關閉閥門任務就讓兩個人去?

為了撿照片把手套扔在架子上,然後徒手關閥門?

感覺黃救火不是為了人民安危而是為了榮譽吧,口口聲聲全是中隊。

還有水槍噴出水的那一刻真的沒必要慢動作特寫,很尷尬。

整個電影感覺救火全靠主觀因素,是不是理智一些少一些自我感動能少犧牲一些人?

消防隊員是偉大的,請不要用反智電影侮辱他們。

《烈火英雄》觀後感二

他們說這個很催淚,我還不信,黃曉明能憑這個擺脫爛片之王的稱號了!杜江的演技真的一直線上啊,紅海行動當時就看好他,這部電影更是驚喜!歐豪死的那幕真的是好心痛,感謝那些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楊紫的哭戲太共情了,我跟著她一起哭,出來的時候眼線都有點花了,下次買個防水的,希望以後能多出一些這種正能量的電影,人生不只情情愛愛,更需要熱血,也需常懷感恩之心,瑞斯拜

《烈火英雄》觀後感三

跟朋友一起看的《烈火英雄》,放映完,我在洗手間外面等她的間隙,看到一個拿手紙擦臉的小女孩到洗手台洗臉,突然意識到:有人在為電影中犧牲的消防員哭得淚流滿面,那這部電影就是有價值的。

對我而言,讓我印象中最深的是,特勤一中隊被大火圍住,但水車無水,他們很可能會全部死在火中時,每個人對著手機給家人留言的那個片段。有人跟父母說對不起,有人給稚子留下寄語,都是很淺白的話,卻感人至深。這也能看出來,他們陪伴家人的時間很少,心中有愧疚和遺憾。

大多數人都能理解消防員的偉大,他們擔負重任,工作艱巨,常常需要以身犯險,很多英勇的消防員因此犧牲,所以,我們尊敬地稱呼他們為:英雄。

我覺得消防員的家屬也值得被看到被尊敬,就像電影中江立偉的妻子李芳,徐小斌的未婚妻王璐,她們代表著千千萬萬普通消防員的家屬,我能從她們身上感受那份濃烈又充滿力量的情感。

譚卓飾演的李芳,雖然理解丈夫的工作,但也希望他能兼顧家庭。那句“你是第一次來學校吧?”既有心酸又有期待,她希望江立偉不在尖刀隊伍後能有更多時間陪伴7歲的兒子。

當然,李芳這個角色是很勇敢的,她在危難的時候,願意挺身而出,幫助一個即將臨盆的孕婦。她守護住的是人心的良善和秩序。同時,她也有女性的細膩和柔軟,在跟兒子相處時,會充當兒子和丈夫之間的調和劑。她知道丈夫不善言辭,明明很愛兒子,卻不知道如何表達。而年幼的兒子,也有可能不理解爸爸的工作,在這種時候,就需要她來出馬。

譚卓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過:“(消防員)他們的家庭也是普通家庭,也需要有人分擔壓力、排解苦惱,但是作為消防員家屬,她們只能讓自己變得異常堅韌。她們內心的力量難以形容,每天要面臨著煎熬的考驗,愛人每一次離開,有可能都是永遠的離別。日復一日的煎熬,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的確,她們必須要有很強大的內心,才能支撐起這個小小的家庭。電影中,大火突發,城市慌亂,李芳知道丈夫正在滅火的第一線,根本沒辦法像其他家庭那樣,有個頂天立地的男人守護自己,所以,她迅速從窗戶處移開視線,退回室內,帶著兒子收拾簡單的行李,打算開車到更安全的地方。這是她對丈夫對家人的理解、支持和付出。如果她不能這樣,那江立偉又如何放心在火場救援?

而譚卓對這個角色的理解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她說:“每個人無論是什麼職業,我們都有著相近的感受,我們對於愛情、親情,對於憂傷與快樂,都是共通的,所以我理解李芳這個角色,首先是一個普通家庭中的妻子,所以對她的丈夫有著普通人的期待,期待相愛,期待他平安回家,期待可以白頭偕老,期待一起攜手看著孩子長大。尤其對於消防員這樣一個特殊的職業、特殊的身份,對這些期許我覺得是更深的。”電影中,李芳所求的不過是一家人和睦團圓,能一直幸福地在一起。

消防員家屬的另一個側面,是楊紫飾演的王璐,她跟特勤中隊隊長徐小斌是情侶,發生火災的時候,兩個人正拍婚紗照,臨時鬧了點小彆扭。

發現情況,他們立刻趕去跟戰友們匯合。電影中有個細節,在指揮部的王璐擔心保障遠程供水的徐小斌安全,想通過微信聯繫對方,但想了想,還是換成工作中的對講機。這份猶豫和擔憂都很真實,特別動人。而最後,徐小斌犧牲,王璐得知訊息的那一刻愣在原地,她根本無法接受,更沒有辦法第一時間作出反應。

而現實中,楊紫的父親也是一名普通消防員,她是實實在在的消防員家屬。她參加綜藝節目《高能少團》時說過這件事,還提到他爸曾跟她說過,每場火災去的路上,他都想著“我一定要回來見到我女兒”。

小時候,楊紫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爸爸總不在家,沒辦法陪自己,但現在她特別驕傲和自豪,自己爸爸曾是個勇敢的消防員。因此,她在飾演王璐這個角色的時候,有更多感觸,“父母的陪伴對孩子成長的意義不言而喻,但當我切身體驗過消防員的生活,並演繹消防員的角色之後,我才真正體會到這份職業的特殊責任感和使命感。”

勇敢逆行的消防員們,是無數人心中的英雄,而站在英雄背後照顧家庭、默默付出的女性,更是英雄們的英雄。

《烈火英雄》觀後感四

首先要說的是我認為《烈火英雄》不能當是一部電影去看待,因為要比真實的話,比不過紀錄片;要比劇情的話,限於還原真實事件,也比不過劇情片;但這卻是這部電影的絕妙之處,因為你會更加關註裡面的每一個細節,無疑是一部非常值得去看的電影。

整部片子以大連新港輸油管道爆炸為原型進行創作,第一個要給場景點讚,劇組搭建出了非常逼真的火災現場,原油罐、化學品貯罐以

及所有的管道,還有現場的爆破場景,都是非常非常逼真。我們平時在新聞中所看所聞,並不能直觀地讓你知道火災現場是什麼樣子,這部電影就仿如將你帶進真實的火災現場,讓你知道火災現場裡面的一切一切,每一幕都是驚心動迫,每一幕都是扣人心弦。

但我認為這部電影的精華並不是在於場景、道具,而是在於每一幕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以前每一個角色其內心的心理活動。

- 江立偉因失誤害死了自己的隊友,引咎退掉隊長一職,與此同時患有PTSD;

- 馬衛國因江立偉退掉隊長而當上了隊長一職,其父親對他的要求非常高,以此方式當上隊長,並沒有得到父親的肯定;

- 當城市的一端是慌亂撤離的百老姓,另一端卻是在火場鎮定堅守的消防戰士,鮮明的比對,衝擊感可謂強大;

- 港口老闆以“小人之心”擔心消防戰士不拯救這一場火災,而故意對消防指揮部隱瞞真實的情況;

- 江立偉妻子在找尋失散的兒子時,遇到快臨產的路人夫妻,在找尋兒子與解救路人夫妻之間,最終做出解救路人夫妻的選擇;

- 飯店老闆面對收留江立偉妻子以及快臨產的路人夫妻的請求時,最終以熄燈做出冷漠的選擇;

- 路人一對老夫妻對江立偉妻子失散的小孩的憐愛,花上一輩子的積蓄買了最後三張船票,以及最終決定不離開這個城市,體現其對這個生活了一輩子的城市的眷戀;

- 馬上要退役的鄭志,平時訓練中都是老油條,在選擇逃跑和拯救隊友之間,連隊友都認為他會逃跑的時候,最終選擇了拯救隊友的舉動而犧牲;

- 江立偉患有PTSD,被誤認為膽小怕死,在關閥門的敢死隊任務中堅定地請纓,最後完成了自己的8000轉關閥門的任務後,讓自己的隊友安全離開,自己繼續完成其隊友的關閥門任務,獨立與火魔戰鬥,最終犧牲;

- 堅守化學品罐的馬衛國小隊,真實地流露出每個人都有怕死的一面,但是作為消防戰士仍然要堅守著,堅定地完成指揮部安排的任務,當他們在流淌火已經到自己面前時,築人牆站在化學品罐面前,以減緩化學品罐受到火的溫度影響程度,準備著隨時犧牲。

- 濱海市市委書記一直堅守在火災現場的指揮部,說出的一句話“在火災和老百姓之間就只有我們”;

- 火災過後,每一位消防戰士洗澡時低頭痛哭,馬衛國回到家看到父親飽含熱淚的那一個軍禮。

這是一部有溫度的電影,讓我們看到每個人面對選擇時的掙扎和鮮明的個性。消防戰士最終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用生或者死完成生命中最美的蛻變,感謝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消防戰士們最美的一面,這也是一首對英雄的讚歌,獻給和平年代最可愛的人。

《烈火英雄》觀後感五

我一慣用淚水去看電影,比起所謂理性標準,我更願意相信感受。有些片子,是我盡力共情才能微微一濕眼眶,而有些片子,是縱使我帶著理性去看去評判,最終也會不自覺的拉著我熱淚盈眶、哭得像個傻子。很幸運,烈火英雄屬於後者。想講的其實很多,有細節,有共鳴,還有我看了開頭想出的總的評價。我至今仍覺得我評價精準,可是我不想一次來概括。因為總有些意義是高於理性的,是冷冰凍的客觀話語難能概括的。這部片子,某種意義上是我不能用理性來評判的片子。 “這是一部圓滿完成了它社會、政治使命的片子。” 看了開頭我心下一驚,用理性給出如此評判。 “這是一部難得的把人當人,把戰士當人的片子。”這是中間我帶著淚的感慨。 “這是一部,不能用所謂理性客觀去評價的片子,說什麼政治使命社會使命,都是侮辱。”這是末了,我對我開頭想法的唾棄。片子打動我的地方太多,有我自身經歷的緣故,也有片子節奏細節的功勞。我原以為我和片子的小默契在大連這個原故事發生地,後來才發現,不是的,是那冒著白煙的手,是那一句句號子,是熟悉的鄉音,是那些難得在影片中是人的人…… 感謝全體演職人員,感謝參與製作發行的所有人,感謝那些“英雄”,感謝一切,讓我遇到這樣一部電影。想說的太多,票圈不一一列了,總之,感謝相遇,致敬所有,緬懷該緬懷的,記住該記住的,做所該做的,敬所該敬的。感恩一切。很榮幸,打動我的號子,除了“青春無悔,熱血報國”以外,又多了一句,“赴湯蹈火,竭誠為民。”雖沒有第一句深刻,但在電影片末出現,卻足夠動人。曾經有人看我的文章提過一句話,是關於如何讓口號說教或議論煽情類的話語起到他該起的作用,現而今,我在這片子上看到了它的又一重實用。但是但是,無論如何,總歸是不能用理性去講的。這種熱血沸騰,和昨天講奮少的熱血沸騰,又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熱血沸騰了。題外一句,雖然是大連故事改編,但是那段方言,確確實實像極了我與大連隔海相望的家鄉話,或許反倒不那么大連。哎呀,還是想說,感謝電影。縱是望文生義,錢起先生也誠不我欺。

這是上面那段寫完約摸十來分鐘以後。

我不哭了,仔細想想其實缺點還是很多的,我為它而流的眼淚也並不是太多,但是終歸瑕不掩瑜,有一點感受,便算不得辜負。 “江志偉,我等你回來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