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陌上桑》觀後感:誰把青梅嗅

早已經走過了風花雪月,過了愛做夢的年齡,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也成為日漸走遠的詩句塵封在過往的日記里。

可是在接觸到這本書的那一刻,但清新的封面就已俘獲安暖的心,經年的夢中不斷閃現的畫面。隨著跌宕起伏的情節逐一展開。

左岸是我無法忘卻的回憶,右岸是我明明滅滅的未來,而中間流淌的,是我那段一去永遠不回的青春。

任時光如何流轉,始終抹不去青春那端難以忘卻的過去。

第一次讀晉江文學作家陸觀瀾,電光火石中竟會默認李清照再現。一句“倚門回望,卻把青梅嗅。”仿若隔空的舊友,在鉛華的魅香中偶然相逢。只那么短短的一剎那,即愛上這本書,沒有任何來由,仿若重逢的舊友,一起娓娓道來經年過往。

昨晚,拿到這本書,抱定通宵讀完的念頭,下班後,因一個小小的疏忽,竟然將其遺忘在人口密度最大的校園。健忘,注定要伴隨後半生了。無奈,另找其他書籍夜讀。

殊料,隔了一個晚上,今早去桌球台看是,竟空空如也。莫不是那位好心人將其收起,怕夜晚濕氣太重,濡濕鉛華的馨香。在單位微信群中發尋物啟事,一整天過去了,猶如石沉大海。怪不得別人,還是自己大意在先。

可是,腦海里揮之不去的依舊是昨天下午看的故事情節。愛書之人,總是這樣,遇到一本好書,第一時間總想據為己有。閱讀之時,欲罷不能,看不完不睡覺是常有之事。曾有看通宵的種種經歷,且是在寒冷的冬夜。隨著書中的故事情節,人物悲喜早已融入其間,嚴寒酷暑,早已置之度外。故,先生常常拿書和我置氣。呵呵!這場戰爭估計今生無法完結。

中午沒有午休,找來電子書在網上閱讀。也知道看電子書對眼睛不好,也知道電子書只能記住大概的故事情節,最喜在紙質書中尋找那份空靈的感覺。然《青青陌上桑》古靈精怪的文字,一波三折的故事,令我難以釋懷。務必今日看完這部書,否則,今晚注定又是一個不眠之夜。

這不,剛剛在網路上看完,隨即打開電腦,寫下今日感言。飯可以一日不吃,書不可一日不讀。看完一本書,必在同一時刻寫下即時感言,今日方才充實,重覓自己的閃光時刻。

看任何一本書,習慣在百度上尋找作者簡介,以便更深層次理解這本書的寫作緣由,即便不認識的人居多,依然喜歡在一個個陌生的名字中追根溯源,仿若在萬千人中尋覓失散的舊友。

陸觀瀾 ,女 ,晉江專欄作家,籍貫在江蘇鎮江,最喜歡的一句話: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看來她也喜歡納蘭容若的詩詞。偏巧,我也是容若的骨粉。透過其溫婉的文字不難發現其深厚的文學功底,李清照的影子也在閃爍。

《青青陌上桑》內容簡介:衣香鬢影后的沉黯,攫取閃躲間的深情。裊裊城邊柳,青青陌上桑。本應是一派明媚清新的景象,卻帶來一場豪門的是非錯對。她倔犟清冷,他冷漠深沉。一番獵取一番掙逃,一場淪陷一場厭棄,縱使逃躲閃避,終將避無可避。隱藏在一片平靜之後的真相,影影綽綽中露出銳利的頭角,塵封在記憶中的腳印,靜靜等待最後一縷風,輕輕將她吹起 。

豪門貴族,不乏寶馬香車,金縷玉衣,眾多的追隨者,閃光燈下幾近奢華的場景,都不是俞桑筱的最愛。喜歡普普通通的生活,平平淡淡地走過日日年年,永遠以清湯掛麵出場的她,不經意間會捲入一場又一場無休止的猜疑和商戰中,無辜而又無奈的她,偶遇一商界精英男——龍斐陌,卻陰差陽錯,成為其獵物。於是一幕幕悲喜劇交織的故事情節自此開啟,男女主人的愛恨情仇逐漸上演。

不同於其他的網路小說,簡單直白的描述,豪門恩怨情仇,一幅幅蒙太奇的剪下,自然將不同的故事情節透過作者的揣摩和作者婉轉的描述,逐一呈現。完全顛覆三觀。

能寫此等文字,絕非等閒之輩,跳出常人的思維,大膽採用跳躍式邏輯,一個個看似不那么緊密的片段,卻在其間留下諸多空白。這大概和繪畫中的留白,如出一轍吧。

“留白”源自中國書法和繪畫的布局藝術,講究在畫面上要適當留有空白,不能太擠太緊。在留出的空白中讓人騰挪想像,品味無窮之趣,為讀者的審美思維提供了想像、品味、鑑賞的空間,以此增加圖畫整體的美感和意境。

寫作留白法,即寫手刻意地不把素材用盡、堆滿,行文中有意識地留出一些空白地帶,讓客群憑藉邏輯和想像力參與再創作的一種寫作方法。

留白法給客群留足發揮想像力的空間,增強作品的魅力和吸引力。如果作品過於翔實豐滿,一點也不留白,會讓人感到枝枝蔓蔓且毫無空隙,徒然讓人產生審美疲勞。

“空白”並非沒有東西,而在於求其空靈,虛中求實,從而達到“無畫處皆成妙境”的藝術境界。

在陸觀瀾嫻熟的文筆下,無論是粗線條描述,還是細線條勾畫,均能透過一個個不同的故事情節,給予觀賞者以遐想和發揮的空間。於是,不知不覺間融入其間,及至看完方才罷休。

本文作者: 地平線(公眾號:陳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