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校長的一封回信

陳靜 

剛剛醒,平生第一次沾白酒。我特別不願意醒在這個點,因為在這個點,我不得不清醒的面對自己的心。然而事實是,在任何時候,我都是個無法違背自己內心的人。說我自我也好,說我幼稚也罷,我只是簡單地按自己的方式生活。

說實話,過去的一年,我和馬小是盲目的對立狀態(如果您看到過我空間的那篇文章)。但這一年,我是十分平和的狀態。因為我明確自己為何而教,所以我不會為祖國教為學校教為家長教,僅僅只是為了自己的心。我始終秉持一點,生命高於一切。而任何一個個體,無論優秀與否,健全與否,都應得到尊重。所以,我敬畏一切生命,哪怕他在別人眼裡是那樣不堪與頑劣!否則,九月我也不會為了鄭俊和他舅舅詹老師吵架。雖然每一次,都以自己的淚水告終,但這是我的原則,我無法妥協。我從不偉大,更不崇高,不會盲目的想要改變整個教育。因為我深知自己的弱小,所以只想,也只能庇護我手邊的每一個孩子,儘可能使他們不遭受世俗功利的傷害。真的,我不明白,有什麼比讓一個人開心幸福的生活著更重要?讓所謂的成功都退下吧!

沒人知道,今年我花了多大氣力在緩和孩子們心裡緊繃的那根弦。沒人知道,我今年花了多少時間,甚至是停課,和孩子們談心交流,更沒人知道我常常課前和學生分享美文是為什麼。包括孩子們自身都不會知道。說白了,我只是希望以一種不被他們察覺的方式來宣導出他們心裡那些被外界施加進來的恐懼。每一個孩子都那么可愛,難道不是嗎?

我真的怕啊,怕哪個孩子心裡那根緊繃的弦哪天因為多一毫壓力而斷了。我沒有能力改變他,也沒有能力對學校的安排說不,所以只能在孩子們的心裡下功夫。而不是某些人所謂的“哄”孩子。也許,許多人不會明白,也總認為我給孩子們灌輸的思想太高深。我無所謂,但我的孩子們都懂得,真切的懂得生命的意義,明白學習的意義。他們都明白並也懂得敬畏所有生命,他們都理解學習不過是人生歷程中的一件小事,老師家長們重視的不是分數而是分數背後反映的一個人對學習的態度和能力。所以,我能真切感受到這些內心層面的東西在孩子們身上引起的變化。

其實,孩子們是最會察言觀色的,成人教於他的東西是否發自內心,他們一眼即能判別,所以直接關係到每個孩子的接受程度。孩子,和我們成人一樣,都不愛高談闊論的東西。我也始終相信,只有我們內心真實流動的美才能流到孩子們的心裡。就像某個教育大家說的,教育就是一棵樹搖醒另一棵樹。那些幼小的生命本身就是種子啊,我們要做的,不過是將他喚醒,是小草的就讓他發芽,是是鮮花的就讓他開花,是大樹的就讓他茁壯成長。我深深以為,教育不是揠苗助長,不是把所有的種子都拽成參天大樹。但是我無力也無心改變教育體制,我只能做好我自己,對自己身邊真實相連的每一個種子負責。

此刻,我一邊敲這些字,一邊淚流滿面,因為我恨自己無能,我不知道自己怎樣才能把我的孩子們庇護起來,我真的不知道啊!

廢話了這么多都扯遠了。我只是想說,我無意於為難您,為難學校。如果繼續與他共事,我無法面對自己,更無法面對孩子。我不認為我有錯,更不認為孩子有錯。可是,以後再有類似的情況,我依然看不過,依然會管。我自己要管倒好說,可是孩子呢?那個莫名其妙被他吵了一通的孩子呢?我該拿什麼去教育我的孩子們?我真切想像得到此時我的那群孩子們都茫然了:語文陳老師教給我們的這些美好的東西不對,否則數學陳老師為什麼批評我們?

所以,繼續與他共事,我無法面對孩子,因為,我無法以一個真實的自己去搖醒他們,而孩子們自身也不知道該如何真實面對自己,他們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了。我無法帶著疙瘩在教室里講學,講美好,講那些遠遠超越成功以外的東西。我的孩子們一眼就能明辨:老師是虛偽的。這不是逃避,也不是任性,而是我的原則,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如果我妥協了,那么,這個陳靜也就不復存在了。也許,我有毛病,確實我在生活工作里堅持的、看重的東西與別人有些不同。所以,真心對您說一句抱歉,我真的無法再與之共事。這半年我隱忍了許多,那么多家長反饋到我這兒我也不知道替他抹平了多少。以前,不談值不值得,就當委屈了一把,罷了。但既已扯破臉,那么今後,我也無須再偽善,我和我的孩子們,已經受夠了心驚膽顫的日子。我能夠愛這一群孩子,自然也能愛另一班孩子。    所以,懇請您給我換班,實在不行,眼下讓我去任何一個崗位都行,哪怕是食堂或門衛都可以。到了下半年您再安排。

因為我的堅持給你造成的困擾與不便,敬請諒解。真的很對不起,真的無心為難你。