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電影觀後感:沒有觀眾的舞者

編者按:《芳華》是馮小剛執導的電影,講述的是上世紀的故事,下面我們來看看作者的觀後感吧!

《芳華》熱播,我終於去看了。好人劉峰和可憐的何小萍的四十年歲月貫穿著整個故事。他們都是好人,但社會對他們不公。觀眾都為之嘆息,憤恨,多次落淚。電影《芳華》的結尾是溫情的,劇終時說“別人都吵吵鬧鬧地談論,只有他們最安靜。他們都很滿足!”這是怎樣的一種精神境界?

好人劉峰,為了別人可放棄一切,用與世無爭來形容劉峰的精神顯然體現不了,用為別人活著的無我來形容他一點不過分。他,也有需求,有生存的需求,有愛的需求,單單沒有恨,他的需求更多的是別人的需求,活的沒有了自己但一點都不卑微(應該是黃軒的演技好,若換做王寶強估計會感覺卑微到極致了)甚至在別人眼中他的存在就是因為需要。

一個文工團的文藝兵,本應是吹、拉、彈、唱、跳的文藝小青年,而他卻吃破餃子,追逃跑的豬,自學修手錶,修理他見到的所有壞了的東西,做沙發,跑到最前面搶險……他愛林丁丁,愛的默默無聞,林丁丁拜託他修手錶,因為手錶名貴沒有人敢修,他自學修好手錶,為了能和林丁丁在一起,放棄上大學的機會;又過於大膽,在第一次表達愛意,就衝動的抱住心愛的白天鵝,而備受寵愛的林丁丁,怎么會接受默默無聞的聖人一樣的劉峰的愛。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被擁抱,有的當然是震驚,不可思議,憤怒,甚至有絲絲的厭惡。看了其他的劇評說,林丁丁因為團友說她腐蝕活雷鋒。

為了自己的清白誣陷劉峰,依照林丁丁的性格,聚寵愛於一身的她即便是沒有團友撞見也不會默默受著。但那種莫名的羞辱,及劉峰的優秀使得她不得不這么做。當劉峰被下放到邊遠地區,林丁丁的心情複雜到魂不守舍,若干年後慚愧年少的衝動。但在那年那月,人人自危的惶恐歲月,又是何等的正常。越戰中,好人劉峰一如既往的關愛著別人,傷勢很重依然留守,為保全死去的戰友的尊嚴貽誤治療失去手臂。這位文工團雷鋒、戰鬥英雄卻隨著社會的發展,慢慢地走到社會的最底層。城管的敲詐和愚弄,好人劉峰憤怒地給出了男人應有的反抗。但生活的破囧,反抗的無力,最終,還是被有錢的戰友解決了難題。他依然不忘,男子漢的尊嚴,寫還不起的借條。劉峰很好,好到妻子和別人跑了,都淡淡的說“我不怪她。”

何小萍,一個從小缺失愛的女孩。在成長過程始終被欺負,不被接納,本以為脫離家庭在部隊能找到一點點愛,依然是被欺負,被愚弄,孤獨的如同黑夜中搖熠的一點星光。本想著爸爸的平凡,給自己一個依靠,現實的殘酷再次重重擊打殘缺的心。當劉峰被下放,只有她最懂劉峰,懂劉峰好,懂劉峰被下放到邊遠地方的心情和無奈。在這個不被接納的環境,何小萍變的更卑微,默默的拿道具,默默地熨燙服裝。

她因為紮實的功底被招進文工團,在團里比別人付出更多的練功,卻一次上台的機會都沒有。她沒有抱怨,默默的接受一切,甚至因為主演受傷要她做主演時,她也是一味的退縮,編造謊言的逃避,只想默默的活著,守護一顆卑微的心。最後去前線做護士,也是一種逃離,逃離那個讓她窒息的冷漠環境。在前線,沖在最前面,同燒的面目全非的戰士的訴白。戰爭結束,她是英雄,引起各界的關注,這種備受關注和之前的備受冷漠,強大的反差,讓可憐的她精神失常。這時的何小萍不需要管TMD什麼別人,呆滯活著真實的自己。當重新回到文工團,熟悉的音樂再一次觸動內心最深處,她的愛被喚醒,微笑著來到曾經憎恨又熟悉的草坪,默默的獨舞,每一個舞姿都是那樣的深情,此時的何小萍是最真實的自己,展示著最深處的自己。每一滴滴落的汗水,融入了太多的情感。此時,天、地、人融為一體,天地中只有她的人,她的心,她的情。安靜的舞完,定匍匐在草坪上,默默微笑而後嚎啕大哭,重新站起來時,定是恢復正常的何小萍!好在劇末也說到,何小萍恢復了正常,最終和好人劉峰相伴終老!

據說紙巾是必備,雖然,整個播放過程都會讓人情不自禁淚流滿面,但最讓我為之為忘乎所以的哭泣就是這段何小萍在操場的獨舞!此時此刻只有她最深處的精魂,孤獨內心渴望的展示。一個人的舞蹈,不許要觀者,舞給自己,抒發自己,內心的獨白一幀幀一貼貼在舞蹈中的每一滴汗里。

作者|金乾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