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憤怒的小鳥2》觀後感_觀看《憤怒的小鳥2》感悟【五篇】

電影《憤怒的小鳥2》是根據憤怒的小鳥的遊戲製作的,保留了遊戲中通過彈弓的元素,雖然是小鳥,可他們不會飛,只能通過彈弓來飛翔。在遊戲中小鳥和豬豬就是敵對的,在電影中他們依然是對立的。關於20xx年觀看《憤怒的小鳥2》電影的影評以及觀後感,小編準備了以下文章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觀看《憤怒的小鳥2》影評觀後感【1】

大致講了一個資本主義坑取掠奪落後地區資源遭報復的故事。

以豬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先進生產力,製造了很多現代社會的東西,如現代化的工具(汽車、輪船等),現代化的著裝,現代化的娛樂(趴體、遊樂園、演唱會等等),來到了落後的地區——鳥國。用他們生產的現代化來籠絡當地的居民,先賄賂了鳥國的領袖,再用資本主義的生活方式來迷幻廣大人民,讓他們沉醉於資本主義的幻夢,給他們看各種美劇韓劇,各種明星時尚,各種迪士尼,各種蘋果微軟,各種現代生活……在他們沉醉於幻夢的同時,趁機掠奪了當地的重要資源,包括人力資源(蛋)、礦產資源(蛋)、環境資源(鼓動當地政府,肆意開發建廠,破壞當地環境)……造成了落後地區國家的人才資源外流,石油礦產資源被瘋狂開發,亞馬遜雨林的嚴重破壞,數以十億計的人們被血汗工廠盤剝,當地環境的嚴重破壞和污染……並在掠奪完當地資源以後,瘋狂摧毀了當地的經濟基礎(炸毀了鳥國的所有設施),造成了鳥國經濟的全面衰退,導致了鳥國的經濟政治社會三重危機(鳥人全部失業,政治更迭,憤怒之聲此起彼伏,社會處於動盪和恐怖邊緣)……同時也造成了拉美等國家陷入中產收入陷阱泥潭無法自拔,造成了中東數以世紀來的戰爭動盪,造成了這幾年的阿拉伯之春……搞定這一切後,豬帶著所有掠奪來的資源回到了豬國,來繼續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的資本主義高端享受(吃鳥蛋,吃的可是落後地區的賴以生存的命根)。

於是鳥國人憤怒了,揭竿而起,憤怒的紅鳥帶著廣大走投無路的鳥紛紛越過地中海,進入了資本主義世界,來向他們復仇……資本主義世界的豬國,用高牆和鐵絲網把自己的世界隔離起來,鳥人想盡辦法進入他們的世界,於是發生了歐洲難民危機,美國邊境非法移民潮……面對豬國的高樓林立,憤怒的鳥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轟炸,炸死這幫吸人血吃人肉的資本主義魔鬼,於是有了911和歐洲暴恐……炸了一番後,正式開始爭奪被掠奪的資源的,在老鷹(俄羅斯?敘利亞戰爭?)的幫助下奪回了資源,重創了資本主義國家——豬國(貪婪成性,欺騙成風,自私自利的資本主義世界),重新回到了故土,重建了家園……

綜上,本片無情的撕下了資本主義偽善的嘴臉,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貪婪、無恥和喪心病狂,更難能可貴的是指出來資本主義掠奪世界的方法,就是鼓吹宣揚資本主義的美夢……其揭示社會問題之深刻,遠深於《動物烏托邦》,其指出了落後地區人民要想活下去的唯一出路,就是聯起手來,推翻資本主義世界,建立大同世界,更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宇宙真理!實為近百年來難得的佳片,是人類史上的精神豐碑!!

那些點沒用的人,估計是覺得我是宣揚資本主義陰謀論,資本主義萬惡論,是在誇大其詞,是在譁眾取寵,感覺我在忽悠ta。其實,我並不認同陰謀論和萬惡論,我只是在表達自己對這部電影的感覺。我也想從人設、劇情、笑點、吐槽、人生等角度分析個遍,可是這樣的話,本文至少幾千字,誰也沒耐心看,我也沒耐心寫。所以我只是寫了直接感覺最強烈的一個方面。

只是一篇影評而已,不用太過於較真……想罵的直接在下面罵,不要點個沒用就跑了,覺得沒用的你不罵兩句,也沒盡興不是……

現在這部電影被打到7.3分,這不算虧。前幾日還有一部電影叫《凱撒萬歲》,被打到了6.5,這部電影才虧呢,看起來荒誕不經,嘻嘻哈哈,但裡面涉及到的內容深度與《烏托邦》的社會內矛盾,《小鳥》的社會間對抗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並且隱喻和諷刺了很多東西,無論從哪兒個層面分析都能收益良多,那才是接近神作的作品……

陰謀論是需要陰謀的,陰謀的制定需要一個人或一個團體,阿波羅登月計畫可以是陰謀論,甘迺迪被刺也可以是陰謀論,TPP也可以是陰謀。但當一個陰謀需要遠超過一個團體遠超過一個具有明顯實體的利益集團所具有的能力來推動的時候,說明這不是陰謀,是陽謀!陽謀的實施是很明顯,只是表面加一些道義的偽裝和一些觀念的灌輸,其實也就是社會觀念和社會規則,這正是我們世界的真實!沒有人去蒙蔽誰,甚至沒有人去掩飾,只是我們自我蒙蔽而已……

觀看《憤怒的小鳥2》影評觀後感【2】

說到“遊戲改編的電影”,也是電影世界中的一大特色。

在這類電影中,有《魔獸》這樣,複製宏大的世界觀,並用精良特效呈現的;

也有《生化危機》系列這樣的,還原了主角,並改成了一個又一個帶有末日色彩故事的;

當然也有《大偵探皮卡丘》那樣,注入了一個朋克世界,置入了許多萌物的……

總之,遊戲改編電影的關鍵字,大多還是“還原”。

還原世界、還原生物,或是還原人物……

但是我今天要講的這部新上映的電影,十分有新意,它還原的是:輕鬆的氛圍。

這部電影,就是《憤怒的小鳥2》。

玩有些遊戲吧,你可能會玩到想摔手機、砸電腦。

玩那些遊戲時,你可能會說一堆類似“【手動馬賽克】”這樣的話,然後開始懷疑人生、懷疑自己國小老師有沒有認真教自己……

但如果你玩的是憤怒的小鳥,你只會感到非常的輕鬆。

一隻彈弓、幾隻鳥,用弓把鳥彈飛、把豬的“房子”打到,就是它的全部規則。

它沒有什麼特別大的難度、沒有一個龐大的故事背景,更沒有雜七雜八的遊戲規則……總之,它就是為了輕鬆一刻而生。

20xx年,《憤怒的小鳥》大電影在全球範圍內上映。

當時看完它,令我十分佩服的一點,就是它還原了那一刻,仿佛像玩遊戲的那種輕鬆。

明亮的畫風、輕快的故事、流行的音樂,以及時不時來臨且很誇張的笑點……

一切的一切,無不顯示著它的輕鬆和歡快。

它在還原遊戲故事和經典的同時,也做到了擁有一點點的人文色彩和立意。雖然也只是一點點,但對於一部動畫喜劇片來說,也足夠了。

時隔三年,《憤怒的小鳥2》也在全球範圍內上映。

在前作和遊戲中,豬和鳥是一對“歡喜冤家”,他們總是以各種惡作劇來欺負對方。

鳥生活在自己的、與世隔絕的鳥島上。豬也生活在自己的豬豬島上。

豬想要偷走鳥的蛋,以飽食終日。

所以,豬和鳥自此成為了不共戴天的冤家。

但是在如今的這部《憤怒的小鳥2》中,豬和鳥冰釋前嫌,站在了一條戰線上,成了萬眾一心的戰友。

一切的一切,起源於一個平凡的日子。

兩顆用冰製成的球從天而降,分別砸到了豬豬島和鳥島上,並造成了一定的破壞。

就在鳥島上的居民還在互相決定怎么欺負對方的時候,豬豬們卻發起了“停戰申請”。

因為他們發現,這顆從天而降的冰球來自另外一個先前並沒有被發現的島——鷹島。

“鷹島”,顧名思義,就是有鷹生活著的島。

這座島長年累月被冰封著,氣候嚴寒。

鷹島的領袖是邪惡的冰女王。

她厭倦了在冰天雪地中生活,從而羨慕著豬豬島和鳥島中灑滿溫暖陽光的日子。

她計畫侵略那兩座島嶼,並把它們改造成一片屬於自己和其他老鷹的樂園。

在豬豬的領袖雷納德和鳥兒們的英雄胖紅知道了這件事後,他們便做出了準備聯手拯救自己家園的決定。

畢竟,如果不這么做,大家都得死。

經過一步步的計畫,他們便開始了行動。

至於後面發生了什麼……

……我不能劇透。

總之,《憤怒的小鳥2》這部電影,整體的故事很容易被理解,這也就很直接地導致了它不會很燒腦,娛樂性很強的特徵。

正如我所說,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令人感到輕鬆。

作為一部喜劇片,鋪天蓋地的笑點,也基本可以說明它已經超過了這種類型的電影所擁有的及格線。

不得不說,有些笑點確實比較尷尬,部分劇情比較低齡化,但是這些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因為一旦你接受了它浮誇的風格,這些也不是不可理解的。

這部電影,是一部很適合孩子看的、但是成人觀眾在觀賞過程中不會感到無趣的電影。

它在做到劇情緊湊、笑點密集的同時,也做到了擁有立意所在之處,講了少許的道理。

比如胖紅這個角色。

在20xx年《憤怒的小鳥》中,胖紅幫助同伴們打敗了豬豬,阻止了豬豬把自己同伴們的蛋作為口腹之食。

他享受到了成為英雄的樂趣,滿街掛著他的人(niao)像、人人讚頌著他的事跡……

他嘗到了虛榮心帶來的快樂。

但在豬鳥合璧之後,他們組織了一個團隊。

這意味著個人英雄主義變成了團體英雄主義。

虛榮心漸漸消失,他無數次嘗試著離開團隊,想要單幹。

但他發現,這實際上是根本做不到的。

沒有團隊,這件事根本完成不了。

在計畫的不斷發展中,胖紅漸漸的理解了團隊的重要性、友誼的重要性。

團隊是才華的聚集,並不是一個人能夠代替的。

除了“團隊”這個關鍵字,影片中還對“孤獨”、“成長”、“愛情”等關鍵字進行了敘述。

雖然敘述地比較淺顯,但也正是因為這些關鍵字,使得這部原本很有可能被貼上“墨守成規”標籤的喜劇脫下了不少的俗氣。

這部電影,雖稱不上“滿腹經綸”,但它至少可以為你帶來一點可能引發共鳴的甜味。

如果你想帶著自家的孩子去看一部電影,《憤怒的小鳥2》其實是非常合適的。它在輕鬆中透露出一點點的意味、在搞笑中滲透出一點點的道理……

它為你帶來一刻輕鬆,帶來少許笑意,我想,這就足夠了,因為這就是它存在的意義了。

觀看《憤怒的小鳥2》影評觀後感【3】

《憤怒的小鳥》大電影第一部20xx年在國內上映,取得了非常不錯的票房成績,時隔三年,系列電影第二部即將於8月16日全國上映。同樣的配方,同樣的笑果,這支完全不憤怒的小鳥,即將帶給我們20xx年暑期檔最大的歡樂!

先說一個小彩蛋,《憤怒的小鳥2》編劇彼得·阿克曼正是之前《冰川時代》系列的編劇,所以我們可以看見在《憤怒的小鳥2》里,同樣按照編劇的習慣,加了一條三隻小鳥護鳥蛋的閒筆副線,跟《冰川時代》里護松子的鼠奎特一樣呆萌、反轉,而且好玩!沒錯,正如這款已經火了十年的手機遊戲母本一樣,《憤怒的小鳥2》主打的就是解壓、好玩,歡樂!

《憤怒的小鳥2》故事延續上集,胖紅、飛鏢黃和炸彈黑因為上一集拯救鳥蛋的任務,成為小鳥島的英雄,受到全島小鳥的愛戴,在每日繼續不斷與豬豬島之間的相互惡作劇攻擊之外,胖紅開始感覺到自己的危機。他自身的危機在於日復一日重複性的工作中,他開始迷失自我,找不到樂趣,外部的危機這一次則來自於神秘的冰女王對小鳥島和豬豬島的無差別攻擊,於是胖紅等人必須跟之前的“歡喜冤家”小豬們一起前往冰女王島,去化解這一次的滅島大危機!

好萊塢的卡通片最大的特點,第一肯定是合家歡,寓教於樂;第二點,則是在呆萌的畫風之下,始終透露出一種毫無負擔的歡樂感,在潛移默化中傳遞現實意義上的人生雞湯,在解壓的氛圍中,讓人找到對人生繼續充滿信心的歡樂感。

所以,在細節設計方面,他們會大量採用無厘頭的歡樂梗。比如胖紅三人組和豬豬三人組共同操作一隻大鳥潛入冰女王島,在看似戒備森嚴的島嶼核心,遭遇衛隊,卻出人意料地觸發了一場尬舞大賽!原本冰冷、威嚴的衛隊大玩特玩霹靂舞對戰,甚至把全部衛隊成員都召集起來玩手臂過電的遊戲。瞬間就消解掉電影中本來應該緊張的戲份內容。而在尬舞過程中,鳥豬一同操作的大鳥因為誤操作顯示出的各種尷尬境地,在危險之中,卻依然透露著喜感,在觀影過程中,這一段是讓人覺得最愉悅,放聲大笑次數最多的環節!

另一方面,胖紅的個人危機,來自於自身內心的自卑感,和外在陰差陽錯獲得的英雄身份之間的錯位。這是好萊塢式平民英雄設定一貫的套路,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各種細節的鋪排之下,胖紅的轉變顯得格外真實,而他與飛鏢黃妹妹之間因為相親結緣,從歡喜冤家到必須齊心協力,共同奮鬥的同伴,甚至情侶的過程,也顯得格外真實。這種用反雞湯模式所營造出的雞湯感,恰恰是觀眾最能受用的部分。

《憤怒的小鳥》遊戲從20xx年誕生以來,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一度成為霸屏神器,在IP開發的過程中,尤其是主題大電影發展到第二部的時候,已經不僅僅只滿足於對原作的開發挖掘,它已經建構起一個具有強大感染力的鳥豬世界,賦予了其中所有呆萌角色更多人性化的成分,同時它又始終保持著原作解壓、歡樂,適度緊張的特點,作為一部電影而言,特別是遊戲IP改編的大電影來說,它顯然是非常成功的!

觀看《憤怒的小鳥2》影評觀後感【4】

兩種勢力

電影裡的豬和鳥,它們分別屬於動畫世界裡的兩大勢力,豬喜歡找茬,有事沒事愛挑釁鳥來找樂子;鳥則脾氣暴躁,有仇必報,愛打架。

還差一拳

兩大勢力,相愛相殺了很多年;豬有天降螃蟹,鳥則有排山倒海大法;每一次打架,都搞得動靜倍兒大,那場面簡直就是末日大戰的迷你版,儘管能把對方打的好疼,但就是打不死,太能挨打了。

危機來臨

有一天,豬很偶然的發現,這世界上還存在第三勢力,恐怖的是它居然還有黑科技,能呼天喚地,大有取代豬鳥的潛力和趨勢,碰巧遇到了來打架的鳥,靠苦肉計和豬嘴說服鳥,聯手對抗它。

聯手滅鷹

豬鳥抽調了各自的精幹隊員,組成了敢死隊,通過豬的渠道,找到了鷹巢,經過一番苦戰,終於毀了巢穴,鷹也改邪歸正,與舊愛複合成功;從此這世界又是豬鳥的天下。

看到這裡,有木有像商戰里,行業老大們聯手對抗新來的攪局者的意味?

觀看《憤怒的小鳥2》影評觀後感【5】

基於當年簡單而風靡一時的北歐手機遊戲,從深入人心的紅色憤怒小鳥和綠色小豬出發,演繹出一個90分鐘的大電影,故事順暢,笑點充足,大人小孩都很開心,雖然電影院裡的熊孩子們被畫面調動得手舞足蹈大喊大叫略有些煩,但相比於去年故事牽強、生硬引入Pacman等經典遊戲的《像素》,本片的編劇功力顯然強得不是一點。(順便說句,遊戲IP改電影這幾年有點火啊,剛放出新聞吳征神奇的七星影業正在籌備中《俄羅斯方塊》大電影,這畫風我是不敢想像了)

《憤怒的小鳥》也是一部很美國的電影,如果你仔細看,語言對話的俚語雙關,情緒管理輔導班這種幾乎是美國特有的普遍事物,無敵神鷹的歌曲舞步,當然更不用說學過英語都能領會到的豬島上的銀行piggy bank之類的笑點不一而足。也就是說,如果你只是依靠字幕,又對美國社會生活不了解,你其實只能理解大概一半的笑點。可是這已經足夠讓我們的大人小孩們滿意而歸了。所以,人設形象、主線故事、動作神態,這些地方足夠發力,電影才好笑。在這方面,本劇還是很合格的。

但我最想說的,是本劇的“意識形態”。如果你把《憤怒的小鳥》和前段時間的《瘋狂動物城》一比較,你就能發現這兩個電影在立意上的截然對立。《瘋狂動物城》是一部宣揚政治正確的集大成者,強調的是不管你是什麼出身都應該得到尊重,不能夠被“刻板印象”(stereotype),不能被“種族臉譜化”(racial profiling)。比如故事告訴我們,不能因為看到對方是狐狸就覺得對方是小偷,覺得是兔子就不能當警察。這正是美國的左派、政治正確派們所強調的,不能因為對方是黑人就懷疑對方不是好人,不能因為對方是穆斯林就覺得人家是恐怖分子。而《憤怒的小鳥》則正好相反,在一個人人都表現得很友善的社會(政治正確籠罩下的美國),即使來了一群不懷好意的人,社會也沒有任何的防備能力,反而責備排擠冷眼看到威脅的紅鳥,於是吃了大虧。關鍵時刻,故事告訴你的是,不要假裝一切都很好,對不公不義就應該憤怒,對敵人就應該報復。這樣不僅正確,而且很爽。這些想法,簡直就是現今美國大選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異軍突起的完美註解。川普這個罵罵咧咧的大嘴巴,就像紅鳥一樣,雖然不受主流的大法官、心軟的左派中產鳥們待見,可是關鍵時刻是他指出危險的存在,又是他領導剛剛還沉浸在“友誼萬歲”美夢中此刻已被騙走最寶貴財富的鳥兒們,“以直報怨”,奪回屬於自己的東西。私以為,川普正應該拿這部電影做競選宣傳片,在全美各地巡迴播放。

當然,如果你更有一點陰謀論的熱情,可以進一步追問,片裡的那些豬,為什麼是綠的。你或許會說,這是因為遊戲原作里的豬就是綠的。是的,可是你注意到電影裡領頭那隻豬那極有特色的鬍子了嗎?

剩下的,我就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